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 傳講
堪布索達吉 譯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52)新來的比丘
—騙他受害 今遭毒打
一時,佛在捨衛城。每年有兩大法會:夏三月安居法會和解製法會1。
安居(Vassa)時,比丘們有些住山洞,有些住山林,有些住屍陀林,各自
精進修持。解制時,僧眾中有不懂的可以請示世尊,有些有能說的也可以
說等。解制後可以出遊,外出化緣。
一次,解制後,一位新來不久的比丘,對捨衛城不太熟悉,頭腦又
不太靈活,他也手持錫杖,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了。時間臨近下午,他仍
沒化到緣,見其他比丘都滿缽而歸,他有點著急,又不知去哪裡化,就到
處走。結果碰上了涅嘎沃【漢語:鄔難陀(Upananda),是六群惡性比丘2(Sad
Vargika Bhiksu)之一】,新來比丘覺得他肯定會告訴自己該去哪裡化緣
的。就上前詢問:「請問比丘,哪裡可以化到緣?因我是新來的,請給我
指點。」這個性本不善的鄔難陀聽了就心生害意:這附近有一個施主,做
任何事也不吉祥,對佛法也沒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機來捉弄他一次。於
是,鄔難陀就指點說:「新來的比丘到某某施主家去能化到緣。」他自己
另去別處化滿了一缽先溜走了。這新來的比丘就按鄔難陀的指點到了施主
家門前,正趕上施主有事想出門,一出大門正巧看見有個比丘來化緣,頓
時覺得很不吉祥:頭光光的穿個黃袍,怎樣看都不順眼,討厭死了。他越
看越上火,忍不住上去一把抓住比丘,不分青紅皂白用拳頭石頭將他暴打
一頓,再把他摔在地上,摔得他頭破血流,把錫杖折斷,缽盂打破,法衣
撕爛……這個比丘被打得落花流水,半死不活。比丘悲哀地想:化不到緣
倒不要緊,要緊的是能盡快逃脫這意想不到的大難。三寶的加持,他遍體
鱗傷地逃回了祗陀園。諸比丘見他僅拿個破缽狼狽不堪的樣子,就問:「怎
麼了?是不是遇上強盜了?」他搖頭不語。時比丘眾馬上往佛前稟白事情
的原委。佛慈悲地告諸比丘:「以後,凡對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一定
要好好指點;若客比丘新來此處,不熟悉,最好不要讓他去化緣,否則,將
有諸多過患。」(有關詳細的開遮持犯於戒律中廣明。)諸比丘復次請問:
「世尊,為何鄔難陀今天特意欺騙加害這位新來比丘,使其遭此大違緣?
願為吾等演說其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鄔難陀不僅是今生欺騙他,以前也曾欺騙過他,且聽他
們的因緣:很早以前,一隻烏龜在蓮花池裡安閒自在地游著,一個狡猾的
狐狸來池邊喝水,正巧看見了它,馬上把它含在嘴裡,烏龜非常害怕,告
訴狐狸:『朋友,請不要吃我,我身體太小,只夠您一口,不夠您充腹,
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訴你一個比我身體大的動物,讓您飽餐一頓。』狐狸
聽了烏龜的話,覺得有道理,就放下烏龜答應不吃它,但要它告訴大動物
在哪裡。烏龜騙它說:『在某某地方的一個山洞裡,有雪蛙八母子,您若
去吃它們還是可以飽餐的。』實際上,山洞裡是一個母獅子和兩隻乳獅子,
母獅子的習性是對乳獅子剛生下的幾個月內天天護持,一直不離開的。這
個狐狸高興地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隻狐狸,就問它:『您好,哪裡去
呀?』它說:『剛才蓮池中有一隻烏龜,我想吃它,但它告訴我前面一個
山洞裡有八母子的雪蛙,故我要前去想飽餐一頓。』另外那個狐狸勸它:
『千萬別去山洞裡,否則有很大的違緣。』它卻自不量力地吹噓道:『象
我這樣的狐狸力大無比,不管怎樣,我都會如大象踩泥水一樣應付過去的,
今天我是一定要吃掉它們,你不要管我。』它興致勃勃地來到山洞前,兩
個小獅子見來了個狐狸也很高興,馬上抓住它,一個吃耳朵一個吃尾巴, 慈
悲的母獅子說:『不要吃它,放了它吧。』兩個小獅子就把它放了,它成
了沒耳朵沒尾巴的東西,趕忙往回逃。往回走時又碰到了剛才那隻狐狸,
那隻狐狸心裡覺得蠻好笑的,就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唉!世
上沒有像你這樣無耳無尾的狐狸,你很像大象踩泥水一樣,到山洞裡英勇
搏鬥,很了不起啊!』狐狸自己也是深覺慚愧,對它說:『確實我很羞愧,
很抱歉沒聽您的勸告。不過,情有可原的是那只烏龜騙我,我輕易相信了,
去了山洞裡沒見到雪蛙卻遇上了獅子,結果弄成這付樣子。』諸比丘,當
時的烏龜就是現在鄔的難陀,當時的狐狸就是現在的這位新來的比丘。所
以,當時它也是亂指地方給狐狸,使它受到違緣,今生又是鄔難陀給他亂
指路,使他受到很大的違緣。這是前世的因緣。」
出處:《百業經》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確定生命的無限相續,則人生種種現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類行為價值,也有了切身的依託標準。
在生命無限相續中,目前所作所為,
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果報均須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218-168-210-59.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7/01/03 20:11:18 從 218.168.210.59 修改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