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基本教義-正思惟
#1

發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八正道的第二個因素是正思惟,它是正見的結果。此二者在八正道的
關係中,構成「慧」。正思惟是如實看待事物的結果。思想是重要的
。因為人的語言和行動,均以思想為根源,是思想轉化成語言和行為
。我們語言的善或惡的結果,唯一依靠的是我們的思想,依靠思想,
依靠思想方法。所以用正確思考代替錯誤思考是重要的。經常引用但
又新鮮的《法句》開宗明義的偈文告訴我們思想的極大重要性和旨趣
。偈文如下:

諸法意先行,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
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先行,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
如影不離行。【i】

從佛陀的這些話,很清楚,我們語言或行為的美或醜,全在我們的思
想,這是真實的。思想旅行,比我們想像的任何事情都要快;它們漫
遊所希望去的任何地方。它們對我們和外界的影響是驚人的。每一種
醜惡和道德上令人厭惡的思想,玷污著人類的心靈,很可能造成難以
形容的傷害。錯誤的言行,是錯誤思想狀態的表現。但是如果人用正
見集中在正確的思想上,就能夠產生很大的結果和好的思想。

那麼什麼是正思惟呢?

那就是出離思想、善意和不傷害或慈悲。【ii】 它們的反面是貪愛、
惡意和傷害。【iii】

在《雙考經》【iv】中,佛陀詳細地解釋了他在成佛以前是如何經受
「雙考」的。

貪愛、惡意和傷害思想是一種類型,出離、善意和慈悲等思想是另外
一種類型。當貪愛、惡意和傷害思想生起時,他知道這既害自己,也
害別人,妨礙直觀的智慧,造成痛苦,不能證入涅磐。因此,他堅持
避免這類思想,清除這類思想,使其不再生起。

當出離、善意和慈悲等思想生起時,他知道這既不害自己,也不害別
人,它們發展直觀的智慧,不招致痛苦,導向涅磐。

佛陀繼續說,通過反思,他怎樣使自己的心堅定、安寧與修定結合起
來。接著他說,他如何避開不健康的思想,進入並住於初禪、二禪、
三禪和四禪,以及最後他是怎樣如實理解四真諦的。

在這裡,重要的是看到怎樣斷除一切罪惡根源的三根本煩惱──貪、
嗔、癡,這就要靠正見和正思惟了。

癡,是無明的另一名稱,正如我們在前面看到的,只好由正見來斷除
它;而貪愛和嗔恨則由正思惟來斷除。正見和正思惟,二者都由「道
」的其餘因素來支持。

現在讓我們來瞭解罪惡思想並努力斷除的重要性以及這樣做的方法,
這必須是由出離、慈和悲的正當修持來完成的。當一個人的心被貪或
嗔迷住時,他就不可能看清事物。但是這些障礙的清除,並不意味著
是與心有害的思想鬥爭,必須學會面對面地看待這些思想──它們怎
樣出現,怎樣再出現,最後折伏心。必須研究它們的性質。假如一個
人允許他的心裡繼續容納貪和嗔的思想,不努力控制它們,那些思想
就會增強並有支配自己的心的力量。但是假如一個人真的決心要斷除
惡思想,他就會努力逐漸培修善的思想,抵制有害的思想,淨化自己
的心。假如當一個人被見聞等感覺擾亂時,出離思想,就會為他的心
帶來平靜。同樣,慈和悲會平息仇恨、憤怒、殘忍和報復心。但是,
我們必須承認那是不容易的,做到要有很大的決心和努力。

有些人認為由於貪愛是一種自然的衝動,所以不必阻止。另外一些人
則認為應當用力制止。從最高的觀點看,貪或嗔只是一種思想,一種
尋伺。一個人在允許自己的貪心發展或壓制時,他必須不帶任何偏見
地看到貪心本身,只有那樣,他才能看到思想的根源。他是讓其增強
還是使其變弱或者去掉它,全在於他自己。還有,當感官與某種外境
接觸,或者意根與意境,這些境是討厭的,那就會發生衝突,就會招
致憤怒、反感和仇恨。

如是我們看到:由於愚癡,通過在官能上的刺激,生起貪、嗔和其他
有害的思想。當一個人被外境所欺騙時,受就生起,或者依戀外境,
或者憎恨它。【v】就像原子的狀況一樣,有吸引,有排斥。假如我
們觀察周圍,我們注意到人類社會總是被這兩種強有力的衝動──貪
和癡──所迷住。只要人被這些煩惱所影響,生活的變動就會繼續壓
迫他。但是當這些煩惱被控制住時,如果不是消滅,他也不會被變化
所影響。只要人還住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變遷是不可避免的。不過
,人能夠發展他的心,並自我約束到這種程度,即不被這些變化帶來
的混亂所動而能夠泰然自若。

佛陀說法是有條不紊的,他並不對所有預會的人,宣講自己教義的本
質四真諦。當他知道一個人接受比較深奧的法尚不夠成熟時,他就以
漸進的方法對他只說比較簡單的法。他對他說佈施、戒、天堂〈這些
比較簡單的方面〉,【vi】說官能的快樂不利、空虛和染污,說棄
捨的好處。

當佛陀知道一個人的心已作好準備,性格柔順,沒有障礙,精神高漲
和高興時,只有在這時,他才專門對他說諸佛自己發現的法:苦、集
、滅、道四諦。【vii】

從上面所說的看,很明顯,假如一個人準備捨棄貪愛思想,他就能掌
握究竟的真理。當他的心從這類思想解脫時,他就領悟真理並獲得正
見。這樣,我們就看到正思惟是如何幫助正見的。它們互相依存,並
產生正智。

佛陀是通過自己的經歷說棄捨,並非憑道聽途說。他談自己棄捨的故
事時說:

