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健康醫療網 /李義輝報導 | 健康醫療網 2012年11月3 日 上
午9:25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為了健康,許多人勤練太極、瑜伽,練習冥想。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減低老人的孤獨感,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阿
茲海默症、憂鬱症等罹病風險。董氏基金會建議,老年人可以多多冥想,但最好還
是走出戶外,與人群接觸。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分析40名年齡介於55至85歲間的成
人,參與者被隨機分為正念冥想組、沒進行冥想的對照組。受試者在實驗前後都接
受了孤獨量表評估。
冥想組參與者每週參加1 次為時2 小時的會議,學習冥想的技巧,包括覺察和
呼吸技巧。另外,每天在家進行半個小時的冥想,並參加1 日的靜修,研究時間為8
週。另一組則沒有任何冥想活動。
研究發現,冥想組成員自訴孤獨感減低,同時血液的檢測結果顯示,與癌症相
關的基因表現大幅降低。顯示太極、瑜伽中的冥想確實能為人體帶來好處。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多項研究證實,冥想、禪修等方式確實
讓人心情平靜、情緒穩定。這次研究結果則可看到,冥想有助於改變內在免疫功能
,也就是正向的態度、情緒,可提高人體抵抗力、免疫力。
就門診經驗來說,劉嘉逸指出,除了鼓勵患者按時服藥接受治療外,也會鼓勵
患者做些能讓自己感到樂觀、正面的事,例如團體活動與戶外運動,這些都能改善
情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認為,長期寂寞、沒有人理、不被需要,都
可能引發孤獨感,而產生負面的效應。透過冥想可以改善孤獨感,這項結果令人振
奮。
葉雅馨強調,從冥想、呼吸技巧的練習過程中,可以養成正向思考的習慣。事
實上,除了冥想,老年人可以積極跟朋友一起下廚或是欣賞影片,有空時至社區公
園散散步、下棋,這些都會令人感到愉快,幫助降低孤獨感。
========================================================================
==引文說明==
這裡我要提醒一件事: 正如天有日、夜, 功有動、靜. 不可以一直固執於冥想
之中.
冥想對身體有好處. 但是整個的生理週期是循環的. 有靜就要有動. 所以天時
才會有夜晚與白天. 且, 中華導引術才會分為靜功與動功.
如果一直冥想, 就會變成練功法中的「枯禪」. 對身體不會有好處. 所以要動
、靜混合進行.
生態的物質循環就是要有進有出. 有接受營養, 就要好好的使用它.
現代因為不懂得如何休養, 不懂得身體的需求, 所以才需要冥想來提醒.
然而, 人生的目的不是要你一直靜座與枯坐. 當你覺得心情平靜, 感覺冥想不
會得到更多東西時, 就是你要開始活動與創造之時. 這時你就要找一些活動來做,
能夠產生成就感的一些東西.
中華醫學是講平衡的, 平衡在動、靜之間, 平衡在進、出之間. 所以, 當你學
會冥想的好處以後, 那只是人生中生命的一環, 有助於保健, 但無助於達成你今世
的目的, 所以, 當你身體覺得健康, 覺得想活動時, 就好好的聽身體的話, 出去活
動吧!
Tommy 101/11/03
註: 營養, 這也是生理平衡的一個因素. 光是氣功修練無法讓你「創造」必須
要的營養物質, 所以生病時還是要有醫藥的條件, 健康時, 還是要吃飯, 不要學一
件東西之後, 就將其它的都忘光了.
現代的醫療, 醫藥的基本觀念不太正確. 人類很明白無效的地方何在, 這
就是因為基本療、養的哲理不正確的緣故. 不要再當鴕鳥, 好好的從現在開始, 用
正確的自然生命來考慮醫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