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三願:入僧伽藍
#1
@Facebook
伽藍是「僧伽藍」的略稱,亦作「僧伽羅摩」,漢意譯為「僧院」、「僧園」,包括
了寺院的建築物及寺院的土地,園圃的總稱。因此,迦藍護法菩薩即是護守佛教寺院
的護法菩薩。

「七佛八菩僕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四列舉佛教護寺伽藍神有十八位:嘆妙,嘆
美,美音,梵音,天鼓,師子,妙嘆,摩妙,雷音,梵響,嘆德,廣目,人音,佛奴
,徹視,遍視,妙眼,徹聽。

在龍山寺的大殿中,除了主奉的觀音佛祖及兩旁脅侍的文殊、普賢菩薩外,還可看見
兩尊身穿鎧甲、形象威嚴的神像,右方面容斯文、手持金剛寶杵的是韋陀尊者、另一
尊長髯過胸、雙目圓睜的,則是伽藍尊者。但是您知道嗎?韋陀與伽藍兩位尊者可都
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中國的佛教徒所創造出來的,韋陀、伽藍究竟是什麼來歷、為
何作武將裝扮?就讓我們來為您細說分明。 

韋陀尊者也稱為韋馱護法,相傳本是婆羅門教中的天神,佛教創立後,在大乘佛教裡
則成了寺院的守護神;另外也有一說韋陀尊者的原型是取自佛經裡四大天王中,南方
將軍增長天王的手下將領之一。佛教中的四天王底下各有八名大將,總共三十二名,
而位居這三十二名大將之首的韋陀尊者,即擔負著驅逐妖魔、保護佛法的重責大任。

在佛教中曾有這樣一段故事:在佛陀涅槃之後,尚未興建寶塔、供奉佛舍利之前,一
天來了一個動作迅速敏捷的「疾捷鬼」,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竟大膽偷走了佛陀
了兩顆牙齒,幸好韋陀尊者立刻追上疾捷鬼,保住了佛牙,從此以後,守護寺院及舍
利寶物等成了韋陀尊者最具代表性的意義。 

伽藍二字是梵文的音譯,在佛經上出現的「僧伽藍摩」指的是眾僧人所居住的庭園,
也就是寺院的意思,後來伽藍也就成為寺院護法神的名稱,伽藍尊者是以三國時代,
蜀國的大將關羽為造像藍圖,為什麼一般民間所奉祀的武聖關公會成為佛教中的寺院
守護神呢?這又是一段傳說了。

在《佛祖統記》中記載,當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在玉泉山的精舍打坐修行時,竟然
看見關公率領著其子關平與一幹鬼神,在大師面前顯現出各種恐怖的景象,企圖破壞
大師的修行;然而智者大師非但毫不害怕,反而嚴厲的斥責關公這種執著的行為,受
到智者大師點醒感召的關公與關平當下立即頓悟並受戒成為佛門弟子,發誓守護寺院
,從此以後,關公在佛教中就成了我們所見到的伽藍尊者。 

由於韋陀尊者與伽藍尊者都是屬於驅逐邪魔、守護佛寺的護法神,所以他們的塑像皆
為神威勇猛的武將造型,如龍山寺正殿中的韋陀尊者,雖然面容斯文清秀,姿態卻嚴
正剛毅,手上拿著捍衛佛門的金剛寶杵,更是叫妖邪魔怪不敢妄近;原本就是民間所
崇敬的伽藍尊者,除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情,原本那把眾所皆知的青龍偃月刀,換成
了佛教中的法器寶斧,斬妖除魔、令鬼神皆懼。韋陀、伽藍兩位尊者如此默默的守護
著大殿中的諸位菩薩,這種安穩的力量,讓前來徬徨的求助信眾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
,使信念更加踏實、堅定不移。 

透過這種「擬人化」的描述,是否對於「僧伽藍」的意義有更明確認識了呢?然而要
如何維持一個修行道場,具備「安穩的力量,讓前來徬徨的求助信眾放下心中的迷惑
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實、堅定不移」?關鍵在於「無乖諍法」。

乖諍有什麼問題?我們參考《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四》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中
說:

如世尊說:「如是有情皆由自業,業所乖諍、從業所生、依業出離、業能分別,一切
有情高下勝劣。

雲何有情皆由自業?由自造業而受異熟故。

雲何業所乖諍?於受自業所得異熟時,善不善業互違諍故。

雲何從業所生?是諸有情遠離無因惡因,唯從業所生故。

雲何依業出離?依對治業解業縛故。

雲何由業有情高下?謂猶業故於善惡趣得自體差別。

雲何勝劣?謂諸有情成就功德過失差別。

這段論指出了幾個關鍵:

