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勸學阿含
#1

發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人天長夜,宇宙黯淡,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大
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法華經》云︰“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
故出現于世,欲示眾生佛 之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
生入佛知見故出現于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又《解深密
經》云︰“如是善男子﹗彼諸聖者于此事中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于如是
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謂之無為。”佛以緣熟而現世,
為救苦而說法,其雖自知內自所証諸法實相,超過一切尋思境相,不可 言說,唯佛與
佛方能知曉,但為利益眾生故,為令眾生出三界火宅故,為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故 ,
方便假言施設種種言教,是故聖教非如其言而有其義,亦非無事而有所說。本師一生
教化,依 《解深密經》概分其為三時,如云︰“爾時勝義生菩薩複白佛言︰世尊初于一
時在婆羅泥斯仙人 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趣聲聞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
甚為稀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 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于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
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 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
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 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
于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 所。世尊于今第三時
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
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
義 ,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佛法的根本或所緣為知見一切真實,其目的或所為是救度一切苦厄。其本色在于知
如真,如其應是而如實知,有知其為有,無知其為無,知知其為知,不知知其為不知
。法安法位,法住法界。焉有不識其位妄自攀緣比附高下優劣而謂之曰如佛法思惟哉
﹗佛法之真,乃絕待之真,焉能由他 緣待比較成就其真﹗是故三時了義聖教《解深密
經》如實安立︰初阿含時,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有上有容,是未
了義;次般若時,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以二諦相轉正法輪,亦是有上有容,猶未了義
;后解深密時,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三自性相轉正法輪,無上無容, 是真了義。豈
可于此攀緣比附高下優劣而興諍論乎﹗倘若于此而生諍論,是未能解佛所說義,雖讀
破三藏終不能如法思惟佛教。縱能增長福報,而損減智慧,不得入正法門。夫有一類
從般若經 中聞佛破斥小乘,而以阿含屬小乘,擱置塵封而不研習,其實乃愚痴之人,未
解佛所說義。如是 曲解佛義,終不得入佛門。近代幸有大德如法思惟佛教,深切體悟
到阿含乃聖教中之聖教,其價 值無與倫比,欲起塵封已久之《阿含藏》,力辯其決非
小乘,而是佛法之根本,其言亦非了義實說,聞者應知其密義。佛子若能淨心恭敬面
