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
@Facebook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很好奇在實修上

有沒有先進可以分享一下您修習四念處的經驗跟訣竅?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
@Facebook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living_buddhist_masters/5
Mon Nov 10 22:12:03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3
@Facebook
原則上四念處含括絕大多數的佛教修習法門,不管是數息、念佛、白骨觀等等,都是
在四念處的範疇之中,以不同的方法實作,因此廣義來說,可以說每個人修行的經驗
都算是四念處的經驗啦 :D

狹義來說,四念處的基礎在於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單純的覺
知而不加以干涉,不只是透過言語描述或概念上的了解,而是自己體驗。從這角度來
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體驗才是重點。

不過如果就基礎的四念處方法,尤其是阿含經上所載的方法,則稍後貼上的訪談記錄
有些問答,也可供參考 :)
Sat Nov 22 11:09:57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4
@Facebook
無著比丘的分享: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Sat Nov 22 20:38:39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5
@Facebook
喬瑟夫分享的馬哈希西亞多的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有一個地方,請教一下:

『 當你走到放茶水的地方,看到飲水機或茶壺,記得要注意自己正在「看、看」。

停步時,注意「停、停」。

伸手時,注意「伸、伸」。

手碰到杯子時,注意「觸、觸」。

拿起杯子時,注意「拿、拿」。』

其中第一個動詞和第二個動詞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需要重複注意 2 次?
Sun Nov 23 21:34:08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6
@Facebook
to 陳兄:我也不知道,照理講不是幾次的問題,而是強調"觀身如身",自己(只
)(only)了知現前身心(我的心得是這麼理解的)
Sun Nov 23 21:42:11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7
@Facebook
再往後看到"進階練習──內觀階段"這一段, 或許是指「所觀的目標」與「對它的覺
察」成雙出現的現象。

舉例來說,「腹部升起」和「察覺腹部升起」,「坐著」和「察覺坐著」。
Sun Nov 23 21:44:17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8
@Facebook
陳正哲 師兄所問的.

是緬甸馬哈希尊者所教導的禪修方法~[標記]!

就我的個人經驗.

[標記]:是為了鎖定當下所緣.使心專注於當下!

以念誦的方式在心裡做標記,捕捉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使心保持在:[正念當下]!

若心裡所念誦標記的事情.是將要發生的事,那這就是[預想將來]~心沒有[正念在當
下]!~  ^_^

若心裡所念誦標記的事情.是剛才所發生的事,那這就是[回憶過去]~心沒有[正念在
當下]!~  ^_^

這兩者.都不是對現實狀況的覺知,不是[正念在當下]的禪修!~  ^_^

*** *** ***

您可參考:

【如何禪修-迎向平和的初學者手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78118295542212/

.移動每一步時,應該如坐禪般在心裡標記,以念誦的方式捕捉正在發生的動作的本
質。

在此例中,移動右腳時標記「右步」,移動左腳時標記「左步」。

.應該在每個移動的當下,在心裡做標記,而不是移動發生前或發生後才標記。

若心裡標記的「右步」是在腳步移動前發生,這是標記尚未發生的事情;若在腳步移
動之後才標記「右步」,這是標記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兩者皆沒有對現實的覺知,不
能視為禪修。

要清楚地觀察移動的當下,我們應該在移動的開始,當腳離開地面時標記「右───
」,腳步往前移,當腳再次著地時標記「步───」,左腳也是用相同的方法。從走
道的這一端直到另一端,我們的覺知應該要緊跟隨著每個腳步的移動。

到了抵達走道的終點後,要回頭往反方向走。以維持清楚的意識做回轉的動作,首先
,將後腳帶到與前腳齊,同時默唸「停、停、停」,停下來之後,覺知

站立的姿勢,「站、站、站」。之後再開始回轉,步驟如下:

.提起右腳離開地面,轉九十度,讓腳著地,過程中默唸一次「轉」。重要的一點是
要將字延長唸,從右腳開始移動到平貼地面,涵蓋整個轉的過程。

.舉起左腳離開地面,轉九十度,與右腳站齊,同樣地標記「轉」。

.再一次地重複上面步驟移動雙腳,「轉」(右腳),「轉」(左腳),接著標記「
站、站、站」。

.接著往轉好的方向繼續行禪,標記「右步」、「左步」,如前所述。

在行禪期間,若有想法、感覺或是情緒生起,您可選擇忽略它們,將心帶回腳上,以
維持專注與連續性。

然而,若此目標開始讓您分心,應該停止行進,將您的後腳帶到與前腳站齊,默唸「
停、停、停」,之後「站、站、站」,之後開始觀照這個讓您分心的目標,如同在坐
禪一般,根據所經驗到的目標「想、想、想」、「痛、痛、痛」、「生氣」、「傷心
」、「無聊」、「高興」等等。一旦此目標消失,就繼續開始行禪,「右步」、「左
步」。