    所有的有情眾生,都是因為本身所造的業而受報化生(投胎)。

    而因為眾生造善與不善因,所以在業熟受報的時候,善因和惡因會互相競合,所
以善惡業報相遞出現,彼此之間互相拉扯。

     一切眾生,因為背離不造惡因,以致業果纏繞,是故輪迴轉生,分段生死相續
不絕。

    若諸眾生,能夠斷除業因相續,對治種種惡習,就能解脫業報繫縛,解脫自在。

    眾生縱然所作修為用功相同,然而得果不同,肇因於眾生本來所受到的善惡果報
驅策力道不同。

    而這些果報驅策力道不同,修行解決功德也就有種種差異。

這段論,描述了關鍵的問題,就是「乖諍」造成的善惡果報不同,這些善惡果報對於
將來的修行得果也會有些差異。所以,如果想要在修行上得到「極淨殊勝妙德」,如
何從因地起修的時候,就翦除「乖諍」,就是相當重要的基礎。

而這也是為何在《華嚴經淨行品》一再強調,在日用生活當中,應該要時時淨化自己
的內心,時時發出殊勝的願的修行法門的關鍵所在。

若是背離了第十三願,而在法義上有了乖諍,會有什麼問題呢?就是法出現了異說,
而這些異說就會造成「成就功德過失差別」。參考在異部宗輪論當中,對於佛教的部
派分化有約略的介紹:

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
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

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
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

其五事者,如彼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

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
,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
北山住部。

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
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
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

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
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

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

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
為師。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
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
一經量部。如是諸部。

從這一段紀錄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因為「有所乖諍」的緣故,所以佛教的團體也就
逐漸分歧。而佛法也就從非常純淨的正法時代進入到像法時代,哪些是最純正的佛法
已經難以考據推敲。

如何是無乖諍法?其實就是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法。四聖諦是佛法的根本,不
論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是離開了四聖諦的原則,就沒有了根據。

在長阿含九經,眾集經(第二分) 當中,佛陀因為背痛所以要求舍利弗代表教授僧團
,舍利弗舉了一個外道師命終之後,弟子分裂成二派的例子。然後教育佛陀的僧團要
如何維持僧團的和諧:

舍利弗告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終未久,其後弟子分為二部,常共諍訟,
相求長短,迭相罵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見,我在正法,汝
言語錯亂,無有前後,自稱己言,以為真正,我所言勝,汝所言負,我今能為談論之
主,汝有所問,可來問我。』諸比丘!時,國人民奉尼乾者,厭患此輩?訟之聲,皆
由其法不真正故:法不真正,無由出要,譬如朽塔不可復圬,此非三耶三佛所說。諸
比丘!唯我釋迦無上尊法最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嚴飾,此是三耶三佛之
所說也。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
人獲安。」

這段經文說,過去有外道師尼乾子,在波婆城是受到大眾推崇追隨的宗教導師,但是
在他過世之後,弟子分裂成兩派,互相攻擊對方,並指責對方所傳的是邪法,自己所
說的才是正法。兩派之間這樣的競爭,就是為了要爭奪「共主」之位,認為只有自己
才是尼乾子的正統繼承人,並要求信徒只可以詢問己方法要,只要是對方說的都批判
為錯誤的。

因為兩派弟子這樣的競爭,讓國內的人民覺得非常厭煩,無法區別那一邊才是正確的
。舍利弗就說了:「這是因為尼乾子的教法不純正、不真實,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就如同一個毀壞的塔,再怎樣去污損他也沒有差異。尼乾子的教法不純正、不真實
,弟子當然沒有能力學到正確的法,在尼乾子過世之後就互相競爭,也是如此。錯誤
的,再多錯一些,還是錯誤,沒有差別。

而釋迦牟尼佛法,純正無染,若是能夠奉持佛法,遵守集結的「法典、律儀」,自然
就可以防止諍論,能夠讓「清淨的正法梵行」,一直流傳下去。也就能夠饒益人天。

所以,在長阿含九經,眾集經這段經文也就解釋了《華嚴經淨行品》 第十三願:「
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唯有清淨無諍的梵行,才能夠讓人天
得其所安,具備「安穩的力量,讓前來徬徨的求助信眾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
更加踏實、堅定不移」。

