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占察經豆得》(11)
#1
LNL
原作者abstsai(白非白)授權轉貼

《占察經豆得》(11)

占察輪是觀察宿業是否消滅的方法,但是末法行者要相應
於占輪,那個過程實在是有點令人泄氣。在禮佛拜懺的時
日裡,有沒有其它可以鼓舞人心的方法呢?

當然是有。世尊說修法是自証自知的事情,因此修法的過
程中我們雖然宿業未能清淨,不具梵行,但是智慧會增加
,我們會知道諸佛菩薩不離我、不棄我,諸佛菩薩會以各
種方式和我們打招呼。打招呼我們通稱為“感應”。

正如我們早課時所誦的“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
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
,頭面接足歸命禮”,同學們的道場就是自家的佛堂,或
者是為了修行所莊嚴的靜室,這是一個人的超迷你道場,
但也是同樣莊嚴無比的道場,因為此一道場有“諸佛菩薩
影現(其)中”。

道場為諸佛菩薩所集,其感應自是“難思議”,難思議有
兩層意義:一是感應的事情很多,二是難以想像、出人意
料,故說“感應道交難思議”。

最常見的感應就是觀佛時,忽見佛菩薩立在面前,或者放
光,或者微笑,或者摩頂。當然依世尊所說觀法而言,見
佛放毫光是正確的感應,但也要辨識是否所觀的佛菩薩為
正觀的佛菩薩。

若不是行觀法時所見的感應則一般只作吉祥兆應看待,就
是我們說的“打招呼”了,例如拜懺後的油燈芯,燭台殘
蠟或祈請後的拍照,這些物品中出現了佛菩薩的像或者法
器,例如空中佛菩薩的像、地藏菩薩的火球、蓮花狀的燈
芯、照片中出現蓮花狀的雲..種種。

這類的感應通常發生在只有行者、同修或者純真小孩的知
見中,例如有家人病危,家屬祈請觀音菩薩或地藏菩薩救
護,有時在點滴藥水中就出現了菩薩的影像,有時就是家
中的小孩會指著病房門口說有佛菩薩,或者小孩會自動拜
拜起來,或者病人由昏迷或睡中醒來說夢見菩薩..種種都
是一種觀佛的感應。

在小大乘互相攻擊的年代,死守《阿含經》的“自命”小
乘門人就常常拿這種觀佛的感應境界作文章,說那些境界
根本是怪力亂神、胡扯一通。對於神通一事嗤之以鼻、不
屑一顧。

然而世尊並沒有說神通不好或神通不存在,正如我們之前
提到的,神通是修行者超感官的極致表現,其實在《阿含
經》世尊一再的提到神通和觀佛法的重要性。

來看一段經文,在小乘門人眼中的唯一聖典“四阿含”的
《增一阿含》經裡,有一段經文很有意思:
(T02n0125_p0554)(括號裡為小註)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
廣分別之。

(諸比丘)答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是的,
世尊,大家都已經前來要聽世尊教授佛法了)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
有他想。(比丘是修行四眾的代表,四眾同看,打坐前正
身正意即是打理好身體,該洗澡的就洗好澡,該抓癢的就
先抓好癢,換上淨服,收拾好思慮,不可胡思亂想,然後
交腳而坐,腿短或腿特長的同學們就找個最能久坐的姿勢
坐好,繫念在前就是只想現在,眼觀鼻、鼻觀心,這是準
備動作,不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
┴┴┴┴┴┴┴┴┴┴┴┴┴┴┴┴┴┴┴┴┴┴┴┴┴

(什麼是念佛?世尊接下來就詳細說明,以下【念佛法精
要】非常重要囉,是同學們必需倒背如流的,數字是分段
好記之用)
┬┬┬┬┬┬┬┬┬┬┬┬┬┬┬┬┬┬┬┬┬┬┬┬┬
一、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
┴┴┴┴┴┴┴┴┴┴┴┴┴┴┴┴┴┴┴┴┴┴┴┴┴
  念佛的“念”字就是“只想著”,心中只想著佛,看
著如來的樣子,眼光不能離開。如來在當時自然是指世尊
了,因為他就是如來,但是世尊為何不說“觀我形”呢?
因為世尊在之前就對比丘們說過,悟道者叫如來,他們會
有共通的特質,這些共通的特質令修行者可以一看再看,
百看不厭。可以想見世尊一定是長相莊嚴無比,絕不會是
青面獠牙或長得像ET老兄。但是在這裡世尊不是指世尊如
來的外形,他另有所指。