照著這個方法來回地走,往一個方向抵達走道的末端,再轉彎往回走。
Tue Nov 25 14:57:00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9
@Facebook
應該是察覺腹部升起與起伏的"所有狀況",這是個"連續"狀態
Tue Nov 25 19:45:01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0
@Facebook
這一次循環與下一次循環也不一樣
Tue Nov 25 19:47:05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1
@Facebook
走時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時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時

知道正在躺。這是一種很單純的覺知,走時單純知道正在走,過程中無妄念。一伸、
一舉,每一動作皆要知道,只是單純的覺知當下的狀況。 

我們在動的過程中,覺性就在裡面。要使禪修結合生活很簡

單,因為整天人們皆在活動,因此可以時時訓練覺性。
Sat Nov 29 15:30:20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2
@Facebook
第三是念,念就是覺知,在行、住、坐、臥中要覺知,選擇一個部位的動作來覺知。
Sat Nov 29 15:34:28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3
@Facebook
Murphy Chen 上面的理解是對的,這是就我從溫老師那裡學習來的瞭解來說。

看、看:前面是動作的感覺與覺察,後面是能夠觀看到前面的那份覺知。
Wed Dec 10 09:40:36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4
@Facebook
補充一點作參考:《圓覺經》有一句佛答文殊師利菩薩的問話說:「彼知覺者猶如虛
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和這裡的練習的理路可能有點相似。
Wed Dec 10 09:56:09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5
@Facebook
個人的想法,僅供參考:《圓覺經》的層面可能是已到法念處的後期了。從「身念處
」以及入門的角度,可以標記來避免散亂。縱使像初禪也是「有覺有觀」(有尋有伺
),會特別投入所緣。但在進一步的層次這已經內化了、自然而然進行,不須再特別
標記,甚至在禪定時能進一步到「無覺無觀」的層次。

《圓覺經》的法門似乎和標記的練習比較不一樣,《圓覺經》是「知幻即離,不作方
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已在「覺」的層面,也就是可能最好要有(法念處的
)七覺支的底子才練得起來。根器特別好的人或許有機會直接跳到法念處,但一些心
還很散亂的人則較難跳躍式的前進 :)
Fri Dec 26 11:24:08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6
@Facebook
大乘常常講跳躍路線,做不做得到,就很難講了XD
Wed Jan 14 23:02:24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7
@Facebook
很多經典當機眾是已證道的聖弟子還有入地菩薩,如果對佛法還沒有基礎的人去聽,
一種是根器特別好、沒上小學直接跳級大學,一種就是完全搞錯了 :p 可惜能直接上
大學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佛法的聞、思、修還是要腳踏實地。
Wed Jan 14 23:06:40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8
@Facebook
避免散亂不就是保持一定的"覺"知,意義不是相同嗎?大乘沒跳躍阿!
Wed Jan 14 23:21:50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9
@Facebook
先確認一個禪定的業處,把這個業處的禪定練習到初禪或是近行定,要訣就是行住坐
臥心都保持80%的心力在業處上,只留20%的心力在日常生活上,這要有相當的決心與
決意,這時似相禪相會在心靜時直接出現在眼前。然後訓練開眼時,日常生活時也能
到接近近行定,這個時候心裡很安靜幾乎沒有對話式語言式的自我思考,如果你發現
有內在對話式的思考,也可以用決意刻意關閉這個功能,只留下較純粹的觀察。拿這
份定力功力來做四念住。沒有培育一定的禪定力,要實作四念住很難獲益。.....整
個心的境界,不是形而上的玄論,比較像是真實的體育活動來比喻,禪定其實是訓練
心的肌肉,初禪是能舉起100磅的心的肌肉,2禪是能舉起200磅的心的肌肉,日常生
活中能夠接管那個慣性身心來做純粹的觀察,至少需要80磅的心的肌肉,如果你沒有
能舉起80磅ˇ的心的肌肉,講來講去都是空談。所以有志之士,真心想實作的人,務
必鍛鍊心的肌肉。也就是禪定。
Thu Jan 15 11:41:17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0
@Facebook
周福福不愧是修定有經驗的前輩,說這些經驗談都很生動 :)

