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人的內心發展,所有宗教體系都教某種定或精神修養,採取的修養形式,可能是默
禱,個人或集體念誦某種「聖經」,或將心集中在某種神聖的物體上,集中在某個人或某
個概念上。據信這些精神修養的效果是有時看到聖人並同他們談話,或聽到聲音,或某些
相似的神秘事情。他們這些是幻覺、想像、錯覺,或者只是下意識的心理,還是真實的現
象?這還不能肯定。心是看不見的力量,產生這些現象,都是很有可能的。迄今為止,某
些修瑜珈的人和神秘主義者所表演的昏睡狀態,變成了麻醉,他們沒有感覺。[i]作者曾
經看到有人是修定的姿勢,處於麻木狀態中,好像失去了思惟。因此,有些人看到這些現
象,就錯誤地認為這是定的一種修習。
佛教典籍告訴我們,人由於禪,由於精神力量的發展,能夠得到心理上的力量。這種力
量能使他看到遠方的東西,甚至看到各趣的眾生,聽到遠方的聲音,知道過去的生命,等
等。但重要的是心裡應記住,佛教的禪,不是自我催眠,不是無意識或昏迷,而是一種心
清淨的狀態,是搗亂的情慾和衝動被壓服下去。這樣,心就變成單純的定,進入一種意識
清醒和憶念的狀態。
有趣的是看到近來靈學的研究,這些現象已經得到了某種承認。有實驗心理學方面,這
個無感覺的問題,正在慢慢地取得陣地,得到的結果是它好像是超一般理解力的。[ii]
不過這些是副產物,與人的究竟解脫相比較,它們意義就不大了。有時,這些不尋常的
事情,可能甚至成為繫縛,延緩證悟。佛教所教的定,既不是為取得與什麼超人相結合,
也不是為表示什麼神秘主義的體驗,更不是為什麼自我催眠。它產生止和觀,其唯一目的
是證得牢不可破的心解脫,通過完全清除污染,從繫縛解脫,得到無上安寧。
人是身心經常變化的一種程序,在這個程序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心。所以,在佛教中,
最重視人的心。有一次,一位比丘問佛陀:
請問世尊,世界由何指導?世界由何牽引?在何法支配下,一切法運轉?
善哉,比丘!世界由心指導,世界由心牽引,在心法支配下,一切法運轉。[iii]
有些佛陀同時代的人,如尼乾子(耆那教的大雄)等,認為行為是最重要的,而佛陀則
把心放在首位。[iv]控制和打掃乾淨心地是佛陀教義的核心。通過心清淨得到快樂,贏得
圓滿的聖果。但是只要心是染污的,沒有控制住,就不能通過它取得有價值的成就。所以
佛陀強調心的清淨,對真實的快樂和離苦的解脫,是有重要意義的。
現在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和不受約束是同義語。由於現代文明的物質趨向,主要是官能
上的,認為向我(心)的馴服,妨礙自我的發展。但是在佛陀的教義中,這是很不同的。
假若一個人真正要變好,自我就必須在正確的路線上被壓制和馴服,斷除貪、嗔、癡,攝
護心,訓練心,表現出來的行為沒有貪、嗔、癡。在佛陀教義中,這是走向真正幸福與快
樂的道路。
只有心被控制住,在正確道路上保持有秩序的進步,它才對擁有者和社會有用。紊亂的
心,要對其擁有者和他人負責。世界上發生的一切大破壞,都是人造成的。因為他們不曾
學過對心的控制和平衡的方法。
階級、種姓、膚色,甚至財富和權力,都不能使人對世界有價值。只有人的品格使人偉
大,使人值得尊敬。「是品格啟發智慧。」 [v]正如佛陀所說的:
光體是出生之心,只是由於外來之物才被玷污的。[vi]
抑制心的衝動和控制邪惡嗜好,捨棄引誘物,捨棄在束縛中把持我們的東西,驅除在不
健康思想形式下獵取人類心靈的惡魔,確是很難的。這些思想是貪、嗔、癡三個死(魔)
敵的表現。通過堅持精神修養,直至得到真正的清淨以前,它們是不能被連根拔掉的。
心靈的控制,對快樂是重要的。這是道德之王,是一切真正成就的後盾力量。由於缺乏
控制,各種各樣的衝突就會在人的心中生起。假若他是控制他們的,他就應當學會對慾望
和嗜好不給與自由,應當努力生活自治、清淨和冷靜。
冷靜不是軟弱。任何時候,一種冷靜的態度表明一個人的修養。在事情順利時,一個人
沉著冷靜是不太困難的,但不順利時,確實是困難的。就是這種困難的性質,才是值得完
成的。因為由於這樣的冷靜和控制,使他建立起性格的力量。喧鬧、喋喋不休和忙亂的人
,設想只有他們才是堅強有力量的,那是很錯誤的。《長老偈》中說:
空無是鬧聲,但滿是冷靜。
愚人裝半罐,聖者一池滿。[vii]
修心靜的人,在面臨生活變遷的時候,很少是混亂的。他努力正確看待事物,看事物的
來龍去脈如何。他沒有憂慮和不安,努力看到脆弱的地方。「安靜的心……前進,不管幸
運還是不幸,在他們自己個人的速度上行走,就像雷雨時的時鐘一樣。」[viii]
關於使心冷靜和有完美的生活引導,我們就能夠達到所希望的目的,這沒有多少爭論。
