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佛教之啟蒙----正知 解脫之道的第一步是拋棄迷信和一生中採用理性的態度。
正知(Samyak Darsana)在于看清宇宙中每一事物的真實本質。
佛陀和聖弟子們都贊成人們應當首先試著知道、理解,即了解事實、他自己、宗
教的目的及道路。他應當分析它、檢查它、測試它,並且驗証它。然後,如果滿意
,再確信它的事實和功效。 佛教的國小第二課-------勝利智慧的勝利
巴利語系佛教的基礎是建立在純潔的道德規範和理智上的。在《長部 ? 大般涅
盤》中記載︰喬達摩佛陀在大涅盤前教導弟子們說︰“由於純潔的道德戒行,才有
卓越的精神專注力,由於卓越的精神專注力,才有清晰有力的客觀洞察,由於客觀
洞察才會了解世間的本質,而后才能有執著的放下,精神束縛的解放。”從宗教學
上講,巴利語系佛教是無神的宗教,說她是心理學和哲學可能更恰當;從哲學上講
,她則屬于嚴格的二元論,即非唯心非唯物的哲學。
在巴利語系佛教流行的國家緬甸,古都曼德勒著名寺院的一面大鼓上刻著一行巴
利語,中譯為“勝利”但這並不是指戰爭中的勝利,這個詞代表的是“寧靜”。在
佛陀的教導中,真正的勝利在于內心的寧靜這一內在永恆的寧靜,來源于對自己的
戰勝。如佛陀的格言︰“能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好的。”這也就是往昔的佛陀、弟
子們所追尋的人生信念。佛教的國小第三課-------基本核心佛教基本核心佛教信
仰的目的是自己解脫煩惱、愚昧和幫助別人解脫煩惱愚昧。
達成這目的的手段(方法)是八正道或說戒律、禪定、智慧。
方法在過程中的表現是慈悲、誠實、自製、耐力。
運用這手段(方法)的原理是︰ 如果有人不知道身和心無常、不圓滿、無我的本
性,而執著身和心是常的、圓滿的、我可以主宰的,那身和心如果無常變化了、如
果不圓滿了,就會令人生起各種的煩惱與沮喪。 如果能夠如實知道了身和心二法無
常、不圓滿、無我的固有本性,則身和心雖然無常變化、不圓滿,而能不生起各種
煩惱與沮喪,因為放下了、無執了、離欲了,心對于身和心的各種現象都超脫了,
即是究竟解脫的緣故。
知道這個道理不等于你已經觀察到這個事實規律,因此還要進行坐靜的訓練如實
的觀察。
這些的依據是如實,詳細的講就是如實的檢驗這些如實際與否。 佛教的國小第
四課-------現代語言解釋下的佛教核心佛教所探索的是人類內心煩惱的呈現和構成
原因。 舉人類因失去親人而難過的例子可以知道,人類抱有具體存在應該有永恆
性的希望錯覺。這種盼望具體存在呈現永恆性的心理認知,構成人類對此事難受的
原因。因為永恆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普遍特性(無常、無我)。 生爾在世,
此心就要面對具體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無法迴避。
于是佛陀發現這個真理后就教導人類應該客觀認識真正的具體存在和存在的普遍
特性,即身心和身心呈現的無常本質。理解這一客觀事實后,整個心理的錯誤認知
就會自動消失,這一消失本身是錯覺的結束。錯覺的結束帶來人類用新的眼光看世
界,他不再拒絕具體存在的呈現,也不拒絕存在之普遍特性的呈現。用如實的心看
世界。于是他不再為這世界的變化而悲傷,不再為這世界的呈現而得意忘形。絕對
寧靜的處世在心中被建立。人不會再進入過去的錯覺。即以為具體存在將永恆。他
認識和生活,但不再沉醉于世界的干擾中。因為那干擾原來自于人類的錯誤認知。
這就是佛教心理學意義上的永恆──涅磐。
這種“永恆”與前者說“存在普遍特性的永恆”是兩個方面。 佛教國小第五課-
---------隱士和青年的對話佛教認為獲得內心自由的寧靜就是福祉。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說法蘭西青年到亞洲山地旅行,邂遇一佛教的山地修道隱士。
來干什麼?青年答是來無人的山林尋找人生的福祉。 隱士說︰“我更喜歡另一種
福祉,就是在我的內心開掘自有的福祉之泉。”青年說這豈非沒有了人世間的快樂
?隱士說人世間的快樂是外在環境賦予人的,如果環境有了變化,或一處好的地方
