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觀色無常-9
#1
hank
 本文由 abstsai (白非白) 授權轉貼

む觀色無常-9め

前文說到"眼耳鼻舌身"五者(有實體的身)有"色受"也有"想行識",但是“意”是
沒有色受而有想行識的,在經中世尊的"意"指的是"意"和"識",文義上來說,意
可以看成是“主動”,識為被動,這是生物尤其是人類最主要的存活能力。有些生
物雖無五身,但是仍有意或識,例如植物對光空氣和水份的反應。像螞蟻無耳無
舌等,它們五身不全有,但仍有意和識。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五陰,六入,十二因緣等名詞和它們的作用,搞得人仰
馬翻,但不知同學們有沒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這些東西(五陰六入十二因緣)
是準備要”丟掉“的”下腳料“,是無用之物。

世尊要我們去掉那些而後才能解脫,所以解脫才是第一要務,現在咱們花那麼多
時間在談垃圾材料為了什麼?其實世尊只是要告訴我們”那些都是不重要“的而已
啊。花大量的時間在研究五陰六入或十二緣正是楞嚴經所說的”不去看月,而只研
究指著月的手指“。

那麼觀色無常的作用是什?它是世尊教我們解脫法門的第一步而已,什麼叫解脫?
不受綑綁也,也就是不受到色的限制。這裡色是指四大所構成的一切事物。因而
色可說是一切有形或無形的框框。

我相信每一位同學都了解色是無常,也相信色是無常,但是有沒有因而就從色中
解脫出來呢?為何?如我們之前所說的,了解”錢不重要“是一回事,要真正”不被
錢軋著跑“又是另一回事。當我們要保留色相時,那麼就不能解脫,因為保留色相
是自願被綁。

世尊保留肉身作為最後的色相,也因而要受背痛的綑綁,常常要熱敷,而肚子也
會餓,每天要出門乞食。在色相上,世尊的心是解脫的,他對肉身的痛沒有怨言,
但在身的層面上他選擇最後的綑綁。

因此解脫的現實意義上,心解脫為第一,心理上,同學們也許不必為錢煩惱,但
大部份的人會選擇如果現實上有錢那就更好了。所以理想的情況下能夠心理和肉
身都解脫是最棒的結局。肉身色相的苦無法使世尊痛苦,我們相信那是因為背痛
不是什麼要命的痛,是可忍,可無視的小痛而已。但是另一個更深入的可能就是
世尊已深知解除肉體疼痛的技術方法,背痛只是作為某一些事件必要的緣起而已。

我們由經中記載許多世尊為別的比丘解除痛苦的例子可知,世尊深懂現世中肉身
色相的痛苦解除之道,例如有一次,一位病重痛苦不堪的比丘快死了,阿難請世
尊去看看有沒方法幫助他,世尊於是就去看那位病重的比丘,世尊為他說法,後
來那位比丘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阿難覺得很驚奇就問世尊。
世尊回答他解除肉身痛苦的主要關鍵在於“五下分結”的解脫。

“下分”的熱狗解法就是“下面的部份”,意思就是“基本的條件或狀況”,五個基本
的狀況是人們(尤其修行人)無法解脫的原因,第一個狀況就是“身見”,身見就
是“身體的感知“,病比丘是因為身體疼痛,阿難覺得很可憐,所以希望世尊"哀憫"
那位比丘,比丘經由世尊教導後,身體就不痛了,因此往生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

《雜阿含》(T02n0099_p0266)
===================================
世尊回答阿難:「佛告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若覺病起。其
身苦患。心不調適。生分微弱。得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說法。彼聞法已。斷五
下分結。阿難。是則大師教授設法福利。」
===================================

五下分結的身見並不是心理上的“認不認為”,而是真正的身體的覺受,病比丘要
真的身體不痛了,死時才能諸根喜悅,這可不是可以“裝”得出來的。世尊說,只
要有“大師”教授,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這種苦,那麼世尊會自稱自己是“大師”嗎?
當然不會,世尊說“大師”指的意思是“對某一件事有特別經驗的專家”,當然啦,
世尊自然也是大師之一。只是世尊很客觀的指出“任何一位對這方面學有專精的
大師都能教人斷五下分結”。

