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剪刀和漿糊的歷史與庸俗藝術的墮落(二)
#1
南無佛
發信站: 獅子吼站 (Lion , 信區: Buddhism)
前文己經說明,過份使用剪刀與漿糊的歷史來拼湊的文章,重點是他
背後的意圖:他的意圖絕對不是透過正確客觀的歷史研究來呈現,而
是透過剪刀與漿糊即興式的藝術手法來呈現。那麼,這樣子的『藝術
』,我們是否有判準可言說好壞呢?

藝術的呈現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型式』去追求美,一個是從『感
性』去追求美。巴哈的音樂可以說是最符合型式的,有許多音樂心理
學者都在嘗試把巴哈的創作歷程使用數學規律來進行描述。但是,我
們仔細傾聽巴哈,絕對不只聽到純粹的型式美:例如說偉大的郭德寶
變奏曲,就是把巴哈的各種情感隱藏在純粹型式技巧中,讓型式美與
巴哈的情感意圖完美的結合。

換句話說,藝術的價值往往很大的部份在於『不陷溺』,如果莫札特
的音樂一味的陷溺在古典型式美、或者一味陷溺在歡樂氣息的感性呈
現,那麼他的音樂將是毫無價值的。但是莫扎特成功就在於,他越後
期的作品,越是把『小調的憂鬱』隱藏在『大調的歡笑』中,這種高
超的技巧呈現在第27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發展部,k.581豎笛五
重奏第一樂章的發展部,k.614弦樂五重奏第一樂章的發展部。而過
份陷溺在小調悲劇風格的作品,如第20號鋼琴協奏曲與第24號鋼琴協
奏曲,第20號第一樂章可以說完全陷溺在小調的悲劇性格中,而第24
號因為常常適時以木管來呈現大調風格,所以更有『壯麗的史詩』感
,這造成第24號的藝術價值遠高過第20號。再者以同期作品k.511輪
旋曲而論,他雖以小調寫成,卻是完全內斂的情感,讓悲劇氣氛隱隱
浮現在樂曲的進行而非一味的表達,這使得k.511輪旋曲的藝術價值
完全超越同時期的作品,直指最後期k.600以上作品的偉大成就。

從上述的分析,可知道藝術品的成就,非常重要的是『不能陷溺』,
如果巴哈的郭德寶變奏曲陷溺在型式的完美,那麼完全反型式的最後
一個小調變奏就不會是最美的一段音樂;如果莫扎特陷溺在大調的歡
愉與小調的陰暗,根本無法產生偉大感人的音樂。就連雕塑,米開朗
基羅前期雕刻聖母像,華麗的技巧幾乎把依服的每一個細節與皮膚的
每一個毛孔全雕上去,這是明顯的陷溺進型式美。到他晚年後,再雕
的聖母像,居然是一個粗糙無比『沒有臉孔』的聖母像,這裡他不再
陷進他的雕刻技術,直接用抽象的聖母來回應人類遍心靈中對愛的追
尋,而成為他最偉大的遺作。

最糟糕的藝術,就是為了服務意圖而存在,也就是『為了宣傳而藝術
』,這造成藝術品的價值毫無滿足人類心靈渴求的意義,而只是一個
滿足宣傳者心態的工具罷了。

現在反觀『大乘非佛說』,這些作品做為一種『藝術』,很明顯的是
完全『為論述而論述』、『為論文而論文』、『為宣傳而宣傳』的庸
俗藝術,他們要宣傳的是『如何以獨特的觀點來解釋大乘佛教?』,
這一點也是大乘非佛說的信徒再三強調說『我只是要提出另一種觀點
....』的原因。

那麼,陷溺在『為獨特而獨特』的藝術,是不是只會滿足人性一時的
奇詭高潮之感,而能不能直指人性心靈的需要?有的文章把一切解釋
成生殖崇拜與醫療奇蹟,沒錯,這是人的劣根性的需要,但是,以我
前面所提阿含經人物所反映的普遍人性而論,人性真的只有這些論述
談的那麼簡單嗎?人性真的只有這些方面是可談的?是否這種『藝術』
讓我們覺得一切人性的複雜全部化約成可笑的幾個簡單意圖?

就此而論,這種『藝術』是極糟糕的文章,與政客搞宣傳、李登輝宣
稱他是摩西帶台灣人民渡紅海是完全同一等級的荒謬藝術,若是陷溺
進這種文章,我的直覺是他己經陷溺進『為獨特奇詭而獨特奇詭』了。

(待續)

--

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三增上學:戒、定、慧。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健康飲食版 - 進入21世紀的飲食革命!                                BudaFood
Fri Jan 4 13:13:24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