但是刺激情慾的外境,引導我們進入更深的無明黑夜,並以誘餌來奴役我們。若真心誠意
地棄捨與分離,是能導致我們達到輕安和究竟解脫的。
我們要達到圓滿成就的努力,往往會受到挫折,但是失敗沒有關係。只要我們真誠,動
機純淨,不停地一再努力就行。到達一個山頂,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要從低到高慢慢
地往上爬。如有技術的治金工人,去掉黃金中的雜質,要一點一點地來做。人應當努力,
清除自己生命中污染。為了內心的發展,佛陀指出的道路是修定。讓我們現在來轉向這條
道路吧。
一個被承認的事實是,當一個人的心過於被世間事務和物質的東西所吸引時,他精神發
展的愛好就少。另一方面,他若真正修定或進行精神修養,就不大注意世間事務。瑜珈行
者或認真思考的人,就不大愛好物質的東西,不大關心世間的事務。
雖然人類的大多數歡喜官能上的快樂,被表面上似乎重要和協調的事物所吸引,但是仍
有許多東方人和西方人「眼中無塵」,熱心尋求某些不同於世間聰明、不同於世間偏見的
東西。
近來,人們曾經忙於試驗和調查心理現象,這樣的研究,好像顯示出人類心靈隱藏的通
道,驅策人尋求精神指導。人的內心發展的需要在增長,這是一個好的徵兆。
不待說,真正重要的思想生起,只能是長時期安靜的結果。內心由於幽靜,人的心就獲
得力量。最偉大的創造力是在安靜中。但是喧鬧與安靜相比,人們似乎更歡喜喧鬧。絕大
多數人每天負擔的事務那麼沉重,那麼全神貫注在表面上似乎重要的事物上。他們忽視安
靜沉思的重要性。我們進入沉思時,我們就絕對地靜下來,如實看到我們自己。我們與實
際情況面對面地站著,那我們就能學會克服軟弱和普通經驗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常常似乎
很忙,就像關在籠子裡旋轉的小松鼠,它雖很活躍,但只是在籠子裡旋轉。母雞孵在蛋上
,它表面上雖然不活動,在昏睡,但是它做出一些有用的事情來,它暖和自己的蛋,這樣
小雞就被孵出來了。
我們應當每天至少用半小時像母雞孵蛋一樣。當我們的心沉著安靜時,這是利用它的優
越條件的時候。我們用心從事安靜的信息溝通,其目的是不帶一點虛假地瞭解我們的真實
性質。現在,普通的俗人可能要問:「我們在家人,由於生活勞苦和需要,有那麼許多事
情要做,怎能找出時間修定呢?」但是人卻能找出時間在他喜歡的事情中去放縱。假若他
確實願意修定,他每天就能找出一個短暫的時間去修。不管是在黎明,還是在睡前,或者
心調停好的時候,他都能修。有時不論時間如何短暫,那時他的思想能夠定下來。
假若人能這樣日復一日地努力修一點靜觀,他就能夠比較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他以一
種更加有效的方法,有勇氣面對困難,以勇敢的精神面對煩憂,這樣更容易發現令人滿意
的事。這是值得一試的。唯一的要求是必須要有決心並敦促作出努力。
佛教中討論的一切形式的定,都是導致精神健康的,不會招致疾病。因為精神上的緊張
狀態,導致心理上的疾病。佛教的每一種定,都是為控制和緩和精神緊張狀態所作的一種
努力。治好身體上的病並不難,但治好心理上的病確實是困難的。因此,需要努力清理心
理上的污染,這可能是人能夠做的最困難的事,但這正是應當做的。「於此世間中,自稱
從精神疾病獲得自由之人甚少,即使一剎那亦無,但諸漏已盡者(阿羅漢)例外。」
[ix]
老那拘羅父體弱多病,來到佛所,向佛表示敬意,想從佛那裡聽到一點什麼使自己愉快
和舒適一些。佛陀說:
汝實虛弱有病,有此身體之人,只要求片刻之健康是愚蠢。為此,汝應作如是修習:「
我身雖有病,但我心無病。」汝自己應如是修習。[x]
應當強調的是:修定不是自願從生活中流放出去,或為以後修點什麼。定應該被運用到
日常生活的事務中去,這樣做的結果是現在就得到定,它不是與日常生活相分離的,它是
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假若我們忽視它,那生活就沒有意義了,就沒有目的和啟發了
。
在佛教中,定[xi]佔有很高的地位。因為在佛陀的教義中,定被說得那麼重要。通過修
定,才能斷除繫縛,證得菩提和無上的涅磐。
關於定的解說,正如早期佛教著作中所傳下來的,或多或少是以佛陀自己採用並證得菩
提和涅磐的方法以及他自己精神修養的經驗為基礎的。
正如佛陀成佛以前和成佛以後所修的和體證的定一樣,它分為兩種形式或兩個體系:一
是心的集中或三摩地,這就是心一境性;二是觀慧或毗缽捨那。這兩種形式中的三摩地,
有使心安靜的作用。由於這個原因,在某種範圍內,三摩地這個詞有安靜、穩定或靜止之
意。心安靜包含著心一境性,假如你歡喜,或者說它是心專注一境。心一境性是由心集中
注意有益於健康的境物、杜絕其他一切雜念而產生的。《中部》中說:
何為定?何為其特徵、需要與發展?
