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念佛法門】--修行要有正確次第,才能成就四不壞淨
#1
雲漢
  第七節  修行要有正確次第,才能成就四不壞淨

  要到達正見具足的聖清淨智慧,一、必須要有親近善智識恭敬
承事。二、聽聞正法。三、內正思惟。四、法次法向的基本條件。
離此四種者就很難有其他的理想方法了。有人會這樣的問,你所說
的有什麼依據呢?當然有依據,雜阿含佛光版八五五大藏版八四三
經,就可證明了。經云: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謂流者。何等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復問舍利弗:「謂入流初,何等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
子、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復問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
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
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
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內容解釋:
  我親自有聽到這樣的說:有一個時間,佛陀那時住在舍衛國祇
樹給孤獨園內。那時,佛陀親口向尊者舍利弗說:「所謂流者,(流
是指聖流,也就是八聖道為趣向涅槃之流的意思)什麼為流呢?」
舍利弗向佛陀回答說:「世尊所說的流者,就是指八聖道。」佛陀
復問舍利弗:「所謂的入流分(就是即入聖流之支分)。何等為入流
分呢?」舍利弗就向佛陀說:「佛陀,有四種的入流分。有那四種
呢?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還要經過自己冷靜的思考法的方
向、法的意義和法與法的相依法法成就,法次法向就是依道次第而
行。
  佛陀反問舍利弗:「已經入聖道的聖者,也就是須陀洹果,(初
果)必須要成就幾種法呢?」舍利弗回答佛陀說:「有四種成就才
是初果聖人,有那四種呢?一、就是對佛陀不再有疑。二、對佛陀
的教法不再有疑。三、對僧伽不再有疑。四、對佛陀所制度的戒律
不再有疑。」佛陀又向舍利弗說:「如你所說,初果聖人者,就是
修八正道。入聖流之支分者有四種,一、就是親近善知識。二、聽
聞正法。三、經過自己的冷靜思考。四、依道次第而修行。
  初果聖人已經成就四種法,一、就是對佛不壞淨,也就是對佛
陀已經有肯定不疑了,不會因為有任何的因素而放棄相信佛陀。
二、對法已經了解肯定具足不壞淨的信心不疑了。三、對僧伽肯定
具足不疑了。四、對佛陀所制定的戒了解肯定不疑了。」佛陀說此
段經以後,尊者舍利弗聽佛所說,非常歡喜依教奉行。


  從以上這段經文中應該知道,修行必須要有正確的次第,每一
個次第都是相依相緣,才能夠來完成道業的,並非是誤解修行只有
一法就能成就,一門深入並非是一法深入,一門深入就是要有法次
法向。有些人因為對修行次第不明白,因此將一門深入誤為單修一
法,例如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一心持戒就可以了,一心修定就可以
了,一心持咒就可以了,一心念經拜懺就可以等等,其實這些都是
誤解的現象,都是不了解要按照培養三善根、親近善知識、聽聞正
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的次第,沒有了解當然就談不上修解脫道
了,也不可能到達肯定佛陀是一位大覺者。


  有關佛、法、僧的僧,僧是僧伽,僧伽應當是廣義的,只要是
真正依佛陀所說的正法律奉行者,那都是屬於僧伽,對佛陀有肯定
不疑一定必須了解佛陀,對佛法的肯定不疑必須要了解法,對僧伽
的肯定不疑必須要了解僧伽,都要非常的了解他才會有肯定,有肯
定才有信心而不疑,這種不疑並非是盲目信仰的不疑,而是如實清
楚肯定的不疑,不疑僧伽肯定僧伽的人,其實他也已經是僧伽其中
的一份子了。


  有關佛陀所施設的戒是活戒,是屬善意正面生活的規則,是一
種道德的行為,這種止惡行善好的行為,是要我們活用在生活中,
並不是只空記名相的死戒,是活戒,戒若不活用只依語不依義者,
就不能活用在生活上,既然不能活用在生活上,就不可能會變成熟
而成巧,也就是說變成生活上養成良好的習慣性。一個人的習性好
壞,可以影響到現在及未來的好壞,因此戒是一位善良人的根本生
活條件。


  要到達淨信佛法僧戒四不壞,並不是只有修一法就可成就的,
必須要有明確的法次法向,要到達法次法向的智慧,必須先要透過
內正思惟,要內正思惟必須要聽聞正法,要聽聞到正法必須親近善
知識,這都是一連串的相依相緣而成的,並非是無因自生。無因自
生的說法,是違背緣起法則,是一種盲目的說法;盲目的說法;若
不是無因自生就是本末倒置。雖然有心修行,有心自利利眾生,這
種出發點都是好的、是偉大可敬的,是因為這個社會自私自利撥無
因果者越來越多,但是雖然修行在沒有釐清修行方法,而因此自誤
又誤人,實在也太可惜了。


