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以諸眾生性欲不同
#1
@Facebook
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宏傳, 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
,而給以適宜的教導。所以方便多門 ,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
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初學者不能統攝
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成佛之道。自序。釋印順

*****************************

若要探究佛法的根本源,阿含經是普遍被承認具備最重要的角色的。而佛教發展到部
派分裂之後,就衍生出了種種異說,甚至還出現崇尚論典,廢弛經教的狀況。以至於
種種異說紛雜,莫衷一是。

甚至因為注疏的祖師彼此見解不同,諸多論點往往互相攻伐,使得晚近的現代人在學
佛上,更顯得難以抉擇。

印順導師窮畢深的精力研究如此龐大的經典和論著,仔細推敲之後,歸納出一個指標
:

「阿含」說空,沒有「中論」那樣的明顯,沒有明說一切法空。

說種種空,說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經」。「般若經」說空,主要是佛法
的甚深義,是不退菩薩所悟入的,也是聲聞聖者所共的。

「阿含經」說法的方便,與「般若經」有差別,但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也就是學佛
者的究極理想,不可說是有差別的。

龍樹的時代,佛法因不斷發展而已分化成眾多部派,部派間異見紛紜,莫衷一是。「
中論」說:「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淺智見諸法
,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 

也就是說,從阿含到般若,都是要回歸到「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的目標。此一方向
不可有所偏差。倘若捨棄了這一個目標,就「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印公導師在學佛三要叮嚀,學佛者需要堅持「信、解、行、證」為修學的方法,如此
就可以辨識所學的是否如法?或是走了偏差的路。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後的;在學佛的歷程中,信心貫徹於一切。約從淺到深
的次第,(般若道)可析為三階段:一、「信可」,或稱「信忍」。這是對於佛法,
從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到此,信心成就;純淨的信心,與明達的勝解相應,這是
信解位。二、「信求」: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發為精進的修學。在從確立信解而
進求的過程中,愈接近目標,信心愈是不斷的增勝。這是解行位。三、「證信」,或
稱「證淨」。這是經實踐而到達證實。過去的淨信,或從聽聞(教量)而來,或從推
理(比量)而來。到這時,才能「悟不由他」,「不依文字」,現量的通達,這是證
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淨勝意樂」;在聲聞,是初果的得「四證淨」或「四不壞
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這才得著沒有絲毫疑惑的徹底的自信。 

而核心的修證,就要仰賴四聖諦作為圭臬。在成佛之道本書當中,導師如此教示:

四諦,就是「苦集與滅道」。這四者,經中稱為「四聖諦」。人人都有苦惱,人人都
有煩惱(集),為什麼偏說四聖諦呢?從事實來說:苦是人生世間的苦迫現實;集是
煩惱,與從煩惱而來的業力;滅是滅除煩惱,不再生起苦果 ;道是戒定慧,是對治
煩惱,通達涅槃的修法。 

四聖諦是所有教派,乃至於大小乘共通的教法。初機學佛者,對於各種法門深淺無法
覺瞭,那一個法門比較合適自己也無法分辨。當此之時,若欲上求佛道,從「信解行
證」開始逐漸深入「四聖諦」,會是最穩健的方向。

學佛最忌好高騖遠、貪求騖得。等到對於信解行證的修習方式熟練之後,也對四聖諦
有了全面的了解,再來選擇合適的法門也不遲。


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

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宏傳, 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所以方便多門 ,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成佛之道。自序。釋印順 ********************************** 若要探究佛法的根本源,阿含經是普遍被承認具備最重要的角色的。而佛教發展到部派分裂之後,就衍生出了種種異說,甚至還出現崇尚論典,廢弛經教的狀況。以至於種種異說紛雜,莫衷一是。 甚至因為注疏的祖師彼此見解不同,諸多論點往往互相攻伐,使得晚近的現代人在學佛上,更顯得難以抉擇。 印順導師窮畢深的精力研究如此龐大的經典和論著,仔細推敲之後,歸納出一個指標: 「阿含」說空,沒有「中論」那樣的明顯,沒有明說一切法空。 說種種空,說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經」。「般若經」說空,主要是佛法的甚深義,是不退菩薩所悟入的,也是聲聞聖者所共的。 「阿含經」說法的方便,與「般若經」有差別,但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也就是學佛者的究極理想,不可說是有差別的。 龍樹的時代,佛法因不斷發展而已分化成眾多部派,部派間異見紛紜,莫衷一是。「中論」說:「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 也就是說,從阿含到般若,都是要回歸到「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的目標。此一方向不可有所偏差。倘若捨棄了這一個目標,就「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印公導師在學佛三要叮嚀,學佛者需要堅持「信、解、行、證」為修學的方法,如此就可以辨識所學的是否如法?或是走了偏差的路。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後的;在學佛的歷程中,信心貫徹於一切。約從淺到深的次第,(般若道)可析為三階段:一、「信可」,或稱「信忍」。這是對於佛法,從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到此,信心成就;純淨的信心,與明達的勝解相應,這是信解位。二、「信求」: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發為精進的修學。在從確立信解而進求的過程中,愈接近目標,信心愈是不斷的增勝。這是解行位。三、「證信」,或稱「證淨」。這是經實踐而到達證實。過去的淨信,或從聽聞(教量)而來,或從推理(比量)而來。到這時,才能「悟不由他」,「不依文字」,現量的通達,這是證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淨勝意樂」;在聲聞,是初果的得「四證淨」或「四不壞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這才得著沒有絲毫疑惑的徹底的自信。 而核心的修證,就要仰賴四聖諦作為圭臬。在成佛之道本書當中,導師如此教示: 四諦,就是「苦集與滅道」。這四者,經中稱為「四聖諦」。人人都有苦惱,人人都有煩惱(集),為什麼偏說四聖諦呢?從事實來說:苦是人生世間的苦迫現實;集是煩惱,與從煩惱而來的業力;滅是滅除煩惱,不再生起苦果 ;道是戒定慧,是對治煩惱,通達涅槃的修法。 四聖諦是所有教派,乃至於大小乘共通的教法。初機學佛者,對於各種法門深淺無法覺瞭,那一個法門比較合適自己也無法分辨。當此之時,若欲上求佛道,從「信解行證」開始逐漸深入「四聖諦」,會是最穩健的方向。 學佛最忌好高騖遠、貪求騖得。等到對於信解行證的修習方式熟練之後,也對四聖諦有了全面的了解,再來選擇合適的法門也不遲。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