諸比丘,我在成佛以前還是菩薩時,我也是受生、老、病、死、苦與
染污者,曾尋找何為應受生、老、病、死、苦與染污。諸比丘,旋即
我想起我為何應受生……與染污,尋找何為同樣應受生……與染污。
假若有何應受生……與染污,我是否尋找不生,斷除繫縛,得到最高
境界涅磐。

諸比丘,其後不久……我在年富力強之青年時代,即剃除鬚髮,穿上
染色衣,從有家到無家〈出家了〉。【viii】

這是「聖求」。

還有,喬達摩菩薩「前進」出家,放棄王位,成為苦行者的這種思想
,在一部很有鼓勵性質的經【ix】中傳播了。正如經中所說,一天
他到王捨城乞食,頻毗娑羅王從王宮往下看,看到菩薩手持缽盂在街
上走,步履相稱,眼睛朝下。國王被他的安詳舉止所感動,便派人去
看他往何處去,住在什麼地主。他收到報告後,立即騎上般茶婆〈馬
名〉去見菩薩,並說:

你年輕,年富力強,相貌端正,你好像是剎帝利人。【x】

佛陀答道:

啊,大王,我之世系是日種,是釋迦族人,此為我已放棄之家族。我
不希望快樂。我知快樂之危險,看到出家之安穩。我努力走自己之路
〈為最高之捨棄──涅磐〉,在努力中〈不是為官能之快樂〉,我心
愉快。

從上面所說的看,我們理解到「出家」和「厭離」快樂是相同的。出
家的目的,是擺脫煩惱欲和物質欲等思想。出家是真正的自我犧牲,
若要產生滿意的結果,強調這樣做,必須是真誠的。

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因為離開世俗的聲色引誘和奢侈的物質
生活享受,並不是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人都離開世俗。佛陀並不
希望他的所有信奉者都成為修苦行的人。

有家到無家,出家甚艱難;以此為快樂,做到亦甚難。【xi】

在佛教教義中,充分賦予弟子們以生活的自由。他們如果發現自己很
難再繼續比丘生活,也不勉強,可以自由離開僧團。恢復原來在家生
活面貌,並不受到蔑視。

佛陀說:

諸比丘,有兩種快樂,即在家樂與出家樂,出家離欲為上等。【xii】

這裡並不包含著佛陀貶低在家生活,他只是說他自己的體會。事實上
,他曾享受過這兩種快樂。但是有一點應當記住:不管是比丘,還是
在家人,都必須修一樣的道,即以戒、定、慧為共同目標的古道。

心中如果產生真誠的出離思想,這並不是消極的逃跑主義。那些不懂
出離意義的人,或以那些慣於過著懶惰、無價值和寄生生活的「假出
家者」來判斷的人,匆忙得出結論說出離或出世是逃跑主義,是自私
的生活方式,這是極端錯誤的。出世比丘是最高形式的利他主義者。
他從社會所取甚少,而給與社會的則甚多。《法句》說:

牟尼入村落,譬喻蜂採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蜜去。【xiii】

確實,由於時間的遷移,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是放棄世間享受的真正
佛教比丘,自願過著貧困的生活,在比丘生活的範圍內,是以無私奉
獻的精神為別人服務和求得心靈的解脫為目的。過比丘生活有兩種方
法:一種是繼續不斷的修定;另一種是部分時間修定,部分時間研究
和弘揚佛法。比丘根據自己的性情、年齡和環境,採取這種或那種方
法,盡自己應盡的義務。

在討論「出家」問題,即當比丘、隱士或遁世者時,不應以為實踐佛
教只是比丘的事,與俗人無關。佛陀教導的八正道,是適用於一切人
的──男人或女人,在家人或出家人,我們能將法只限制在少數出家
人身上嗎?比丘生活確實比在家人的生活有助於修定,有助於棄捨有
害的思想。在家人的生活則充滿辛勞和需求。在家人過出家一樣的「
清淨生活」是不容易的。一個理想出家人的生活是:他沒有家庭煩惱
和其他世間瑣事,更適合於精神安穩的發展,這是不能否認的。但這
不意味著在家人中無人能獲得精神上的清淨。遠非如此。假如一個人
過在家生活時能制服自己易變的心,假如他節制身體的過分放縱享受
,能控制孳生的慾望和興奮,他也肯定能達到和出家人一樣享有的精
神境界。當然,無須說圓滿清淨和解脫來自完全超脫與棄捨了。所有
這些成就,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這要看他的心如何使用。

一個人從城市的喧囂中出來,或是住到森林中去,但是假若他的心不
集中,似乎仍在喧鬧中,壞的思想仍在心中起著破壞作用,他就應當
離開森林,因為他進入森林的條件未達到。在森林中,只有他的心安
靜,諸漏逐漸息滅,他才會喜悅。另一方面,假如一個人住在村裡,
該處聽得到人們的喧嘩聲,而他的心卻能夠安靜,他就遠比住在森林
中心不清靜的人高尚。【xiv】

關於這一點,彌醯的故事是有趣的。佛陀成佛後第十三年,彌醯是他
的侍者,他們住在一座叫做查利迦的山上。下面是故事的簡要情節。
在一條河邊,彌醯被一座美麗的芒果林所吸引。他想假如佛陀允許他
離開,他就去那裡修定。如是他走近佛陀,告訴他自己的希望。

佛陀說:

等一等,彌醯,因為只有你我二人,待有其他比丘來後,你再去。
儘管佛陀警告,但彌醯再三重複他的請求。接著佛陀答覆說:

好吧,彌醯,你說要去努力修定,我還能說什麼呢?現在按照你的想
法去做吧。

彌醯終於前往芒果林中修定。他在那裡的時候,產生了三種不好的念
頭,即享樂、嗔恨和傷害。他自己也感到吃驚,他想:「奇怪,這是
令人吃驚的!我誠心出家,還被這些不健康的念頭所襲擊。」