住長了也會厭倦。 只有內心的自有福祉透過錯覺的糾正而得到,那這個人走到那
裡都將福祉。 因為那人已經沒有了世間于他的束縛。 青年問這以後將如何? 隱士
說這以後將從事工作,就是在淨化自己的心靈之后,自己的人生目的已經完成,剩
下的就是去幫助他人淨化心靈,這是佛教人正當的工作和頭班。 也因為沒有自己目
的所以將對人無私。 這工作的目的是成為“自由的人”──自己和別人。
在五世紀偉大的註釋者覺音那裡,他註釋說,自由的人就是阿羅漢。佛教的國小
第六課-----禪修介紹佛陀教導的禪修主題可以分為主次兩個。我們可以稱為坐靜
。第一主題特殊意義的坐靜──解脫和第二主題一般意義的坐靜。
第二個主題︰一般意義上的坐靜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在代表古典坐靜體系的泰
國、緬甸佛教中有八種類型,四十多種入靜方法。在代表佛教坐靜發展之后的西藏
體系中則有運用控制呼吸、動作等強力坐靜的方法。第二個主題的坐靜中兩個層次
是近分入靜和安止入靜。這兩種入靜伴隨著各種心理技巧的學習與熟練運用必然引
導出以喜悅或寧靜兩大類主觀體驗。近分入靜層次是較一般的階段,喜悅或寧靜是
由思考、信仰、集中思想于某個特定目標、甚至閱讀等模式得到的。在這個階段,
喜悅或寧靜可能有不同感受和深淺幾百種層次,有的感受是恬靜,也有感受極度清
淨喜悅到身體為之僵直,也有感受在花叢中遇見千萬朵鮮花在開放,如嘗蜂蜜甘露
,身體被喜悅激動得毫毛豎立,又有見到光明的坐靜者也有等。安止入靜是由集中
思想于某個特定目標或感受上得到的,在這個階段上,有八種分明的層次,在佛教
稱為四禪八定。想得到這種層次的入靜必須有很出色的戒律道德,很好的生活環境
,不投入世俗的生活。然後由鍛鍊心直至於精純且能使心不松不緊的專注于特定對
象上,心與對象融為一體后隨之產生一個完美的心安止狀態,稱為第一禪。這一禪
的特徵是善心專注一境,喜悅,清淨之樂,心的把握,心的伺察五項。一般時間可
能長達半小時乃至四五小時以上心能紋絲不動于境界中。隨之有對于第一禪的熟練
過程,熟練后在任何地方都能在一秒鐘之內進入如此安止境界。后七個層次這裡因
恐繁先不談了。那是在此基礎上使心反覆精純的結果。但實際中很少有佛教人士能
完成此一入靜程度。這兩類層次在西藏坐靜體系中也是類似的,不同的只是那裡在
實踐中運用的方法和分類不同了。不管怎樣,在東方宗教的體系中類似兩個層次的
入靜和類似的方法是許多宗教多有的,不是佛教獨有的。
佛陀教導的最大特色實際在于它的第一主題︰特殊意義的坐靜──它導致究竟的
解脫。鑒于任何如上的坐靜(一般意義上的)產生的入靜都是在專心致志練習時才
有,在練習結束后心的喜悅或寧靜狀態就會隨之變得淺,如果不適當的保持自己的
言行善良,甚至會使這種喜悅或寧靜狀態消失。所以佛陀在這裡發現了第二種模式
關於解脫的坐靜技術,透過訓練使心達到在何時何地都不再煩惱的而充滿福祉的方
法。這一方法稱為維巴沙那禪,今譯為“非凡的視力”,即運用心看的模式。透過
客觀的觀察來使心離開對世界的錯誤執著,又稱為“內觀”。佛教國小第七課----
-佛教精神並非虛無主義的佛教精神
有神論告誡無神主義哲學道,“你們認為人自己承擔自己的命運──包括苦難的
命運,結果是使人自己成為人類無邊苦難的被告。”這一推論的錯誤在于︰它忽視
人在此承認后所作的努力,這一努力的價值是可能、並可以解決苦難的。 各種無
神主義哲學的提倡者對于有神論的回應正是說,有神論者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一種
絕對意義上的不可知。同時如此則人的生命苦難將還是苦難。 基于苦難正是精神上
的,佛教就在自己心理的領域來解決苦難。 這種奮鬥精神是為佛陀精神。 佛教國
小第八課-----所謂“四諦”之根本四種真理什麼是諦就是真理。
什麼是第一義諦?就是根本真理。什麼是根本真理?就是一切事物無常、不圓滿苦
、無我的自然規律(世間法的真理)。佛陀第一次說法──在鹿野苑教授五比丘時說
此法。佛陀最後在庫西那拉娑羅樹林間逝世前說法中也如此而說︰“比丘們!我告
訴你們,不要自負,當觀察思惟一切事物無常。當你如是觀察思惟時,你將會透徹
