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輪迴與因果 第一節 人死並非如燈滅
索達吉堪布
在大乘佛法的顯宗,是將整個生命與物質的存在分成勝義與世俗兩個層次。勝義即是
最本質、最真實之義,它已超越了世間語言所能描述的範疇,也是人們修行、實踐所要達
到的終極境界。世俗層次是人們所能感知的表層境界,在這境界中,有我們熟悉與並不熟
悉的種種現象,大至神靈、三千大千世界,小至螻蟻、微塵不等,因果緣起、六道輪迴(
包括天道、阿修羅、人類、旁生、餓鬼及地獄眾生)等即是佛陀所揭示的這一層面上的真
理。現代科學所致力研究的,正是這世俗範疇中的部分內容。
科學家們有著為世人所敬仰的注重實踐、孜孜求真的崇高精神,但在佛教界看來,還
存在著研究思路的封閉、實驗方法的單調等弱點,致使直到今日,仍有許多重要的領域一
直是科學無法進入的神秘地帶。可喜的是,現在已有許多科研成果在某些方面已邁出了開
創性的一步,致使原只是佛教獨有的一些領域內已印上了科學先驅者們清晰的足印。比如
,通過研究,他們已逐漸認識到,人死並不如燈滅,還有一個世俗間所謂的「靈魂」——
佛法中所說的心識,在延續著人的生命,這種心識恆時存在。
許多有過瀕死體驗的人為我們講述了不少關於靈魂方面的事例。對瀕死體驗經過了五
十年的研究的威廉·巴雷特主張:「靈的世界確實是存在的,死後仍是活著的,而且死者
可以和我們的世界通訊聯絡。」現在國外已把瀕死體驗研究列為生命科學中最前沿的學科
,還成立了世界範圍的「瀕死體驗國際研究協會」,收集了大量有關靈魂存在的生動事例
。蜚聲全球的美國作家海明威在1918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有過類似的體驗,當時
一枚奧地利人發射的霰彈在他身旁爆炸,他感到靈魂或其它的什麼從身體中抽出,就像捏
著絲巾中的一角,把絲巾從口袋中拉出一樣。靈魂四處飄蕩,然後回來進入身體,他就活
過來了。他後來把這個體驗寫進了他的名著《永別了,武器》之中。
又佛經中指出人在臨終等特殊的情況下,可以見到尚在中陰等狀態中的過世親人、仇
敵等等,有時是因為這些親人、仇敵對他尚有貪嗔的執著,故能相見,有時是因為自己在
中陰等狀態中的心識,化現成自己所熟知的人的形象。比如蔣緯國先生在晚年病重時,清
清楚楚地看到了早已過世的父親蔣介石、國父孫中山及戴季陶等長輩前來探望,還見到了
白衣觀音。在接受台灣《時報週刊》記者採訪時蔣緯國先生說:「當然你們一定會說這是
一種幻覺,但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也無從證明,但是對我來說,這是一清二楚的
,確確實實的。」
在佛教教典中,對「靈魂」有著詳盡、清晰的描述,上述瀕死體驗中的靈魂,非常接
近佛經中所說的「中陰身」,即眾生從一期的生命終結時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間所經歷的
過渡階段。在藏傳佛教中,有一本極為重要的經典——《中陰救度經》,經中具體介紹了
中陰身所需經歷的種種狀態,並且指導中陰身在所處的狀態中如何運作,以實現對輪迴的
超越,回歸到至真的法界中。因此藏族便有在親人亡故後都要請僧人念《中陰救度經》以
超拔亡者的習俗。佛教經典中描述眾生進入中陰狀態不久,便會經過一段黑暗時期,爾後
見到各種光明現前,這已被許多有過瀕死體驗的人所證實。
現在科學家們已承認在人的身體之外,獨立存在著一個心識。如1963年榮獲諾貝爾醫
學獎的英國爵士艾克理說:「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
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1981年榮獲諾
貝爾醫學獎的美國史柏理博士也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質。」這在生
理科學上也同樣得到印證,加拿大著名的神經生理學家潘菲特博士也認為人類並不僅是只
有物質的軀體,必然兼有無形的非物質靈魂。我們知道,佛教經論在論述世俗方面,指出
眾生正是以非物質的我執心識為因,而漂流於三界輪迴的。只有到證得最終的解脫果位時
,心識才會全然轉化成勝義的智慧。雖然現在科學仍在飛速發展,但這些理論還是經受住
了考驗,誠如英國基勒學院的麥楷博士所說的那樣:「至今仍無一種已知的學說足以推翻
艾氏與史氏兩人的『生物有靈魂』理論。」
http://www.zhihui.org/browse/kb_sdj/fjkxl/mulu.htm
--
確定生命的無限相續,則人生種種現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類行為價值,也有了切身的依託標準。
在生命無限相續中,目前所作所為,
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果報均須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dhcp-190.cc.HFU.edu.tw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