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學綱要》
┌──────────────┐
│第三章 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
□ 第一節 唯有人類可受戒
《薩婆多毗尼毗沙》卷一中說:「凡得波羅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
。」(大正二三.五○九中)八戒也是波羅提木叉戒,故除人類而外,異類眾生,上至
天人也不得戒。又說:「雖處處經中,說龍受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齋,一日一夜得
善心功德,不得齋也。」(大正二三.五○九下)又說:「一、男、二、女、三、黃門
、四、二根,四種人中,唯男、女得戒。」(大正二三.五○九下)也就是說,雖在人
類之中,也只有生理正常的男人與女人,才能得戒。
□ 第二節 犯五逆破淨戒者不得戒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中說:「如是男女中,若殺父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
、破僧輪(以上為五逆)、污比丘尼、賊住(非法而住僧中者)、越濟人(為了生活非
為佛法而出家者)、斷善根,如是等人,盡不得戒。」(大正二三.五○九下)
《優婆塞五戒相經》中說:「犯佛弟子淨戒人者,雖無犯戒之罪,然後永不得受五
戒乃至出家受具足。」(大正二四.九四三上)所謂「淨戒人」是指守持不淫戒的人,
如果他人堅持不淫戒,初次誘逼,與其行淫,便稱破人淨戒了。比丘、比丘尼、式叉摩
那、沙彌、沙彌尼,以及受持八關戒齋日的優婆塞與優婆夷,均不得使之破戒,否則自
己便永無求受任何佛戒的資格了。不過,通常均以破女尼的淨戒為主,破男人的淨戒,
總不是尋常的。然在《十誦律》卷四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佛在舍衛國,有一婆羅門
生女,面貌端正……名曰妙光……是女以先語沙門婆羅門:『共我行欲!』因緣故墮惡
道,在彼國北方,生作淫龍。」(大正二三.二八七下至二八八上)這僅僅誘使沙門婆
羅門與她行淫,尚未造成破他淨戒的事實,她便因此而墮淫龍了!
□ 第三節 受持的時限
關於受持八關戒齋的時限,各經論中,所說不一。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中說:「問曰:『受八戒法,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
一時受不?』答曰:『佛本制一日一夜,不得過限。若有力能受,一日過已,次第更受
,如是隨力多少,不計日數也。』」(大正二三.五○九上)又:「問曰:『若欲限受
晝日齋法,不受夜齋,得八齋不?若欲受夜齋,不受晝齋,得八齋不?』答曰:『不得
。』所以爾者,佛本聽一日一夜齋法,以有定限,不可違也。」(大正二三.五○九上
至中)這是說明八戒唯有一日一夜受,不得數日連受,也不得單受白天而不受夜間,或
單受夜間而不受白天。雖在《根本部皮革事》中,億耳於曠野見到單受日齋與單受夜齋
的果報者,但在《薩婆多毗尼毗沙》卷一中又接著解釋道:「有云:此是迦旃延欲度億
耳故,作變化感悟其心,非是實事。」(大正二三.五○九中)。
但在《成實論》中則說:「有人言:此法但齋一日一夜。是事不然!隨受多少戒,
或可半日乃至一月,有何咎耶?」(大正三二.三○三下)
《藥師經》中也說:「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
大正一四.四○六中)又說為了供養藥師如來:「應先造立彼佛形像……七日七夜,受
八分齋戒。」(大正一四.四○六下)這是說八分齋戒,不一定要在六齋日受持,受持
之際,可以或一年,或三月,或七日七夜,連續受持的。
不過,依照八戒的受戒文字來說,乃以「一日一夜」為準為常,為正為主,如果環
境許可,最好是一日一夜受持,好在每月只有六次。如果環境不許可,或者發心連續受
持,附近又沒有能為受戒之師,為免每日往返之勞,也不妨限年、限月、限數十日、限
數日來受持。
□ 第四節 求受的方式
《優婆塞戒經》卷五中說:「如是(八)戒者,不得一時二人並受。」(大正二四
.一○六三中)八戒只能一人一人地單獨向八戒師求受,其中的原因,根據靈芝律師的
解釋是:「不得多者,恐人參混,心不專一。泛論歸戒,獨受為佳,則心不他緣,法無
通濫。今多眾受,於理雖通,終成非便。」(《行事鈔資持記》卷三九,大正四○.四
○七下,卍續藏七○.四六A)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中說:「夫受齋法,必從他受。於何人邊受?(出家)
五眾邊。」(大正二三.五○九上)《優婆塞戒經》卷五也說:「不得佛像受邊受,要
