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
閱讀文章: 第 2370/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球速119KM/H),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健康小百科》夏天到 小心毒蛇在身邊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Thu Jun 15 10:43:57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南迴鐵路「搞軌案」新聞被炒得火熱,由於李雙全的兩任妻子都因毒蛇咬傷致死,整 個事件籠罩著「陰謀論」,由於夏天是毒蛇出沒最頻繁的季節,在此介紹台灣常見的 毒蛇及蛇咬傷的處理原則。 台灣由於地處亞熱帶,地形、氣候均極適合蛇類生長,尤其夏天常是毒蛇出沒最頻繁 的季節,加上上山賞遊納涼的人也愈來愈多,因此除了要預防蚊蟲咬傷外,更要小心 毒蛇就在你身邊! 台灣地區常見的毒蛇依毒性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出血性毒蛇,如青竹絲、龜殼花及百步蛇。 被青竹絲咬傷後,其症狀以局部紅腫脹及疼痛為主,較無凝血功能異常的情形。 龜殼花以局部紅腫脹為主,出血情形較少見,一半病人會有瘀血和水泡症狀,後遺症 包括腔室症候群及橫紋肌溶解症,咬傷地點以夜晚在家中及附近較多。 百步蛇則以局部疼痛腫脹及血泡、水泡出現,傷口會流血,全身症狀可引起泛發性血 管內血液凝固症(DIC)、血小板降低,還會造成器官大出血、休克或腎功能不足。 ★第二種:神經性毒蛇,如雨傘節、眼鏡蛇。 被雨傘節咬傷時不會有腫脹及疼痛感,但神經症狀會出現眼皮下垂、瞳孔放大、吞嚥 困難、麻木感、肌肉無力,乃至呼吸衰竭。 被眼鏡蛇咬傷,會有局部腫脹、皮膚壞死、發燒、嘔心冒冷汗、神經症候會出現嗜睡 、麻木,但少見呼吸麻痺,眼瞼麻痺。 ★第三種:出血性及神經性毒蛇,如鎖鏈蛇。 被鎖鏈蛇咬傷後,傷口會有局部輕微或中度腫痛,會有很快的全身症狀,包括急性腎 衰竭、神智不清、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合併器官出血及橫紋肌溶解症等等。 ★蛇咬傷的處理原則 當被毒蛇咬傷後,依據蛇的辨識及臨床表現及時給予正確的血清,然而不當的切開、 束縛物的過度捆綁、冰敷、傷口塗抹藥草,及錯誤的方式給予血清,反而會增加併發 症,延長恢復時間。因此當被咬傷後的處理方法為: 1.肢體別亂動,並觀察毒蛇的形狀及顏色。 2.移除肢體上束縛物如戒指、手環、手錶等。 3.患肢保持低於心臟的位置,盡快以彈繃或具彈性衣料給予壓迫性包紮並以夾板固定。 4.不要用冰敷或止血帶、不要局部切開傷口、不要喝酒、不要用不潔的水清洗傷口。 5.盡速送醫診治。 預防毒蛇咬傷方法 1.山坡地灌木叢雜草堆等地區活動,宜穿長褲、戴手套及穿厚鞋。 2.活動範圍內應灑生石灰,並攜帶彈性繃帶以備不時之需。 (時報資訊 06-15)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25.229.160.153 |
閱讀文章: 第 2370/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