不管心一境性為何,此是定,四念處是定之特徵,四正勤是定之需要,不管修持如何,
此法之發展、增長。在此,此即定之修持。[xii]
這種說法,清楚地表明定的三種因素,即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一起互相支持的作用。它
們構成真正的定。
在原典和義疏中,說到有許多行業處,[xiii]其中有些注意修持之後,能使修定人達到
很高的精神集中,進入所知道的禪那,導向「無所有處定「或者」非想非非想處定「。不
過這些精神境界雖然可能很高,但它們不能、也不產生真理的證悟,不能從繫縛解脫出來
得到最高的安寧。
原典中說得明白,阿羅邏.迦羅摩和郁陀迦.羅摩子是當時兩位最著名的禪師,喬達摩
菩薩曾向他們請教。還有同時代的瑜伽行者,都不能向他指示獲得最高真理和脫離繫縛、
證得最高安全的方法。這是因為所有他們神秘主義的體驗,其最高頂點,仍是在「非想非
非想處「,都不足以探測諸法因緣生的真實性質和如實看待事物。這些禪定的體驗,無疑
產生很高的精神集中,導致絕對的寂靜,產生真正的現法樂住。現在這種快樂來自心輕安
,而心輕安是書中所說的壓服五種特殊障礙的自然而然的結果。這五種障礙,就是我們現
在要討論的。
在這裡必須說明的是,佛教中所教的修止或奢摩他,不是佛教專有的。在佛陀出世以前
,瑜伽行者就修各種系統的止,就像他們現在仍在修的那樣。印度總是一塊神秘主義的國
土,但是當時流行的瑜伽,從來沒有超越某一點。菩薩不滿於僅僅是禪悅和神秘主義的體
驗,他的唯一目的是證涅磐。為此,他探測自己心中的最幽深處,尋求為他帶來圓滿的安
寧與解脫的修行方法。
正如我們在前面看到的,菩薩最後在伽耶,坐在一株樹下修定,使自己適應於入出息念
,他這樣修,得到了完全的止之後,就能夠修觀或如實智,使他能如實看待事物,看到緣
起法的三種性質:無常、苦、無我,就是由於這種智,這種滲透的慧,菩薩能夠從堅硬的
無明之殼中破裂而出證悟實際,完全理解「以前未曾聽說的法」 ──四真諦。[xiv]
Vipassana(Vi+Passana)意為「觀」,是一個派生詞,是以一種非凡的方法觀察(從
Passana看,前綴Vi意味著非凡或特殊)。所以,Vipassana的意思是清楚的視力,超越於
平凡的看法。它不是從面上看,不是只看外表,而是如實看待事物,這意思就是說看一切
存在現象的三種特徵。是這種智力,以冷靜集中的心作為它的基礎,就能使瑜伽行者清除
自己心中的一切污染,並看到實際──涅磐。所以觀的修習,是佛陀自己的一種典型教義
,是佛陀獨有的體會,不是佛陀出現以前就有的。
止和觀一起前進,它們是同時而有的。[xv]由止與觀一起使定臻於完善,所以,止和觀
是平行的。一方面是心的靜止,另一方面是敏銳的觀察。蘇摩說:
深入觀察力(觀)的發展,與安靜集中(止)相結合,各以一種方式起作用,二者是相
等的,得到的力量都一樣。由於分析過度,就會有昏亂;由於靜止過度,惰性就會悄悄地
潛入。[xvi]
佛陀說:
諸比丘啊,修止,比丘修止得止,如實看待事物。[xvii]
但是集中的止修持,其本身是永無止境的,它只是對某種更高、更重要的東西的一種手
段,那就是觀。換句話說,這就是獲得「道」的第一因素正見的一種方法,為的是一個目
的,只是一種手段,它在八正道中起著一種重要的作用。它也被稱為心清淨。此種心清淨
是通過遏止障礙而產生的。被痛苦感受所迫的人,是不能有心清淨和集中的靜止的。很簡
單、很清楚,只要人的身心被痛苦所折磨,他就不能得到定。佛陀對這一點,說得很清楚
:
受苦之人,其心不定。[xviii]
諸比丘,為知貪、嗔、癡,應修二法,……何等為二?止與觀是也。為棄捨與滅除貪、
嗔、癡,應修此二法……。[xix]
佛陀進一步說:
諸比丘,明分二法:止與觀。修止時,心亦止,由於修心,貪被棄捨。修觀時,慧(正
見)亦觀。由於修觀,無明被棄捨。心被貪所玷污,不自由。因無明有染污時,慧不發展
。如是心解脫,乃因心消除貪;慧解脫,乃因心消除無明。[xx]
從前面所說的看,止和觀是清楚的。換句話說,道的正定和正見是不能分離的,它們在
一起彼此相互支持。沒有集中止的某種措施,觀就不能修;沒有觀的某種措施和生活性質
的某種知識,止就不能修。這一事實,佛陀是這樣解釋的: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磐。[xxi]
最高清淨的追求者,嚴格遵守戒律,修真正的苦行,焚燬自己的情慾,通過克服修定者
面臨的許多障礙,發展禪定的道路。但是有五種特殊的障礙妨礙定和解脫之道。在原典中
,這些障礙被稱為五蓋。佛陀提及這些東西時,他說:
諸比丘,有五障,招致失明,無知奪去智慧,與苦相聯繫,不能達涅磐。[xxii]
障礙,意思是妨礙和阻止精神發展的東西。它們被稱為障礙,是因為完全是覆蓋、斷絕
和阻礙。它們關上解脫之門。前面說它們有五種。何等為五?
