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何謂毗婆舍那染?
#1

發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1)光明:

修行者見到亮光,這時候他可能會誤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因此滿足於這種境界而起貪
愛,但這是邪見,是他的「自我」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了。

2)智:

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會一直思惟佛法,而這種現象會使他偏離當下合。

3)喜:

因為修行偏定而感覺喜,而這是染(煩惱)。修毗婆舍那時是不會有喜的感受,因為體
會到三法印不會導致喜的感覺。

4)輕安:

有時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會生起,這也是偏定的現象,三法印不可能以輕安而體證的,
這種情況下智慧也不會增長。

5)樂:

樂的感覺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無法見到苦了。

6)勝解:

這會造成修行者誤以為他已見到涅槃了,而甚至他的老師告訴他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候,
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師的話。這是由於信太強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勵:

太過堅忍或精進會令行者感到疲憊,而使他的心變得不太清楚,妄想就會生起。通常進
和定要保持平衡,太過精進會導致妄想,太過偏定會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現起:

念住太強會導致偏定而使修行者會看到幻像(眼前現起各種圖樣),然後他會偏離當下
而無法繼續修行。

9)捨:

有時猛烈的捨念會生起,而修行者會誤以為他沒有煩惱→煩惱為涅槃所滅但他仍有邪見
的煩惱(痴),而貪和瞋也只是暫時地平息,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法繼續修行的。

10)欲:

修行者會對所有觀的染感到快樂,並且滿足於維持現狀,而因此無法繼續修行。


毗婆舍那染是一種內觀的染著,是由於偏定而產生的,這種情況修行者會產生他已經沒
有煩惱或已經達到涅槃的錯覺。他這種認為「我」已經達到涅槃的感覺是不清淨的。因為
他是以心中有一個「我」的方式在修行。(這已經不是毗婆舍那四念處禪觀了,因為毗婆
舍那不是用一個「我」在修行。

觀的染不會發生在三種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確方法修毗婆舍那的人。這種情況下所生的煩惱不會是觀的染。

2)修行不太精進的人(不太精進,偏定的現象就不會產生)。

3)成就聖道,知道正確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觀的染的時候,他很快就能清楚的見到生滅的身心,在七清凈中,此智(第
四階智--生滅隨觀智 )至第十一階智稱為→行道智見清淨。

詳

生滅隨觀智

http://home.kimo.com.tw/dhammachanda_1/nnn_third.html#3-1-4

(七)十種觀的染

什麼是十種染?即(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
,勝解,(7)策勵,(8)現起,(9)捨,(10)欲。

其次以此初的觀法而開始作觀者,會生起十種觀的染。此種觀的染,對於已得通達的聖
弟子行邪道者,放棄了業處者及懈怠者是不會生起的,只是對於正行道如理加行而作初觀
的善男子才會生起。

清 淨 道 論
第二十 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chap20.htm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  想要成立班系社團站台嗎?  
         bbs.kkcity.com.tw          │ █ KKcity即日起開放BBS站申請囉!
└──From:122.127.39.201     ──┘   ◥ ╲  免程式技術、硬體成本的選擇!!
Sat Nov 4 15:18:31 2006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