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弘一大師講述
庚辰地藏誕日在永春
王夢惺記
予來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時王夢惺居士來信,為言擬偕林子堅居士等將來普濟寺
,請予講經。斯時予曾復一函,俟秋涼後即入城講《金剛經》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
掩關習禪,乃不果往。日昨夢惺居士及諸仁者入山相訪,因雨小住寺院,今日適逢地藏菩
薩聖誕,故乘此勝緣,為講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要旨,以資紀念。
淨宗道侶修持之法,固以淨土三經為主。三經之外,似宜兼誦《地藏經》以為助行。因地
藏菩薩,與此土眾生有大因緣。而《地藏本願經》,尤與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
普勸淨宗道侶,應兼持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謹述旨趣於下,以備淨宗道侶採擇焉。
一、淨土之於地藏,自昔以來,困緣最深。而我八祖蓮池大師,撰《地藏本願經》序,勸
讚流通。逮我九祖蕅益大師,一生奉事地藏菩薩,讚歎弘揚益力。居九華山甚久,自稱為
「地藏之孤臣」。並盡形勤禮地藏懺儀,常持地藏真言,以懺除業障,求生極樂。又當代
淨土宗泰斗印光法師,於《地藏本願經》尤盡力弘傳流布,刊印數萬冊,令淨業學者至心
讀誦,依教行持。今者竊遵淨宗諸祖之成規,普勸同仁兼修並習。勝緣集合,蓋非偶然。
二、地藏法門以三經為主。三經者:《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十輪經》、《地藏
菩薩占察善惡業報經》。《本願經》中雖未顯說往生淨土之義,然其他二經則皆有之。《
十輪經》云:「當生淨佛國,導師之所居。」《占察經》云:「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
,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所
以我蓮宗九祖蕅益大師,禮地藏菩薩占察懺時發願文云:「捨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彌
陀,歷事諸佛,親蒙授記,迴入塵勞,普會群迷,同歸祕藏。」由是以觀,地藏法門實與
淨宗關係甚深,豈唯殊途同歸,抑亦發趣一致。
三、《觀無量壽佛經》,以修三福為淨業正因。三福之首,曰孝養父母。而《地藏本願經
》中,備陳地藏菩薩宿世孝母之因緣。故古德稱《地藏經》為「佛門之孝經」,良有以也
。凡我同仁,常應讀誦《地藏本願經》,以副《觀經》孝養之旨。併依教力行,特崇孝道
,以報親恩,而修勝福。
四、當代印光法師教人持佛名號求生西方者,必先勸信因果報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然後乃云:「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而《地藏本願經》中,廣明因果報應,至為詳盡。
凡我同仁,常應讀《地藏本願經》,依教奉行,以資淨業。倘未能深信因果報應,不在倫
常道德上切實注意,則豈僅生西未能,抑亦三塗有分。今者竊本斯意,普勸修淨業者,必
須深信因果,常檢點平時所作所為之事。真誠懺悔,努力改過。復進而修持五戒十善等,
以為念佛之助行,而作生西之資糧。
五、吾人修淨業者,倘能於現在環境之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罣礙。依苦境而消除身見
,以逆緣而堅固淨願,則誠甚善。但如是者,千萬人中罕有一二。因吾人處於凡夫地位,
雖知隨分隨力修習淨業,而於身心世界猶未能徹底看破,衣食住等不能不有所需求,水火
刀兵饑饉等天災人禍亦不能不有所顧慮。倘生活困難,災患頻起,即於修行作大障礙也。
今若能歸信地藏菩薩者,則無此慮。依《地藏經》中所載,能令吾人衣食豐足,疾疫不臨
,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壽命增加,虛耗辟除,出入神護,離諸災難等。古德云:身安而
後道隆。即是之謂。此為普勸修淨業者,應歸信地藏之要旨也。
以上略述持誦《地藏經》之旨趣。義雖未能詳盡,亦可窺其梗概。惟冀淨宗道侶,廣為傳
布。於《地藏經》至心持誦,共獲勝益焉。
(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集》)
http://book.bfnn.org/books2/1195.htm
--
確定生命的無限相續,則人生種種現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類行為價值,也有了切身的依託標準。
在生命無限相續中,目前所作所為,
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果報均須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dhcp-190.cc.HFU.edu.tw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