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傳統上,中國的唯識還是以玄奘的八識為主;九識算?
#1
@Facebook
傳統上,中國的唯識還是以玄奘的八識為主;九識算例外。八識或九識的爭議在唐朝
玄奘的時候就已經浮現出來;當然到最後因為玄奘大師請回瑜伽師地論原本翻譯,所
以基本上算是底定在一尊,以八識為主;只有玄奘所主張的八識具備「染淨轉」的論
點,古早真諦提出的九識是沒這個東西的。

主要的差異就是,真諦認為有九識,九識是實有,由九識生出前八識;而玄奘認為不
存在九識,只有八識,八是有污染稱為阿賴耶識,去除污染之後還淨「轉識成智」就
還原成為「如來藏識」。

所以,轉識成智只是用在八識論上面;如果採用九識論,那就變成本有,不是「轉依
」的關係。所以在談論八識或是九識的時候,要先搞清楚自己所依據的是那一套系統
。

除了八識論、九識論以外,也曾經出現十識論,但是大多不承認。在中國主流的唯識
當中連九識的立論都很難站得住腳,何況十識論?玄奘在那爛陀寺以「制惡見論」確
立八識論的地位,依此大破「破大乘論」。關鍵就是「八識的轉識成智」這個論點的
建立。

依天台妙法蓮華經文句解釋法師品,或有言說,「外面的東西這樣看了之後,意識將
它收入,用心在內在去思考,第六識。」這個稱為「想陰」;而能夠做這樣的事情的
,稱為「行陰」,那就是第七識。

唯識家認為,行陰和無明是互相影響增長的;而造作的都收入八識當中儲存,作為輪
迴的根本。

第七識是執取,遍計所執有;所以是無明、我見的根本。

☉於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八十億劫,表於八識;妙色即是香華等物;妙音即是種
種音樂,以諸世間最妙色聲。

八十億是譬喻,表示八識。我們若要說時間是很長,我們用八識。眼、耳、鼻、舌、
身、意,這就是六(識),再深入,那就是第七識。外面的東西這樣看了之後,意識將
它收入,用心在內在去思考,第六識。我要的,所以我用心計較,要如何爭,要如何
取,不擇手段,這就是去造業了。

若是看到外面苦難人多,看到這個境界,收入內心來,要如何去幫助他們?用種種方
法幫助,想,這個悲智雙運,這是第六識。

第六識它會思考,是要造福,或者是去造惡?這就是在第六識。造了,行動了,造福
人群,收回來的種子,那就是在第八識,這我們大家都知道。 

八識,眾生執著輪迴根本;受業力所持。所以,所謂的「漏盡」就是在八識當中的業
力種子全部消弭。玄奘在這邊的解釋就是「由染轉淨」,因為「淨無種子」所以不再
受果報業力身。稱為成佛。

金剛三昧經曰:「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輔行三之一曰:「菴
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宗鏡錄五十六曰:「阿摩羅,翻無垢識,體非一異,名真如
識。」舊譯家以為阿賴耶識之外別有此識,而建立九識,新譯家謂此是阿賴耶識果上
之名,不別立此識。唯識論三舉第八識之異名:「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雲雲,
以為八識之異名。 

舊稱阿梨耶。譯曰無沒。有情根本之心識,執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沒失之義
。新稱阿賴耶。譯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又曰室。謂此識是一身之巢宅也。
蓋此識中所含藏之種子為外緣所打而現起,以組織其人之依(外界)、正(身體)二
報「三界唯一心」之義,即由此識而立。

唯識述記二之末曰:「阿賴耶者此翻為藏。」慧琳音義十八曰:「阿賴耶者,第八識
也,唐雲藏識。」

起信論疏中本曰:「阿梨耶,阿賴耶,但梵語訛也。梁朝真諦三藏,訓名翻為無沒識
。今時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但藏是攝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

