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攀登佛法的高山 —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
#1
@Facebook
我覺得這個不像佛教新消息,比較像個人覺得:這篇好啊!所以轉貼到這裡

這篇超讚的!!超推菩提比丘,理性、幽默,對於解與行的觀點,我非常認同

因為很長,所以我摘錄一點點個人覺得有興趣的法語供學友參考:

我渴望的理解,並非學者所要求的客觀理解,而是個人、主觀的對佛法要義的領會。
我希望能從佛陀教授的佛法,瞭解自己如何做人和當一個佛弟子

「戒」 —持守佛教戒律,不僅當作教條規章來死守,而是專心致意,以徹底轉換個
人性格與行為的努力

關於解、行這兩個互補的因素,每個人很自然會作不同比重的分配。有些人強烈地想
理解經典所傳達的教義,而渴望廣泛擴充經典的知識,對這樣的人來說,禪修在這階
段的心靈發展只是次要的;相反地,他們會將重點放在深入研究與清楚地理解佛法。
另一些人,可能對研究經典或瞭解哲理興趣不大,因而傾向禪修實踐。我自己則認為
解行平衡發展,是最健康的學佛方式。

至於我的修學情況,由於受到早期引領入門的老師影響,想從橫面的廣度與垂直的深
度,這兩方面詳細地理解佛教。儘管原先企圖直接投入禪修,但因緣似乎使我遇到的
老師,都(不是僅僅)專門強調禪修,而是重視研讀、禪修和品格發展的整合。他們一
再引導我,緩慢漸次而有耐心地,運用廣泛多元的方式來培養心靈,這正好十分契合
我的個性

不過,主流佛教傳統的修學,與西方學術界所運用的大不相同,是將概念上的理解,
作為指點個人經驗的跳板。傳統佛教的修學次第開始於「聞法」 —去聽聞那些「初
善、中善、後善」的教法;之後「憶持 —將所聽到的教法保留在記憶中(請記得,
在書寫經典不可得之前都要靠背誦,所以「憶持」是指將引導個人修行的教法記在心
中。);然後「誦持」教法 —為了能將之更深地銘記在心;下一步是「思惟」 —透
過理智思考、仔細審慮,以領悟文字所要傳達的法義,並省思如何將佛法應用於個人
經驗,而不只滿足於對法義觀念的理解;最後還須「直觀」 —以禪修為基礎的智慧
,直接通達法義。

而佛教提供的心靈指導正切合此需要。它是合理的,來自經驗的,實際的和親身可體
證的。它帶來個人生活中得以實現的具體利益,宣導崇高的美德,提出理智上使人信
服的哲理

我所關切的是,現今教授佛法的普遍趨勢,用大量心理學語詞來改寫佛陀教法的核心
義理,之後說這是佛法。然而這樣,我們絕無法從佛教本身的結構,看出佛法的真正
目的 —並非導致心理上的療愈、完整或自我接受,而是策勵心靈朝向解脫 —對治所
有造成繫縛與痛苦的心理因素,最後從中解脫。我們應謹記,佛陀並未將佛法教導成
「生活的藝術」,雖然它蘊含於內,但佛陀教導的是更超越、無上的「解脫道」 —
通往終極解脫和覺悟的道路。

然而,當把內觀修行教導成只是一種醒覺的生活方式,在洗碗盤和換尿布時保持覺知
與平靜,這目標便失落了。當佛法存在的理由 —出世間法被刪除時,在我看來,剩
下的只是去除菁華、空洞無力的教導,不再是能導向解脫的工具了。

(有點酸,哈哈哈)

要達到這出世的目標,需要準確、詳細且有系統的訓練。而整個訓諫過程的根本,便
是努力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心,從信、虔誠、持戒和佈施這些基礎開始;然後繼續開展
「定」;然後才能成就直觀與真實的智慧。

我認為「信」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讓我們正信佛陀的開示,特別是和世俗世界
認知相反,或和世俗處世方式相衝突的教化。要記住,佛陀的教法是與個人成見與態
度相違的「逆生死流」。畢竟,大多數人的習性,環繞著趨樂避苦的欲望,和想堅持
個人為宇宙中心的錯誤認識。但當個人體驗到足夠強烈的苦,就會使他感到這些習性
的逼迫,而相信佛陀開顯的實相,為個人解脫的指導方針。

在家生活仍有許多工作與責任,無法全心全意修行。雖然現今居士也能毫無困難地參
加長期禪修,但即使是很虔誠的居士的修行,與一位正見、正信出家而認真修行的僧
侶,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差異。我希望這聽起來不會像是「精英主義」(好吧!我
承認自己是精英主義)(法師真是幽默誠實)

但是在家居士指導禪修或教授較深奧的佛法,會產生這樣的危險:容易弱化,甚至壓
制那些要求完全斷除一切執著的教法,而傾向將佛法折衷,微細地肯定我們對世俗生
活本能的執著,而非逐漸斷除它。