1.貪慾。
2.嗔。
3.昏沉睡眠。
4.掉舉惡作。
5.疑。
現在分述如下:
1.貪慾是貪圖所緣的境。貪慾思想,一定妨礙精神的修養。它們擾亂心和妨礙心的集中
。貪慾是由於沒有抑制感官,在沒有攝護時,讓貪慾生起了,如是心流就被污染了。所以
需要瑜伽行者攝護其心。反對這種關閉解脫大門的障礙。
2.其次是嗔。像貪慾的情況一樣,由於不明智或非如理思惟,因而產生嗔。當它不受阻
礙地增長時,就逐漸損壞心,擋住人的視線。它曲解整個心和心所,如是就阻礙察覺真理
,封鎖自己的道路。貪和嗔以無明為基礎,不僅妨礙精神的發展,而且是人與人、國與國
之間傾軋和不和的根源。
3.第三種障礙──昏沉睡眠,是懶惰或一種心和心所的病態。它不是如某些有傾向性的
人所想的身體的懶惰,因為即是解脫了這種煩惱的阿羅漢,也感受到身體疲勞。這種懶惰
,像抹不開的黃油,使心堅硬,無活動性,這樣就減少瑜伽行者修定的熱情和認真了。因
此,他就變成心理上有病和懶惰的人了。疏忽會導致更大的懶惰,直到最後產生一種毫無
感覺的冷淡。
4.第四種障礙──掉舉惡作,是進步困難的另外一種不利情況。當心變成煩亂不寧時,
就像混亂的蜜蜂在搖晃的蜂巢裡一樣,不能集中。這種心理上的激動,妨礙靜止,封鎖著
上進的道路。心情煩亂是有害的。一個人為這為那發愁,為已辦和未辦以及不幸之事發愁
時,他就永遠不會有心境的平安。所有這些操心和麻煩,所有這些煩躁和內心的不安,妨
礙著心集中。所以這兩種不安和憂慮,都包括在五種障礙之內,它們妨礙著精神進步。
5.第五──最後的障礙──疑,是懷疑論者。疑是從巴利文的Vicikaccha一字轉化而來
的。字頭Vi是Vigata的縮寫,是無的意思;cikaccha是藥的意思。所以Vi+cikaccha,就
是無藥。是的,一個人有了困惑不解,確實是患了可怕的病,除非他擺脫自己的懷疑,他
就無藥可醫,就會繼續發愁,繼續患此種病。只要人被這種猶豫不決的思想所支配,他就
會繼續對諸法抱懷疑態度。這對精神的修養是最不利的。評論者解釋這種障礙是無能力明
確決定任何事情。這也包括得到諸禪定可能性的懷疑。
上述這五種障礙,都妨礙修定成功。不管是個人修定,還是集體修定,都有妨礙。
心被這些有害的力量纏住時,就不能就任何於身心健康有益的物體上修定成功。確實,
人的貪、嗔等思想就某一物體上是能夠集中的,但那是邪定。很明顯,只要人還有染污或
煩惱,邪惡與不健康的思想就會產生。可是修三摩地的人是不可能作惡的。因為那些障礙
已經被控制住了。
應當發展五種心理因素,即所知道的靜慮支來克服各種障礙,它們是:尋、伺、喜、樂
和一境性。它們與五障礙是相對立的,是這些心理因素將瑜伽行者從較低的心清淨水平提
升到較高的水平。與它們相聯繫的識,就變成所知道的禪那。這些心理因素,有秩序地逐
步壓服封鎖禪定之路和各種障礙。
例如貪慾,被一境性所壓服;那就是心一境性;嗔被喜所壓服;昏睡被尋所壓服;掉舉
惡作被樂所壓服;疑被伺所壓服。它們的排列是這樣的:
貪慾──一境性
嗔──喜
昏沉睡眠──尋
掉舉惡作──樂
疑──伺
現在,真正修定的人,找一個幽靜處,盡可能避開人群,通過單獨的修定,得到輕安。
這會幫助細心的人回到世間來生活得更好,會以更有秩序和更有效的方法來生活,不會再
墮落成為城市生活樂趣的犧牲者。誠實的學生為了對所學作深入研究,拒絕感官外境的吸
引,尋找一個與性格相適應的環境,努力學習,達成自己的目標。修定者也是一樣,以同
樣的方法,退居某個適合的地方,把心貫注在定的一個對像上。他現在是投身於最困難的
任務。他看自己的心如何真正地工作,他觀察自己的思想如何來如何去,以及它們如何一
再出現。他住於觀想的意境上。現在他有貪慾時,他知「我有貪慾」;無貪慾時,他知「
我無貪慾」……修定者用這樣的方法瞭解其餘四種障礙(嗔、癡、慢、疑),如是以「道
」的其他二因素--正精進和正念作幫助,構成三摩地。他首先得到近行定。接著鎮壓諸
障礙,洗清內心流出的污染,逐步達到初禪,這被稱為根本定。通過不同的階段,在適當