大日經疏二曰:「阿賴耶,義雲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蘊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
諸蘊巢窟,故以為名。」同十四曰:「阿賴耶是房義,是盛受義。」 

法華玄義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攝大乘論雲:是無記無明隨眠
之識,亦名無沒識,九識乃名淨識,互諍雲雲。」可見陳隋之間,地論師與攝論師,
關於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諍難。又據此可知九識為真諦一派之攝論家所立。玄奘門
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識,說阿摩羅無垢識,兼第八阿賴耶之識性,或謂為取第八
之淨分而名之者,非識體有九也。 

若依據真諦的主張則是,待八識也要消滅之後,就可以成佛;沒有轉識成智這個說法
,轉識成智這個說法在玄奘的八識論才會成立(如上面的圖表說明)。所以兩者個立
論是有差距的。在讀唯識的時候,要先搞懂依據的是那一套理論;才不會混淆不清。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當中,依據阿含經認為其實只有六識是確實有的,第七、第
八都只是在意識上作用的區別。如果我們比照前五識來看,前五識都是有「塵、根、
識」三個階段,去接觸外界的塵,能夠接觸的體,和能夠辨識這是什麼樣的塵境的識
。對比在「意識」上也有「塵、根、識」三種,所以「法塵」對應出來就成為八識論
當中的第六識,就是心所;而能夠接觸的根,就八識論當中的第八識,又稱為心王;
而去辨識這些法塵的作意,稱為八識論當中的第七識(也列入心王)。

心所有法,指繫屬於心(巴利語;梵語:Citta),與心相應,依心(識蘊)而起的
心理現象與感受。五蘊中的受蘊、想蘊,以及行蘊(思),為心所法,心相應法。

八識心王:眼、耳、鼻、舌、身、6.意識、7.末那識(意根)、8.阿賴耶識(如來藏/藏
識/真識) 。

所以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當中講得比較直接一點:

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
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
識的細分。

古代的一意識師(見攝大乘論),以意識為本而說明諸識,以為意識對外而了別五塵
時,即為一般所說的前五識;意識又向內而執取根身。這向內而執取根身的,即等於
一般所說的阿陀那識。此意識為本的意識,應為從意而生的意識,不只是六識中的意
識。

意為認識作用的源泉:根是生義,如樹依根而發枝葉;六根能發識,所以稱根。平常
說:依眼根生眼識,……依意根生意識,這還是大概的解說。精密的說:意根不但生
意識,而且還能生前五識。所以凡能生認識的心理根源,都稱為意根;而從此所生的
一切識,也可總名之為意識。意為認識作用的根源,研究此發識的根源,佛教有二派
解說不同──也有綜合的:

一、主張「過去意」,即無間滅意。以為前念(六)識滅,引生後念的識,前滅識為
後起識的所依,前滅識即稱為意。

一、主張「現在意」,六識生起的同時,即有意根存在,為六識所依。如波浪洶湧時
,即依於同時的海水一樣。此同時現在意,即意根。所以意的另一特徵,即認識活動
的泉源。

依根本教義而論,意根應該是與六識同時存在的,如十八界中有六識界,同時還有意
界。

所以,依據印順導師的解釋,也就是五蘊、六處、十二入、十八界的世尊的一切空的
說法:

五蘊:色、受、想、行、識,分為色、心二法,色法一、心法四,五蘊即萬有,五蘊
皆空。

六入:即六根,色法五、心法一(即意根),六入亦空。

十二處:即六根、六塵,色法十一、心法一,十二處亦空。

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色法十一、心法七,十八界皆空。

這種解釋會比較接近於無我論的傳統;而在入楞伽經中說的「無我如來藏」的依據也
是這個主張。
Thu Dec 21 21:35:26 201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傳統上,中國的唯識還是以玄奘的八識為主;九識算?
#2
@Facebook
謝謝分享,唯識的東西感覺蠻有趣的
Sun Dec 24 10:45:45 201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