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念佛法門】-當今行者的念佛觀-求消業
#1
雲漢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bbs.ntu.edu.tw )
  念佛號求消業。重點在於消業,那麼要消業就先清楚所謂業是
什麼才能消業,否則就只是口頭禪而已了。

  首先先來介紹「業」字的原意,業字的原意是「造」,製造的
造,造作的造,這造字的概念含有活動行為的意思。也可以這樣的
說:業就是行為,行為有分身、口、意三種的行為。有行為就有感
受、有感受必然就會伴隨著有苦、有樂及不苦不樂三種的結果。雖
然有身口意三種的行為,但行為的總根源就是屬於意志的動作,為
什麼呢?因為身及口的行為,必須依靠意志的推動,也可以這樣的
說,身口的行為是思想透過意志的行為表達出來,因此沒有想和意
志的推動,那麼身口就不可能會有行為了,所以說:雖然有身口意
三種行,都是操作在思想及意志的行為中。

  簡單說,一切行為都是屬於意志的動作。意念的思考推動意志
的動作這叫做「意業」。這裡面有想及意志推動行為二種相依,思
想加上意志的推動身體動作,這就是屬於身體的行為簡稱為「身
業」,思想加上意志的推動言語或語言行為,這就是屬於口的行為,
簡稱為口業。身口意三種行為稱為三業,這三種行為都是以念頭及
意志相依的,然後推動意志行為的。那麼身體部份的感受苦、樂、
不苦不樂,比較容易了解,意志的感受是如何的了解呢?答案是不
難的。只有精神能集中有專注的定力,培養觀察智慧,就很容易體
驗到的。

  例如想一件善事內心就生起了快樂的感受,想一件惡事內心就
生起了苦惱不安的感受,若無加上自我意志及自我觀念的想,就是
不苦不樂的感受了。常常聽到依語不依義者,辨論到底有幾種識,
有的就說有六識,有的說不止六識還有七識、九識認為了解越多識
就是修行境界越高深,其實這些都是依語不依義,所談有幾種識都
是浪費寶貴時間而已,若是了解識及意識的法義及法次法向者,只
有六識的了解就具足一切識了。只有六識是如實覺知對象,其餘都
是想像、推理、判斷而來的,並非是如實的覺知對象。因此了解如
實的六識,就知道一個觸就一個受,一個受就一個識,一個念就一
個受,一個念受也就一個識。若是只談一些非如實事,例如死後去
那裡,都是屬無記,無記就是對實質修行與離苦並無幫助,因此談
論無記事,明眼者是持保留心態,不信不迷,何況佛陀是不談無記,
也叫弟子不談無記,只談論苦、集、滅、道。

  所謂的業,用簡單來說,即是意志動作,這是人類行為的意思。
眾生生活都在於業,流轉輪迴也在於業,因此業就是指一切眾生行
為的世界,離開了業那麼一切也就止息了,業的意義既然了解了,
就是身口意的行為,那麼要如何消身口意的行為呢?問題也就將近
快要產生了。

  先進一步來了解消業的「消」字意義,消就是滅,例如消滅、
消除,消滅的意思就是消失或消滅,消除的意思就是除去。業的意
義知道了,消的意義也就知道了,既然知道了,那麼念佛號要如何
的消業呢?若將業誤解只是一切行為的意思,那麼業消了,一切身
口意的行為不就也全部停止了嗎?如果說身口意能到達全部停
止,只有在深禪定中才能達到,那麼不就要永遠的保持在深禪定
中?何況一般的深禪定,並非是究竟理想的消業,因為只有深禪
定,反而對如實正觀有負面的影響。

  沒有如實正觀的智慧,當然就不可能體驗生滅法,沒有體驗生
滅法的內觀智慧,就不可能悟證無常,沒有悟證無常的內觀智慧,
就不可能悟證苦的真理,沒有悟證苦的真理智慧,就不可能有方法
滅除集苦的因,集苦的因沒有止息,苦就不可能止息。沒有悟證無
常的智慧,就不可能有悟證無永恆不變我的智慧,沒有悟證無永恆
不變我的智慧力,就不可能悟證到無永恆自我的觀念。沒有悟證無
常、苦、無我三法印的智慧,就不會學厭、學捨、學離欲、學滅盡,
遠離寄託及祈求。寄託與祈求是因為還沒有悟證三法印的人,若悟
證到三法印就知道只有自依止、法依止,並不會有任何的寄託及祈
求的了,當然未悟證三法印者,寄託祈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力量,
但並非究竟法。其實只要有用心想解脫煩惱的人,往往在寄託、祈
求到一個階段的程度時,若有善知識的指導,就有可能發展到理性
強於感受。有理性的親近善知識,又能聽聞正法,然後依義不依語
的內正思惟,依法次法向增上學,要證入預流是有機會的。

