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
#1
@Facebook
~~ 轉貼 ~~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

Everything is Obvious

作者:鄧肯.華茲

剖析思考

在全球許多國家,常見政府徵詢百姓捐贈器官的意願,器官捐贈如今成了引起民眾強
烈情緒反應的議題。一來,割愛器官可以遺愛人間,協助另外一人重生。但另一方面
,規劃自己器官未來的去向,為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難免讓人忐忑不安。所以最後
決定器捐與否,因人而異,不用大驚小怪。同理,捐贈率高低也會因國而異。但是,
國與國之間差異之大,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幾年前由艾瑞克?強森(Eric Johnson)
與丹?顧斯坦(Dan Goldstein)兩位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發現,歐洲國家人民的器官
捐贈意願差異很大,最低僅四?二五%,最高可達九九?九八%。更讓人吃驚的是,差
異並未平均分布在量表上,而是集中在量表的兩端—一端只有個位數或十幾趴,另外
一端則是高達九成,幾乎看不到任何比率介於兩者之間。ヾ

到底比率何以如此懸殊?上述研究發表後不久,我把這問題丟給哥倫比亞大學聰明絕
頂的大學生傷腦筋。我刻意隱匿這兩個國家的名字,僅用A與B稱之。在A國,約十二
%的人民同意捐贈器官,在B國,捐贈意願高達九九?九%。造成兩國人民捐贈意願差
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聰明又創意十足的學生給了各種可能的解釋。其中一國可能沒
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另外一國則是信仰非常虔誠的國家。一國可能比較有先進的醫療
照護,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率高,另一國則否。一國的意外死亡率高於另一國,所以可
捐贈的器官較多。或者,一國的文化可能較偏社會主義,強調社區與群體的重要性,
另一國則偏重個人的權利。

上述每個解釋都有可能,不過學生獲悉國名之後,徬若被投過來的變化球擺了一道:
A國是德國,B國是奧地利。可憐的學生心想—德國與奧地利怎麼會差這麼多?但是他
們並未因此罷手,再接再厲追根究柢,猜想也許兩國的司法或教育制度截然不同,而
他們並不知道。也許奧地利發生了重大新聞事件,或媒體不斷鼓吹人民器捐的意願。
還是跟二次世界大戰有關?也許奧地利人與德國人的民族性不如我們想像的接近。我
的學生想不出造成差異的真正原因,但是他們認定,箇中原因非同小可,畢竟兩國數
據天差地遠絕非巧合。照理是如此—但背後原因確實可能超乎大家想像。儘管學生創
意十足,卻沒有一個切中要害。真正的理由其實簡單到令人覺得可笑:在奧地利,預
設選項是同意器捐,反觀德國,預設選項是不同意器捐。就政策而言,兩國差異微乎
其微,只差在需不需要你將徵詢器捐意願的表格寄回,而這點就造成了懸殊的比率,
足以讓十二%竄高到九九?九%。奧地利與德國的例子在歐洲全境也都成立:極高的
器捐同意率均出現於「預設同意、不同意要另外寄回表格」(opt-out policy)的國
家,偏低的器捐同意率則出現於「預設不同意、同意才須寄回表格」(opt-in)的國
家。

預設值的設計(default setting)足以左右最後的選擇,我們務必要了解這點。他
人會做何選擇,以及為何選此捨彼,我們習慣提出一套自己的看法與理論,這些看法
轉而影響我們對社會、經濟、政治等各種現象的解釋。打開報紙的民意論壇版,觀看
名嘴在電視的發言,乃至收聽深夜的廣播脫口秀,你會被各式各樣何以大眾會選這而
捨那的理論疲勞轟炸。儘管我們對這些專家的言論心存鄙夷,但其實幾乎每個人—政
治人物、官僚、報紙專欄作家、企業主管,乃至尋常百姓等,不約而同有一套自己的
理論,詮釋他人何以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的確,在造成社會虻後果的議題上,包
括政治、經濟政策、稅制、教育、健保、自由市場、全球暖化、能源政策、移民政策
、性行為、死刑、墮胎權、消費者需求等,每個人的論點(argument)直接或間接反
映了他對別人為何選此捨彼的看法;當然,也反映了可以用什麼方法鼓勵、教育、規
範,以及勸誘他人改弦易轍,做出不同的選擇。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undercheng/exep/prod/booksfile.php?
item=0010593798&utm_source=jundercheng&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
ommend&utm_campaign=ap-201308

【閱讀隨筆】

這就是為何民主不一定民主

主事者常常利用這種方式設計政策或是選票

(其實跟銷售一樣,設計好的話術,

讓你不斷點頭至成交,這也是心理學的一種)