補充一下,就佛法修行的入手而言,一種是像周福福說的,好好打坐,再將打坐所悟
帶到日常生活中。另一種是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念住,不管行住坐臥都收攝身心(其實
應該是從「戒」來下手),這樣打坐也比較容易有進步。兩種方式都是相輔相乘的。

以佛世來說,當時很多佛弟子之前是外道的大弟子,定功了得,因此依於定力直接諦
觀四聖諦,很快就悟道了。另一方面,經中最常見的四念住與修定的次第是:

身念住 -> 受念住 -> 心念住 -> 法念住 ? (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 = 念覺
支 -> 擇法覺支 -> 精進覺支 -> 喜覺支 -> 猗覺支 -> 定覺支(包初禪至四禪) 
-> 捨覺支 -> 證知四聖諦 

因此定力強的人可以用定力應用到四念住,定力基礎不夠的人則也可以四念住而增進
定力,終至得到正定。至於什麼力都沒有的人,或是打坐怎麼坐都無法入定的人,從
四念住、七覺支開始是一種較容易入手的方法。白話的解說也可參考前陣子分享的無
著比丘訪談喔 :)
Mon Jan 19 23:28:54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1
@Facebook
邱大剛  讓很多善友獲益良多,小弟也從你這邊得到很多助益,感謝你,真心的,對
於你的功德只能說。sadhu ! sadhu ! sadhu !  定力比較夠的情形下比較有辦法接
受日常生活的衝擊,而心定住觀察,反之如果定力不夠很常會被當下的情緒,邏輯思
考,偏好,平時的慣性身心帶走,沒辦法坐較純然的觀察。..技巧上應該盡力在生活
中把  尋..伺..兩個功能轉向自己的業處,累了,也應該把尋伺放在身受心法上,轉
向於內,不要放任尋求外在刺激,這應該就是守護根門,不過真的不容易!!因為慣性
的思考,慣性的身心情緒很強悍的
Mon Jan 19 23:49:22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2
@Facebook
周福福的經驗談才是讓人受益,謝謝分享! :)
Tue Jan 20 00:22:55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3
@Facebook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很好奇在實修上

有沒有先進可以分享一下您修習四念處的經驗跟訣竅?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4
@Facebook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living_buddhist_masters/5
Mon Nov 10 22:12:03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5
@Facebook
原則上四念處含括絕大多數的佛教修習法門,不管是數息、念佛、白骨觀等等,都是
在四念處的範疇之中,以不同的方法實作,因此廣義來說,可以說每個人修行的經驗
都算是四念處的經驗啦 :D

狹義來說,四念處的基礎在於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單純的覺
知而不加以干涉,不只是透過言語描述或概念上的了解,而是自己體驗。從這角度來
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體驗才是重點。

不過如果就基礎的四念處方法,尤其是阿含經上所載的方法,則稍後貼上的訪談記錄
有些問答,也可供參考 :)
Sat Nov 22 11:09:57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6
@Facebook
無著比丘的分享: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Sat Nov 22 20:38:39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7
@Facebook
喬瑟夫分享的馬哈希西亞多的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有一個地方,請教一下:

『 當你走到放茶水的地方,看到飲水機或茶壺,記得要注意自己正在「看、看」。

停步時,注意「停、停」。

伸手時,注意「伸、伸」。

手碰到杯子時,注意「觸、觸」。

拿起杯子時,注意「拿、拿」。』

其中第一個動詞和第二個動詞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需要重複注意 2 次?
Sun Nov 23 21:34:08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8
@Facebook
to 陳兄:我也不知道,照理講不是幾次的問題,而是強調"觀身如身",自己(只
)(only)了知現前身心(我的心得是這麼理解的)
Sun Nov 23 21:42:11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9
@Facebook
再往後看到"進階練習──內觀階段"這一段, 或許是指「所觀的目標」與「對它的覺
察」成雙出現的現象。

舉例來說,「腹部升起」和「察覺腹部升起」,「坐著」和「察覺坐著」。
Sun Nov 23 21:44:17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0
@Facebook
陳正哲 師兄所問的.

是緬甸馬哈希尊者所教導的禪修方法~[標記]!

就我的個人經驗.

[標記]:是為了鎖定當下所緣.使心專注於當下!

以念誦的方式在心裡做標記,捕捉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使心保持在:[正念當下]!

