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心相對 誠心以待
"蕭郎" <cwj@bcctv.com> 撰寫於郵件新聞:f6qe1b$21m2$1@adenine.netfront.net...
> 台灣大戲院/梁朝偉說不出口的話 陳增芝
>
> 香港俊男梁朝偉在台灣電影「悲情城市」裡,飾演一位喑啞的專業攝影知青,一幕二二八事件後的火車上,衣衫破舊的憤怒台灣人,誤認清秀斯文的梁朝偉是外省人,而差點動手毆打。這時最緊扣觀眾心弦的,就是梁朝偉費盡吃奶的力,卻還是說不出的那句話─「我、是、台、灣、人」。
>
> 「悲情城市」是外省第二代拍的第一部二二八的電影。而梁朝偉這句說不出來的話,對照「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提案慘遭否決,純屬虛構與現實政治之間,竟有著一個詭異的共同點─主導者都是外省第二代。
>
> 否決公投案的十二位泛藍代表之中,至少有十位「又是」外省第二代,而否決的理由,就是拒絕「台灣」名義,形同在現實政治中,否決台灣人希望抬頭挺胸說「我是台灣人」的心願。
>
> 半世紀以來,國民黨透過學校教育、電影電視劇、小說出版的洗腦,不只外省族群,甚至連許許多多的本省族群,也都不自覺的嫌惡台灣語言、文化。所以,「悲情城市」中,長相粗鄙、滿口三字經的陳松勇,成為這些外省編導心目中的台灣人典型。梁朝偉反而只是商業電影邏輯下,需要的一個俊男而已。
>
> 因此,也就不必奇怪一個要在「台灣」選總統的馬英九,會在英文版「台北導覽」中,強調「台灣人」稱呼令「戰後來台的中國人感到不舒服(uncomfortable)」,更辯稱「那是客觀描述」。對公營機關正名台灣,馬英九也氣急敗壞說「改名台灣,造成台灣社會對立」。
>
> 在台灣,叫台灣,會造成台灣社會對立?誰聽得懂這樣的邏輯?
>
> 曾有中國涉台人士透露,一九七八年「美中關係正常化」,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希望我外館改名「台灣代表處」,當時北京一心否決中華民國,對台灣名稱並無異議,但國民黨堅決排斥台灣名稱。這才是導致我國外館名稱千奇百怪的真正原因。
>
> 台灣!在這些外省權貴的心中,就這麼難聽嗎?
>
> (作者為外省第二代,曾任新聞工作者)
>
>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自由時報
>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l/8/today-o5.htm
>
> ---
> Posted via news://freenews.netfront.net
> Complaints to news@netfron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