如是彌醯回到佛陀的身邊,並告訴他所發生的事。佛陀接著說:

彌醯,為不成熟之心得解脫,有五事有助於心之成熟:

〈A〉善友;
〈B〉遵守重要戒律指導的善行;
〈C〉有助於冷靜、安定、休止、菩提和涅磐之好建議;
〈D〉努力棄捨不善思想,獲得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思想;
〈E〉獲得辨別事物消長的智慧。【xv】

超然於享樂是厭離的特點,厭離是與一切世俗的慾望極其相反的。把
整個注意力集中在心念上這當然是以涅磐為目標的。

佛陀在許多經中解釋欲樂的特點、它的危害和不利。在第一次說法中
,他解釋說縱慾是低級、一般、卑劣和世俗之事,給弟子們的印象是
需要捨棄快樂。佛陀將這些供人快樂的比作骷髏、一塊骨頭、一片肉
、一把乾草火、一個滾燙的火坑、一場夢、借來的貨物、一株果樹、
一個屠戶、一把劍和一塊砧板、一根火刑柱和一個蛇頭,它們給人帶
來許多痛苦和失望,危險很大。【xvi】

佛陀進一步說:

諸比丘,此等快樂是無常、苦、虛妄、不真實。 【xvii】 此種愚人之
廢話乃妄想所造……在此,此等邪惡不健康之觀念導致貪婪、惡意與
爭吵。【xviii】

但是對追求快樂的人來說,對實利主義者,這好像在道義上是一種枯
燥無味的說教。然而對那些努力面對事實和如實看待事物的人來說,
他們以冷靜的辨別力,認為這些話沒有說錯。現代的心理學家和倫理
學家,當他們探討到心理學的問題時,人們只是盡力重新探究佛陀在
二十五個世紀以前所說的話。

在正思惟的三類劃分中,伴隨有善意和無害思想。它們與慈和悲相當
。慈和悲屬於四梵住,是兩種高尚的心境,有助於清淨的生活。它們
消除自私和不協調,促進利他主義,促進團結和兄弟情誼。它們是不
分種族、種姓、膚色、社團、信仰、東方或西方的一切眾生而修的思
想。所以,它被稱為無量心。因為它很圓融,不限制與別人完全隔絕
。它沒有任何偏心,或根據階層、品德、地位、權利、學問、等級把
人分開,等等。它給一切眾生以安樂。

正如書中指出的,這兩種道德不僅能作為對同類的行為方式的修持,
而且也是一種定,此定發展成為所知道的梵住觀,熱心有次第的修持
,它們能引導修定人到達比較高的精神發展階段,即人們所說的禪。
佛陀在對羅侯羅的勸勉中說:

羅侯羅,修慈觀;因為修慈觀,嗔即被滅除。羅侯羅,修悲觀;因為
修悲觀,傷害與殘忍即被滅除。【xix】

從這一點看,很清楚,慈和悲是與嗔恨和殘忍相反的。惡意或嗔恨,
和貪一樣,也是由於根境接觸生起的。當一個人的眼與可見物色相接
觸時,此物使他的心產生不愉快和不滿的情緒時,如果他不如理思惟
,跟著環境產生反感;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心與意等
諸境都是一樣。就是滿意的事物,有情的和無情的,給人以極大的快
樂,也能令人產生厭惡和嗔恨。例如,一個人對他所愛的人求愛,懷
有性愛的思想,但是假如被愛的人未能表示同樣的愛,或與對方所期
望的相反,衝突和憤怒就會產生。那麼,假若他不如理思惟,假若他
不慎重,他就可能會有愚蠢的行為,他的行為可能導致災難,甚至謀
殺或自殺。這些就是情慾的危險。

這是一個很好的實例,通過這個實例,理解邪惡思想的性質,使有這
種思想的人知道如何對他自己不利。在這種失控的性愛或貪慾中,可
能導致強烈的嗔恨,這會帶來傷害、損失和暴力,結果是死亡、悲傷
和哀痛。《法句》說: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若心向邪行,惡業最為大。【xx】

關於這方面,聖天的說法是有趣的,值得注意的。他說:

由於同一事物,一個人起貪心,另一人仇恨,第三個人則起愚癡。所
以外境是沒有任何固定意義的〈空無一物〉。

世俗人懷有惡意和錯誤的思想是很自然的。「如蓋屋不密,必為雨漏
浸,如是不修心,貪慾必漏入。」【xxi】人的貪慾是紛亂的。無
明眾生的貪已經帶來了憤恨和其他諸苦。整個世界的敵人是貪慾,由
於貪慾,一切邪惡都來到眾生的身上。這種貪慾,由於某種原因受到
阻礙時,就會變成憤怒。

所以,人應當努力發展潛藏在人類性格中善良的、正確的思想。為此
,需要在定學中修持。通過逐步的修學,就能抑制心並支配心【xxii】
而不成為它的奴隸,受它的支配。【xxiii】  這樣心理修養之後,自己
就能自由,不受外境影響。所以,通過道德行為的修養,發展定,得
見真理之光,在適當的時候,趣入涅磐。這樣,關於他,方能真正地
說:「在征服自我的長征者中,他確實是最好的一位。」【xxiv】