當從人。」(大正二四.一○六三上至中)可見,八戒應向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
摩那、沙彌、沙彌尼前求受。但在《成實論》及《智度論》中,又許可自誓受。《成實
論》中說:「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我持八戒。」(大三二.三○三下)不過自誓受
也是有條件的,比如《梵網》菩薩戒,可以自誓受,唯其應在:「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
,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好相(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大二
四.一○○六下)如果不是沒有能授八戒的出家五眾的情形之下,當然還是向出家五眾
,求受八戒的好。
受八戒,可往寺院中求受,也可在自家中請八戒師來授。蕅益大師則說:「優婆塞
受齋,就寺為便,優婆夷受齋,就家為便。」(卍續藏一○六.三七五C)男人去寺院
,女人則在家。但此沒有硬性規定,唯視實際情況,隨求受八戒就好了。
□ 第五節 齋日的準備
八戒雖以六齋日為常經,但逢佛菩薩誕日,自己的生日,父母的死亡日,或為六親
眷屬作諸功德之日,以及一切紀念、懷恩、修福、祈禱之日,均應酌情受持八戒。儒家
每逢祭祀大典,也有「齋戒沐浴」的準備工夫,如《禮記》〈曲禮〉說:「齋戒以告鬼
神。」《孟子》〈離婁〉也有:「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不過,儒家齋戒的意義
,雖可與佛教相通,其內容則不同。
受持八戒之前,身口意三業,即應清淨下來,故於《增一阿含經》中說:「我今懺
悔,不自覆藏,依戒法成其戒行,八關如來齋法。」(大正二.六二五中)又如《薩婆
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若人欲受八齋,先恣情女色,或作音樂,或貪飲噉,種種戲笑
,如是等放逸事,盡心作已而後受齋,不問中前中後,盡不得齋,若本無心受齋,而作
種種放逸事,後遇善知識,即受齋者,不問中前中後,一切得齋;若欲受齋,而以事難
自礙,不得自在,事難解已而受齋者,不問中前中後,一切得齋。」(大正二三.五○
九上)
上文所言的「中前中後」,應予說明:八關戒齋的求受時間,應以持齋日的清晨為
正規,最少也該是在中午以前,今日的泰國,就是在中前受的:「每逢佛日和星期天,
早晨七八點鐘,就有很多男女佛教信徒,手裡拿著鮮花香燭,和私人簡單用的東西,陸
續來到佛寺做早課與聽僧人說法……說法之前,先為信徒們說三歸五戒……信徒中也有
受八關齋戒的……受五戒與受八關齋戒,是同在一起的,不過當僧人宣說到第六、七、
八戒時,受五戒的人不用答『持』。」(淨海法師《泰僧安居記》,《海潮音》四三卷
三月號)但如遇到逆緣阻礙,只需心念受齋,延遲到中午以後再補行求受,也是可以的
。如《俱舍論》中也說:「我恆於月八日等必當受此近住律儀(即八關戒齋),若旦有
礙緣,齋竟,亦得受。」(大正二九.七五上)
□ 第六節 如何納受戒體
有關八關戒齋的內容及其要求,介紹至此,大致已經完備了,現在再來介紹納受戒
體的方法。
本來,三歸、五戒、八戒,說戒受戒,都是很簡單的,只要準備的工夫做夠了,受
時就很容易。但在中國的大寺院中,一切講究排場,所以讀體師,也為八戒的傳授,編
了一篇〈授八戒正範〉,共分八節儀式,綱目如下:
一、敷座請師--由引禮師領導迎請和尚陞座。
二、開導--略示八戒的意義及持齋的方法。
三、請聖--迎請佛法僧及護法龍天。
四、懺悔--懺除往昔惡業,悔斷未來惡業。
五、受歸--以三歸納戒體。
六、宣戒相--宣說八戒戒相條文。
七、發願--發願以此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惡,使成無上菩提,同在彌勒的龍華
三會,了生死,化有情,生極樂。
八、勸囑回向--說明八戒的受持功德,並勸以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
此一〈授八戒正範〉,雖然很好,做起來的場面也很隆重莊嚴,但是所需時間較長
,受戒之時,除了授戒師,還要引禮師,戒師若非住持方丈,行來頗為不易。因此,弘
一大師曾經根據《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編一篇〈受八關齋戒法〉,現在照抄介紹
如下: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
我今歸命勝菩提,最上清淨佛法眾。
我發廣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
懺除一切不善業,隨喜無邊功德蘊。
先當不食一日中(案即一日夜中過午不食),後修八種功德法。(以上三說)
