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12:「復次云何建立四無量定。謂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無苦無樂
。二者有苦。三者有樂。如其次第。欲與其樂。欲令離苦。欲令其樂永不相離。於彼
作意。有四種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種。謂由與樂作意故。拔苦作意故。樂不相離隨
喜作意故。建立前三。即於此三欲與樂等。為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瞋恚不
染污作意故。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於捨。經言以慈俱心。乃至廣說。現前饒益故
名慈俱。饒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饒益相略有二種。一欲利益。二欲安樂。此二種相。
一切無量之所顯示。無怨者。離惡意樂故。無敵者。離現乖諍故。無惱害者。離不饒
益事故。廣者。所緣廣大故。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
大河眾流雜處。善修習者。極純熟故。設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勝
解遍滿具足而住。勝解遍滿者。[3]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
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問如經言。善修習慈極於遍淨。乃至廣說。此何密
意。答第三靜慮。於諸樂中其樂最勝。憶念此樂。修習慈心。慈最第一故。說修慈極
於遍淨。憶念空處。修習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樂欲拔苦。無色界中。遠離眾苦
斷壞等苦。彼都無故。是故憶念無邊空處。修悲等至。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苦有情
。到無眾苦及所依處。修喜定者。亦常憶念無邊識處。慶諸有情所得安樂。作如是念
。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受無量樂。猶如識處。識無限量。是故憶念識無邊處。修習喜定
。為最第一。修捨定者。亦常憶念無所有處。作如是念。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
。捨最第一。如阿羅漢苾芻一切苦樂不苦不樂現行位中皆無染污。當令一切有情之類
得如是捨。是故憶念無所有處。修習捨定為最第一。如是一切皆是聖行。唯聖能修。
故經宣說覺分俱行。」(CBETA, T30, no. 1579, p. 338, a25-c4)
[3](是)+增【宋】【元】【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