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百業經》(111)父 親—累世佛子 今證聖果
#1
昂首闊步看藍天
發信站: 無名小站 (bbs.wretch.cc )
                                      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  傳講
                                                堪布索達吉  譯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111)父  親

—累世佛子 今證聖果


    一時,佛在王捨城。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長大娶妻共享生活,

其妻懷孕九個月後,生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身色金黃、頭如寶傘等種

種妙相,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為孩子身相莊嚴,故取名

為美麗者。施主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美麗者。城內外的許多

人都慕名而來觀看美麗者的美貌。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圓滿福慧一切功德後,調化了許

多眾生。在王捨城,也攝受了很多弟子,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紛紛前來朝

拜、皈依世尊。美麗者問父母:「為什麼以前有很多人來我這裡,現在為

什麼不來了?」「因為釋迦牟尼佛到了王捨城,很多人都朝拜佛陀去了。」

「釋迦牟尼佛是誰呀?」美麗者的父母為他講了世尊的苦行、成道等共不

共的功德。聽完這些,美麗者生起了非常稀有的心:世尊如此莊嚴,無論

如何我一定要去拜見世尊。他再三祈求父母,父母答應了,並同他一起去

拜見世尊。遠遠地看見世尊三十二相,美麗者就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萌

生了世尊是自己父親的念頭,馬上不由自主地喊著:「父親!」,跑上前

去,抱住世尊的脖子不肯放手,世尊為他父母傳了相應的法。傳法後,施

主以為傳法圓滿了,準備帶孩子回去,怎樣勸他,他都依著世尊,不肯離

開。此時,他父母想迎請世尊去家裡受供,便在世尊前祈求開許供佛及僧

七天,世尊默許了。施主吩咐妻子先回去做飲食準備,自己陪兒子在經堂

裡過夜。第二天,施主親迎佛陀及僧眾,世尊著衣持缽帶領僧眾應供七天。

圓滿後,世尊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施主及其眷屬以智慧金剛摧毀了無明

煩惱,獲證了預流果位。美麗者又徵求父母同意,在世尊前出家,世尊以

「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傳授了近圓戒,並傳授了一

些相應的教言,他精進修持,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

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諸天共讚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拜見您的孩子成千上萬,但從未見過一個孩

子象美麗者這樣,抱住您叫父親的,這是什麼因緣?請世尊為吾等演說。」

世尊告曰:「以前,他曾五百世作我的兒子,以此習氣成熟故,他見到我

時便不由自主地叫父親,上前抱住我。」「請問世尊,以何因緣他今生生

於富裕家,身相莊嚴,令佛歡喜,沒做令佛不歡喜的事,在佛教法下,滅

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世尊告曰:「這是他前世的願力成熟故。在賢

劫人壽四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俱留遜佛出世時,有一俱嚴國王

對佛陀生起了歡喜心,發心修建一座大經堂供佛及僧,俱嚴國王每天都去

打掃經堂。一次,他有事外出,就把打掃經堂之事托咐予太子,太子遵命

去打掃。當時,俱留遜佛作了一個加持,使經堂裡的灰塵越掃越多,到天

黑了也沒掃完,太子只好在經堂裡留宿。夜晚,俱留遜佛的聲聞們顯示種

種神變,帝釋天、梵天、四大天王也來朝拜,太子看到後,覺得佛陀的威

力和功德不可思議,更增加了信喜心,再也不願意離開經堂,在經堂一住

就是五千年,為僧眾掃地。(譯者:在座的弟子們,這裡國王、太子都為

僧眾掃地。所以,我們中間的有些人不應有傲慢心,不要以為自己怎麼怎

麼樣。有時我慢、有時自卑,有時為僧眾做幾天事情,就覺得上師沒讚歎。

你們不要這樣,因為做一切善事,不要在乎別人知不知,而是要相信因果

是不虛的,一切暫時利他,都是為究竟的自利而作的,都是自己在積累資

糧。)後來,他發起了利益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心,皈依受持居士戒,臨

終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裕家,身相莊嚴,將來在象俱

留遜佛一樣的佛陀前令佛歡喜,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諸比丘,

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太子就是現在的美麗者,以其願力成熟故,在我

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因他當時對眾生生起大慈大悲心

故,今生身相莊嚴。(師言:據《入中論》觀點來講,常生嗔恨心的人,

生生世世轉為醜陋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另有一段因緣,在人天

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這位善男子出家,調伏諸根,故即生

獲得解脫。」世尊如是宣說。

出處:《百業經》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確定生命的無限相續,則人生種種現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類行為價值,也有了切身的依託標準。

    在生命無限相續中,目前所作所為,
    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果報均須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218.168.218.61
Wed Jun 6 18:27:16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