的時候,他得到其他三禪。[xxiii]在這種禪定的階段,他的認真穩定的心,能與無風天
不閃爍的燈火相比。此種深定準確地固定自己的心,使其不動不亂,心和心所保持平衡,
就像穩定的手拿著一對天平盤。只要他是在這種最高形式的定中,即是在最不利的條件下
,他也不被擾亂。證得四禪以後,他就能發展超常態的力量,這就是得他心通、天眼通和
宿命通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就是修這樣比較高的三摩地,仍不能使修定人處於安全的境地。因為
尚存著在看不見的意趣沒有斷除,這些意趣雖然中止了,但什麼時候只要環境許可,它們
就可能再次出現。假若減少了正精進和正念,就會使心染上病。由於他有染污,不健康的
衝動潛藏在他的心中,他還不是絕對安全的。他通過定,還得到心靜。定是得智慧的必要
手段,通過智慧,他心中存在而看不見的意趣才能被連根拔除。這些意趣在人心幽深處時
,被稱為隨眠。只要它們潛伏,就不必要食物。前五根和第六意根,以可見色、聲、香、
味、觸、法六塵的形式提供必要的食物。這些食物是適意的還是不適意的,官能扮演刺激
物的角色。不久,潛伏的意趣與其說它們上升到表面,毋寧說是被刺激起來了。當它們這
樣被提醒和刺激時,就想逃離,找出路。假若人不能明智地予以注意,對已經生起的意趣
加以控制,它們就從語言之門或行為之門逃離,或同時從這兩道門逃走。這就被稱為不軌
或違犯行為。
關於意趣的三個階段,其第三是「不軌階段」,是粗的;第二是「生起階段」,是精細
的;第一是「潛伏階段」,是更精細的。對治這三個階段,將心從這三個階段解脫的三種
武器,就是戒、定、慧。由於戒,身和語的一切惡行被控制,越軌階段的行為被遏止。確
實,馴服語言和身行,某種心理上的規定是必須的,但沒有必要是認真嚴肅的定。由於戒
,人可能是平靜的,與語言和身行相結合,但不是意,他缺少定。戒雖然有助於心境的安
定,但它不能控制意。定以慧為幫助,對付意趣的第二階段,如是就阻止它們逃脫。但是
定沒有能力消除潛在的意趣,而是由慧來完成這個任務的。由於慧(就是智),一切衝動
,一切意趣,包括其根源均被消除。這就是出離。
修觀消除潛在的意趣。所以修定的人,是他自己在定中增長智慧,如認識到:
「諸行無常……
諸行是苦……
諸法無我……」[xxiv]
智力的發展,意味著要瞭解五取蘊是無常、苦和無我。所以,熱誠明智的修定者要繼續
修慧觀,直到有一天,他第一次得到智深入,瞭解他自己的真實性質,即他的諸蘊,部分
體驗到涅磐,如是就證得初果。這種成就打破三種束縛(結)[xxv]:(1)自我錯覺,即
有一「我」控制諸蘊的幻想;(2)疑;(3)濫用各種(錯誤)儀式。打破此三種束縛之
後,他就成為須陀洹,意為預流者。[xxvi]由於他的煩惱雜質尚未完全燒盡,他還要轉生
至多七次,但不會在人趣水平之下。[xxvii]他的語言和行為完全會是合乎首先的,並戒
殺、盜、淫、妄、酒。
他繼續修自己的慧觀,削弱另外兩種束縛(結),即(4)貪慾和(5)嗔恚。他對涅磐
看得更清楚了,證得二果,成為斯陀含,意為一來者,因為他不能證得阿羅漢果,他還要
在世界上轉生一次。
最後他打破並削弱貪和嗔的束縛(結),[xxviii]然後證得三果,對涅磐看得更清楚了
,被稱為阿那含,意為不還者。因為情慾被根除之後,他不能再在包括人間在內的欲界轉
生了。欲界是較低的天界,有諸苦惱。他降生到大梵天界。[xxix]
通過正智,他證得四果,也是最後的果位,是圓滿的阿羅漢。以此證得,其餘五結[xxx]
均被打破。這五結是(6)有色貪;(7)無色貪;[xxxi](8)慢;(9)掉舉;(10)無
明。[xxxii]
他這種最後的淨化,達到的境界是黎明,是一切圓滿的常寂光照,其寂止的境界,非語
言所能形容的,是毫不動搖的心解脫。這樣,世界對他就無任何作用了。
自由了,他知:「被毀者是生,住清淨行,所作已辦,不再有此到來(意思是不再有諸
蘊相續,即不再有「有」或生)。[xxxiii]
阿羅漢已經超越善與惡,因為擺脫了產生業力的意志(即行,在緣起法中,是第二支)