(這個我在現實中看到有人這樣做,我也覺得有危險的機率存在) 

追隨佛道而臻於圓滿,眼光要長遠,這表示要培養「安忍」和「精進」。「安忍」確
實使我們不會貪圖快速的成果,不會有一點禪修體證就想加入個人資歷表中。(哈哈
哈)

安忍使我們即使碰到不可避免的困難,或枯躁乏味的情況,也能持續到最後。雖然修
學佛道長遠又艱辛,但因「精進」或「勤奮」,讓我們不會洩氣,不會放棄或放逸,
而能保持堅決的意志。不論歷經多少世,都要追隨佛道。深信自己精進修學,一定會
有進步,即使進步不是立即顯現。 

要如法修行,謙遜的態度是必要的。不能因為快速研讀經典,或只禪修幾年,就宣稱
自己能夠正確理解與教授佛法。必須敬慎地,將佛法想像成非常雄偉的高山,把自己
視為仍在山腳下的登山者,還要走很長遠的路,才能到達山頂。我們需要「信心」,
相信這殊勝的道路必然通達頂點;需要「安忍」,日復一日持續在道路上攀爬修行;
而且需要「精進」,讓我們不會放棄,直達山巔。


攀登佛法的高山 —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 |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菩提長老 1944年出生於美國紐約, 1967年完成哲學博士學位後,即赴斯里蘭卡出家, 1967年受沙馬內拉戒, 1973年受比庫具足戒。自 1984年,菩提長老奉任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 Buddhist Publictaion Society)總編輯, 1988年又出任該社社長,其在著作、翻譯、編輯上聲譽卓著,出版過多部重要作品,包括《中部尼柯耶英譯》、《相應部尼柯耶英譯》等。法師以現代英文語法翻譯並注釋巴厘經論,對於南傳巴厘藏的弘傳,其貢獻可謂兼具重要性與歷史性。法師目前擔任美國同淨蘭若僧團會議主席,及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董事長。

Sun Dec 01 20:51:05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攀登佛法的高山 —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
#2
@Facebook
的確,菩提比丘說得真好。

現代很多人都用自己的自認為科學、不迷信、智信的觀點來重新解譯佛法,以主觀來
修改經典、去除迷信,而不是客觀的依經、律修正自己的觀念,某些人看這樣的作法
好像很厲害、但我也覺得這種作法是有其危險性的,和古代一堆判教的論又有何不同
呢 :Q
Wed Dec 04 11:08:46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攀登佛法的高山 —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
#3
@Facebook
我覺得這個不像佛教新消息,比較像個人覺得:這篇好啊!所以轉貼到這裡

這篇超讚的!!超推菩提比丘,理性、幽默,對於解與行的觀點,我非常認同

因為很長,所以我摘錄一點點個人覺得有興趣的法語供學友參考:

我渴望的理解,並非學者所要求的客觀理解,而是個人、主觀的對佛法要義的領會。
我希望能從佛陀教授的佛法,瞭解自己如何做人和當一個佛弟子

「戒」 —持守佛教戒律,不僅當作教條規章來死守,而是專心致意,以徹底轉換個
人性格與行為的努力

關於解、行這兩個互補的因素,每個人很自然會作不同比重的分配。有些人強烈地想
理解經典所傳達的教義,而渴望廣泛擴充經典的知識,對這樣的人來說,禪修在這階
段的心靈發展只是次要的;相反地,他們會將重點放在深入研究與清楚地理解佛法。
另一些人,可能對研究經典或瞭解哲理興趣不大,因而傾向禪修實踐。我自己則認為
解行平衡發展,是最健康的學佛方式。

至於我的修學情況,由於受到早期引領入門的老師影響,想從橫面的廣度與垂直的深
度,這兩方面詳細地理解佛教。儘管原先企圖直接投入禪修,但因緣似乎使我遇到的
老師,都(不是僅僅)專門強調禪修,而是重視研讀、禪修和品格發展的整合。他們一
再引導我,緩慢漸次而有耐心地,運用廣泛多元的方式來培養心靈,這正好十分契合
我的個性

不過,主流佛教傳統的修學,與西方學術界所運用的大不相同,是將概念上的理解,
作為指點個人經驗的跳板。傳統佛教的修學次第開始於「聞法」 —去聽聞那些「初
善、中善、後善」的教法;之後「憶持 —將所聽到的教法保留在記憶中(請記得,
在書寫經典不可得之前都要靠背誦,所以「憶持」是指將引導個人修行的教法記在心
中。);然後「誦持」教法 —為了能將之更深地銘記在心;下一步是「思惟」 —透
過理智思考、仔細審慮,以領悟文字所要傳達的法義,並省思如何將佛法應用於個人
經驗,而不只滿足於對法義觀念的理解;最後還須「直觀」 —以禪修為基礎的智慧
,直接通達法義。

