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觀念裡,
解脫輪迴,是最重要的修行目標。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的人而言,
這個目標是不可能短期實現,
而只可能一世又一世修行。
修行,有兩種階段性的目標。
一是修福,二是修慧。
為甚麼有人天生聰明,有些知識只看一點點皮毛,領會就很深?
在佛教認為,這是因為累世積有慧根。
為甚麼有人天生好命,不用拼死打工就能輕鬆念大學?
在佛教認為,這是因為累世積有福緣。
對於有慧根的人而言,
通過讀佛經,可以瞭解佛學的道理。
進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出改變。
然而,人如果欠缺福緣,
就可能生有殘缺,可能貧窮多苦,可能鎮日奔波。
如此一來,縱使此人有著絕頂的慧根,
但若是瞎眼,則不能讀經;若是貧窮,則沒機會讀經。
所以,對於一般人而言,
修福的重要性比較高,但這當然也不是說就可以荒廢修慧。
根據佛經記載,讀誦佛經,是有功德的。
「功德」,是一個佛學的專有名詞。
功德不是西方基督教曾經出現的「贖罪券」,
並不是打怪升等用的經驗值。
功,是功能;德,是善。
所謂功德,就是讓我們造善業、結善緣、得善報的功能。
道教與許多民間信仰,抄襲了功德的概念,卻混用亂用一通。
對經書磕頭也算是有功德、吃素也算是有功德、....
這些全部都不是正信佛教的觀點。
確實,佛教認為,
如果有人念誦佛經,是可以得到功德;
但這裡所謂的「功德」,是指她能因此而造善業、結善緣、得善報。
「念誦佛經」,好比「機票」:
有機票,才能搭飛機,
享受一日千里的「快速移動」。
但光是拿著機票,而不進登機門,不進機艙,
是不可能得到「快速移動」這個結果的。
所以,佛教只是強調「念經」有功德,
並不保證念經就能得到善報。
對於不懂高深佛理的人而言,
通過大聲讀經,或許可以增強她對佛法的信心。
又或許,可以透過反覆讀誦,
而將一些專有名詞牢記心中,甚至可以粗解其意。
再說,肯把時間花在讀誦佛經之上,
就不會把時間拿來看連續劇、說鄰居閒話、喝酒吸毒玩樂、....等
單就這點而言,「讀誦佛經」就已經很有「功德」了。
因為它確實會排擠人去作那些更無益處行為的時間與精力。
另外必須要說明的:
佛教針對不同根器(資質)的眾生,有許多不同的法門存在。
古代有許多兼通「淨土宗」與「禪宗」的大師,
主張通過「念佛」來融會這兩宗的法門,
以其能達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這裡所謂的念佛,就包含了:
1.觀想念佛:
透過想像觀看到佛菩薩的莊嚴法相而憶念佛。
2.觀相念佛:
觀察佛的真身法相,也就是佛性,
也就是究竟空,即參禪。
3.實相念佛:
觀看雕塑繪畫而成的佛像,而憶念佛。
4.持名念佛:
通過以聲音(或意念)念誦佛菩薩名號而憶念佛。
4-1五會念佛:
唐代法照大師所創,
主張以音律學的平上去入四聲組成五種變化而念佛。
以上幾種念佛,有的是用聲音,有的是用意念,有的則是參禪。
--
┌─────◆KKCITY◆─────┐KKMAN團隊 全新力作 ◎◎KKBOX◎◎
│ bbs.kkcity.com.tw │知名歌手通通都有 所有新歌想聽就聽
└──《From:61.57.142.156 》──┘※※ 內容豐富多元的線上音樂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