若心裡所念誦標記的事情.是將要發生的事,那這就是[預想將來]~心沒有[正念在當
下]!~  ^_^

若心裡所念誦標記的事情.是剛才所發生的事,那這就是[回憶過去]~心沒有[正念在
當下]!~  ^_^

這兩者.都不是對現實狀況的覺知,不是[正念在當下]的禪修!~  ^_^

*** *** ***

您可參考:

【如何禪修-迎向平和的初學者手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78118295542212/

.移動每一步時,應該如坐禪般在心裡標記,以念誦的方式捕捉正在發生的動作的本
質。

在此例中,移動右腳時標記「右步」,移動左腳時標記「左步」。

.應該在每個移動的當下,在心裡做標記,而不是移動發生前或發生後才標記。

若心裡標記的「右步」是在腳步移動前發生,這是標記尚未發生的事情;若在腳步移
動之後才標記「右步」,這是標記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兩者皆沒有對現實的覺知,不
能視為禪修。

要清楚地觀察移動的當下,我們應該在移動的開始,當腳離開地面時標記「右───
」,腳步往前移,當腳再次著地時標記「步───」,左腳也是用相同的方法。從走
道的這一端直到另一端,我們的覺知應該要緊跟隨著每個腳步的移動。

到了抵達走道的終點後,要回頭往反方向走。以維持清楚的意識做回轉的動作,首先
,將後腳帶到與前腳齊,同時默唸「停、停、停」,停下來之後,覺知

站立的姿勢,「站、站、站」。之後再開始回轉,步驟如下:

.提起右腳離開地面,轉九十度,讓腳著地,過程中默唸一次「轉」。重要的一點是
要將字延長唸,從右腳開始移動到平貼地面,涵蓋整個轉的過程。

.舉起左腳離開地面,轉九十度,與右腳站齊,同樣地標記「轉」。

.再一次地重複上面步驟移動雙腳,「轉」(右腳),「轉」(左腳),接著標記「
站、站、站」。

.接著往轉好的方向繼續行禪,標記「右步」、「左步」,如前所述。

在行禪期間,若有想法、感覺或是情緒生起,您可選擇忽略它們,將心帶回腳上,以
維持專注與連續性。

然而,若此目標開始讓您分心,應該停止行進,將您的後腳帶到與前腳站齊,默唸「
停、停、停」,之後「站、站、站」,之後開始觀照這個讓您分心的目標,如同在坐
禪一般,根據所經驗到的目標「想、想、想」、「痛、痛、痛」、「生氣」、「傷心
」、「無聊」、「高興」等等。一旦此目標消失,就繼續開始行禪,「右步」、「左
步」。

照著這個方法來回地走,往一個方向抵達走道的末端,再轉彎往回走。
Tue Nov 25 14:57:00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1
@Facebook
應該是察覺腹部升起與起伏的"所有狀況",這是個"連續"狀態
Tue Nov 25 19:45:01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2
@Facebook
這一次循環與下一次循環也不一樣
Tue Nov 25 19:47:05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3
@Facebook
走時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時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時

知道正在躺。這是一種很單純的覺知,走時單純知道正在走,過程中無妄念。一伸、
一舉,每一動作皆要知道,只是單純的覺知當下的狀況。 

我們在動的過程中,覺性就在裡面。要使禪修結合生活很簡

單,因為整天人們皆在活動,因此可以時時訓練覺性。
Sat Nov 29 15:30:20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4
@Facebook
第三是念,念就是覺知,在行、住、坐、臥中要覺知,選擇一個部位的動作來覺知。
Sat Nov 29 15:34:28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5
@Facebook
Murphy Chen 上面的理解是對的,這是就我從溫老師那裡學習來的瞭解來說。

看、看:前面是動作的感覺與覺察,後面是能夠觀看到前面的那份覺知。
Wed Dec 10 09:40:36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6
@Facebook
補充一點作參考:《圓覺經》有一句佛答文殊師利菩薩的問話說:「彼知覺者猶如虛
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和這裡的練習的理路可能有點相似。
Wed Dec 10 09:56:09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7
@Facebook
個人的想法,僅供參考:《圓覺經》的層面可能是已到法念處的後期了。從「身念處
」以及入門的角度,可以標記來避免散亂。縱使像初禪也是「有覺有觀」(有尋有伺
),會特別投入所緣。但在進一步的層次這已經內化了、自然而然進行,不須再特別
標記,甚至在禪定時能進一步到「無覺無觀」的層次。