對《阿含藏》,認真仔細研讀,世尊那諄諄教誨殷重 化導,簡潔易懂、方便好行。其
那層層反覆熏習,終令汝洗心革面趨向正道。真似世尊現前,亦如親臨阿含法會。此
情此景,好似慈父開導當懂事的幼子,亦如嚴師教育當啟蒙的新生,此質樸 無邪聰明
稚氣的幼子、新生,得到慈父、嚴師的如法教導,當開始走上其圓滿豐足的人生之路
。 而性情質直善根非愚的佛弟子,得本師釋迦佛的如法殷重教誨,當開始趣向無上的
涅  大道。阿 含在“不離當下人生”,處處“對向解脫涅槃 ”,經經皆說離欲、斷惱
、滅苦、趣寂,篇篇都導歸修四聖諦,而證四果。無處不能使人體會到其平實而極富
解脫之氣息。于此氛圍,當能體會 到生死無常即在入出息間。若有此勝解,焉有不精
進修習聖道趣向涅槃,而旁及于其它非切實了 生死之善論哉﹗更何況去關注無益之戲
論﹗焉有頭燃,不勤加方便救護,而去與他人共戲論哉﹗ 阿含之出離、解脫、證滅、
修道,歷歷在目,焉能不面對事實,而堅執其非小乘﹗倘若如其所言,阿含決非小乘
,那麼小乘為能詮,何為其所詮?所詮不有,能詮應無﹗若僅易其名而言非小乘,又
有何益﹗若言為斷世間依名夢緣比附而輕慢阿含這患而易名之,有何不可?若真能如
此,也未嘗不可。但其分別攀緣、貪大輕小之患,在能緣之心,非更換所緣之境所能
對治﹗如牛拉車而住,雖打爛其車,而牛終不知行。由此而知,言阿含決非小乘,此
非了義實說。如實而言,阿含 是小乘,更是佛法之根本,是聖教中之聖教。阿含雖是
小乘,但不止于小乘。一切法義皆依此而生,二時、三時之教皆依此為基石,並淵源
于此,故曰其為佛法之根本。佛說契經,結集流布,莫先于此,亦莫信于此,故說其
為聖教中之聖教。猶如剛栽種之樹苗,其雖幼小,但一切參天大 樹皆從其長成。是故
樹苗雖是小樹,更是樹種,而無苗之樹種非真樹種,非有生長大樹之功能。 又如皇太
子,其雖年幼小兒,但當紹隆皇位,是故皇太子雖是小兒,更是皇種,雖位居文武大
臣之首,亦不敢對太子有絲毫輕慢之意,更何況他人﹗阿含于佛法中地位亦複如是,雖
漏盡阿羅漢 、補處菩薩都淨心恭敬、贊嘆、修習,更何況當入、正入、已入佛門之異
生﹗至於般若時,其唯為修大乘者所說,故曰大乘,亦曰非了義。其破小乘,在于令
已証聲聞果之聖 者,不要止于小乘,非阿含有過失也,非阿含不應重視﹗而于些時顯
揚般若之《中論》即根據阿含的緣起中道義而立。猶如皇太子長大成人,當接皇位,
其若尚耽著學問,不理朝政,如南唐后主李煜,其當受破斥。非其幼時不該學習也﹗
佛斥聲聞果者亦爾。深密時,其雖極言大乘,但亦 含攝一切乘,故曰究竟,亦曰了義
。慈氏菩薩所說之《瑜伽師地論》亦處處依阿含為依據,其第四攝異門分,就是解釋
阿含中各類法相的不同意義,而第五攝事分(卷地八十至卷第九十八)則 是《雜阿含
經》的本母。由此可見阿含于佛教中無與倫比的地位。難道還有發趣佛道而不研習阿
含聖典之理?難道還不誠信佛言,還要在生死愛河中沈溺,在資糧道之外戲論耽著?
學佛之人﹗ 還要耽著幾時,再輪回幾時,方才醒悟,來依止阿含聖典修學?智者斯在當
下﹗當知未習阿含終 不得聖果﹗汝等可知曉,近代有諸大德修學一生而終于晚年孜孜
不倦研習阿含,如海公上師等﹗ 其意趣何在,當自深思﹗阿含于聖教中不容置疑的重
要地位,如同學佛途中切實三皈依一般。豈容學佛者繞過﹗亦如生死 愛河中的無明,
不破無明焉能解脫﹗阿含之重要,是以其自內証成的,非從他成就。于佛法中, 只有
以其自內証成才是真成就。由他緣相待成立非真成立。而有愚痴之人,不能解佛所說
義,不 能從阿含中悟到其不可換代的重要性,又欲顯揚阿含,從而誹謗二時、三時之
教非佛所說,其罪 非小,其禍彌大﹗焉有靠謗二時、三時聖教而即成就《阿含》之殊
勝哉﹗倘若如此,《阿含》之 殊勝亦不可成立。以相侍為假故。亦有佛教學人,不解
佛法真實義,非為顯揚阿含,亦非為誹謗 二時、三時聖教,其以世間歷史考據的方法
,考據聖教的出處及由來。其自許以客觀的態度,科 學的方法,考定唯阿含可稱佛言
,其它聖教若稱佛言,無有依據。以此作為世間學問的一項研究 成果,對取得學位或
晉升職稱都會是有功效的。學佛者亦應了知,但不應作依據。否則地獄門前 向誰論理
。其所以者何?汝未聞世尊言世間乃虛妄分別成就,是無明的天下,無處不有顛倒錯亂
 ,焉有正量可証聖教與否﹗而聖教成立與否應以法印隨順教理內自証成。不從他緣成
立,不由他 緣破壞。釋迦一代佛教,三時極相隨順,深契法印,善應正理,三時一貫
,豈容僅承認初時而否 定二時、三時之說﹗是真佛子當應警覺﹗另有一類研習佛法者
,不于二時、三時聖教確立正法,一切都要從阿含中找根據,倘若未能找到,亦隨世
間見,輕慢甚至誹謗聖教,其亦未解佛所說義,亦被世間學人所轉。雖然阿含是佛法
的根本,加侖量決非佛法之一切。雖然佛說每一法乃至四句偈,皆可攝一切義盡,但
其義幽深,又豈是非佛所能徹底通達﹗更何況薄地凡夫耶﹗佛法之要,在于識真;補
償費證之真乃絕待內 証之真。而佛法所成立的一切,皆由其自內絕待成就方可謂成立
。否則皆是假法,以不可親証故 ﹗由此可知︰三時聖教皆是佛言,平等一貫互相增上
,法安法位各施其職。而阿含為先、為根、為母、為因,是首當應學﹗