。雖然他未被排除在過去的業果之外,但他不再積累新的業力了。不管他做什麼,是想、
是說或身體的行為,都不為他創造新的業力,而都是「無結果的」。這些行為不是以任何
情慾或潛在隨眠為緣而有的,它們僅僅是一種作為,但影響他人。佛陀提到這些圓滿的聖
者,他說:
遠離人世縛,超越天上縛,
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xxxiv]
猶如芥子小,來自一針尖,
彼斷貪嗔慢,被稱為大梵。[xxxv]
人的性格不同,《清淨道論》講有六種主要的形式,此六種又包括許多較小的形式,它
們歡喜貪、嗔、迷戀、信、理智和散漫。由於性格不同,業處[xxxvi]也不同。這些業處
散見各巴利文原典,尤其是經典。《清淨道論》[xxxvii]說有四十種:
十遍。
十不淨。
十隨念。
四梵住。
四無色。
一想
一差別。
關於哪一種業處與哪一種性格相通適合,據說十不淨和身隨念適合於有貪心的性格;四
梵住和四色遍適合於易怒的性格;入出息隨念適合於欺詐和散亂的性格;前六隨念適合於
有信仰的性格;適合於有理智性格是死隨念、寂止隨念、四界差別和食厭想。其餘的「遍
」和四無色適合於一切形式的性格。[xxxviii]
關於正定,要在本章中列出各種定的對象,既無餘地,也無必要。有興趣的人,可在《
清淨道論》[xxxix]或《解脫道論》[xl]中去研究。
事實上,難度和速度的規定不能與不同的性格和不同對像規定下來。《中部》中有兩部
經(第六十一經、第六十二經),是佛陀教羅侯羅尊者時的告誡。這兩經全都是關於觀的
指示。在第六十二經中,有趣而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對羅侯羅說了七種不同形式的觀。據義
疏說,羅侯羅接受這些開示時,還是一個沙彌,只有十八歲。下面是那部經的摘要:
羅侯羅,修慈觀,因此觀斷除嗔。
羅侯羅,修悲觀,因此觀斷除殘忍。
羅侯羅,修喜觀,因此觀斷除嫌惡。
羅侯羅,修捨觀,因此觀斷除恨。
羅侯羅,修不淨觀,因此觀斷除貪。
羅侯羅,修無常觀,因此觀斷除慢。
羅侯羅,修數息觀,經常修,產生大果,有大益處。
沒有必要修所有四十種觀,重要的是選擇其中最適合於自己的一種就行了。要尋求有修
定經驗的人幫助指導,但是在開始,書中所說的,對熱心修定的人就夠了。不過,最重要
的是忠實地認識是什麼樣的性格。因為只有這樣作了,你才能選擇適合於你的定。一旦選
定,就以堅定的信念去修。假若你被世間的日常事務所佔住,你可能不易擺脫,不能每天
在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認真個一定時間的定。但是假若你虔誠,也能辦到,並能成功。修定
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來修一個相當的時期,你不應當期望很快就得到結果。心理的變化是很
慢的。通過安靜觀想的修持,得到輕安的心,你能成功嗎?洛德.霍德的答覆是有趣的:
…… 答覆是「是」,但又怎樣呢?好,不是通過做「某種偉大的事」。有些人問:「如
何是聖者、聖者?」答覆來了:「在困難時需要高興,他們就高興;在困難時需要忍耐,
他們就忍耐;在他們要站住不動時,他們就推向前進;在他們要說話時,他們就保持沉默
。這就是一切,是那麼簡單,但又是那麼困難。這是一種心理衛生學的事。……[xli]
讓我們來討論觀想的四十種對像中的一種,這就是數息觀。數息觀是很有名的,是許多
人喜歡修持的。菩薩在菩提樹下為求證菩提而努力時,是修的這種觀。佛陀自己最強調這
種觀的重要性。有一次,佛陀說:「諸比丘,我希望單獨在幽靜處住三月,來我處只有為
我送飯之人。」諸比丘答:「善哉,世尊。」在三個月末尾,佛陀對諸比丘說:
諸比丘,若他人(屬於其他信仰者)問汝等:「沙門瞿曇於雨季安居中常修何定?」汝
等應說:「佛陀於雨季安居中常修數息觀。」於此,諸比丘,我數入息,我數出息……(