那要如何作到呢?接下來舍利弗就代表佛陀對大眾開示,說了這些應該要遵守的規儀
:

 諸比丘!如來說二正法:一名,二色。 

復有二法:一癡,二愛。 

復有二法:有見、無見。 

復有二法:一無慚,二無愧。 

復有二法:一有慚,二有愧。 

復有二法:一盡智,二無生智。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欲愛:一者淨妙色,二者不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瞋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邪見:一者從他聞,二者邪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正見: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一者學解脫,二者無學解脫。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一者有為界,二者無為界。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三正法,

    謂三不善根: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 

復有三法,謂三善根:一者不貪,二者不恚,三者不癡。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復有三法,謂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 

復有三法,謂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想:欲想、瞋想、害想。 

復有三法,謂三善想:無欲想、無瞋想、無害想。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 

復有三法,謂三善思:無欲思、無恚思、無害思。 

復有三法,謂三福業:施業、平等業、思惟業。 

復有三法,謂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復有三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 

復有三法,謂三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復有三法,謂三火:欲火、恚火、愚癡火。 

復有三法,謂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復有三法,謂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復有三法,謂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復有三法,謂三界: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復有三法,謂三界:色界、無色界、盡界。 

復有三法,謂三聚:戒聚、定聚、慧聚。 

復有三法,謂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定]、增盛慧。 

復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 

復有三法,謂三相:止息相、精勤相、捨相。 

復有三法,謂三明:自識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 

復有三法,謂三變化:一者神足變化,二者知他心隨意說法,三者教誡。 

復有三法,謂三欲生本:一者由現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
生他化自在天。 

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一者眾生自然成辦,生歡樂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時。二者有
眾生以念為樂,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樂,如遍淨天。 

復有三法,謂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復有三法,謂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復有三法,謂三堂:賢聖堂、天堂、梵堂。 

復有三法,謂三發:見發、聞發、疑發。 

復有三法,謂三論:過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論,未來有如此事、有如是論,現在有如
此事、有如是論。 

復有三法,謂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復有三法,謂三憂:身憂、口憂、意憂。 

復有三法,謂三長老:年耆長老、法長老、作長老。 

復有三法,謂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
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四正法,    謂口四惡行:一者妄語,二者兩舌,三者惡口,四者綺
語。 復有四法,謂口四善行:一者實語,二者軟語,三者不綺語,四者不兩舌。 

復有四法,謂四不聖語: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覺言覺,不知言知。 

復有四法,謂四聖語:見則言見,聞則言聞,覺則言覺,知則言知。 

復有四法,謂四種食:摶食、觸食、念食、識食。 

復有四法,謂四受:有現作苦行後受苦報,有現作苦行後受樂報,有現作樂行後受苦
報,有現作樂行後受樂報。 

復有四法,謂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復有四法,謂四縛:貪欲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我見身縛。 

復有四法,謂四刺:欲刺、恚刺、見刺、慢刺。 

復有四法,謂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復有四法,謂四念處,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
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
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謂四意斷,於是,比丘未起惡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惡法,方便使滅;未
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廣。 

復有四法,謂四神足,於是,比丘思惟欲定滅行成就,精進定、意定、思惟定亦復如
是。 

復有四法,謂四禪,於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於初
禪。滅有覺、觀,內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捨、念
、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捨、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
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復有四法,謂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捨。 

復有四法,謂四無色定,於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盡瞋恚想,不念異想,思惟無量
空處。捨空處已,入識處。捨識處已,入不用處。捨不用處已,入有想無想處。 

復有四法,謂四法足:不貪法足、不瞋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惡不憂,不染不著,知
所禁忌,知出要路,於此法中精勤不懈,成辦其事,無闕無減,亦能教人成辦此事,
是為第一知足住賢聖族。從本至今,未常惱亂,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及
世間人,無能毀罵,飯食、?臥具、病瘦醫藥,皆悉知足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謂四攝法:惠施、愛語、利人、等利。 

復有四法,謂四須陀洹支:比丘於佛得無壞信,於法、於僧、於戒得無壞信。 

復有四法,謂四受證:見色受證、身受滅證、念宿命證、知漏盡證。 

復有四法,謂四道:苦遲得、苦速得、樂遲得、樂速得。 

復有四法,謂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聖諦。 

復有四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復有四法,謂四處:實處、施處、智處、止息處。 

復有四法,謂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復有四法,謂四辯才:法辯、義辯、詞辯、應辯。 