因為題目決定了答案

這裡是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


Timeline Photos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 Everything is Obvious 作者:鄧肯.華茲 剖析思考 在全球許多國家,常見政府徵詢百姓捐贈器官的意願,器官捐贈如今成了引起民眾強烈情緒反應的議題。一來,割愛器官可以遺愛人間,協助另外一人重生。但另一方面,規劃自己器官未來的去向,為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難免讓人忐忑不安。所以最後決定器捐與否,因人而異,不用大驚小怪。同理,捐贈率高低也會因國而異。但是,國與國之間差異之大,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幾年前由艾瑞克?強森(Eric Johnson)與丹?顧斯坦(Dan Goldstein)兩位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發現,歐洲國家人民的器官捐贈意願差異很大,最低僅四?二五%,最高可達九九?九八%。更讓人吃驚的是,差異並未平均分布在量表上,而是集中在量表的兩端—一端只有個位數或十幾趴,另外一端則是高達九成,幾乎看不到任何比率介於兩者之間。ヾ 到底比率何以如此懸殊?上述研究發表後不久,我把這問題丟給哥倫比亞大學聰明絕頂的大學生傷腦筋。我刻意隱匿這兩個國家的名字,僅用A與B稱之。在A國,約十二%的人民同意捐贈器官,在B國,捐贈意願高達九九?九%。造成兩國人民捐贈意願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聰明又創意十足的學生給了各種可能的解釋。其中一國可能沒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另外一國則是信仰非常虔誠的國家。一國可能比較有先進的醫療照護,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率高,另一國則否。一國的意外死亡率高於另一國,所以可捐贈的器官較多。或者,一國的文化可能較偏社會主義,強調社區與群體的重要性,另一國則偏重個人的權利。 上述每個解釋都有可能,不過學生獲悉國名之後,徬若被投過來的變化球擺了一道:A國是德國,B國是奧地利。可憐的學生心想—德國與奧地利怎麼會差這麼多?但是他們並未因此罷手,再接再厲追根究柢,猜想也許兩國的司法或教育制度截然不同,而他們並不知道。也許奧地利發生了重大新聞事件,或媒體不斷鼓吹人民器捐的意願。還是跟二次世界大戰有關?也許奧地利人與德國人的民族性不如我們想像的接近。我的學生想不出造成差異的真正原因,但是他們認定,箇中原因非同小可,畢竟兩國數據天差地遠絕非巧合。照理是如此—但背後原因確實可能超乎大家想像。儘管學生創意十足,卻沒有一個切中要害。真正的理由其實簡單到令人覺得可笑:在奧地利,預設選項是同意器捐,反觀德國,預設選項是不同意器捐。就政策而言,兩國差異微乎其微,只差在需不需要你將徵詢器捐意願的表格寄回,而這點就造成了懸殊的比率,足以讓十二%竄高到九九?九%。奧地利與德國的例子在歐洲全境也都成立:極高的器捐同意率均出現於「預設同意、不同意要另外寄回表格」(opt-out policy)的國家,偏低的器捐同意率則出現於「預設不同意、同意才須寄回表格」(opt-in)的國家。 預設值的設計(default setting)足以左右最後的選擇,我們務必要了解這點。他人會做何選擇,以及為何選此捨彼,我們習慣提出一套自己的看法與理論,這些看法轉而影響我們對社會、經濟、政治等各種現象的解釋。打開報紙的民意論壇版,觀看名嘴在電視的發言,乃至收聽深夜的廣播脫口秀,你會被各式各樣何以大眾會選這而捨那的理論疲勞轟炸。儘管我們對這些專家的言論心存鄙夷,但其實幾乎每個人—政治人物、官僚、報紙專欄作家、企業主管,乃至尋常百姓等,不約而同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詮釋他人何以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的確,在造成社會虻後果的議題上,包括政治、經濟政策、稅制、教育、健保、自由市場、全球暖化、能源政策、移民政策、性行為、死刑、墮胎權、消費者需求等,每個人的論點(argument)直接或間接反映了他對別人為何選此捨彼的看法;當然,也反映了可以用什麼方法鼓勵、教育、規範,以及勸誘他人改弦易轍,做出不同的選擇。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undercheng/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93798&utm_source=jundercheng&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308 【閱讀隨筆】 這就是為何民主不一定民主 主事者常常利用這種方式設計政策或是選票 (其實跟銷售一樣,設計好的話術, 讓你不斷點頭至成交,這也是心理學的一種) 因為題目決定了答案 這裡是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

Sat Aug 17 18:20:21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
#2
@Facebook
雖然知道「預設值的設計(default setting)足以左右最後的選擇。」 但想不到差
距可以這麼大~~
Sun Aug 18 15:35:12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
#3
@Facebook
這讓我想到了我國的公投制度要通過的高門檻(超過投票權人的1/2投票,有效票過
1/2同意),幾乎不可能達到,這時候在公投命題的抉擇上就相當具關鍵性了XDD
Wed Aug 21 22:32:04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
#3
@Facebook
~~ 轉貼 ~~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