斷五下分對於身見來說,可以使身體不受實質的痛苦,這不是口號,而是真正能
作到的“技術”,也因而才能叫作“斷五下分結”,斷五下分結有實質的技術層面問
題,世尊用一個名詞來說明斷五下分結的情形,世尊說斷五下分結叫“斷關”,五
下分結像是“關鍵”,打開了,身體就不受痛苦。經上說:(T02n0099_p0104)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
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無有關鍵。平治城塹。度
諸峻難。名為賢聖。建立聖幢。諸比丘。云何無有關鍵。謂五下分結已離.已知。
是名離關鍵。
===================================

如何打開關鍵?經上說世尊教病比丘是“示教照喜”,也就是一步步的演示教學,
病比丘平時應該有打坐觀照的經驗,他欠缺的是臨門一腳,於是世尊一教他就懂
了。當下斷五下分結,而得阿那含。

身體的苦結除了“身見”之苦外,還有另外“戒取.疑.貪欲.瞋恚”四種情況也是
苦,“疑,貪欲,瞋恚”三者的苦容易了解,“戒取”則較難以理解,通常主流式的
解釋,把“戒取”說是“對於邪戒,以為是正戒”所以覺得苦,這種解釋對於能加以
思考的人來說,根本說不通。

戒取又叫戒禁取,用熱狗解法就是“某種行為的可取或不可取”,這個和修行者的
什麼邪戒不邪戒根本無關,別忘了,世尊說這五者是五下分,是生為人的“基本痛
苦”,五下分的苦是人生而就有的苦,如果一個人不修行,那他哪來的戒取苦?同
時對一個把邪戒當成正戒的人來說,那個邪戒是使他高高興興守下去的行為,哪裡
來的痛苦可言?

一般人生下來就有戒取苦嗎?有的,人生而有戒取之苦,例如小小的紅燈不能走,
到大大的不能殺人放火,人世間行走有太多的這個必需要作,那個不可以作的苦,
戒取苦不光是人,凡是群居社會就會有這種不自由的情況發生。因而有些修行者為
了不受戒取苦而離群索居,過著不和人互動的生活。

斷五下分結也就是斷了人身的天生綑綁,因而也是成道的基本條件,有人因而成就
阿那含,有人成就斯陀含,有人成就阿羅漢,成就和各人修為有關。斷五下分結是
解脫的一大步,斷五下分結的作法就是由“觀色”下手,世尊說:

(T02n0099_p0016)
====================================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
相在。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
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
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
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
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

世尊這一段相當重要的開示各家解法頗不一致,在這裡我們試著用反推的逆向思考
法來推出世尊開示的重點。世尊說“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什麼樣的解脫?
答案是“我,我所非當有”,“我”是主觀的意識我,“我所”是肉身或意識所在的結構
體也就是身體,故名“所(在)”。

“非當有”是什麼意思?熱狗解法:“不是應當要有”,也就是可有可無。以“身見”之
苦來說,很明顯的,當身體可有可無時,身體自然不會有苦。身體是“我所”,因此,
由“我所”解脫出來,即是五下分結解脫中的身見解脫。

同理,“戒取,疑,貪欲和瞋恚”則是主觀“我”的痛苦,若我是可有可無的,那麼也就
沒有四種苦可言,也就是世尊說的“由「我」中解脫”了。“我和我所”要能夠"非當有"
,
世尊說“色受想行識就必須要非當有”才行,同學們或許會恍然大悟,原來阿含經的開
宗明義“觀色無常”的作用是要用來了解“我我所”是“非當有”的入手處。

世尊說凡夫認為“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它們和我所(異我)是同時存在的,而世尊說
“有經驗的求道弟子”(多聞聖弟子)則不認為(不見)色受想行識是我,我所或者同
時存在,世尊說這些多聞聖弟子“亦非知者,亦非見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他們不
是只有知見上的了解而已,而是有實際上的“技術”可以讓“色受想行識我我所”一整個
全部“非當有”,這才叫五下分結的解脫。

觀色無常的概念讓我們了解到色受想行識是無常,並且從中學習到解脫的方法,而這
個方法“亦非知者,亦非見者”而是要想辦法讓它們“非當有”。這是解脫的第一步,也
就是“五下分結斷關”。

(待續)


----------------
∼∼∼∼∼∼∼∼∼∼∼∼
半生無一得,三世有所失。
古聖唯一道,人心知不知。
∼∼∼∼∼∼∼白非白∼∼
Wed Mar 25 09:55:29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