復有四法,謂四識住處:色識住、緣色、住色,與愛俱增長,受、想、行識中亦如是
住。 

復有四法,謂四扼: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 

復有四法,謂四無扼: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明扼。 

復有四法,謂四淨: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 

復有四法,謂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樂知樂、可捨知捨。 

復有四法,謂四威儀: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臥知臥。 

復有四法,謂四思惟:少思惟、廣思惟、無量思惟、無所有思惟。 

復有四法,謂四記論:決定記論,分別記論、詰問記論、止住記論。 

復有四法,謂佛四不護法,如來身行清淨,無有闕漏,可自防護,口行清淨、意行清
淨、命行清淨亦復如是。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又,諸比丘!如來

    說五正法,謂五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復有五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復有五法,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 

復有五法,謂五下結: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 

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 

復有五法,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復有五法,謂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復有五法,謂滅盡支:一者比丘信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二者比
丘無病,身常安隱。三者質直無有諛諂,能如是者,如來則示涅槃徑路。四者自專其
心,使不錯亂,昔所諷誦,憶持不忘。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聖行,盡於苦本
。 

復有五法,謂五發:非時發、虛發、非義發、虛言發、無慈發。 

復有五法,謂五善發:時發、實發、義發、和言發、慈心發。 

復有五法,謂五憎嫉:住處憎嫉、檀越憎嫉、利養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
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復有五法,謂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動,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
,親近不怠,其心調柔,出要離欲,彼所因欲起諸漏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是為欲
出要。瞋恚出要、嫉?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 

復有五法,謂五喜解脫入:若比丘精勤不懈,樂閑靜處,專念一心,未解得解,未盡
得盡,未安得安,何謂五?於是,比丘聞如來說法,或聞梵行者說,或聞師長說法,
思惟觀察,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隱,身心安
隱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實知見,是為初解脫入。於是,比丘聞法喜已,受持
諷誦,亦復歡喜,為他人說,亦復歡喜,思惟分別,亦復歡喜,於法得定亦復如是。


復有五法,謂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
。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
獲安。 

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    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 

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 

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 

復有六法,謂六觸身: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 

復有六法,謂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昧}[味?]想、觸想、法想。 

復有六法,謂六思身: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 

復有六法,謂六愛身:色愛身,聲、香、味、觸、法愛身。 

復有六法,謂六諍本:若比丘好瞋不捨,不敬如來,亦不敬法,亦不敬眾,於戒穿漏
,染汙不淨,好於眾中多生諍訟,人所憎惡,嬈亂淨眾,天、人不安。諸比丘!汝等
當自內觀,設有瞋恨,如彼嬈亂者,當集和合眾,廣設方便,拔此諍本,汝等又當專
念自觀,若結恨已滅,當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復使起。諸比丘!佷戾不諦、慳?嫉
?、巧偽虛妄、自固己見、謬受不捨、迷於邪見、與邊見俱亦復如是。 

復有六法,謂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風界、空界、識界。 

復有六法,謂六察行:眼察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察法。 

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餘比丘語言:『
汝勿作此言,勿謗如來,如來不作是說:欲使修慈解脫更生瞋恚想,無有是處,佛言
:除瞋恚已,然後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脫,生憎嫉心;行喜解脫,生憂惱
心;行捨解脫,生憎愛心;行無我行,生狐疑心;行無想行,生眾亂想。』亦復如是
。 

復有六法,謂六無上:見無上、聞無上、利養無上、戒無上、恭敬無上、憶念無上。


復有六法,謂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七正法,

    謂七非法:無信、無?、無愧、少聞、懈怠、多忘、無智。 復有七法,謂七正法
: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總持、多智。 

復有七法,謂七識住: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若幹種想,天及人是,是初識住。或有
眾生,若幹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或有眾生,一身若幹種
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識住。或有眾生,
空處住、識處住、不用處住。 

復有七法,謂七勤法:一者比丘勤於戒行,二者勤滅貪欲,三者勤破邪見,四者勤於
多聞,五者勤於精進,六者勤於正念,七者勤於禪定。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
想、苦無我想。 

復有七法,謂七三昧具: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復有七法,謂七覺意: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
意。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八正法,

    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復有八法,謂八解脫:色觀色,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
。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解脫,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
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
脫。 

復有八法,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復有八法,謂八人:須陀洹向、須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
羅漢向、阿羅漢。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九正法,