《法句》又說: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傷,和靜住安樂。【xxv】

慈,在佛教徒中,是一個通俗的名詞。但是沒有一個英文字能正確表
達它的意義。友好、仁愛、善意、博愛、慈愛等都只能是其近義詞。
慈,是給與一切眾生幸福和快樂的願望,沒有什麼限制,是仁愛朋友
的特徵,它的直接敵人是嗔恨,而間接的或戴假面具的敵人則是虛偽
的愛或自私的愛,這與慈毫無共同之處。偽裝仁慈的假愛,能對自己
和別人做出許多傷害。必須自我警惕,防範戴假面具的敵人。人們常
常懷有性愛思想,被錯認這是真正的慈心,以為他正在修慈心,不知
道他是在錯誤的行程上走。如果冷靜地觀察這些念頭,你就會發現它
們有性愛的色彩。如果愛的感受是依戀和執取的直接結果,那麼,它
實在不是慈心。

虛偽的愛,將會產生許多的災害、悲傷和哀痛。這種事實,佛陀在經
中已清楚地說明了。《法句》第十六章關於愛的五首偈文是這樣強調
的: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
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親愛生憂,……
從貪愛生憂,……
從欲愛生憂,……【xxvi】

眾所周知,愛某個人,意思是發展對被愛的人的愛慕。當被愛的人同
樣喜歡你時,一種結合就被創造出來了。但是你被分開時,或者是你
的親愛者對你減少愛時,你就變成可憐的人了。你可能甚至會有愚蠢
的行動。佛陀在苦諦公式中說:

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但是「慈」是人類一種很純潔高尚的心境,就像水銀,自己不沾染任
何東西。它是一種平靜,在道德中,有不可說的超級溶解力。

沒有任何執取,沒有任何自私的想法,不動感情地去愛一個人,那是
困難的。因為人的「我」這種想法是佔優勢的。愛,在這個和那個之
間,沒有任何區別,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障礙,以無限的情感,認
為都是姊妹和兄弟,這好像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些即是只作了一
點微小努力的人,也會獲得報償,這是值得的。一個人經過不斷的努
力和決心,他會逐漸達到目的。

一個「慈心」的實踐者,應當有所防衛,反對以我為中心的硬心腸的
人。常常發生這樣的事,就是當一個人文雅和忠誠時,其他一些人就
試圖為他們自己的目的利用他的好品德。這不應當鼓勵。假如允許以
自我為中心的人不公正地使用別人的「仁慈」和忍耐,那就會加劇社
會的罪惡和痛苦而不是減輕。

彼為私利結夥伴,轉利至友難發現,不淨人只思自利,猶如犀角獨自
行。【xxvii】

雖然這像今天一樣是討厭的行為,但是在佛陀的時代好像是被迫說這
些話的。

由於慈心有不屬於任何有情的特點,一個人的心少欲時,是比較容易
修持的。如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離欲意味著捨棄快樂。慈包含著沒
有性愛的愛。所以,我們看到離欲和慈是和諧的,是互相支持的。在
早期的佛典中,我們發現有幾部經是講慈的,但是其中《慈唸經》【
xxviii】在大多數佛教徒中最為普遍。此經分兩部分:第一部份詳述希
望得清淨和安穩的道德行為標準要求;第二部份是修慈念的方法。經
文如下:

生活平安希望得涅磐者應如是行動:彼應有才能,正直,甚正直,聽
從好忠告,文雅,不僭稱。

滿足少量義務易於支持之簡樸生活,控制官能,謹慎,有禮貌,不貪
圖家庭。

不做智者可能指責之事,願一切眾生快樂,願一切眾生心境愉快。不
管是何眾生──戰慄害怕者〈追求者〉【xxix】、堅定者〈已證者〉
【xxx】、長〈或高〉者、健壯者、中等身材者、短者、小者、大者,
可見者,不可見者、居住遠者與居住近者、出生者與尋求出生者──
願一切眾生心情愉快!

任何處所無欺詐,不輕視他人。彼在憤怒或嗔恨中,亦不希望他人有
憂患。

甚至如母以生命愛護自己唯一之小兒,如此對待一切眾生,讓其修無
量心。

讓彼對一切世界──上下周圍──修無量愛心,無妨害,無惱怒,無
嗔恨。

行、住、坐、臥,只要彼清醒,讓其發展此念。此處,彼等說〈在佛
陀教義中〉此乃「聖者生活」。

不再墮入邪見──有道德、有智慧、捨棄貪慾──彼永不再投生。

在另外一部經【xxxi】中,佛陀說修慈觀者能夠得到十一種福報:

彼於睡、醒中舒適,無惡夢,彼對人與非人親切,神獲佑彼;無火、
毒或武器傷害彼;彼之心能迅速集中;彼之容貌愉快安詳;彼臨終時
心情不亂;若彼在此現世未證阿羅漢果,彼將上生梵天世界。

仇恨和殘忍是壞思想,對懷有這些思想的人,是最無益和最有害的。
一種已經接受的事實是:當人發怒時,身心都在起某種變化。他的心
臟跳動加速,其結果是身心的能量消耗。古人說得好:「不要發怒,
發怒使人易老。」是的:

當一個人發怒時,面像就很醜陋。痛苦、憤怒使他心情黯然,他不能
分別正確與錯誤。憤怒的人也知道毫無意義,但他看不到一種表象,
他被包圍在黑暗之中好像是瞎子。【xxxii】

這是發怒的結果,因此需要控制它,直至它完全被消滅。

對一個人的憤怒,慈念是最好的解毒劑;對那些向我們發怒的人,慈
念是最好的藥物。讓我們以慈無量心對那些需要慈念的人,給他們以
慈愛。

在經中,經常發現佛陀對預會的弟子們提出以下的問題:

汝等好!汝等生活如何?我相信汝等好,汝等不短缺食物。我相信汝
等共同生活,友好相處,愉快,如水乳交融,彼等以愛護之眼神互相
尊重。【xxxiii】

佛陀是仁慈的體現者,持戒和示範是仁愛的典範。在整個佛教經藏中
,沒有一處有佛陀發怒或者對什麼人說過一句不慈愛的話──即使是
對他的反對者和敵人也是如此。反對佛陀及其教義的人,佛陀從來沒
有將他們視為仇敵。在辯論中,他鎮靜,遇到反對者,他不急躁,不
表示憤怒。辯論家薩遮迦在與佛陀辯論結束時,不能不說:

了不起,了不起,好喬達摩,說話時是如此鎮定。當他被粗暴的語言
控訴和攻擊時,他臉色明亮,面容喜悅,像一位阿羅漢,像一位圓滿
者,像一位無上覺者。【xxxiv】

甚至在人們的粗俗攻擊和以強硬的語氣走近佛陀時,佛陀從不失去自
己的鎮靜。經中常說到他微笑。《法句》第三二O偈與此有關的故事
是有趣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捨城。當他進城乞食時,一個無情的人賄賂某些
壞人辱罵他。他們跟在他後面經過城市街道叫喊:「你是強盜、傻子
、蠢人、駱駝、公牛、毛驢,你沒有從苦得解脫的希望。」

佛陀的侍者阿難聽到這些話,很難過,便對佛陀說:

──世尊,此諸人等辱罵我等,我等去他處如何?
──我等去何處,阿難?
──我等去其他城市,世尊。
──阿難,設想若彼處之人辱罵我等,我等又將去何處?
──再去其他某個城市,世尊。
──但設想若該處之人亦辱罵我等,我等又將去何處,阿難?
──我等再到其他城市,世尊。
──阿難,我等不應如是。何處有騷動,我等應當留下,直至騷動平
息時。唯有此等騷動平息,我等方能他去。如戰場上之大象,忍受弓
箭之射擊。阿難,即是如此,我等亦應忍受人之罵。確實,多數人之
性情不好。

佛陀希望弟子們修慈愛需要達到何種程度,下面的話是很清楚的:

諸比丘,若有人即是被野蠻盜賊用雙柄鋸肢解時,若彼有嗔恨,非我
教導之信徒。因此,諸比丘,汝等應自修持:「我等之心保持清白,
不說一句粗惡語,慈祥,富於同情,我等保持愛心,不嗔恨。我等向
彼等〈盜賊〉示以仁愛,向整個世界表示無限的友好願望,無嗔,無
惡意。」諸比丘,此即汝等必須自我修持者。【xxxv】

佛陀勉勵弟子們說:

若有人謗我、謗法、謗僧,汝等不應因此而懷敵意與憎恨之念頭,不
應憂慮。諸比丘,若汝等發怒,不悅彼等,此將妨礙汝等精神之修養
。

若汝等憤怒,不悅,則汝等能知他人之善言惡語否?

世尊,不能。

諸比丘,若有人謗我、謗法、謗僧,則汝等應說明其非真實,澄清一
切。言:「以此理由,此是虛妄;以此理由,此非真實,非我等有此
。」【xxxvi】

佛陀不相信以仇恨能制止仇恨,他強調說:

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xxxvii】

慈念思想的高度發展,似乎有一種吸引力。由於這樣的高尚思想,有
可能影響並贏得人們的尊敬心。慈念的力量,用佛陀親身的生活就已
說明了。在他所講自己的許多故事中,也就能夠看出。其中最好的是
末羅國王盧遮的故事。當末羅族人知道佛陀將第一次訪問他們的拘屍
那城時,都決定來看他。但是國王不願與他們同來。最後,他雖然違
反自己的意願,但還是同意了。在他看到佛陀之後,他像小牛犢般被
母親吸引住了。他被吸引到佛陀的跟前。這是慈念威力的一個例子。
【xxxviii】   阿羅婆迦、殘忍的強盜盎崛利摩羅、醉像那羅祗梨等的被
制服,都是佛陀慈念結果的典範。

有趣的是有些他同時代的人,尤其是有其他信仰的人,都敬畏佛陀,
不敢派他自己的弟子和信徒到佛陀那裡去,唯恐他們被改變信仰。從
下面的事例,就很清楚地說明了這種情況:

有一次,尼乾子希望派他的著名在家弟子優波離去佛處辯論。該時耆
那教徒長苦行者對尼乾子說:

尊者,優波離去反駁行者喬達摩,我認為完全不理想。因為喬達摩,
是欺詐的,彼知魔咒,用此魔咒引誘其他派別之弟子。【xxxix】

他們可能不知道,那是佛陀的慈悲,他的偉大仁慈吸引人們信仰他,
而不是什麼「引誘魔咒」。我和蘇摩長老合著的《法燈》中說:

由於慈愛,增加人類快樂的儲備,使世界更加光明、高尚和純淨。為
好的生活準備愛,比任何其他方法都好。再沒有不幸比嗔恨更壞的人
。據說免遭別人敵對行為的安全,沒有比愛心更好的了。在這種愛心
中,憎恨是不存在的。

假若一個人發展了愛,那是真正的偉大。沒有把持和據為己有的貪心
,熱情純潔的愛,沒有被任何貪心所玷污。那種愛,不期望由於愛的
行為獲得物質上的利益。那種愛堅定但非執著,不可動搖但非捆死,
文雅、堅決、剛強,穿透如金剛石但無害,幫助而非干預,冷靜、爽
快,給與比所取多,不驕慢但高貴,不刻薄但柔和。這種愛將人引向
純淨成就的高度。那麼,這樣的人就能夠完全沒有憎恨心了。