  如果一定要在深定才能消業,那麼在如實生活面來說,就會變
成消極和自私了。如果將業單方面的解釋只是行為而已,那麼業消
除了不就表示身口意一切行為也停止了。

  佛陀所說的業說,不只是單一的行為,他是深入的涵有「有意
作」的行為,才是佛陀所說的業,並非只是一般的一切行為而已,
雖然「有意作」也有涵蓋行為沒錯,但重點在於「有意作」的行為,
並非是只有一切行為的表層而已。

  「有意作」就是在行為中,有「染著」及「掛礙」兩種的成份
存在。因為現在存在著「有意作」的因,遇適當的助緣彼就有「有
意作」的果,現今無「有意作」的因,未來不可能會有無因無緣自
生的可能了。若是有染著的念佛號,也就是「有意作」的行為,那
也就是有業了,可是這種業是善業。若是將業建立於單一的行為,
那麼想佛號是意業,口唸佛號是口業了。那麼將業更深入的建立在
有意的行為來說,執著心一定要唸佛號者,就是意業的行為了,若
是執著口一定要念佛號者,那就是口業的行為了。


  念佛號是要提醒自己憶念佛陀與染著只有念佛號,這兩種的關
係是有不同的。一種是執著念佛號,一種是藉念佛號提醒自己憶念
佛陀的勇猛意志、智慧功德與慈悲喜捨等,這兩種是不同的。一種
是執著單一法的,一種是向法次法向的,你的動機如何反省一下,
如果有所染著就應該改善,若非染著念佛號,是藉念佛號引生法次
法向,那就再向上精進不斷的以法次法向增上學,到達預流的初果
智。有預流的初果智慧者,就俱備四不壞淨,向二果、向三果、向
四果完成道智及果智,只要到達預流者,就建立了修行不退志的條
件了。


  如果將業誤為只是一切行為而已,那就變成理論與實際生活脫
離了,為什麼呢?因為身業消除了身體活動就停止了,那麼不就像
死屍一樣嗎?因為生命死了身體行為就停止了。口業停止了就嘴巴
不說話了,如果嘴巴都不說話,那不是和啞巴一樣嗎?若意念佛都
停止了,那麼一切也都止息了,例如電扇的電源中斷了,那麼電扇
運轉就會停止了是一樣的道理。前面有說過若意念停止了,身口的
行為也就隨著停止了。消業應該是消除不該染著的染著,以及惡不
善法才是消業的重點。簡單說,就是消除有意作的行為,並不是一
切行為都消除,有意作包括善惡行為在內,也可以這樣說,有掛礙
或染著都是有意作,這樣才不會違背現實面,而只落入空理的口頭
禪了,若將業誤為只是一切行為的表面說法,那連一般理論也不能
成立,當然就不符合因緣法則了,為什麼呢?因為所有的業都消
了,一切行為也都停止了。


  那麼念佛號能消除一切行為嗎?只單靠念佛號能究竟的息滅
有意作的行為嗎?如果說透過念佛號,一字接一字的相續培養專
心,能專心到達一心不亂的境界時,會暫時的將煩惱、妄想、妄念
停止下來,因為專注中涵有定力在內,因此煩惱、妄想、妄念就沒
有機會生起來的,並不是煩惱、妄想、妄念止息了,但是沒有進一
步的去運用專注的力量,發展內觀悟證無常的話,就有可能會產生
對念佛號染著,有染著的行為就是業,更何況一旦心不能保持在專
一的時候,煩惱、妄想、妄念又生起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
只有專注的一心不亂,並非是有透過內觀智慧觀察悟證真理,真理
就是苦、集、滅、道的因緣果法則,只是依靠專注的定力暫時壓住
煩惱、妄想、妄念而已,並非從體驗悟證無常、苦、無我的三法印
中,發現沒有一項是永恆可依靠的,因此趣向學厭、學捨、學離欲、
學滅盡,到達究竟煩惱不生。