    所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若幹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復有眾
生若幹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復有眾生一身若幹種想,
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復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復有眾生無想
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
,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住有想無想處,是九眾生
居。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十正法,

    所謂十無學法,無學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
智、正解脫。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
、人獲安。 

今若願成佛子,應該要依循這些「無乖諍法」,自我修行,並且以此功德迴向。如此
,佛法方能昌榮永續,正法永續。


《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三願: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

伽藍是「僧伽藍」的略稱,亦作「僧伽羅摩」,漢意譯為「僧院」、「僧園」,包括了寺院的建築物及寺院的土地,園圃的總稱。因此,迦藍護法菩薩即是護守佛教寺院的護法菩薩。 「七佛八菩僕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四列舉佛教護寺伽藍神有十八位:嘆妙,嘆美,美音,梵音,天鼓,師子,妙嘆,摩妙,雷音,梵響,嘆德,廣目,人音,佛奴,徹視,遍視,妙眼,徹聽。 在龍山寺的大殿中,除了主奉的觀音佛祖及兩旁脅侍的文殊、普賢菩薩外,還可看見兩尊身穿鎧甲、形象威嚴的神像,右方面容斯文、手持金剛寶杵的是韋陀尊者、另一尊長髯過胸、雙目圓睜的,則是伽藍尊者。但是,韋陀與伽藍兩位尊者可都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中國的佛教徒所創造出來的。 韋陀、伽藍究竟是什麼來歷、為何作武將裝扮? 韋陀尊者也稱為韋馱護法,相傳本是婆羅門教中的天神,佛教創立後,在大乘佛教裡則成了寺院的守護神;另外也有一說韋陀尊者的原型是取自佛經裡四大天王中,南方將軍增長天王的手下將領之一。佛教中的四天王底下各有八名大將,總共三十二名,而位居這三十二名大將之首的韋陀尊者,即擔負著驅逐妖魔、保護佛法的重責大任。 在佛教中曾有這樣一段故事:在佛陀涅槃之後,尚未興建寶塔、供奉佛舍利之前,一天來了一個動作迅速敏捷的「疾捷鬼」,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竟大膽偷走了佛陀了兩顆牙齒,幸好韋陀尊者立刻追上疾捷鬼,保住了佛牙,從此以後,守護寺院及舍利寶物等成了韋陀尊者最具代表性的意義。 伽藍二字是梵文的音譯,在佛經上出現的「僧伽藍摩」指的是眾僧人所居住的庭園,也就是寺院的意思,後來伽藍也就成為寺院護法神的名稱,伽藍尊者是以三國時代,蜀國的大將關羽為造像藍圖,為什麼一般民間所奉祀的武聖關公會成為佛教中的寺院守護神呢?這又是一段傳說了。 在《佛祖統記》中記載,當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在玉泉山的精舍打坐修行時,竟然看見關公率領著其子關平與一幹鬼神,在大師面前顯現出各種恐怖的景象,企圖破壞大師的修行;然而智者大師非但毫不害怕,反而嚴厲的斥責關公這種執著的行為,受到智者大師點醒感召的關公與關平當下立即頓悟並受戒成為佛門弟子,發誓守護寺院,從此以後,關公在佛教中就成了我們所見到的伽藍尊者。 由於韋陀尊者與伽藍尊者都是屬於驅逐邪魔、守護佛寺的護法神,所以他們的塑像皆為神威勇猛的武將造型,如龍山寺正殿中的韋陀尊者,雖然面容斯文清秀,姿態卻嚴正剛毅,手上拿著捍衛佛門的金剛寶杵,更是叫妖邪魔怪不敢妄近;原本就是民間所崇敬的伽藍尊者,除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情,原本那把眾所皆知的青龍偃月刀,換成了佛教中的法器寶斧,斬妖除魔、令鬼神皆懼。韋陀、伽藍兩位尊者如此默默的守護著大殿中的諸位菩薩,這種安穩的力量,讓前來徬徨的求助信眾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實、堅定不移。 透過這種「擬人化」的描述,是否對於「僧伽藍」的意義有更明確認識了呢?然而要如何維持一個修行道場,具備「安穩的力量,讓前來徬徨的求助信眾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實、堅定不移」?關鍵在於「無乖諍法」。 乖諍有什麼問題?我們參考《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四》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中說: 如世尊說:「如是有情皆由自業,業所乖諍、從業所生、依業出離、業能分別,一切有情高下勝劣。 雲何有情皆由自業?由自造業而受異熟故。 雲何業所乖諍?於受自業所得異熟時,善不善業互違諍故。 雲何從業所生?是諸有情遠離無因惡因,唯從業所生故。 雲何依業出離?依對治業解業縛故。 雲何由業有情高下?謂猶業故於善惡趣得自體差別。 雲何勝劣?謂諸有情成就功德過失差別。 這段論指出了幾個關鍵: 所有的有情眾生,都是因為本身所造的業而受報化生(投胎)。 而因為眾生造善與不善因,所以在業熟受報的時候,善因和惡因會互相競合,所以善惡業報相遞出現,彼此之間互相拉扯。 一切眾生,在當下無論是選擇了造善因或是造惡恩,也都受到過去的業力無明所牽扯。 若諸眾生,能夠斷除業因相續,對治種種惡習,就能解脫業報繫縛,解脫自在。 眾生縱然所作修為用功相同,然而得果不同,肇因於眾生本來所受到的善惡果報驅策力道不同。 而這些果報驅策力道不同,修行解決功德也就有種種差異。 這段論,描述了關鍵的問題,就是「乖諍」造成的善惡果報不同,這些善惡果報對於將來的修行得果也會有些差異。所以,如果想要在修行上得到「極淨殊勝妙德」,如何從因地起修的時候,就翦除「乖諍」,就是相當重要的基礎。 而這也是為何在《華嚴經淨行品》一再強調,在日用生活當中,應該要時時淨化自己的內心,時時發出殊勝的願的修行法門的關鍵所在。 若是背離了第十三願,而在法義上有了乖諍,會有什麼問題呢?就是法出現了異說,而這些異說就會造成「成就功德過失差別」。參考在異部宗輪論當中,對於佛教的部派分化有約略的介紹: 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 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 其五事者,如彼頌言: 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 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 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 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 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 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如是諸部。 