慈愛是一種積極的力量。有慈愛的人,每一行動都得以純潔的心來做
的,對別人幫助、救援、鼓勵,使別人的道路更容易、更順利、更適
合於克服苦惱、贏得更高的快樂。

發展慈愛的方法是通過考慮憎恨的害處和不憎恨的好處。根據現實,
根據業來考慮,實在是沒有什麼要恨的。恨是感覺的一種愚蠢方法,
此種感覺產生越來越多的黑暗,妨礙正確的理解。恨限制,愛解放;
恨壓制,愛開放;恨帶來自責,愛帶來平安;恨激動,愛沉著、平靜
、鎮定;恨分裂,愛團結;恨強硬,愛溫和;恨阻礙,愛幫助。這樣
,通過正當的研究,評價恨的結果以及愛的好處,人就應當發展愛。
【xl】

正思惟的第三個方面是「悲」〈憐憫或同情〉。悲的意義是這樣界說
的:「好人對別人的災難擔心的品德。」「好人看到別人的痛苦給與
同情的品德。」殘忍、暴力是悲的直接敵人,而一般的悲傷則是間接
或戴假面具的敵人。雖然後者可能在友愛的偽裝下出現,但那不是真
正的「悲」,而是虛偽的同情。這樣的同情是欺騙性的,必須努力區
分同情的真偽。真正有同情心的人,不傷害別人,不壓迫別人,並努
力解救他們的苦難,無分別地給他們以安全感。

通過教導和示範,佛陀就是大悲愍者。他向一切眾生發大悲心,他的
行動從來沒有脫離悲心。佛陀的全部教導都滲透這種高尚的悲心。善
與惡不能共存,惡滅時,善才能建立起來。有各種自私思想的人不能
修悲心。自我犧牲的人,內心充滿著憐憫純潔的思想,並希望幫助別
人,為別人服務。自私者不能真正為別人服務。因為他們的自私動機
阻止他們為善。他們一成為自私和自我擁有的人,就不能淨化自己的
心。硬心腸要由憐憫與同情來克服。假若你去掉佛陀教義中的「悲」
,你就是去掉了佛教的心臟。因為一切道德、一切善行和公正,都是
以「悲」作為基礎,作為它們的母體。菩薩或要成佛的人所修的一切
波羅蜜,都是從「悲」開始的。悲是溫和,是心的一種品德,而見解
或智慧則是洞察力。悲由智慧來指導,而智慧也由悲來啟發。它們彼
此是手挽手前進的。都是佛教的脊樑骨。

必須注意,不要把悲心與悲哀的病態表現、精神痛苦的感覺和多愁善
感混為一談。一個親人的損失,人哭,但那不是悲心。假如我們仔細
分析這些感情,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感情,是我們內心私愛思想
的表面化。我們為何感到悲傷?因為親愛的人死了,他是我們的親屬
和朋友,他不存在了,我們感到失去了從他那裡得到的快樂和其他一
切,所以我們悲傷。難道我們沒有看到所有這一切是圍繞「我」、「
我所」在轉嗎?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自私自利要對這一切負責。我
們能把這叫做悲心或憐憫嗎?不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在我們的眼前死
了,我們為何不同樣感到悲傷呢?因為我們與他們沒有關係,他們不
是我們的親友,他們的死,我們不損失任何東西,我們仍然享有已經
有了的快樂和舒適。現在,這很清楚,就是親人死亡,我們的悲痛感
情,是我們自私的結果。這是一種心理上敏感的事,所有世人都受這
樣的弱點所支配。精神高度發展的人,他控制這類感情,盡量如實看
情況。根據業力,如實看待事物,知道事物不是像它們所出現的那樣
。

悲,無疑不是心理上的軟弱狀態。它是一種堅強的持久力。當一個人
受難,真正有同情心的人,心裡就會擔憂。但這不是悲傷。這種心理
上的震動,推動著他採取行動,激勵他拯救受難的人,這需要精神力
量,需要許多耐心和四無量心中的捨心。那些匆忙作出結論的人說悲
心是一種軟弱的表示,這是因為它有軟弱的性質。不知他們這講的是
什麼?按照他們的說法,可能只有迫害才是堅強的表示。

菩薩過去生中的事,詳細地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努力幫助別人的,如
何援助孤立無援並解脫他們的苦難的。生命對一切眾生都是寶貴的,
但是菩薩,在他為成佛作準備時,做了許多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為了別人,他甚至施捨自己的肢體和犧牲自己的生命。像菩薩這樣偉
大人物的慈悲無私的事情,在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為救一肢捨多財,捨去一肢保命全,財肢生命全施捨,真正只求憶不
忘。【xli】

菩薩為達到如此高度的境界,就修悲心觀。

你被突然的痛哭聲或看到別人的不幸而感動,你的心就產生憐憫,希
望自己的行動與慈悲的感情一致,你邁向需要幫助的人,援助他從不
幸中解脫。你不自私貪圖某種報酬,不試圖利用這種行動竊取他的財
物,這是「悲」字真正的、恰當的意義。假如你利用機會得到報酬或
為你的人道表現獲得榮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為窮苦和需要的人服務,唯一的希望是獲「功德」──得到更多的利
益與報酬,我認為這好像不是很正確地幫助別人。假若我們以這樣自
私的動機看待事物,那我們的善行就被玷污了。我們不應當過分有意
於我們善行的果報,並被它所支配。像我們的身影一樣,果報是會跟
著而來的。因為行動是會有反應的,種子會生長幼苗,因會產生果。
知道業果是正見,但是變成被業果所支配,就會引起貪慾,而貪慾則
是正見、清淨和安寧的障礙。

當我們向一個飢餓的人提供食物時,我們沒有必要想升天堂,或想來
世的善報,或者希望得到好報。因為那不是佛教徒的態度,或事實上
的正確態度。由於抱著這樣希望的思想,就在我們自私的思想上,只
能是火是加油。仔細分析,你會看到給那個人食物唯一真正的原因,
是因為那個人飢餓。佛陀說飢餓是最糟糕的失調。【xlii】當我們看到
他已經吃完食物,他就不餓了,他感覺愉快,那時我們也感到愉快和
高興。這樣的無私行為,確實為我們帶來真正的歡喜。對別人的快樂
感到高興,是四無量心的第三喜無量心或同情的歡喜。你現在會看到
四無量心的慈、悲、喜、捨所起的作用是如何一致地在互相支持著吧
。