  但是透過念佛號達到一心不亂時,當然也能暫時止息部份不應
該有的業,並不是一切業都能消除掉,只是對一部份的業力暫時止
息而已,因此只停留在念佛號的階段上並非究竟的,必須藉念佛號
的專注力量,法次法向的增上學才能達到究竟的息滅業,前面有說
過,佛陀提倡的業力輪迴,是指有意作的行為,才是佛教所說的業。
也就是說,有掛礙或染著的行為,才是佛陀所說的業,業與一般行
為必須要釐清。業歸業,一般行為歸一般行為,兩種是不同的,因
此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業。業有涵蓋行為,行為不一定有涵蓋
業,因為業與行為兩項相依才有動力的,兩種之中有很微妙的關
係。例如我們的行為,必須先有「想」然後有「意志」的力量推動,
加上適當的助緣,因此產生行為。任何的行為必須要 有因緣相依
才能動起來的,只靠任何一方面就動不起來了,也因為世間一切都
是因緣生滅法,我們凡夫才有機會,透過正確的修行方法,止息貪、
瞋、痴所引生的憂悲惱苦。


  止息煩惱並不需要一切業都要停止的,只要俱備二個條件一、
不要製造煩惱的因。二、不要給適當的助緣。行為必須具足有因與
緣,才能完成它的基本結構,產生推動力出來,例如身體的行為必
須要有想加上意志力量的推動,才產生身體的行動。口的活動也必
須要有想加上意志推動力,才產生口的行為活動。意念的行為也必
須透過六根觸六塵生六識的感受,加上過去的經驗資訊相依,引生
推理、判斷、思考新舊交換才產生意念活動,雖然業也有說是行為,
但這是一種粗糙籠統的說法,其實在佛教對業的看法,業與行為有
些不是完全一樣的。因為業的原意是指「作」,有意的作才演變成
業,也就是說,有意作的行為才是佛教所指的業,簡單說,就是有
掛礙與染著。

  因此業與行為若更進一步了解,兩項並不是完全一樣的,因為
兩種不是完全一樣,因此才能消業以後不離現實的生活,否則業若
消除了,那麼一切行為也就消滅了,這種的說法變成只是理論,而
不能與如實生活相應無礙的,因此若更深的對業的了解體驗者,就
可發現業與行為不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業與行為的內容不能看成相
同的意義。消業並非要將過去的念頭滅除,現在及未來的行為止
息,因為任何的行為都是不斷的生與滅,因為有生有滅才能不斷的
相續生存,但這種生滅輪迴是自然的法則,不須要想消滅他,當然
也不需要去滅除他,因為他本來就是自然的生滅不停了,只要我們
有足夠的內觀智慧,如實的知道他的生滅,而不加上我及我所的觀
念在內,那麼無記的念頭行為又能產生任何作用嗎?


  一切的作用是建立在於自我及自我觀念上,若不加上自我及自
我的觀念,念頭的生滅是自然的,因此不須去滅除他或壓住他,更
不須要想去息滅他,當然也不怕念頭的生起,因為念頭已有的只要
適當助就會生起,這是自然的現象,最可怕的就是自己加入了我及
我所,這種無明顛倒思想才是最可怕的。真正的消業是要透過有次
第的方法,不斷的培養如實內觀,到達定慧具足,悟證無常、苦、
無我,體證苦集滅道,在生活中都能保持先知先覺不要落入我及我
的觀念,若是落入我及我所者,就是無明或是後知後覺,難免就會
引生貪、瞋、痴憂悲惱苦。所謂的後知後覺,就是已落入我及我所
後才覺察到,不知不覺者就是沒有內觀智慧,因此不知「我」是無
常非永恆的,「我的」觀念也是不斷變化無常,無知的染著有永恆
的自我及我的永恆觀念,因此造業因,遇到適當的助緣成業果。