從這一段紀錄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因為「有所乖諍」的緣故,所以佛教的團體也就逐漸分歧。而佛法也就從非常純淨的正法時代進入到像法時代,哪些是最純正的佛法已經難以考據推敲。 如何是無乖諍法?其實就是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法、卅七助道品。四聖諦是佛法的根本,不論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是離開了四聖諦的原則,就沒有了根據。 在長阿含九經,眾集經(第二分) 當中,佛陀因為背痛所以要求舍利弗代表教授僧團,舍利弗舉了一個外道師命終之後,弟子分裂成二派的例子。然後教育佛陀的僧團要如何維持僧團的和諧: 舍利弗告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終未久,其後弟子分為二部,常共諍訟,相求長短,迭相罵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見,我在正法,汝言語錯亂,無有前後,自稱己言,以為真正,我所言勝,汝所言負,我今能為談論之主,汝有所問,可來問我。』諸比丘!時,國人民奉尼乾者,厭患此輩?訟之聲,皆由其法不真正故:法不真正,無由出要,譬如朽塔不可復圬,此非三耶三佛所說。諸比丘!唯我釋迦無上尊法最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嚴飾,此是三耶三佛之所說也。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這段經文說,過去有外道師尼乾子,在波婆城是受到大眾推崇追隨的宗教導師,但是在他過世之後,弟子分裂成兩派,互相攻擊對方,並指責對方所傳的是邪法,自己所說的才是正法。兩派之間這樣的競爭,就是為了要爭奪「共主」之位,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尼乾子的正統繼承人,並要求信徒只可以詢問己方法要,只要是對方說的都批判為錯誤的。 因為兩派弟子這樣的競爭,讓國內的人民覺得非常厭煩,無法區別那一邊才是正確的。舍利弗就說了:「這是因為尼乾子的教法不純正、不真實,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就如同一個毀壞的塔,再怎樣去污損他也沒有差異。尼乾子的教法不純正、不真實,弟子當然沒有能力學到正確的法,在尼乾子過世之後就互相競爭,也是如此。錯誤的,再多錯一些,還是錯誤,沒有差別。 而釋迦牟尼佛法,純正無染,若是能夠奉持佛法,遵守集結的「法典、律儀」,自然就可以防止諍論,能夠讓「清淨的正法梵行」,一直流傳下去。也就能夠饒益人天。 所以,在長阿含九經,眾集經這段經文也就解釋了《華嚴經淨行品》 第十三願:「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唯有清淨無諍的梵行,才能夠讓人天得其所安,具備「安穩的力量,讓前來徬徨的求助信眾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實、堅定不移」。 那要如何作到呢?接下來舍利弗就代表佛陀對大眾開示,說了這些應該要遵守的規儀: 諸比丘!如來說二正法:一名,二色。   復有二法:一癡,二愛。   復有二法:有見、無見。   復有二法:一無慚,二無愧。   復有二法:一有慚,二有愧。   復有二法:一盡智,二無生智。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欲愛:一者淨妙色,二者不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瞋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邪見:一者從他聞,二者邪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正見: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一者學解脫,二者無學解脫。   復有二法,二因二緣:一者有為界,二者無為界。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三正法, 謂三不善根: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   復有三法,謂三善根:一者不貪,二者不恚,三者不癡。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復有三法,謂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   復有三法,謂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想:欲想、瞋想、害想。   復有三法,謂三善想:無欲想、無瞋想、無害想。   復有三法,謂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   復有三法,謂三善思:無欲思、無恚思、無害思。   復有三法,謂三福業:施業、平等業、思惟業。   復有三法,謂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復有三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   復有三法,謂三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復有三法,謂三火:欲火、恚火、愚癡火。   復有三法,謂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復有三法,謂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復有三法,謂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復有三法,謂三界: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復有三法,謂三界:色界、無色界、盡界。   復有三法,謂三聚:戒聚、定聚、慧聚。   復有三法,謂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定]、增盛慧。   復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   復有三法,謂三相:止息相、精勤相、捨相。   復有三法,謂三明:自識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   復有三法,謂三變化:一者神足變化,二者知他心隨意說法,三者教誡。   復有三法,謂三欲生本:一者由現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   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一者眾生自然成辦,生歡樂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時。