這樣,通過無私慷慨的佈施,我們就不是吝嗇的人了。這樣不僅我們
的財物是大方的,而且我們的思想也是大方的,我們就變得越來越胸
懷寬廣了。

因此,在佛教教義中,我們應當盡力理解業果的真實意義。

知道我們的行為對善惡果報是很有必要的。為了知道善惡如何感果這
可以,但我們不應有貪心去執著它。正確理解業力及其如何起作用,
可以激勵我們成為正直和富於同情心的人。

同情不僅僅限於對窮人和需要的人給食物和類似物資的東西,或給乞
丐一個銅錢。一切純潔動機的行為,沒有貪,沒有邪見,沒有驕傲,
都被視為真正仁慈的行為。對文盲傳授知識,指導笨人和未受教育的
人沿著正確的道路走,對弱者和膽怯的人給與力量和支持,照顧病人
,等等,都是仁慈的行為。

奇怪的事是例如佛陀照顧病人的模範行為。他是一位偉大的醫師。佛
陀不僅以友好的感情治療病人,而且也以悲心照顧病人。《法句義疏
》【xliii】記載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捨衛城一位青年人聽佛說法,增強了信心,加入了僧團,成為著名的
帝須。過了一段時間,他病倒了。先是身上長了一些小膿泡,這些膿
泡慢慢地變大了,開始破裂,最後發展到全身潰爛。他的同伴比丘們
,不願意照顧他,他成了孤獨無依的人。佛陀知道這件事情後,就去
火房燒了一些開水。

接著佛陀來到帝須所在的地方。他看到帝須躺在一角落的床上。比丘
們知道佛陀要做什麼,就連床帶病人抬到火房。佛陀要比丘們為帝須
洗淨袈裟並晾開,而他自己則為病比丘輕輕地洗淨潰瘍。病人的精神
好些了,安心地躺在床上。如是佛陀就為他說法,帝須集中精神聽,
在說法結束時,他證得了四果四向的聖位──阿羅漢果並圓寂了。火
葬按時舉行,佛陀將他的遺物藏於一座塔中。【xliv】

無人類性格是一種特殊宗教、民族、種族或文化的特點。所有那些有
眼看和有心理解的人,都會發現,一切友好的行為、憐憫同情,都是
普通的人道行為。但是,唉,當人們被錯誤指引和錯誤領導時,他們
說並計劃什麼……「聖戰」。戰爭就是戰爭,何必說什麼「神聖」?
有戰爭,就永遠不會有和平。所有戰爭都是野蠻的。

書中說到一次事件,此事件曾經一度將佛陀帶到戰場。釋迦族人和拘
利族人為爭盧奚多河之水處於戰爭邊緣。佛陀知道災難即將降臨,便
到他們那裡去,問他們是什麼更寶貴?是水,還是人類的血?他們承
認人類的血更寶貴。佛陀說服了他們,策劃中的一場屠殺戰爭被制止
了。【xlv】

佛陀是有名的和平使者,他不斷使用的唯一武器是慈悲。他以真理和
慈悲武裝自己,馴服了阿羅婆迦、盎崛利摩羅、醉像那羅祗梨及其他
傷害過他的人或動物。被馴服的盎崛利摩羅成為佛陀的弟子,後來成
為阿羅漢。他讚歎說:

某些被棍所馴服,某些又被棒打從,馴服我是堅定者,棍棒武器均不
用。【xlvi】

佛陀的弟子們「為眾多人好,為眾多人之幸福」被敦促四出弘法,不
傷害任何人,沒有任何強迫別人改變信仰的事件發生。

佛教的慈悲觀,沒有妥協讓步的限制,一切眾生,甚至包括在腳下爬
行的最小生命,都在慈悲的範疇以內。佛教的生命觀是這樣的:沒有
什麼生命不被考慮在慈悲範疇以內,人與動物和昆蟲之間,人與人之
間,如貴與賤、富與貧、強與弱、聰明與愚癡、黑與白、婆羅門與旃
陀羅,或者像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等等
,慈悲對他們沒有分別。因為慈悲,如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是沒有
界限的。我們如果在上述的虛妄基礎上試圖將人們分開,其分別的念
頭就會乘虛而入,這些無限制的品德,就變成有限制的人。這種限制
是與這些道德倡導者的崇高理想相違背的。

佛陀教導的慈悲精神感動了公元前三世紀印度佛教大帝阿輸迦的心。
他在成為教徒以前,像他的父親賓頭沙羅和祖父旃陀羅崛多一樣,是
一個好戰的國王。他希望擴張自己的領土,就侵略和征服了迦陵伽。
在這次戰爭中,成千的人被殺,更多的人受傷當了俘虜。但是後來當
他信佛之後,悲心大發,他發現屠殺是愚蠢行為。當他想到大屠殺時
,他感到很悲傷,如是就放棄了戰爭。他是有記載的唯一軍事國王在
勝利之後放棄戰爭的征服而開始用佛法征服的人。正如他的第十三號
石刻敕令所說的:「他把劍插入鞘,不再抽出,希望不傷害眾生。」
東方世界到處傳播佛陀的慈悲信仰,主要是由於阿輸迦大帝的事業心
和不懈努力的結果。佛法使亞洲溫和不侵略。我們能說同樣的溫和與
不侵略仍流行於亞洲國家,像他們過去做的那樣嗎?令人懷疑。為什
麼?因為現代文明沉重地壓在亞洲土地上,一種被接受的論點是:這
種所謂文明的興起和發展相配合,人的修養〈這是內部發展的結果〉
降低了,他變得更壞了。由於現代科學的進步,發生了許多變化,所
有這些變化和發展,作為物質的和外界的因素,趨向於使現代人越來
越世故,與他的粗疏或者固執相配合,更加講究享受,心的品質變得
自私和殘忍。實利主義的浪潮,似乎影響人類,影響他們的思想和生
活方式。人們是那麼被感覺器官所限制,他們如此勢利地生活在物質
世界中,不接觸內心的善良。