  有自許善根深濃聰明睿智,已學般若、瑜伽數載而未習阿含者,雖于理上知曉阿含
是根,為先, 首當應學;但自視善根已超阿含,或宿世已習阿含,或自許決定往生,
或自許明心見性,或自許即身成佛;今何用再學阿含﹗若其自許如實,非無明所隨逐
,亦不與貪、慢相應,乃般若之如實照見,是瑜伽之如法証知,我等當贊嘆、禮敬、
隨喜、供養此大善知識。其已久修阿含,已通達 阿含,已証得阿含,更何用再學﹗漏
盡阿羅漢名為無學,諸佛世尊亦名為無學,以其學圓滿故, 更何用學﹗若其自許不如
實,是無明所隨逐,與貪、慢相應,其當自省深思:我知阿含否?解阿含不?已行阿
含不?已達阿含不?世尊以大事因緣出現于世,何因緣故?為何其在二千五百年前 古印
度示現?而不于此時此地示現?為何《現觀莊嚴頌》云︰“若善因成熟,于彼彼所化
,爾時 能繞益,即于彼彼現。”?為何世尊初時為人間開示阿含而非般若、瑜伽?我
等同舍利弗、目腱連、大迦葉、阿難等比善根如何?是我等勝,還是他們勝?現世之
高僧大德與釋迦佛比智慧方便孰勝?是大德勝?還是釋迦佛勝?釋迦佛尚且以阿含教
誨舍利弗等,我等何故輕慢阿含而不從學?應更反省體察︰已習無常于出入息間不?
已行精進如救頭燃不?已覺三界如火宅不?已能布施 頭、目、手、足而無悔不?能忍
怨害而無惱不?能遊戲四禪定不?能攝持六根而無違不?能寧身 投火中而不染女色不
?能寧食燒石,吞飲熔銅不以無戒食人信施不?能寧日受三百矛刺身而堅心 向道不?
……如是體察,若有一尚不能成就,皆應依阿含修學,更何況有多不能成就耶﹗倘若不
 能如是反省思惟,從而自覺其慢、其貪,而發趣修學阿含,其當永無入佛門之時﹗智
者當思﹗

