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
閱讀文章: 第 3986/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shepherd@Lion (皈依何處? ), 信區: BudaXfile 標 題: Re: 如來也可能不說法而入滅?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Apr 29 00:38:49 2002) 轉信站: Lion ==> 於 邱大剛 (DavidChiou@Lion) 文中述及: : 這就是「三塗八難」中的第八難: : 中阿含 29 卷 :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 : 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不出於世,亦不說法: : 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生於 : 中國,不聾、不啞、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說善惡之義, : 而有正見不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 : 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 : 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由此可看出阿含中世尊苦口婆心要求人要有「分別智」的態度, 比對後期經典中那些努力消弭世間對立的文字,如「一切善法皆是 佛法 」、「十方魔王皆是大菩薩化現」、「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生死即涅槃」、「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諸戒定慧及淫怒痴,皆是梵行」…… ……在對此等高深玄理不住欣喜讚嘆之餘,智者當自有更好的解 讀能力。 : 是謂人行梵行第八難、第八非時。 : 此段提到,如果有善人出生,如來出生,如來卻沒說法而入滅, : 那麼也是八難之一。似乎間接表示了出來也可能不說法而入滅? David引的這段經文很不錯喔,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何謂「佛」「辟支佛」「阿羅漢」的差別。 佛教中有「辟支佛」的產生,也就是於無佛法 流傳之時地自行領略四聖諦而自證聖果者(阿羅漢果) ,但其可能因自身意願或未具種種說法的方便,在無 人知曉下就先行入滅去了。迦葉尊者似乎也認為即使 世尊未成道,他也能自證辟支佛,由迦葉尊者堅苦的 精進,喜獨處一處專精思惟,不善說法的個性,以及 初見時世尊讓半座肯定其崇高的德行來看,尊者的自 信不是沒有道理。 傳說當初世尊成道時,在沈浸於無限法喜的感動之餘,亦有 準備即時入般涅槃之念,但他觀察此五濁惡世的眾生雖多頑劣 難馴,亦有少數堪能信受此一滅苦之道,佛陀因此很快地回憶 起當初自己追求真理的熱切期盼與誠摯信念,他考慮到求法期 間沒有善知識引導的艱辛、困頓與無助,仍有許多人和自已一 樣渴求真理 , 還有許多人迫切需要師長的引領。這殊勝的真 理的確難以言喻,因此他仍花了數十天試圖組織整理他的教法, 想引領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協助他們也能證得一味的解脫。 是時候了,佛陀從伽跌處下座,朝著昔時五位同修道侶所在的 鹿野苑方向一步步走去。法輪即將轉動! 若是世尊一念之差想成辟支佛,可是會被某些大乘經典打為 「焦芽敗種」「羊鹿之車」的,可知閱讀此類經典時要如何的 小心,別被兩千年前的宗派鬥爭連累了,搞不清楚狀況的後人還 隨之聞雞起舞,弄得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切莫謗世尊與眾聖弟 子。 多有凡夫俗子聽世尊一句話即得法眼淨,更有許多外道朋友 只聽一偈就證得貪嗔癡永盡,可見世尊的身教言教是多麼殊勝, 以種種妙喻令人心領神會,佛典中的譬喻還被公認是世界譬喻文學 的源頭;並以十四無記杜絕無益於解脫的戲論,讓有心人如飛往 靶心的箭一樣直趨終點。即使同是大阿羅漢,那些遵從世尊言教 而成道的聖弟子們,兩千五百年來再也無人能具備如此的善巧方 便,調教出更多四雙八士了。偉哉世尊。 學會憶念佛的德號(北傳十號,南傳九號,後者應較精準) ,就不會把世尊神化為萬能的天神,若有人宣稱其「即×成佛 」、「見×成佛」或說「你本來就是佛」「眾生終能成佛」 ,雖其說法亦可看做一種順應眾生欲求,化世的方便,但若 要依文解義一番,可說是對「佛」一字的誤用了。 世尊何懼其弟子篡位? 只是聞道有先後而已。若有人想要成 佛,可行的方式並不是大乘高舉的行菩薩道,而是「想辦法」 轉生到無佛法的他方世界,再「想辦法」自行發現四聖諦教人 解脫,那就是覺者-佛-了,依大乘理論中強調的這個「願力」 來看,這個方法不會比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來的困難,有大 悲心的同學們可一試。 若菩薩道真有道跡可循及可行性,依目 前大乘行人發菩提願的頻率來看(笑),照理講下一尊佛到來應該 不至需要五十六億年才是,目前的世間也不應該有那麼多痛苦, 惡勢力不會如此猖獗了,因為依大乘經典的描述,無量劫來應有無 數無量的菩薩們發願救度我們才是; 恐怕他們不是捨棄了菩提 願(就南傳尊者的傳記與身旁法友的轉述,此說不假),就是行 菩薩道欲成佛者反而「不能」以最究竟的佛法利益眾生,絕不 能證初果呢,證初果就不能成「佛」了,這是極大的吊詭,菩 薩們只能以一些受世間讚嘆,但無益於究竟苦邊的人天善法救 度他人, 然後於無數的生生死死,無盡的悲歡離合中,繼續浮 浮沈沈了。 -- Ξ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版面介紹: ☉ Education 版 - 關懷教人成人的百年志業 (本站精華區完備歡迎參閱) |
閱讀文章: 第 3986/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