┬┬┬┬┬┬┬┬┬┬┬┬┬┬┬┬┬┬┬┬┬┬┬┬┬
二、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
┴┴┴┴┴┴┴┴┴┴┴┴┴┴┴┴┴┴┴┴┴┴┴┴┴
  眼能觀如來,心裡要想著如來的功德。功德就是作用
,像梁武帝和達磨(摩)祖師的對話一樣,梁王問祖師“阿
我作了那麼多的佛事,有何功德?”當然答案同學們都知
道“無有功德”,意思就是沒有什麼作用。觀如來形,我
們念如來會有什麼功德?

┬┬┬┬┬┬┬┬┬┬┬┬┬┬┬┬┬┬┬┬┬┬┬┬┬
三、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長。四無所畏。在眾勇
健。
┴┴┴┴┴┴┴┴┴┴┴┴┴┴┴┴┴┴┴┴┴┴┴┴┴
  要觀如來的身體,有如金剛所構成,硬度第一、堅固
無比,他的堅固不是防彈或防爆材質所打造,而是由“十
力”和“四無畏”所組成的,在眾人當中最為勇健。

  啥是十力、四無畏?學者由《雜阿含》裡整理出如來
的十力和四無畏,原來如來身之堅固是由智構成,我們來
簡單看一下:

  如來之十種智力:
  1.處非處智力:知一切之理與非理之力。
  2.業異熟智力:知三世之業報的因果關係之力。
  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一切禪定或三昧
   之順序、深淺之力。
  4.根上下智力:知眾生能力或性質勝劣之力。
  5.種種勝解智力:知眾生之了解與判斷之力。
  6.種種界智力:知眾生之本性、素質、行為等之力。
  7.遍趣行智力:知轉生人天等諸世界的因果之力。
  8.宿住隨念智力:知過去世種種事之力。
  9.死生智力:知眾生死生與未來生的善惡世界之力。
  10.漏盡智力:自知斷盡一切煩惱,次知不受後有,
   或知他人斷煩惱與否之力。

  什麼是四無畏呢?如來有四無所畏:
  1.一切智無所畏:如來於大眾中師子吼,我為一切正
   智之人,無些怖心。
  2.漏盡無所畏:如來於大眾中師子吼,我斷盡一切煩
   惱,無些怖心。
  3.說障道無所畏:如來於大眾中師子吼,障害佛道之
   法,無些怖心。
  4.說盡苦道無所畏:如來於大眾中師子吼,盡苦道,
   無些怖心。

  上面就是我們念如來,其作用就是我們學習如來的能
力。

┬┬┬┬┬┬┬┬┬┬┬┬┬┬┬┬┬┬┬┬┬┬┬┬┬
四、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
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
┴┴┴┴┴┴┴┴┴┴┴┴┴┴┴┴┴┴┴┴┴┴┴┴┴

  再來是觀如來的外形,“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是白
話了,大家都明白。戒德,如來的持戒行為如金剛鑽,如
琉璃一般清淨,意即表裡合一,清淨無瑕。

┬┬┬┬┬┬┬┬┬┬┬┬┬┬┬┬┬┬┬┬┬┬┬┬┬
五、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
梁。諸情憺怕(淡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
結。皆悉除盡。
┴┴┴┴┴┴┴┴┴┴┴┴┴┴┴┴┴┴┴┴┴┴┴┴┴

  要學習如來的定境,如來的定境是有增無減,修行者
自己的壞毛病一旦消除了,就不應、也不會再有,最後貪
嗔癡全部除盡。

┬┬┬┬┬┬┬┬┬┬┬┬┬┬┬┬┬┬┬┬┬┬┬┬┬
六、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
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
┴┴┴┴┴┴┴┴┴┴┴┴┴┴┴┴┴┴┴┴┴┴┴┴┴