  阿含是世尊最初的言教,由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含,是名
聖傳,亦名事 契經,亦即一切事相應教。因其是最初教化,亦因其是于當下人生,對
治世間,趣向涅槃;是世間聞所從未聞,知所從未知,甚奇稀有,而又處處對治世間
,透出光明及解脫氣息;因此世尊于 其所親証甚深極甚深之諸法實相,以其比甚深智
慧還要深遠、深遠到淺出的透徹智慧為眾生開示 一切事相應教。以事顯理,以淺攝深
,其淺出是透出甚深之淺出,是比甚深更深遠的境界,故可 以淺出而攝甚深。以簡約
繁,對治世習,趨向涅槃。一切事相應教,于境、行、果三方面,重在 于行,以行攝
境、果。與其不能直接導入正行,趣向涅  之事理,世尊皆置記。何以故?以聖道剛
興于世,如嬰兒剛出母胎,幼苗剛出土壤,須精心呵護,那容旁及非切要之事﹗否則
若護理不 周,嬰兒、幼苗極易夭折。聖道亦爾。由此可知阿含聖教之純正及切實,非二
時、三時所能及。阿含名一切事相應教,何故其必以事顯理,以簡約繁?以其聖道初
興故,眾生難識難知聖道之理 故,而“事”乃不離人生、生活之事,世尊以其智慧化
導眾生即與當下之“事”,悟“涅槃 之 理。此亦世尊大智慧大方便之明證。如初入
學門之兒童,教師豈可象對待研究生那樣大談道理而 教導之﹗普通老師都知道啟蒙兒
童,要從一件一件事做起,要反覆練習,寫字要做一筆一劃教起 ,而後反覆練習。更
何況聖者﹗當知世尊于阿含中的教化,亦複如是。豈可不解其深意而妄言重 複、淺薄
、簡單﹗即知阿含首當應學,又覺阿含非學不可,那么如何學習阿含?時下學習阿含者
 有二類︰其一佛學人研習阿含,其二學佛者學習阿含。此中佛學人非者無信仰的院校
教授學人,而指為實踐佛法而研習佛學之學人。無信仰之世間學人非此所指。學佛者
指行進在趣向涅槃道上的行者。佛學人研習聖教,是以聖教為對象對所緣,以知曉聖
教為目的。其所研習可名之曰佛學 。學佛者學習聖教,是以聖教為依止,以人生、宇
宙之實相為對象,為所緣,以斷惑證真為目的 。其所學習可名之曰佛法。

  有一類佛學人,著重研習阿含的由來、結集、傳播、遷流、翻譯、版本。其成果為
後學人提供方便,于他有大功德。另有一類佛學人,著重研習阿含之架構、次序及其
內部的聯繫以及其在聖教中的位置,其成果亦為後學人提供方便,于他有大功德。

  有一類學佛者,依止阿含,直探阿含中所顯示的人生真理,以期求得正見正信,其
為趣向學佛,非正學阿含。另有一類學佛者,依止阿含,直探阿含中所開顯之修學次
第,以期如法修學,其亦為趣向學佛,非正學阿含。如上二者何故非正學阿含?以其
學為習故,習在學之外故,其學多得 知識少有智慧故,其仍在所緣境上用功,而未能
于能緣識上轉故。其是學佛之前行故,說之為趣向學佛。若其自知境界,知其尚未正
學阿含,後當趣向。由其趣向學佛,福慧雙增。若其不知自身境界,以為此即正學阿含
,于後修學當有大障礙。

  還有一類學佛者,依止阿含,面對人生,傾聽世尊教誨,如是正聞熏習,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聞離欲,即思惟離欲;聞無常,即思惟無常;聞苦,即思惟苦;聞集,
即思惟集;聞滅,即思惟 滅;聞道,即思惟道;思四念住,即思惟四念住……如是聞
思無間,學即是習,雖習阿含,不知 其有幾阿含,亦不知有幾多經,亦不知其如何次
序,更不管他幾分幾誦,有多少相應,但于煩惱 起時知其起,煩惱滅時知其滅,聖道
起時知其起,聖道滅時知其滅,如是知苦斷集修滅証道。此為正學佛,亦正學阿含。

  另有一類學佛者,依止阿含,略說如上乃至如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更有勝者︰即
其不僅傾聽世尊教誨,亦觀世尊之所行,不僅聽其所說,亦察其能說。自內正思惟︰
世尊何故于此如是說,于彼如是說,何故有時不說,何故有時不記。如是體悟世尊施
教之密義,而于能緣識上用功,不住所觀境,所觀境僅為點燃能識智慧之火用。不被
“所”所牽,而于“能”上轉,如是依阿含精進修學,是正學佛,亦正學阿含﹗


         已盡最思之所能,勸請佛子學阿含
         此不在于辯是非,多興諍論無有益
         阿含地位如法顯,阿含學修如是明
         願除見網生信解,請心正讀阿含經。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禮敬   彼   有幸者   阿羅漢    已正確完全覺者!  )

--
┌─────KKCITY─────┐  人人可架站,經營社群聯誼天地  
         bbs.kkcity.com.tw           歡迎社團/班系/歌友/藝文創作/公益申請
└──From:220.134.238.232    ──┘KKCity 開設自己喜愛的主題BBS
Tue Jun 19 01:29:02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