而佛教提供的心靈指導正切合此需要。它是合理的,來自經驗的,實際的和親身可體
證的。它帶來個人生活中得以實現的具體利益,宣導崇高的美德,提出理智上使人信
服的哲理

我所關切的是,現今教授佛法的普遍趨勢,用大量心理學語詞來改寫佛陀教法的核心
義理,之後說這是佛法。然而這樣,我們絕無法從佛教本身的結構,看出佛法的真正
目的 —並非導致心理上的療愈、完整或自我接受,而是策勵心靈朝向解脫 —對治所
有造成繫縛與痛苦的心理因素,最後從中解脫。我們應謹記,佛陀並未將佛法教導成
「生活的藝術」,雖然它蘊含於內,但佛陀教導的是更超越、無上的「解脫道」 —
通往終極解脫和覺悟的道路。

然而,當把內觀修行教導成只是一種醒覺的生活方式,在洗碗盤和換尿布時保持覺知
與平靜,這目標便失落了。當佛法存在的理由 —出世間法被刪除時,在我看來,剩
下的只是去除菁華、空洞無力的教導,不再是能導向解脫的工具了。

(有點酸,哈哈哈)

要達到這出世的目標,需要準確、詳細且有系統的訓練。而整個訓諫過程的根本,便
是努力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心,從信、虔誠、持戒和佈施這些基礎開始;然後繼續開展
「定」;然後才能成就直觀與真實的智慧。

我認為「信」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讓我們正信佛陀的開示,特別是和世俗世界
認知相反,或和世俗處世方式相衝突的教化。要記住,佛陀的教法是與個人成見與態
度相違的「逆生死流」。畢竟,大多數人的習性,環繞著趨樂避苦的欲望,和想堅持
個人為宇宙中心的錯誤認識。但當個人體驗到足夠強烈的苦,就會使他感到這些習性
的逼迫,而相信佛陀開顯的實相,為個人解脫的指導方針。

在家生活仍有許多工作與責任,無法全心全意修行。雖然現今居士也能毫無困難地參
加長期禪修,但即使是很虔誠的居士的修行,與一位正見、正信出家而認真修行的僧
侶,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差異。我希望這聽起來不會像是「精英主義」(好吧!我
承認自己是精英主義)(法師真是幽默誠實)

但是在家居士指導禪修或教授較深奧的佛法,會產生這樣的危險:容易弱化,甚至壓
制那些要求完全斷除一切執著的教法,而傾向將佛法折衷,微細地肯定我們對世俗生
活本能的執著,而非逐漸斷除它。

(這個我在現實中看到有人這樣做,我也覺得有危險的機率存在) 

追隨佛道而臻於圓滿,眼光要長遠,這表示要培養「安忍」和「精進」。「安忍」確
實使我們不會貪圖快速的成果,不會有一點禪修體證就想加入個人資歷表中。(哈哈
哈)

安忍使我們即使碰到不可避免的困難,或枯躁乏味的情況,也能持續到最後。雖然修
學佛道長遠又艱辛,但因「精進」或「勤奮」,讓我們不會洩氣,不會放棄或放逸,
而能保持堅決的意志。不論歷經多少世,都要追隨佛道。深信自己精進修學,一定會
有進步,即使進步不是立即顯現。 

要如法修行,謙遜的態度是必要的。不能因為快速研讀經典,或只禪修幾年,就宣稱
自己能夠正確理解與教授佛法。必須敬慎地,將佛法想像成非常雄偉的高山,把自己
視為仍在山腳下的登山者,還要走很長遠的路,才能到達山頂。我們需要「信心」,
相信這殊勝的道路必然通達頂點;需要「安忍」,日復一日持續在道路上攀爬修行;
而且需要「精進」,讓我們不會放棄,直達山巔。


攀登佛法的高山 —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 |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菩提長老 1944年出生於美國紐約, 1967年完成哲學博士學位後,即赴斯里蘭卡出家, 1967年受沙馬內拉戒, 1973年受比庫具足戒。自 1984年,菩提長老奉任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 Buddhist Publictaion Society)總編輯, 1988年又出任該社社長,其在著作、翻譯、編輯上聲譽卓著,出版過多部重要作品,包括《中部尼柯耶英譯》、《相應部尼柯耶英譯》等。法師以現代英文語法翻譯並注釋巴厘經論,對於南傳巴厘藏的弘傳,其貢獻可謂兼具重要性與歷史性。法師目前擔任美國同淨蘭若僧團會議主席,及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董事長。

Sun Dec 01 20:51:05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攀登佛法的高山 —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
#4
@Facebook
的確,菩提比丘說得真好。

現代很多人都用自己的自認為科學、不迷信、智信的觀點來重新解譯佛法,以主觀來
修改經典、去除迷信,而不是客觀的依經、律修正自己的觀念,某些人看這樣的作法
好像很厲害、但我也覺得這種作法是有其危險性的,和古代一堆判教的論又有何不同
呢 :Q
Wed Dec 04 11:08:46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