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越早期的坐姿越接近自然坐法

越早期的坐姿越接近自然坐法



越早期的坐姿越接近自然坐法

 AT>> 這石刻是古犍陀羅(今[巴基斯坦]境內)石刻, 約西元二世紀, 以
 AT>> 世尊未出家前的形象為主題。這個刻像和我們常見的佛教故事繪
 AT>> 像有很大的不同。

 DC>  頭髮不知道是什麼樣子!
 DC>    可以肯定的是,那頭髮不像「釋迦果」:)

      Sorry , 原圖檔全彩有 40M bytes, 印出來比 A4 還大, 是我把它
      縮小了一些( 不然我的哈滴會抓狂 )。
      那是以世尊未出家前的太子像為主題的。頭上包著頭巾, 就是在
      電影「小活佛」中古印度人的頭巾( 和現代不同 )。

      這一張可以讓人感受到世尊未出家前的氣質。把尊貴的形象和內涵
      都刻劃出來了, 是非常難得的作品。

 DC> 我剛剛去看了一下以前的那張「古佛像:佛陀盤坐圖片。」
 DC> 發現該像佛陀的跏趺坐,腳的確擺得比較靠近膝蓋,而不是同
 DC> 近代的佛像(腳掌幾乎貼到小腹了)。

     我在敦煌石窟作品中發現越早期的坐姿越接近自然坐法, 有時更是
     很自然的「交腳」而已。而交腳坐法正是宴坐(坐下來吃飯)時的自
     然狀態。
         瑜珈式的坐法和道家練丹式坐法可能是後來才強調出來的, 至
     於現在流行的不倒丹更是用來表現神勇的方式。我認為世尊說的中
     道之理應該是在不過份放逸和苦行之中的一種方式。

                                     -- AB Tsai --

本頁更新於 2007 年 07 月 24 日,07:4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