假若是用佛陀教義中的慈悲來支配人們的行為,今天我們就不會是生
活在猜疑、恐怖、嫉妒、傲慢、貪、嗔、癡這種氣氛中,這種氣氛使
整個世界更加成為軍營,不斷地驅使我們朝著世界末日善惡決戰戰場
的邊緣。

這是一種宗教的生活觀,是一種需要完全建立在精神和諧與幸福之上
的慈愛和理解的生活。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佛法的光輝。

-----------------------------
------------------------------
-

【i】見葉均譯《法句》第一頁。──譯者

【ii】《中部》第一七經、第一一七經及各處。

【iii】《中部》第七八經、第一一七經及各處。

【iv】《中部》第一九《雙考經》〈Dvedhavitakka-sutta〉。

【v】《中部》第三八經。

【vi】根據佛教說,行佈施和持戒,對未來受善報是有幫助的,那
就是說未來生活好,但是不能斷生死、得解脫──涅磐。

【vii】《毗奈耶.大品》:心理上的柔順等是解脫官能上的快樂
才有的。

【viii】《中部》第二六經,第三六經。

【ix】Pabbajja sutta〈《出家經》〉。

【x】在印度,有四個主要種姓:
剎帝利〈Ksatriyas〉、 婆羅門 〈Bramanas〉、吠捨〈Vaisaya〉、首陀
羅〈Sudras〉。前三種姓被說成是較高的種姓。

【xi】《法句》第三O二偈。

【xii】《增支部》第一卷第八O頁。

【xiii】《法句》第四九偈。

【xiv】詳見《中部》第五經,第一七經。

【xv】這個經的全文在《增支部》第四卷第三五四頁;《自說》第
三四頁;簡要意義在《法句義疏》第一卷二八七頁;《長老偈》第六
六偈。據說彌醯是釋迦族人。《法句》偈文〈三三、三四〉如下:「
輕動變易心,難獲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如魚離水棲,
投於陸地上,以此戰粟心,擺脫魔境界。」〈見葉均譯《法句》第八
頁──譯者〉

【xvi】《中部》第二二經。參閱《中部》第五四《哺多利經》〈
Potaliya-sutta〉。

【xvii】Anicca〈無常〉、Tuccha〈空〉、Musa〈假Mosadhamma〉
〈虛妄法〉。

【xviii】《中部》第一O六經。

【xix】《中部》第六二《大教誡羅侯羅經》〈Maharahulavada-sutta〉。

【xx】《法句》第四二偈。

【xxi】《法句》第一三偈。

【xxii】《中部》第三二經。

【xxiii】《中部》第三二經。

【xxiv】《法句》第一O三偈:「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
者,戰士之最上。」

【xxv】《法句》第二O一偈。

【xxvi】《法句》第二一二到二一六偈。〈  這五首偈文,作者全文引
用的只有一首。其餘四首,都只引用了頭一句。其他三句,均以虛號
……代替。現將葉均譯的全文抄錄如下: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貪慾生憂,從貪慾生怖;離貪慾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愛慾生憂,從愛慾生怖;離愛慾無憂,何處有恐怖?──譯者〉

【xxvii】《經集》第七二偈。

【xxviii】《經集》。

【xxix】未證阿羅漢果位之人。

【xxx】阿羅漢。

【xxxi】《增支部》第五卷第三四二頁。

【xxxii】《增支部》第四卷第九四頁。

【xxxiii】《中部》第三一經、第一二八經;《增支部》第一卷第七O
頁及他處。

【xxxiv】《中部》第三六經。

【xxxv】《中部》第二一經。

【xxxvi】《長部》第一經。

【xxxvii】《法句》第五偈。

【xxxviii】《毗奈耶.大品.犍度》第六卷。

【xxxix】《中部》第五六經;《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九O頁。

【xl】蘇摩長老和我合著《法燈》第二O一二頁〈錫蘭康提佛教出版
社〉。

【xli】第五三七《大須陀須摩本生》〈MahaSutasoma Jataka〉,巴利聖
典會《本生故事》第五卷。

【xlii】《法句》第二O三偈。

【xliii】第一卷第三一九。

【xliv】孔寧漢在1862-62年考古報告中寫道:「在祗陀園〈Jetavana〉
寺東北,有一座塔,建在佛陀曾為一位病比丘洗手腳的地方……塔的
殘餘仍然存在,是一堆堅實的磚塊,離祗陀園寺550英尺。殘跡堆是24
..5英尺高,全部是用24*10* 3.5英吋磚修建的。充分證明其古老。」

在孔寧漢繪製的捨衛城的地圖上,在規劃中,這座塔是用H標明的,
見《印度考古調查》第三四一頁〈1871,西姆拉〉。

【xlv】《增支部義疏》第一卷第四三一頁;《經集義疏》第三五
七頁;《長老尼偈義疏》第一四一頁。

【xlvi】《長老偈》第八七八偈。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  想要成立班系社團站台嗎?  
         bbs.kkcity.com.tw          │ █ KKcity即日起開放BBS站申請囉!
└──From:218.162.135.53     ──┘   ◥ ╲  免程式技術、硬體成本的選擇!!
Thu Dec 14 19:37:44 2006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