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先進,有慚有愧心的定義,與五蓋之一悔的定義,如何在做惡業的前後正確 興起有慚有愧心,而不掉入悔的五蓋心中??
分兩個部分回應 【一、追悔蓋和慚愧的定義】 依據《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菩提比丘 編著) 1.五蓋的悔(惡作) 惡作是追悔已造之惡(或當行而未行之善)。 其特相是事後追悔; 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惡),以及沒有實行(的善); 現起是憶起時感到後悔; 近因是已造的惡及未行的善。 2.慚、愧 慚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厭惡, 愧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害怕; 兩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惡; 現起是退避諸惡; 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 【二、如何在做惡業的前後正確興起有慚有愧心,而不掉入悔的五蓋心中】 根據雜阿含經,掉舉追悔蓋的升起有兩個助緣(食);妄想雜念、不正思惟(不如理作 意);讓掉悔蓋升起的條件匱乏進而讓掉悔蓋消失的助緣(不食)也有兩種:奢摩他、正 思惟(如理作意)。 會升起掉悔蓋,是因為我們在精進修行的過程中,一邊期望自己可以進步;一邊升起 雜念,和別人起了比較、批判的心理。 於是當自己進步了,就得意、掉舉,心就不安住;自己不如自己預期的進展或退步, 馬上責怪自己,心也一樣不安住。 要解決這種掉悔的方法: 第一個是修習奢摩他,在止禪中,妄想雜念停止下來,不會有掉舉。 第二個在修行過程中,需要正思惟無我,放下這種比較自己和別人誰勝出、誰程度一 樣、誰比較差近的等勝劣慢心,其實這就是法念住的修行。 如實看見只有善法和不善法的升起與滅去,並對善法的不升起 和 不善法的現起 生 慚愧心。讓善法升起的因緣條件,積極的追求;讓不善法升起的因緣條件,積極的去 避免。 如實知見善法和不善法的升起都是有因有緣升起,有因有緣衰退,於中沒有一個善者 、惡者、學南傳佛教者、北傳佛教者、好的政治人物、壞的政治人物,所有我們認定 為好的或壞的人事物,都只是藉因緣條件升起的暫實現象(法),於中沒有一個善者、 惡者、勝者、劣者。 只是修行, 不拿自己的標籤(我是或不是學佛的人、我是善者或惡者)和別人比較。 不執著修行的成果, 不執著自己或別人是怎麼樣的人, 不比較誰高誰低、誰優誰劣。
《阿含經》上常講慚愧、懺悔是離苦的第一步。例如《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 「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 、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 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 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 因此「慚愧」與「掉悔」是在不同的修行階段,如果有人還沒有達成「以慚愧故不放 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 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而身口意清淨,那還是要儘量慚愧、懺悔,根本還沒到 能談正定的階段。要能「離欲、惡、不善法」,身口意三業算蠻清淨了,這時才能進 入真正的初禪。 總之佛法是法次法向,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重點 :)
經中有何慚、愧的具體定義或作法?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 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何等為愧力 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CBETA, T02, no. 99, p. 186, a7-13)
懺悔既是離苦的第一步,那麼它是否不善,而後慚愧或悼悔
看不懂 宏恆 提出的問題。 基本上,有慚有愧的人,就會越來越少犯錯。越來越少犯錯,自然越來越少掉悔。當 然,禪定還是要訓練的,一個好人跟壞人比起來,好人心安理得、心念清淨,自然容 易修得禪定。
因為上次有師兄說懺悔是惡作心所,在想懺悔有錯嗎? 我的認為是懺悔是中性的,而後是看自己所持 若說悼悔為不善,若說有慚有愧是善心 所以懺悔到底是善呢還是不善亦或中性
宏恆 惡心所裡有「無慚」與「無愧」這兩項,一個無慚愧心的人大概不曾想要懺悔 :p 我猜那位師兄想要說的可能是惡心所中的「追悔」(或譯 惡作)。
您看,後面選項來決定懺悔是善與不善,這是否有問題 而您所說一個無慚愧心的人<<大概>>不曾想要懺悔 如是問我,恐怕和您相同回答大概,也不是那麼<敢>確定
宏恆 這個嘛 在講善心所、不善心所的時候(例如說無慚、無愧)指的是與心俱起的 心所。然而「懺悔」不是一個心所,而是一連串心併心所所構成的複雜心流,除了阿 羅漢之外,其中難免都會有善心所與不善心所參與其中,也因為如此,去定義懺悔是 善、不善或是中性好像沒有什麼意義。
可以參考印順法師的觀點 「佛法」的懺悔說(摘錄自《華雨集》第二冊中編第四章第一節) 懺,是梵語ks!ama──懺摩的音略,意義為容忍。如有了過失,請求對方(個人或團 體)容忍、寬恕,是懺的本義。悔是des/ana^的意譯,直譯為「說」︰犯了過失,應 該向對方承認過失;不只是認錯,要明白說出自己所犯的罪過,這才是「悔」了。《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說︰「所當悔者悔之,所當忍者忍之」;悔與忍合說,就是懺 悔,成為中國佛教的習慣用語。此外,kaukr!tya也譯為悔,或譯惡作。對自己的所 作所為,覺得不對而起反悔心,就是kaukr!tya。這種悔──惡作,或是善的,或是 惡的,但無論是善悔、惡悔,有了悔意,心緒就不得安定,成為修定的障礙。悔── 惡作,與懺悔的悔──「說」,意義完全不同,這是應該知道分別的。
從印順法師的說法來看,兩個「悔」字在原義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