二者有眾生以念為樂,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樂,如遍淨天。   復有三法,謂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復有三法,謂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復有三法,謂三堂:賢聖堂、天堂、梵堂。   復有三法,謂三發:見發、聞發、疑發。   復有三法,謂三論:過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論,未來有如此事、有如是論,現在有如此事、有如是論。   復有三法,謂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復有三法,謂三憂:身憂、口憂、意憂。   復有三法,謂三長老:年耆長老、法長老、作長老。   復有三法,謂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四正法, 謂口四惡行:一者妄語,二者兩舌,三者惡口,四者綺語。   復有四法,謂口四善行:一者實語,二者軟語,三者不綺語,四者不兩舌。   復有四法,謂四不聖語: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覺言覺,不知言知。   復有四法,謂四聖語:見則言見,聞則言聞,覺則言覺,知則言知。   復有四法,謂四種食:摶食、觸食、念食、識食。   復有四法,謂四受:有現作苦行後受苦報,有現作苦行後受樂報,有現作樂行後受苦報,有現作樂行後受樂報。   復有四法,謂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復有四法,謂四縛:貪欲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我見身縛。   復有四法,謂四刺:欲刺、恚刺、見刺、慢刺。   復有四法,謂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復有四法,謂四念處,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謂四意斷,於是,比丘未起惡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惡法,方便使滅;未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廣。   復有四法,謂四神足,於是,比丘思惟欲定滅行成就,精進定、意定、思惟定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謂四禪,於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於初禪。滅有覺、觀,內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捨、念、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捨、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復有四法,謂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捨。   復有四法,謂四無色定,於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盡瞋恚想,不念異想,思惟無量空處。捨空處已,入識處。捨識處已,入不用處。捨不用處已,入有想無想處。   復有四法,謂四法足:不貪法足、不瞋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惡不憂,不染不著,知所禁忌,知出要路,於此法中精勤不懈,成辦其事,無闕無減,亦能教人成辦此事,是為第一知足住賢聖族。從本至今,未常惱亂,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及世間人,無能毀罵,飯食、?臥具、病瘦醫藥,皆悉知足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謂四攝法:惠施、愛語、利人、等利。   復有四法,謂四須陀洹支:比丘於佛得無壞信,於法、於僧、於戒得無壞信。   復有四法,謂四受證:見色受證、身受滅證、念宿命證、知漏盡證。   復有四法,謂四道:苦遲得、苦速得、樂遲得、樂速得。   復有四法,謂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聖諦。   復有四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復有四法,謂四處:實處、施處、智處、止息處。   復有四法,謂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復有四法,謂四辯才:法辯、義辯、詞辯、應辯。   復有四法,謂四識住處:色識住、緣色、住色,與愛俱增長,受、想、行識中亦如是住。   復有四法,謂四扼: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   復有四法,謂四無扼: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明扼。   復有四法,謂四淨: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   復有四法,謂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樂知樂、可捨知捨。   復有四法,謂四威儀: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臥知臥。   復有四法,謂四思惟:少思惟、廣思惟、無量思惟、無所有思惟。   復有四法,謂四記論:決定記論,分別記論、詰問記論、止住記論。   復有四法,謂佛四不護法,如來身行清淨,無有闕漏,可自防護,口行清淨、意行清淨、命行清淨亦復如是。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又,諸比丘!如來 說五正法,謂五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復有五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復有五法,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   復有五法,謂五下結: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   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   復有五法,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復有五法,謂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復有五法,謂滅盡支:一者比丘信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二者比丘無病,身常安隱。三者質直無有諛諂,能如是者,如來則示涅槃徑路。四者自專其心,使不錯亂,昔所諷誦,憶持不忘。