如前經中所說)。諸比丘,正確說話者,應說入出息是聖者生活之方法,是淨住,是如來
之生活方式。[xlii]
在佛教藏經中,有許多地方提到修這種數息觀。佛陀告誡羅侯羅時,就此種觀作詳細的
指示,是不奇怪的。讓我們再次轉向《中部》第六十二經:[xliii]
羅侯羅比丘去到林中,在一株樹下或幽靜處,盤腿而坐,身體保持直立,憶念警覺,彼
作入息,彼作出息。作長入息時,彼知:「我作長入息。」作長出息時,彼知:「我作長
出息」;作短入息時,彼知:「我作短入息」;作短出息時,彼知:「我作短出息」。「
我有意識知入息全過程」,彼如是訓練自己;「我有意識知出息全過程,」彼如是訓練自
己;「我入息停止身體(息)作用」,彼如是訓練自己等等。
經中繼續說入出息事,末尾言:
羅侯羅,修數息觀,如是發展並常修習,產生多果,有大好處。羅侯羅,以念修入出息
時,是如是發展與修習,即最後之入出息停止亦知,非不知。
在這裡應當注意到「彼有意識入息」和「彼有意識出息」等字。「有意識」意為「知道
」,是「意念」。他是念息,而不念他自己。他的唯一目的是集中心的注意於息上,排除
其他思想,將心固定在息上。因為假若「邊緣」區有什麼東西突然襲擊「焦點」區,他就
不能集中,他就變成東拉西扯了。
修數息觀時,應將注意力固定在流動氣息振動的鼻孔上,注意是如何入出息的,而不是
跟隨入出息跑,你的息不應停止。在你這方面,不作任何努力或勉強,應聽其自然。息可
能變得很微弱,你不再注意它,但那不應意味著你的心是空虛的。當你次第繼續修這種念
處時,當你的心完全集中在息上時,你會注意到只有一息,在其背後沒有別的什麼──沒
有「我」或任何類似性質的東西──那就是息和你不是兩碼事,只是一種過程。假若你能
達到那樣的理解水平,你的定就是很高的了。以此,就有興高采烈的歡喜,有寂止和心的
安寧,但是這可能只是短暫的一剎那,你的心可能又一次散漫。你的思想可能奇怪,你可
能發現定下來很困難。這沒有關係,你應「繼續勇敢地敦促」,即是你未得到禪境,這種
定也會帶來諸多益處。它會幫助思想明淨,理解深入,心理平衡和安寧。它會改進你的身
心健康,使你相適應。
佛陀說:
諸比丘,數息觀,若發展並常修持,產生多種結果,有許多益處。諸比丘,數息觀,若
發展並常修持,完成修「四念處」。四念處,若發展並常修持,產生修七覺支。七覺支,
若發展並常修持,由於智慧,產生解脫。[xliv]
數息觀,已敘述如上,比初學所需者要多。但是在本章關於三摩地的範圍內,不可能更
詳細地說。希望瞭解詳情的人,可參考上面所提到的書。[xlv]
定作為佛陀教義的中心,他經常強調精神訓練的重要性。他建議並鼓勵別人得到自制,
例如他所說的下面這些話: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
木匠之繩木,智者自調御。[xlvi]
關於這首偈文的故事,從各方面說,都是重要的。舍利弗尊者的一個弟子名叫智賢,很
年輕,在僧團中仍是一個沙彌。有一天,他跟在長老的後面進村乞食。他們向前走時,看
到一條溝。沙彌便問老師:
──尊者,此為何物?
──一條溝。
──彼等以此作何用?
──彼等用此引水灌溉農田。
──此水是否被賦予某種生命,此水有心否?
──無。
──尊者,彼等能引此無理性、無活力之物去彼等歡喜之任何地方否?
──能。
接著沙彌想:
──若彼等能引如此無活力之物去彼等希望之地。有心之人為何不能使其心在控制之下
,贏得此生之聖果(阿羅漢果)?
他們繼續前行,又看到一些造箭之人正在工作。沙彌問:
──尊者,此等人在作何事?
──彼等是裝羽之人,以羽毛來矯正箭的方向。
──此等箭有理性否?
──無,彼等無理性。
接著沙彌想:
──若彼等能造此箭,有心之人為何不能集中注意於心,使其在控制之下,因而努力達
到目的?
他們繼續前行,看到一些車輪製作者正在工作。沙彌又問:
──尊者,彼等在作何事?
──彼等制輪,使木適合於輪形。
──此木有心否?
──無。
接著沙彌想:
──此等人能使無心之木成輪,有感覺之人為何不能控制其心,過清淨生活?