地貫通。”了解了這第一義諦就會根除心中與無明具的「渴(愛)」和執著,這就
是証達第二義諦。根除心中與無明具的「渴(愛)」和執著就會體証第三義諦──
涅盤、自由、永恆、無死(出世間法的真理)。要了解和証達以上幾個方面就要懂得
導向體証涅盤之路的──第四義諦的八正道。什麼是八正道?一、正見──正實的認
識(如實知見、客觀的觀察)。二、正思──正確的思惟。三、正語──正直的言語
。四、正業──端正的行為。五、正命──正當的生活。六、正勤──適當的努力
。七、正念──正確的憶念。八、正定──正確的禪定。佛陀于逝世前當夜度化最
後的弟子蘇跋陀時說︰“蘇跋陀,若于任何方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第二、
第三及第四沙門果。若于任何法戒中有八聖道者,則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
門果。今我法戒中有八聖道,蘇跋陀,亦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外道
諸師之法皆空幻,無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
“蘇跋陀! 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 自出離已來,已逾五一年。
道法廣闊界,常游巡仰企; 于其領域外,實無沙門果。 不但無第一沙門
果,且無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外道諸師之法皆空幻、無沙門果。蘇跋陀,若
比丘能行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佛陀是不妄語者,當知是法。佛教國小
第九課------認識無我世尊說︰“諸比丘,為二種惡見纏縛的天人,或者滯著,或
者過度。唯具(正)眼者而見(真實)。諸比丘,如何為或者滯著?諸比丘,即樂
于有,喜于有及悅于有的天人。若對他們說有之滅的法時,則心不踴躍、不歡欣、
不安住、不信解。諸比丘,是為或者滯著。諸比丘,如何為或者過度?即有人為有
所逼惱而覺羞慚厭惡、歡喜無有,以為此我于身壞死后,是斷、是滅,死后更無存
續,故為寂靜、勝妙、真實。諸比丘,是名或者過度。諸比丘,如何為具(正)眼
者而見?諸比丘,茲有比丘,見五蘊如實,既見五蘊如實,便為它們的厭離、離貪
與滅而行道。諸比丘,是為具眼者而見”。
古師說︰實際只是身與心,沒有“人”和“有情”的存在;空如造作的木偶,只
是蘊,如草木。如果較通俗易懂的說,則作這樣的認識“無我”見︰當你獨自地坐
某個地方,舍棄任何的佛理哲言。你感覺自己有什麼呢?只有物質的身和精神的心
這兩樣東西,如此而已。這個坐在這裡的物質軀體叫做“身”。而每一刻都在覺知
和思考的則是“心”。這兩樣東西也叫做“名”和“色”。“名”,意思是指沒有
“色”或形狀。所有的念頭和感覺,或受、想、行、識四種精神上的蘊,都是心,
即精神,它們沒有形體。當眼睛見到形體時,那個形體叫做“色”,而那時的覺知
叫做“名”。它們總稱為“名”和“色”,簡單地說就是身和心。在身和心之中或
之外沒有一個“我”或“人”存在。這叫“人無我”。然後認識這身和心的本質是
什麼,身和心是不停變化的,沒有人能阻止這一不停變化的無常規律,因為沒有人
能阻止,所以稱“無我”、“無我所有”。這叫“法無我”──即一切事物也是非
我,非我所有的。他們沒有主宰。至於“無我之我”一句是如此解釋的,句子中第
一個“我”是一個泛指的代詞,沒有實際。第二個”我”是實際的真我。句子前面
加了個“無”字,意在進一步破除人們設想的,可能在“我”的名詞后面還有個真
我的設想。這句話中佛陀徹底否定了這個“真我”的存在。在實際存在中根本沒有
個我存在。有許多佛教人一想到佛教的“無我”,會將他們一貫認為的“自我”毀
滅,神經就緊張了起來。因此用許多別的有我的理念來解釋可以有我的“無我”之
理。其實就是無我的,那是一個事實。其實什麼也沒有被毀滅。因為本來就只有無
我變化的身和心。要了解︰現下這個時刻坐在這兒的,只有身和心。可是,我們常
把這兩樣東西給互相混淆了。如果你想証到平靜,就必須知道它們的真相。