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聖行,盡於苦本。   復有五法,謂五發:非時發、虛發、非義發、虛言發、無慈發。   復有五法,謂五善發:時發、實發、義發、和言發、慈心發。   復有五法,謂五憎嫉:住處憎嫉、檀越憎嫉、利養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復有五法,謂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動,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親近不怠,其心調柔,出要離欲,彼所因欲起諸漏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是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   復有五法,謂五喜解脫入:若比丘精勤不懈,樂閑靜處,專念一心,未解得解,未盡得盡,未安得安,何謂五?於是,比丘聞如來說法,或聞梵行者說,或聞師長說法,思惟觀察,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隱,身心安隱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實知見,是為初解脫入。於是,比丘聞法喜已,受持諷誦,亦復歡喜,為他人說,亦復歡喜,思惟分別,亦復歡喜,於法得定亦復如是。   復有五法,謂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 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   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   復有六法,謂六觸身: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   復有六法,謂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昧}[味?]想、觸想、法想。   復有六法,謂六思身: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   復有六法,謂六愛身:色愛身,聲、香、味、觸、法愛身。   復有六法,謂六諍本:若比丘好瞋不捨,不敬如來,亦不敬法,亦不敬眾,於戒穿漏,染汙不淨,好於眾中多生諍訟,人所憎惡,嬈亂淨眾,天、人不安。諸比丘!汝等當自內觀,設有瞋恨,如彼嬈亂者,當集和合眾,廣設方便,拔此諍本,汝等又當專念自觀,若結恨已滅,當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復使起。諸比丘!佷戾不諦、慳?嫉?、巧偽虛妄、自固己見、謬受不捨、迷於邪見、與邊見俱亦復如是。   復有六法,謂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風界、空界、識界。   復有六法,謂六察行:眼察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察法。   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餘比丘語言:『汝勿作此言,勿謗如來,如來不作是說:欲使修慈解脫更生瞋恚想,無有是處,佛言:除瞋恚已,然後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脫,生憎嫉心;行喜解脫,生憂惱心;行捨解脫,生憎愛心;行無我行,生狐疑心;行無想行,生眾亂想。』亦復如是。   復有六法,謂六無上:見無上、聞無上、利養無上、戒無上、恭敬無上、憶念無上。   復有六法,謂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七正法, 謂七非法:無信、無?、無愧、少聞、懈怠、多忘、無智。   復有七法,謂七正法: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總持、多智。   復有七法,謂七識住: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若幹種想,天及人是,是初識住。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或有眾生,一身若幹種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識住。或有眾生,空處住、識處住、不用處住。   復有七法,謂七勤法:一者比丘勤於戒行,二者勤滅貪欲,三者勤破邪見,四者勤於多聞,五者勤於精進,六者勤於正念,七者勤於禪定。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復有七法,謂七三昧具: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復有七法,謂七覺意: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八正法, 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復有八法,謂八解脫:色觀色,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解脫,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復有八法,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復有八法,謂八人:須陀洹向、須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羅漢向、阿羅漢。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九正法, 所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若幹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復有眾生若幹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復有眾生一身若幹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復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復有眾生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住有想無想處,是九眾生居。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諸比丘!如來說十正法, 所謂十無學法,無學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智、正解脫。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今若願成佛子,應該要依循這些「無乖諍法」,自我修行,並且以此功德迴向。如此,佛法方能昌榮永續,正法永續。

Sun Oct 29 00:25:14 201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