  學習如來的智慧之身,如來智慧好像無底洞,深不可
測,我們只要看看前面的十力就知道了。如來的身體也已
解脫,他不會再轉生到他道,也不會說“我下輩子還要再
來”。

┬┬┬┬┬┬┬┬┬┬┬┬┬┬┬┬┬┬┬┬┬┬┬┬┬
七、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
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
。
┴┴┴┴┴┴┴┴┴┴┴┴┴┴┴┴┴┴┴┴┴┴┴┴┴

  如來的能力已經無所不知,沒有邊界了,知見城就是
知識的邊界,他已超越。什麼人應度,什麼人不應度,什
麼人死後轉生到哪去,將來又會轉往何處,哪些人會解脫
,那些人不會解脫,全部一清二楚。

┬┬┬┬┬┬┬┬┬┬┬┬┬┬┬┬┬┬┬┬┬┬┬┬┬
八、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
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
致涅槃。
┴┴┴┴┴┴┴┴┴┴┴┴┴┴┴┴┴┴┴┴┴┴┴┴┴

  以上修行者由觀如來開始,進入三昧定境,世尊說那
就叫「修行念佛」,能入定境的人「便有名譽」,這個名
譽不只是在同修中的名聲,而是廣聞於天人諸道的好名聲
。而且觀如來,入定境到無為處,那是絕對清淨的樂土了
。有一次世尊為天帝釋說明修行施捨之道,除了財施、法
施、信心施之外,還有一個捨三毒,那才是清淨之道,天
界的人因為布施的福報而轉生天界,但是也因為貪圖享受
而因貪染而死後下地獄,世尊於是教天帝釋有比天宮更美
妙的地方:《別譯雜阿含》(T02n0100_p0391)(世尊曰) 
┬┬┬┬┬┬┬┬┬┬┬┬┬┬┬┬┬┬┬┬┬┬┬┬┬
信心既清淨  得至無為處
世間之極樂  智者得生彼
帝釋聞是偈已。踊躍歡喜。於坐處沒。還於天宮。
┴┴┴┴┴┴┴┴┴┴┴┴┴┴┴┴┴┴┴┴┴┴┴┴┴

  最後世尊要比丘們常修念佛:
┬┬┬┬┬┬┬┬┬┬┬┬┬┬┬┬┬┬┬┬┬┬┬┬┬
九、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佛念。便當獲此諸善
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

注意世尊說的:「常當思惟。不離佛念。便當獲此諸善功
德。」只要念佛,便能得到十力、四畏,解脫生死輪轉的
果報,這等好事,只有聰明如同學者才能明白。

當然世尊也明白眾生智力不同,在修行的方法上除了念佛
之外,他也另外說了其它的法門,合稱為「十念」,那就
是:

  一、念佛。如上面所說。
  二、念法。念如來所說之各種法。
  三、念僧。時時提醒自身是修行僧眾、如來弟子。
  四、念戒。念戒行能除眾惡不善,應精進護持也。
  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財、法、無畏諸施。
  六、念天。念諸天為修戒施之善根,我亦如是。
  七、念息。息即出入息。以下四念為身念法的細分。
  八、念安般。專心靜慮。不作觀佛。
  九、念身。觀身之不淨不牢。
  十、念死。觀生命之不久。

以上是世尊為對治各人因性向上不同而說的修行法門,我
們由此可知,世尊說的念佛法門也正是在這個無佛末世裡
,地藏菩薩為了要修行者“得到神通”所給的不二法門,
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對於其它各法有興趣的同學請自行參
考《阿含經》。

同學們在念佛(觀佛)時,便要想那十力,如何得到那十力
?當然一開始就是觀佛的淨形、不作他想。日日觀、時時
觀,百無厭足,於是感應道交接踵而來,只要小心守護,
不入邪應,那麼後續自然不用多言。


----------------
Sat Mar 3 01:01:16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占察經豆得》(11)
#2
ViMal
天天來看有沒有蔡大的大作,今天終于看到有更新,確實非常鼓舞人心吶,
另外請教蔡大,觀佛應該觀何佛或菩薩呢?

