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陀與陶屋的比丘: 比丘傳承自誰?
#1
自淨其意
    有一次,佛陀在一個陶工的棚屋裡度過一夜。在這棚屋裡,
先到了一位年輕的出家人。他和佛陀彼此並不相識。佛陀將這
出家人端詳一遍,就這樣想:這年輕人的儀態舉止都很可喜,
我不妨盤問他一番。於是佛陀就問他:「比丘啊,你是在誰的
名下出家的?誰是你的導師?你服膺誰的教誡?」

    「同修啊,」那年輕人回答說:「我是在覺行圓滿的釋迦
牟尼佛名下出家的。他是我的師傅,我服膺他的教誡。」

    「那位世尊現在住在那裡呢?」

    「在北方的舍衛城。世尊現在就住在那裡。」

    「你見過他嗎?如果你見到他,會認識他嗎?」

    「我從來沒見過那位尊者。假使我見到他,也不會認識
他。」

    佛陀知到這不相識的青年是在他名下出家的。他說道:
「比丘啊,我來將法傳授與你吧。你留神聽著,我要講啦。」

    「好的,同修。」年輕人答應道。

    於是,佛陀為這年輕人講了一部極其出色解釋真理的經。

    一直到這部經講完之後,這名叫弗加沙的年輕出家人才
恍然大悟,原來那講話的人正是佛陀。

    弗加沙接著準備出家,但在找三缽一衣的過程中,不幸
被一隻母牛角觸致死。這噩耗傳到佛陀處。佛陀即告訴大家
弗加沙是一位聖者,已經澈見真理,得不還果,在他再生之
地,即可證得阿羅漢。

    這故事很清楚地說明弗加沙聽佛陀說法,就瞭解佛陀所
說義,他並不知道說法的是誰,所說的是誰的法卻見到了真
理。只要藥好,就可治病。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
上的。但是在佛教裡,重點卻在「見」、知與瞭解上。梵文
佛典裡有一個字 sraddha,一般都譯作「信」或「相信」。
但是sraddha 不是單純的「信」,而是由確知而生之堅心。
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經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來說, saddha
確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只對佛陀、法、僧的虔敬、
淨信而言的。
Thu Jul 8 06:14:27 200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