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5之5) ??經旨: 本經是最原初的根本聖典《雜阿含經》的第一經,所以可說是『天下第一經』。佛陀教導我們:『正確地觀察五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苦、空、非我的,這樣才是正確地知見』,正確地知見就會厭離,能厭離就能離斷喜貪習氣,喜貪習氣滅盡了就叫做真正的心解脫,心解脫就能究竟解脫生死輪迴。 這短短的經文,實際上標出了整個原始佛法修證的六個重要特質或歷程次第: ヾ觀察生命經驗:想要得正見(見道、見法),就一定要正確地觀察自己身心的生命經驗。 ゝ正觀得正見:藉由正確地觀察身心生命經驗,才能正確地知見生命如實的本質,而得正見。 ゞ正見而厭離轉向:修行一定要先「得正見(見道、見法)」;沒有得正見,生命不可能真正對於五取蘊厭離轉向,也不可能展開真正的修道歷程。 々有正見才有道可修可成:沒有依於正見展開修道,不能像截多羅樹頭那樣,真正徹底離斷過去熏染而成的喜貪煩惱習氣,當然也就不可能解脫成道。 ぁ斷於因緣而非斷於果:所謂解脫,不是直接去斷除或捨棄五蘊的生命經驗(果),而是藉由見道與修道,將對於五取蘊薰染而成的喜貪煩惱習氣(因緣)滅盡,才能真正斷除五取蘊的繫縛,從五取蘊超脫出來,證得真正的心靈寂靜解脫。 あ解脫是自知自證:佛法是自己內心淨化的一個歷程,自己內心有沒有解脫煩惱、有沒有到家是自知自證的。 從這些特質與歷程來看,說明了佛法的解脫是要依智慧為根本,而智慧必須修習禪觀才能開啟,所以修行重心是要觀察五取蘊的生命經驗,正確如實地觀察五取蘊是無常、苦、空、非我的而『??見道』,從而真正走在解脫道上。見道後就能依正見而厭離五取蘊,厭離就是不再趣向五取蘊而背向五取蘊,生命開始徹底轉向(這是生命的一個重大轉變,所以也是自己自知的);進而展開『??修道』,離斷喜貪習氣;最後滅盡喜貪習氣而解脫『??成道』。 簡單說,原始佛法的修證歷程就是~~ ??ヾ見道:四聖諦初轉成就。 ??ゝ修道:四聖諦二轉成就。 ??ゞ成道:四聖諦三轉成就。 ??讀經分享: 1.「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這裡包含本經的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當觀五蘊:觀察對象是五蘊,想要見道就一定要對五蘊生命經驗做觀察。第二個重點、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藉由正確的觀察五蘊生命經驗,如實的知見它是緣生、無常的本質,這樣才是正見。 2.「正見者,則生厭離」:這包含本經的第三個重點、修行一定要先「得正見(見道、見法、開悟)」:沒有正見,生命不可能轉向,也不可能展開真正的修道。因為有了如實知見,自然就會厭離五取蘊,也就是轉向、入流的意思,生命會有脫胎換骨的轉向,從此正向於菩提,不會再喜樂抓取世間,只有這樣的知見和生命品質,才能展開真正離喜離貪離慢的修道路程。 3.「厭離者,喜貪盡」:這包含本經的第四個重點、沒有依於正見展開修道,不能真正離斷過去熏染的喜貪我慢煩惱習氣,當然也不可能解脫成道:因為見道而生起厭離之後,才能真正轉身上路,開始見道而後修道──依正見離斷過去所熏染的喜貪我慢煩惱習氣。 4.「喜貪盡者,說心解脫」:這包含本經的第五個重點、解脫不是直接去斷除或捨棄五蘊的生命經驗:解脫是要藉由見道與修道,將對於五取蘊的喜貪我慢煩惱習氣滅盡,才能真正斷除五取蘊的繫縛(解脫欲貪就解脫五蘊),從中超脫出來,証得心靈寂靜解脫。也就是說,所謂的修行或成道解脫並不是去得到什麼,反而是去減除些什麼,也就是滅盡自己內心的欲貪染污,恢復當下本來的清淨解脫。 5.「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亦即所謂『不由他知,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這包含本經的第六個重點、佛法是自己內心淨化的一個歷程:所謂『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自己內心有沒有解脫煩惱,這件事也只有自己獨自能知,而且真的到了,就不會想要再去哪兒了(所作已作),所以有沒有到家是自知自証的。 ??延伸閱讀~~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5之1) www.facebook.com/RiteHere.tw/photos/1497576417215982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5之2) www.facebook.com/RiteHere.tw/photos/1497782410528716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5之3) www.facebook.com/RiteHere.tw/photos/1497929573847333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5之4) www.facebook.com/RiteHere.tw/photos/1498805810426376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5之5) www.facebook.com/RiteHere.tw/photos/1499035557070068 ??完讀雜阿含經0002~正思惟五蘊真相(3之1) www.facebook.com/RiteHere.tw/photos/149730023391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