我名某甲,唯願阿闍梨攝受於我,我從今時,發淨信心,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
,誓歸依佛,二足勝尊;誓歸依法,離欲勝尊;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如是三寶,是所
歸趣。(以上三說)
我某甲淨信優婆塞(案受八戒者,正屬在家二眾,亦兼通於出家諸眾,如《藥師經
》中所明。此文且據在家者言,故云優婆塞,若出家者,隨宜稱之),唯願阿闍梨,憶
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訖於明旦日初出時,於其中間,奉
持八戒。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
、不非時食,七、不華鬘莊嚴其身及歌舞戲等,八、不坐臥高廣大床。我今捨離如是等
事,誓願不捨清淨,禁戒八種功德。(以上三說)
我持戒行,莊嚴其心,令心喜悅;廣修一切,相應勝行;求成佛果,究竟圓滿。(
一說)
又誦伽陀頌曰:
我發無二最上心,為諸眾生不請友。
勝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間廣利益。
願我乘是善業故,此世不久成正覺。
說法饒益於世間,解脫眾生三有苦。
以上文中的案語,均係弘一大師原文。唯其主張出家諸眾亦持八戒者,必須加以說
明:根據律制要求,八戒乃是沙彌十戒的前九戒,只要受了沙彌戒,就已終身須持八戒
,至於比丘戒,更不用說,已經包括了八戒,所以,出家諸眾,乃自然而然是終身受持
八戒的。但是,弘一大師之所以說出家諸眾也當受八戒者,止因今世的出家諸眾,殊少
依律而行。多數出家人,別說比丘戒或沙彌戒,連八戒也未能受持啊!
現在再錄《在家律要廣集》卷四中的〈受八關齋法〉如下,用供參考(卍續藏一○
六.三八○A至B):
先應教受三歸法: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等正覺是
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等
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次應教受戒齋法: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欲、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
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
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
如諸佛盡壽不偷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偷盜。
如諸佛盡壽不淫欲,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淫欲。
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
如諸佛盡壽不飲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飲酒。
如諸佛盡壽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
如諸佛盡壽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如諸佛盡壽不坐高廣大床,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廣大床。
如諸佛盡壽不非時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非時食。
我今以此八關戒齋功德,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普與眾生,同生淨土。(如果各人
自有願求,均可加入回向)
這篇〈受八關齋法〉,似較弘一大師根據《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所錄編的還要簡
要,三五分鐘之內,就可把這堂受八戒的佛事做好。並且這是將八戒與一齋,分列為九
條,稱為「戒齋法」而不稱「齋戒法」。其實,用「齋戒」二字,是受儒家「齋戒以告
鬼神」及「齋戒沐浴」的影響,依照八戒齋的次序言,應該稱為「戒齋」而非「齋戒」
。所以筆者本篇行文均用「戒齋」,徵引他文者,則隨文而錄。或也有人以為,八戒的
齋為體,稱為「齋戒」,那也不無道理。
另有此處是「如諸佛」受持戒齋,在《中阿含》〈持齋經〉中,則是比照「阿羅訶
」受持的。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