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百業經》(107) 施主之子—往昔願力 年幼證果
#1
昂首闊步看藍天
發信站: 無名小站 (bbs.wretch.cc )
                                      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  傳講
                                                堪布索達吉  譯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107)施主之子

—往昔願力  年幼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其子長大娶妻共享

生活,生了幾個孩子但都夭亡了。後來,他發心皈依阿那律尊者,在尊者

前皈依持戒,常做供養,積累資糧。之後,妻子又懷孕,九個月後,生下

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丈夫心想:應該想個辦法,使這個孩子活下去,不

能像前幾個孩子那樣夭亡,現在世人公認的阿那律尊者,具大神變大福報,

很了不起,應把孩子拜託給尊者。這樣,孩子一定會越過壽障的。夫婦便

把孩子送給阿那律尊者,尊者給孩子過著僧人的生活,越過了壽障。準備

還回孩子的那天,施主家恭請世尊、阿那律尊者及所有僧眾到家裡應供,

施主親手供養了各種飲食,尤其對阿那律尊者供養了很多金銀財寶。尊者

為他宣說了相應的法,讚歎了佛法的功德。阿那律尊者把孩子身上的法衣

脫下,給孩子換上在家人的衣服,準備交還父母。可是,剛換上的在家衣

服馬上變成了法衣,怎麼換都不行。無奈,只好讓孩子穿著法衣還給了施

主,孩子就一直披著僧衣。稍大,父母讓他與當地的五百孩子一起學習文

字,但這個孩子無論如何都不願在家裡呆,非要去住寺院,父母只好讓他

在寺院裡生活。他學習了文字,精通了論典,仍不願回家,在經堂裡,他

精進修持,獲證了預流果位。徵得父母同意,他依止阿那律尊者出家受戒,

尊者還為他傳授了教言,他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心

想:自己證果,應該去調化眾生。他觀知自己與父母和當地的五百小朋友

有殊勝的善緣,應先去調化他們。剎那間,他從祗陀園來到了父母前,對

他們突然顯現,他的父母非常歡喜,願意在兒子前聞法。他觀察父母的根

界意樂,對父母傳了相應的法,他們都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

了預流果位。並在孩子面前皈依了佛門,受持戒律。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這個孩子以何因緣生於富裕家,令佛歡喜,

出家修持,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以何因緣他父母及五百朋友由他調

化得證聖果?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這是他往昔的願力。曾在賢

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有一施主的孩子

對迦葉佛教法生起很大的信心,皈依受戒後,與其他施主的五百孩子一起

學習八種觀察等。精通後,又去扎德沃團體裡學習。一次,他和扎德沃的

朋友們一起去花園遊樂,其他的朋友因另有事要處理,便讓他先去花園裡

做各種飲食的準備,他們回來一起用午餐,他答應了。剛剛將飲食準備好,

他看見迦葉佛帶著眷屬正在化緣,心想:象佛陀和僧眾這麼殊勝的福田1

(Punna Kedara)是極為難得的,應該把這些飲食好好地供佛及僧,對朋

友們另作安排。他就迎請佛陀與僧眾來到花園,親手做了供養。應供畢,

迦葉佛給他傳授了相應的法,讚歎了佛法的功德後,率眾返回經堂了。扎

德沃的那些朋友們在回花園的路上,聽說備好的飲食被施主的兒子全供養

了,心裡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我們的飲食,他憑什麼要供佛及僧?便蓄

謀殺害他,他特別害怕,跑到父母那裡去了。父母對那些朋友們雖然好言

相勸,但他們仍不肯罷休,他只好跑到迦葉佛那裡出家,精進學習三藏,

並精通無礙,成為一位三藏法師。他的父母也皈依受戒,並經常發心做廣

大佈施。扎德沃的那些朋友聽說後就去他面前恭敬頂禮,懺其前愆,還皈

依受了戒。(師言:通過《百業經》的學習,應該知道:有些罪業,小乘自

宗是無法懺悔的,如對聖者取綽號、享用僧眾財產等,果報非常嚴重,怎

樣懺悔都是要受報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是可以消盡這些罪業的;大乘自宗

2若是五無間罪和謗法罪是難以懺悔的,但用密乘的灌頂、證悟無上大圓

滿法是可以懺淨的;密宗中謗上師、謗密法破了嚴重的密乘戒,密乘中也

不能懺盡,故所有罪中,謗金剛上師、謗密法二種惡業是最嚴重的,始終

無法懺淨,必須親自感受果報。)後來,三藏法師生病了,以各種枝、葉、

根、莖調治都無效,臨終時他發願: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雖然沒得

到什麼境界,願將來生於富裕之家,在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出家滅盡煩惱,

獲證羅漢果位。他的父母和扎德沃朋友聽了他如是發願,他們也發願:依

他的因緣,願我們將來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諸比丘,你們是

怎麼想的?當時的三藏法師即今施主的兒子,當時的父母即今父母。當時

扎德沃的朋友即今當地的五百朋友。以其往昔願力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

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其父母與朋友亦如是令佛歡喜。」

出處:《百業經》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確定生命的無限相續,則人生種種現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類行為價值,也有了切身的依託標準。

    在生命無限相續中,目前所作所為,
    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果報均須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 218.168.220.180
Wed May 30 19:59:06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