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55歲的洪先生是中廣身材的肥胖男性,身高170公分,體重85公斤,BMI指數29.4。近
年來偶爾有血尿、急尿、解尿疼痛、解尿中斷等症狀,一直當做膀胱炎治療。患者原
以為是自然老化現象,後來症狀愈來愈嚴重,藥物治療改善的時間愈來愈短,才至高
醫求診,檢驗分析結果為尿酸結石,在接受內視鏡碎石手術後,從此尿尿順暢無比,
解除心頭大患。
尿酸結石的特性因X-光可穿透過,普通腹部X-光通常無法檢查出來易被忽略。雖然洪
先生的腹部X-光檢查無異狀,但超音波檢查可發現異常高反射性影像,最後經電腦斷
層X-光檢查才發現膀胱有數顆圓而光滑的結石,結石分析結果顯示為尿酸結石。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肥胖不但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殺手,連人體
泌尿系統少見的尿酸結石,近幾年尿酸結石患者大增,可能與國人肥胖盛行率增加有
關。在高醫二年多來的一千個案例中,尿酸結石患者佔60例,值得胖胖一族當心。
新陳代謝症候群是近年來盛行率一直增加的一種疾病,它的臨床表現有肥胖、糖尿病
、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等,它對泌尿系統的影響是形成較多的尿酸結石。
尿酸結石是人體泌尿系統少見的結石成分,它可分佈在腎臟、輸尿管、膀胱等部位。
罹患結石的危險因子包括遺傳體質因素、食物攝取、生活型態、飲水、排汗、排尿狀
況、新陳代謝疾病、尿路感染等。
尿酸結石的的致病因素有三:尿量較少、尿液酸鹼度太低及尿液尿酸值過高。造成這
些情況的身體因素包括長期腹瀉、飲食中太多的動物性蛋白質、痛風、藥物、先天性
遺傳及肥胖等因素。
肥胖者為何會與尿酸結石扯上關係?主因於肥胖者的身體組織對insulin有抵抗性,造
成體內分泌過量的胰島素,而過量的胰島素又會影響腎臟製造低氨及酸性尿液,酸性
尿液促成不溶性尿酸的沈積自然就形成尿酸結石。
高醫泌尿科在尿酸結石的研究發現,男性佔多數為85%,女性佔少數為15%,平均年齡
是61歲,平均BMI指數26.7(正常值:小於25),屬較肥胖族群,其中體重超過90公斤
者有6人,BMI指數超過30者有8人。結石部位,輸尿管佔41%,膀胱佔37%,腎臟佔22%
。合併有高血壓者佔50%,合併有攝護腺肥大者佔30%,合併有痛風者佔28%,合併有糖
尿病者佔24%。大部份患者都有程度不一的腎功能衰退及血中尿酸過高,尿液酸鹼度平
均為5.42,屬於較為酸性。
尿路結石的成因複雜,多重因素會產生不同成分的結石。根據高醫近二年多來一千個
結石案例分析結果:混合型結石佔52%,草酸鈣結石28%,磷酸鈣結石9%,尿酸結石6%
,磷酸銨鎂型結石3%。結石患者的尿液有些是鹼性,有些是酸性,依不同成分有不同
表現。結石的症狀非常多樣化,有的人發作時非常劇痛,有的人只是輕微腰酸。有的
人一點症狀都沒有,只是身體檢查時才發現尿中有潛血及少量紅血球。
小的結石自然排出率高,直徑小於4mm,大約95%都可自行排出。從有症狀到排出的時
間則長短不一。小於2mm的結石,平均可在9天內排出。2~4mm者在13天排出。研究顯
示結石愈小,位置愈遠端及結石位於右腎都是有利於自然排出的因素。
但結石疼痛的程度、患者性別、年齡則與排出率無關。大的結石自然排出的機率減少
,須以醫療操作來將之取出,常使用的治療結石方法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術、內視鏡取
石術、經皮穿腎碎石術及手術取石等。
大部份的結石患者都會復發。結石再發的時間則視患者預防措施有所不同,平均約2.5
年會再發一次,尿酸結石的患者因有潛在的新陳代謝疾病,更容易復發。因此患者應
確實注意飲食控制,加上藥物治療,減輕體重,減低尿酸,鹼化尿液,才是避免尿酸
結石再犯的上策。
(作者/泌尿科主治醫師 周以和)
﹝資料來源:春暉醫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