  佛陀所說的法是真正的實法,雖然佛法中也有些是方便法,這
也是需要的。因為有很多的人都是透過方便法,然後認識佛陀、佛
陀正法律、佛陀的僧伽團體、佛陀所制定的戒,然後依正法律修行
的。所以說有時候方便法也是需要的,但是方便法必須不離實際的
生活,也就是說不可以迷信的方法來迷惑眾生誤導眾生,最主要就
是方便法是要引導趣向實法,而不是要趣向不實的迷信。也就是
說:佛陀所說的法有了義法及不了義法,但不了義法並非是迷信,
只是非究竟解脫法而已。例如:五戒、十善法等。但這些不了義法
是了義法的增上緣,這種對了義法有益的方便法,也就是說這種不
了義法才是佛陀所提倡的。簡單說:不了義法雖然非究竟解脫道,
但是可做究竟解脫道的增上助緣,雖然它非究竟,但也是一般世俗
善法,有益而無害的。嚴格來說,方便法必須要建立在俱備有益無
害的基本條件上。


  我們要了解連世俗八支正道還是有漏法(有漏就是還有煩
惱),因此稱為世俗八支聖道,所謂的世間法都是有漏的,也就是
內心上還有不淨狀態的思想及行為。如果不了解法次法向增進,趣
向體會三法印圓滿體證苦集滅道的話,雖然口中所說自稱為解脫道
或是說八正道等法,其實只是一般世間法或世間有漏、有取的善道
而已。如果要到達真正的出世間八正道,那就應當要透過四種入流
分,也就是一、親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內正思惟,四、
法次法向,才能到達具足入流者所成就到的四種法,一、對佛不壞
淨,二、對法不壞淨,三、對僧不壞淨,四、對聖戒不壞淨,要到
達完成四不壞淨,必須在修行次第上都要很完整,並非只有單一法
就能成就的。我常聽到一句話,「我都知道但不會說」,其實既然知
道了,當然就會表達,只有表達得完美不完美而已,不可能說會寫
字,但不會教導別人寫字,可能嗎?不可能知道吃飯不會教導別人
吃飯吧?否則就是自己不清楚或是只有依語不依義。


  佛陀所教導的法,無論是憶念佛、法、僧、戒、布施、天事等
等,都是引導趣向初果、證初果,向二果、證二果,向三果、證三
果,向四果、證四果為目的,只是因為各人文化背景及根性不同,
因此佛陀才必須要運用契理契機的智慧說種種法,說種種法的目的
主要就是要趣向涅槃的,這才是佛教的真正意義及目的。


  如果佛教的教義和其他宗教的教義內容都是一樣,目的也一
樣,那麼佛教就沒有特色了,如果佛教沒有特色,那麼何必呢?沒
有法次法向的修法是很難成就心解脫的,但不否認有修一法的效
果,可是要到達心解脫,必須要有完整的修行心解脫次第。如果說
只修一法就好了,那佛陀就不要講八支正道了,只講八支正道其中
一支或正見就好了,何必要講八支正道呢?


  雜阿含三二五經中有一段是這樣的記載的: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
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方便(正精進)、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
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
名色、識,(見)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
自覺成等正覺。……」

  從以上此段經文應該可看出,佛陀成就自覺成正等正覺,是從
八支正道修行,而悟證十二因緣法,體證苦集滅道而成佛的。從今
我(佛陀)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
就可證明無論過去、現在、未來若要成佛,必須要依八支正道,才
能悟證緣起法則,體驗四聖諦成就正覺,只單修一法是不可能成就
佛或阿羅漢的,這一重點請修行者必須要謹慎。

  大家請再注意雜阿含四○三經。經中說明佛所覺知而已定說(宣說)
之法,如手中樹葉;所覺知而未說之法,如大樹林樹葉。所說法雖不多,但正
向涅槃。佛陀依眾生的根性契理契機的說了很多方法,但每一種佛說的法都有
完整的架構,每一個架構都有法次法向相依,目的都是趣向涅槃。


  雜阿含四○三經中有一段記載說: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
  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
葉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
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
  『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宣)說者,
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
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
者,亦復如是。』

  修行方法很多,各宗各教都有修行方法及宗旨,佛教的修行方
法從以上雜阿含四○三經中,就可看出修行方法很多,可是目的都
是趣向涅槃,要趣向涅槃也要依正確次第層次而行,不可能說沒有
依正確次第層次而行能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到達四果阿
羅漢才是真正究竟的到達涅槃。完成到達涅槃必須從向初果、證初
果,向二果、證二果,向三果、證三果,向四果、證四果,不可能
說沒有向「初果向」的志願,沒有「初果向」的方法,能到達「初
果」的。應該要有了初果向的志願,然後依正向初果的方法而行,
才能完成到達初果。沒有到達初果當然就不可能到達二果的,沒有
完成二果,當然是不可能到達三果的,沒有完成三果,當然是不可
能到達四果的,沒有完成「四果智」是不可能到達究竟涅槃的。
Tue Jun 17 10:52:0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