Everything is Obvious

作者:鄧肯.華茲

剖析思考

在全球許多國家,常見政府徵詢百姓捐贈器官的意願,器官捐贈如今成了引起民眾強
烈情緒反應的議題。一來,割愛器官可以遺愛人間,協助另外一人重生。但另一方面
,規劃自己器官未來的去向,為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難免讓人忐忑不安。所以最後
決定器捐與否,因人而異,不用大驚小怪。同理,捐贈率高低也會因國而異。但是,
國與國之間差異之大,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幾年前由艾瑞克?強森(Eric Johnson)
與丹?顧斯坦(Dan Goldstein)兩位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發現,歐洲國家人民的器官
捐贈意願差異很大,最低僅四?二五%,最高可達九九?九八%。更讓人吃驚的是,差
異並未平均分布在量表上,而是集中在量表的兩端—一端只有個位數或十幾趴,另外
一端則是高達九成,幾乎看不到任何比率介於兩者之間。ヾ

到底比率何以如此懸殊?上述研究發表後不久,我把這問題丟給哥倫比亞大學聰明絕
頂的大學生傷腦筋。我刻意隱匿這兩個國家的名字,僅用A與B稱之。在A國,約十二
%的人民同意捐贈器官,在B國,捐贈意願高達九九?九%。造成兩國人民捐贈意願差
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聰明又創意十足的學生給了各種可能的解釋。其中一國可能沒
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另外一國則是信仰非常虔誠的國家。一國可能比較有先進的醫療
照護,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率高,另一國則否。一國的意外死亡率高於另一國,所以可
捐贈的器官較多。或者,一國的文化可能較偏社會主義,強調社區與群體的重要性,
另一國則偏重個人的權利。

上述每個解釋都有可能,不過學生獲悉國名之後,徬若被投過來的變化球擺了一道:
A國是德國,B國是奧地利。可憐的學生心想—德國與奧地利怎麼會差這麼多?但是他
們並未因此罷手,再接再厲追根究柢,猜想也許兩國的司法或教育制度截然不同,而
他們並不知道。也許奧地利發生了重大新聞事件,或媒體不斷鼓吹人民器捐的意願。
還是跟二次世界大戰有關?也許奧地利人與德國人的民族性不如我們想像的接近。我
的學生想不出造成差異的真正原因,但是他們認定,箇中原因非同小可,畢竟兩國數
據天差地遠絕非巧合。照理是如此—但背後原因確實可能超乎大家想像。儘管學生創
意十足,卻沒有一個切中要害。真正的理由其實簡單到令人覺得可笑:在奧地利,預
設選項是同意器捐,反觀德國,預設選項是不同意器捐。就政策而言,兩國差異微乎
其微,只差在需不需要你將徵詢器捐意願的表格寄回,而這點就造成了懸殊的比率,
足以讓十二%竄高到九九?九%。奧地利與德國的例子在歐洲全境也都成立:極高的
器捐同意率均出現於「預設同意、不同意要另外寄回表格」(opt-out policy)的國
家,偏低的器捐同意率則出現於「預設不同意、同意才須寄回表格」(opt-in)的國
家。

預設值的設計(default setting)足以左右最後的選擇,我們務必要了解這點。他
人會做何選擇,以及為何選此捨彼,我們習慣提出一套自己的看法與理論,這些看法
轉而影響我們對社會、經濟、政治等各種現象的解釋。打開報紙的民意論壇版,觀看
名嘴在電視的發言,乃至收聽深夜的廣播脫口秀,你會被各式各樣何以大眾會選這而
捨那的理論疲勞轟炸。儘管我們對這些專家的言論心存鄙夷,但其實幾乎每個人—政
治人物、官僚、報紙專欄作家、企業主管,乃至尋常百姓等,不約而同有一套自己的
理論,詮釋他人何以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的確,在造成社會虻後果的議題上,包
括政治、經濟政策、稅制、教育、健保、自由市場、全球暖化、能源政策、移民政策
、性行為、死刑、墮胎權、消費者需求等,每個人的論點(argument)直接或間接反
映了他對別人為何選此捨彼的看法;當然,也反映了可以用什麼方法鼓勵、教育、規
範,以及勸誘他人改弦易轍,做出不同的選擇。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undercheng/exep/prod/booksfile.php?
item=0010593798&utm_source=jundercheng&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
ommend&utm_campaign=ap-201308

【閱讀隨筆】

這就是為何民主不一定民主

主事者常常利用這種方式設計政策或是選票

(其實跟銷售一樣,設計好的話術,

讓你不斷點頭至成交,這也是心理學的一種)