如是沙彌仔細思考此三事,對長老說:
──尊者,請您接過缽與衣,我要回去。
長老同意沙彌的請求。沙彌向他致敬後,便往回走。他進入長老之住室,坐下修定。他
就自身修觀,集中自己的思想於所觀之境,由此得到了智慧,證得了阿羅漢果。沙彌這樣
做,是在他出家後的第八天。他雖年輕,但在定中成熟了。通過控制其心,覺悟到了真諦
。[xlvii]
佛陀提到這些聖者,他說:
比丘入屏處,彼之心寂靜,
審觀於正法,得受超人樂。
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
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xlviii]
-------------------------------------------------------------
註釋:
[i] 亞歷山德拉.戴維.尼爾(alexandra Davil Neel)著《與西藏神秘主義者和魔術
家在一起》,其中有西藏神秘主義者有趣的故事。
[ii] 欲知詳情,請閱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J.B.萊因(J.B.Rhine)、弗吉尼
亞大學(Virginia University)的伊恩.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等人的菱以及這些
教授向科學出版物提供的論文,吉納.塞米納拉(Gina Cerminara)的書和《凱斯報告》
(Cayce Reports)。
[iii] 《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七七頁;《相應部》第一卷第三九頁,此為偈文,提問者
是一神人。
[iv] 是《優波離經》(Upali-sutta)。
[v]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二頁。
[vi]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頁。
[vii] 《經集》第七二一偈。
[viii] R.L.史蒂文森(R.L.Stevenson)。
[ix] 《增支部》第二卷第一四三頁。
[x] 《相應部》第三卷第三頁。
[xi] Meditation一字,實際不與佛教術語Bhavana相當。Bhavana意為「發展」或「修養
」,即心的發展或心的修養。Bhavana的真實意義是修養,就是消除一切邪惡和不健康的
心理因素,發展或修養一切善的和健康的心理因素,目的是產生輕安。集中的心,看到一
切事物現象的真實性質,從繫縛的斷除證得無上的安寧──涅磐。
[xii] 《中部》第一卷第三O一頁第四四經。
[xiii] Kammatthana(行業處),意為集中的基礎,就是心集中於某種有益於健康的境
物上。
[xiv] 《相應部》第五卷第一四九頁(初次說法)。
[xv] 《中部》第一四九經。
[xvi] 蘇摩著《念的方法》。
[xvii] 《相應部》第三卷第五經。
[xvi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三九八頁。
[xix]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O頁。
[xx] 《增支部》第一卷第六一頁。
[xxi] 《法句》第三七二偈。
[xx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九七頁。
[xxiii] 四禪在經中的公式是:
(A)「諸比丘,於此,有比丘離貪、離不善思惟,此是離生,證得並住於初禪,有適用
思惟、持久思惟、喜與樂相隨。」
(B)「又由於減少實用與持久思惟,彼證得並住於二禪,此是內心安靜,是心一境性,
無實用與與持久思惟,有喜與樂。」
(C)「又由於離喜,彼以正智住於捨、念,享受身中妙樂,證得並住於三禪,聖者稱此
為『住於捨,念於樂』。」
(D)「又由於棄捨樂與苦,喜、憂已無,彼證得並住於四禪,既非苦,亦非樂,此是捨
念清淨。」
(《長部》第一八六經;《中部》第一卷第一五九第一八一經及他處。)
[xxiv] 《法句》第二七七──九偈。
[xxv] 有十束縛(結):1.Sakkaya-ditthi(身見);2.Viciccha(疑);
3.Silalabbata-paramasa(戒禁取);4.Kamaraga(欲貪);5.Vyapada(嗔);
6.Ruparaga(色貪);7.Aruparaga(無色貪);8. Mana(慢);9.Uddhacca(掉舉);
10.Avijja(無明);(《長部》第三三《等誦經》)。
[xxvi] 「流」是「道」的同義語(《義疏》)。
[xxvii] 《經集》中的《寶經》第十偈表明了同樣的思想。詳見偈文和術語的解釋,見
諾納摩裡(Nanamoli)比丘著《小品閱讀與說明》第二O四頁(倫敦巴利聖典會,1960)
。
[xxviii] 此五被稱為「下分」結(束縛),因為它們束縛人在下界,即所知道的欲界。
見《中部》第六經、第六四經。
[xxix] 見《中部》第六經;《相應部》第五卷第六一頁。
[xxx] 此五是「上分」結(束縛),因為它們束縛人到上界。見《長部》第三三經;《
相應部》第五六一頁。
[xxxi] 這是貪色界和無色界或者是貪色界禪和無色界禪。雖然這些貪不像官能快樂那麼
粗,但它們仍是精細的貪慾,所以妨礙上等的證悟。
[xxxii]《相應部》第三卷第三二二頁。
[xxxiii] 《法句》第三九、第四一二偈。
[xxxiv] 此處婆羅門或大梵一詞,從斷惡的意義上講,它是阿羅漢的同義語。參看《法
句》第三八八偈。
[xxxv] 《經集》第六三一偈。
[xxxvi] 《清淨道論》第三章。
[xxxvii] 《清淨道論》第三章。
[xxxviii] 《清淨道論》第三章。
[xxxix] 《清淨道論》。
[xl] 《解脫道論》。
[xli] 特魯曼.伍德講師在皇家藝術學會講《靜心衛生學》。
[xl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三二六頁。
[xliii] 也見《中部》第一一八《入出息唸經》和《入出息相就》;《相應部》第五卷
第三一一頁。
[xliv] 《中部》第一一八經。
[xlv] 也見迦葉波長老著《關於以數息為基礎的定》(科倫坡,1962)。
[xlvi] 《法句》第八O偈;《長老偈》第八七七偈。
[xlvii] 《法句義疏》第二卷第一四一頁。
[xlviii] 《法句》第三七三、三七四偈。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 ◤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詞搜尋!!
│ bbs.kkcity.com.tw │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122.127.42.230 》──┘ ◤ 唱片公司授權,音樂盡情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