  業的問題已經釐清楚了,要消業的方法很多種,念佛號消業當
然也可以,但必須要配合有法次法向的漸進方法,並非只是單靠一
法念佛號,念佛號有念佛號的因與果、消業有消業的因與果,雖然
佛教所說的因果論並非是單因單果,是多因多果的,但每一個因與
果都有因與果的因緣相依,前面有說過不是無因自生的或是無因無
緣偶然而自生的。從念佛號入門培養精神集中,到達精神集中專
一,憶念佛陀未成佛之前,在修行過程中勇猛的意志,持戒清淨,
培養正定內觀智慧,觀察因緣法則,體驗三法印,體證苦集滅道證
入涅槃的道智與果智,成正覺後不為自利,慈悲喜捨教導眾生等,
憶念佛陀的偉大與智慧,進一步實踐力行學習佛陀、依佛陀所說的
正法律,有次第的一步一步力行實踐悟證,悟證到那裡當然業就消
到那裡。

  業是內心錯誤觀念所引起的,加上長期的習性深根蒂固了,若
無足夠的內觀定慧具足者,要改變習性的反應不是那麼容易的,當
然也不是口中或心中念念佛號就可消業了,就可改變長期以來的錯
誤習性反應。專心念佛號,到達一心不亂能生定,定有定的果報,
持戒清淨有持戒清淨的果報,內觀培養智慧有內觀智慧的果報,各
自有各自的因緣果,法次法向就是將戒定慧連結相依相緣,來完成
道智及果智,完成道智及果智並非只有單一法能成就的,必須有次
第的法次法向相依相緣,才能完成道智及果智,用簡單說,內觀智
慧有多少,業就隨著消多少,要成就內觀智慧,必須要具足成就內
觀智慧法次法向的因緣,有具足解脫智慧者,才能具足捨覺支的智
慧,也可以這樣說,有捨覺支圓滿者,才能完成果智,沒有捨覺支
圓滿具足者,就沒有究竟消業的智慧,沒有究竟消業的智慧,當然
就不可能究竟的消業了。

  修行消業入門方法很多種,當然念佛號也是其中一種,若將念
佛號轉趣憶念佛陀的智慧功德等,內心就會產生禮敬佛陀,學習佛
陀的智慧與功德,因此就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然後內正思惟,
思惟法、義、法次法向,依義不依語的依法次法向增上學、學戒、
學定、學慧、學厭離貪瞋痴憂悲惱苦、學捨、學離欲、學滅盡,到
達究竟的消業證入涅槃。

  如果只有依靠單一念佛號,反而會生出染著的心,這種染著的
心就是業。大家要知道。每一個宗教都有他的特質宗旨,佛教也不
例外,佛教的特質究竟目的就是自證涅槃,若是修任何的法,而不
趣向於自證涅槃者,那就不是修佛教的根本法了。前面有說過,未
悟證三法印的人,內心的寄託及祈求是需要的,但寄託祈求是因為
對自己無信心,藉寄託祈求來暫時安心及信心,並非寄託祈求是究
竟的,大家應該認清這種事實。

  有關改厄部份,業若消了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說消業改厄是
一體兩面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有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若波羅密多時,就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了。

  有關念佛法門在原始佛教時代就有六念法門及十念法門了,只
是原始佛教的念佛,跟我們現在的念「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有不一
樣的要求,我們也不能說現在的念阿彌陀佛就不好,只要你專心念
可達一心,透過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的增
上學,最後也能到達涅槃的。修行入門方法是看各人的因緣與根
性,只要依法次法向增進都一樣能有所成就的,因為法法相依是有
可能的,只要自己有正確的觀念以及有善知識的引導,法法就會相
依相緣而成就,若觀念不正確加上沒有善知識指導,那成就究竟涅
槃就難了。

  正確的觀念就是體證苦集滅道,證入涅槃斷一切生死輪迴的憂
悲惱苦大苦集。今生若沒有辦法到達涅槃的境界,而能建立正確的
觀念,也沒有白來人間一趟了,為什麼呢?因為雖然沒有到達涅槃
究竟的解脫,可是已經建立了正確的觀念了,以後來生還有機會
的,佛陀在八正道的正見中,就有明確的說過,有過去、有現在、
有未來的因果,所以說未來還有機會的。修行要有長遠心,就像養
孩子一樣是急不來的,雖然還沒有到達解脫,但因為有培養三善
根,有憶念佛、念法、念僧、若今生命終時,不會生惡趣的,身體
雖然死了,無論是火化或棄塚間,而心意識經過長期正信的培養
戒、施、聞、慧,心意識將上昇向安樂處,譬如大樹的樹枝那邊旺
盛,樹倒下去當然就向樹枝旺盛處倒。
Thu May 22 01:56:25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