因為題目決定了答案

這裡是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


Timeline Photos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 Everything is Obvious 作者:鄧肯.華茲 剖析思考 在全球許多國家,常見政府徵詢百姓捐贈器官的意願,器官捐贈如今成了引起民眾強烈情緒反應的議題。一來,割愛器官可以遺愛人間,協助另外一人重生。但另一方面,規劃自己器官未來的去向,為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難免讓人忐忑不安。所以最後決定器捐與否,因人而異,不用大驚小怪。同理,捐贈率高低也會因國而異。但是,國與國之間差異之大,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幾年前由艾瑞克?強森(Eric Johnson)與丹?顧斯坦(Dan Goldstein)兩位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發現,歐洲國家人民的器官捐贈意願差異很大,最低僅四?二五%,最高可達九九?九八%。更讓人吃驚的是,差異並未平均分布在量表上,而是集中在量表的兩端—一端只有個位數或十幾趴,另外一端則是高達九成,幾乎看不到任何比率介於兩者之間。ヾ 到底比率何以如此懸殊?上述研究發表後不久,我把這問題丟給哥倫比亞大學聰明絕頂的大學生傷腦筋。我刻意隱匿這兩個國家的名字,僅用A與B稱之。在A國,約十二%的人民同意捐贈器官,在B國,捐贈意願高達九九?九%。造成兩國人民捐贈意願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聰明又創意十足的學生給了各種可能的解釋。其中一國可能沒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另外一國則是信仰非常虔誠的國家。一國可能比較有先進的醫療照護,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率高,另一國則否。一國的意外死亡率高於另一國,所以可捐贈的器官較多。或者,一國的文化可能較偏社會主義,強調社區與群體的重要性,另一國則偏重個人的權利。 上述每個解釋都有可能,不過學生獲悉國名之後,徬若被投過來的變化球擺了一道:A國是德國,B國是奧地利。可憐的學生心想—德國與奧地利怎麼會差這麼多?但是他們並未因此罷手,再接再厲追根究柢,猜想也許兩國的司法或教育制度截然不同,而他們並不知道。也許奧地利發生了重大新聞事件,或媒體不斷鼓吹人民器捐的意願。還是跟二次世界大戰有關?也許奧地利人與德國人的民族性不如我們想像的接近。我的學生想不出造成差異的真正原因,但是他們認定,箇中原因非同小可,畢竟兩國數據天差地遠絕非巧合。照理是如此—但背後原因確實可能超乎大家想像。儘管學生創意十足,卻沒有一個切中要害。真正的理由其實簡單到令人覺得可笑:在奧地利,預設選項是同意器捐,反觀德國,預設選項是不同意器捐。就政策而言,兩國差異微乎其微,只差在需不需要你將徵詢器捐意願的表格寄回,而這點就造成了懸殊的比率,足以讓十二%竄高到九九?九%。奧地利與德國的例子在歐洲全境也都成立:極高的器捐同意率均出現於「預設同意、不同意要另外寄回表格」(opt-out policy)的國家,偏低的器捐同意率則出現於「預設不同意、同意才須寄回表格」(opt-in)的國家。 預設值的設計(default setting)足以左右最後的選擇,我們務必要了解這點。他人會做何選擇,以及為何選此捨彼,我們習慣提出一套自己的看法與理論,這些看法轉而影響我們對社會、經濟、政治等各種現象的解釋。打開報紙的民意論壇版,觀看名嘴在電視的發言,乃至收聽深夜的廣播脫口秀,你會被各式各樣何以大眾會選這而捨那的理論疲勞轟炸。儘管我們對這些專家的言論心存鄙夷,但其實幾乎每個人—政治人物、官僚、報紙專欄作家、企業主管,乃至尋常百姓等,不約而同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詮釋他人何以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的確,在造成社會虻後果的議題上,包括政治、經濟政策、稅制、教育、健保、自由市場、全球暖化、能源政策、移民政策、性行為、死刑、墮胎權、消費者需求等,每個人的論點(argument)直接或間接反映了他對別人為何選此捨彼的看法;當然,也反映了可以用什麼方法鼓勵、教育、規範,以及勸誘他人改弦易轍,做出不同的選擇。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undercheng/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93798&utm_source=jundercheng&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308 【閱讀隨筆】 這就是為何民主不一定民主 主事者常常利用這種方式設計政策或是選票 (其實跟銷售一樣,設計好的話術, 讓你不斷點頭至成交,這也是心理學的一種) 因為題目決定了答案 這裡是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

Sat Aug 17 18:20:21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
#4
@Facebook
雖然知道「預設值的設計(default setting)足以左右最後的選擇。」 但想不到差
距可以這麼大~~
Sun Aug 18 15:35:12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書名: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
#5
@Facebook
這讓我想到了我國的公投制度要通過的高門檻(超過投票權人的1/2投票,有效票過
1/2同意),幾乎不可能達到,這時候在公投命題的抉擇上就相當具關鍵性了XDD
Wed Aug 21 22:32:04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