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比丘「四念住」訪談記錄 (2)
【法念住的修行】
「受念住」、「心念住」的修行是相似的,但「法念住」則很不同,「法念住」基本
上涉及到「五蓋」及「七覺支」,在巴利藏中還有提到「五蘊」、「六入處」、「四
聖諦」,因此巴利傳統中「法念住」有五個練習。
在早些年還沒讀《阿含經》的時候我並不了解這五個不同的練習有什麼用意?但現在
看起來就很簡單了,只要先看「五蓋」及「七覺支」。例如在練習「心念住」時,可
以觀察自心是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痴?無痴?因此可以知道有沒有這「五蓋
」當中的一個出現。
觀這「五蓋」時,不只是知道「有」或「沒有」五蓋,而是可進一步了解其起因、條
件,也就是因緣。
例如當我對某人生氣時,為什麼我生氣?要如何不生氣?如何避免自己再發作?這是
關於「因緣」非常重要的教理,每個人都可以親自去體驗的。
當心中沒有這「五蓋」時,就可以培育「七覺支」了。這又是起因、條件,也就是因
緣。我有念住,是如何得到的?要如何保持?依此類推。
因此當我們談到「法念住」、對法的思維時,其實就是談到覺悟的方法,這也是邁向
解脫之道的精要:讓這「五蓋」消失,利用「四念住」的修行,培養「七覺支」,這
就是精簡版的解脫公式,「法念住」就是覺悟、解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