佛教國小第十課------修持中的証悟佛教修持中的証悟問題略談以下幾種屬于誤
區︰(1)是錯將對各種空性之理論知識的了解當作實踐中的理解,把知識誤以為
是智慧。(2)是錯將各種禪定、三摩地中的感受──特別是那些明或空的感受,誤
以為是空性。(3)是錯將各種愚痴昏沉的蒙昧無作及消極避世當作空性正見的智
慧。(4)有根本不了解佛教為何,只是看了幾本書而自加理解成的不正見。此外的
錯誤觀點還有許多,因恐繁雜,不在這裡一一詳述了。
鑒于証于法義的事是相當嚴肅的事,所談都按照經文、阿毗達摩、相當可靠的大
師証悟解釋。對于你的証悟我不評論,結果自己看。
(1)在古代的導師烏巴索巴道歌開示中說︰“只見剎那色、心二法奔騰無止,從
此那心便放下了執著。”(2) 緬甸現代的馬哈希長老在《七清淨》中摘《阿毗達摩
》雲︰“順就聖道智見所現身心諸法之生滅,並依無常、苦、無我三法印之一,多
依無常法印,連續觀照法之生滅。上述系依經典之詳釋並供完整資料之用。綜合明
白地說,行者照見諸法恆生恆滅,於迅速生起二、三覺觀后,突然趨証諸法之止息
。此即道智及果智之生相,為時不長,僅一瞬間,甚至不足一秒。”“他將觀察到
每一個目標皆迅速生起和消失,這種感受是如此深刻,以致他思惟︰‘生者必滅,
一切終必消逝,無一法可永恆不變,這一切真的是無常。’這跟巴利文經典所說的
︰‘一切無常、敗壞、不住。’不謀而合。”(3)泰國從林師范阿姜 ? 曼引經說︰
“熱誠的禪思者,到了能夠以事物與生俱來的本性去解析它,就會見到︰‘一切行
無常,一切行是苦。’心理狀態的作用──亦即心意的因緣──就是無常,有情眾
生的世間是無常的,它就是這個樣子。以四聖諦的觀點來解析這些事物,做為改正
心意的方法,你自己就一定會知道(中譯注︰即身觀察緣自覺知),這些心意的因
緣是無常和痛苦的,而你尚未覺察到它們是無常和痛苦的事實,正是你陷入心理狀
態的原因。當你真正見此真相,就會改正心意的因緣。你將會証知 ‘諸行無常’
。‘沒有永恆而持久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只是心意的因緣而已,就像海市蜃樓
。至於有情眾生,他們始終認為世間是恆久的,當你知道了兩面,亦即有情眾生就
是這個樣子,而心理狀態只是心意臆測的因緣罷了,于是‘住地’,沒有因緣相續
的初心得到了解脫。至於一切現象或活動規律無我(中譯注︰一切法無我)的教導
,它們怎能是我?它們的工作只是如其所做而生起。因此佛陀教導︰‘一切法無我
’‘所有的現象都是無我。’我們身為熱誠的禪思者,必須這樣觀察思惟事物,明
明白白地看清它們,直到心意專精于一,讓我們自己能夠沿著這些準繩,真實而清
楚地去看待事物,同時伴隨著這個洞察力,也增長了知見。這就是所謂的‘生起出
離之禪觀’(導至出離之清淨內明)。我們必須在這個階段上用功,直到熟練,直
到我們看得真確而明白,伴隨著全面的念住和正知,逆流(中譯注︰煩惱流)念住
, 除潛在的性向,轉變臆測成為解脫;或直到我們專注于最初的心意─如實知見為
止,以︰‘此生已盡,不受后有’的正知達到絕對的清明。這個階段並不是一個假
設或臆測,它既非形成或臆測的任何事物,也不是願望所能獲得的任何事物,它是
自然生起而完全明白的事情。熱心不懈的修習,敏銳地分析我們自己的身心(中譯
注︰即身觀察),就會引導它自然生起。(4)總結而言,証悟是基于直觀無常、苦
、無我三者,即經文中說的無相、無愿、空三種解脫門之一進入。証悟會突然發生
,明覺先是呈現身和心被區分,再接著就是心得以在剎那間洞察身和心無常、苦、
無我三者共相之一。看到最多的是身和心象河水奔流無止的無常相,然後心由此而
放下。整個過程只會有一、兩秒鐘。其中不會有一絲概念。最後心會彈出來回到原
來的狀態。對剛才的經歷進行詳盡的思索。但有些事情已經轉變。同時這些証悟會
有幾種層次。一次了事的很少。
這些只有你接受了很好的教導,並且作出全心全意的精進。才可能達到。因為這
從來不是輕鬆的事情。︰)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敬拜 彼 有幸者. 阿羅漢. 已正確完全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