《圓覺經》的法門似乎和標記的練習比較不一樣,《圓覺經》是「知幻即離,不作方
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已在「覺」的層面,也就是可能最好要有(法念處的
)七覺支的底子才練得起來。根器特別好的人或許有機會直接跳到法念處,但一些心
還很散亂的人則較難跳躍式的前進 :)
Fri Dec 26 11:24:08 201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8
@Facebook
大乘常常講跳躍路線,做不做得到,就很難講了XD
Wed Jan 14 23:02:24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19
@Facebook
很多經典當機眾是已證道的聖弟子還有入地菩薩,如果對佛法還沒有基礎的人去聽,
一種是根器特別好、沒上小學直接跳級大學,一種就是完全搞錯了 :p 可惜能直接上
大學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佛法的聞、思、修還是要腳踏實地。
Wed Jan 14 23:06:40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0
@Facebook
避免散亂不就是保持一定的"覺"知,意義不是相同嗎?大乘沒跳躍阿!
Wed Jan 14 23:21:50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1
@Facebook
先確認一個禪定的業處,把這個業處的禪定練習到初禪或是近行定,要訣就是行住坐
臥心都保持80%的心力在業處上,只留20%的心力在日常生活上,這要有相當的決心與
決意,這時似相禪相會在心靜時直接出現在眼前。然後訓練開眼時,日常生活時也能
到接近近行定,這個時候心裡很安靜幾乎沒有對話式語言式的自我思考,如果你發現
有內在對話式的思考,也可以用決意刻意關閉這個功能,只留下較純粹的觀察。拿這
份定力功力來做四念住。沒有培育一定的禪定力,要實作四念住很難獲益。.....整
個心的境界,不是形而上的玄論,比較像是真實的體育活動來比喻,禪定其實是訓練
心的肌肉,初禪是能舉起100磅的心的肌肉,2禪是能舉起200磅的心的肌肉,日常生
活中能夠接管那個慣性身心來做純粹的觀察,至少需要80磅的心的肌肉,如果你沒有
能舉起80磅ˇ的心的肌肉,講來講去都是空談。所以有志之士,真心想實作的人,務
必鍛鍊心的肌肉。也就是禪定。
Thu Jan 15 11:41:17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2
@Facebook
周福福不愧是修定有經驗的前輩,說這些經驗談都很生動 :)

補充一下,就佛法修行的入手而言,一種是像周福福說的,好好打坐,再將打坐所悟
帶到日常生活中。另一種是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念住,不管行住坐臥都收攝身心(其實
應該是從「戒」來下手),這樣打坐也比較容易有進步。兩種方式都是相輔相乘的。

以佛世來說,當時很多佛弟子之前是外道的大弟子,定功了得,因此依於定力直接諦
觀四聖諦,很快就悟道了。另一方面,經中最常見的四念住與修定的次第是:

身念住 -> 受念住 -> 心念住 -> 法念住 ? (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 = 念覺
支 -> 擇法覺支 -> 精進覺支 -> 喜覺支 -> 猗覺支 -> 定覺支(包初禪至四禪) 
-> 捨覺支 -> 證知四聖諦 

因此定力強的人可以用定力應用到四念住,定力基礎不夠的人則也可以四念住而增進
定力,終至得到正定。至於什麼力都沒有的人,或是打坐怎麼坐都無法入定的人,從
四念住、七覺支開始是一種較容易入手的方法。白話的解說也可參考前陣子分享的無
著比丘訪談喔 :)
Mon Jan 19 23:28:54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3
@Facebook
邱大剛  讓很多善友獲益良多,小弟也從你這邊得到很多助益,感謝你,真心的,對
於你的功德只能說。sadhu ! sadhu ! sadhu !  定力比較夠的情形下比較有辦法接
受日常生活的衝擊,而心定住觀察,反之如果定力不夠很常會被當下的情緒,邏輯思
考,偏好,平時的慣性身心帶走,沒辦法坐較純然的觀察。..技巧上應該盡力在生活
中把  尋..伺..兩個功能轉向自己的業處,累了,也應該把尋伺放在身受心法上,轉
向於內,不要放任尋求外在刺激,這應該就是守護根門,不過真的不容易!!因為慣性
的思考,慣性的身心情緒很強悍的
Mon Jan 19 23:49:22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對照經典上的總總說明
#24
@Facebook
周福福的經驗談才是讓人受益,謝謝分享! :)
Tue Jan 20 00:22:55 201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