※ 引述《lailn (LNL)》之銘言︰
> 原作者abstsai(白非白)授權轉貼
> 《佔察經豆得》(11)
> 佔察輪是觀察宿業是否消滅的方法,但是末法行者要相應
> 於佔輪,那個過程實在是有點令人泄氣。在禮佛拜懺的時
> 日里,有沒有其它可以鼓舞人心的方法呢?

--
悟心銘
不是有心 不是無心 不是不見 不是不聞 了了覺知
不著見聞 蕩然無住 是名無心 心若無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問心何來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屬幻影 妙用恆沙 盡是緣心 緣心息處 頓證無生
無生實相 非可眼見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證悟之者
2007年 3月11日 10:15:42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占察經豆得》(11)
#3
root
※ 引述《vimal (ViMal)》之銘言:
> 天天來看有沒有蔡大的大作,今天終于看到有更新,確實非常鼓舞人心吶,
> 另外請教蔡大,觀佛應該觀何佛或菩薩呢?

有一部經可解答您的問題,這部經是: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

 網址: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5/0643_001.htm

這部經的緣起是佛父請問世尊該如何觀佛色身。節錄經文如下:

>>>>>>>>>>>>>>>>>>>>>>>>>>>>>>>>>>>>>>>>>>>>>>>>>>>>>>
是時父王即從坐起白佛言。世尊。佛是吾子吾是佛父。今我在
世見佛色身。但見其外不睹其內。悉達在宮相師皆見三十二相。
今者成佛光明益顯。過踰昔日百千萬倍。佛涅槃後後世眾生。
當云何觀佛身色相。如佛光明常行尺度。惟願天尊今當為我及
後眾生分別解說
 :
佛告父王。如是如是。未來世中。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及與一切。
若能至心繫念在內。端坐正受觀佛色身。當知是人心如佛心與
^^^^^^^^^^^^^^^^^^^^^^^^^^^^^^^^^^^^^^^^^^^^^^^^^^^^^^
佛無異。雖在煩惱。不為諸惡之所覆蔽。於未來世雨大法雨。
^^^^^^^^^^^^^^^^^^^^^^^^^^^^^^^^^^^^^^^^^^^^^^^^^^^^^^
 :
佛告大王。諸善男子及善女人。繫心思惟諸佛境界。亦能安住
諸三昧海。其人功德不可稱計。譬如諸佛等無有異
<<<<<<<<<<<<<<<<<<<<<<<<<<<<<<<<<<<<<<<<<<<<<<<<<<<<<<

所以觀佛色身就有如此大的威德力,不過觀佛色身是有方法和
次第的。不是光記住如來的樣子就行,得先作些功課。佛有三
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須先瞭解得此好相的原因為何,也就是
其所修之功德為何。了解這相好的形成條件後,在修觀時才能
感應道交難思議。

>>>>>>>>>>>>>>>>>>>>>>>>>>>>>>>>>>>>>>>>>>>>>>>>>>>>>>
云何名為觀諸佛境界。諸佛如來出現於世。有二種法以自莊嚴。
何等為二。一者先說十二部經。令諸眾生讀誦通利。如是種種
名為法施。二者以妙色身。示閻浮提及十方界。令諸眾生見佛
色身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缺減相。心生歡喜。
觀如是相因何而得。皆由前世百千苦行。修諸波羅蜜及助道法
^^^^^^^^^^^^^^^^^^^^^^^^^^^^^^^^^^^^^^^^^^^^^^^^^^^^^^
而生此相
^^^^^^^^
<<<<<<<<<<<<<<<<<<<<<<<<<<<<<<<<<<<<<<<<<<<<<<<<<<<<<<<

所以不論是觀何佛,【觀如是相因何而得】是重點,因為諸佛
如來的好相都是由修諸波羅蜜及助道法而來的。這也是避免修
觀時出槌的不二法門。

那可觀的相可就多了,詳細修觀的細節與其功德可參考原典。

>>>>>>>>>>>>>>>>>>>>>>>>>>>>>>>>>>>>>>>>>>>>>>>>>>>>>
佛告阿難。如來往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以智慧火燒煩惱薪。
                                    ^^^^^^^^^^^^^^^^^
修無相定不非時證。是故獲得如是勝相。一一相中無量化佛。
^^^^^^^^^^^^^^^^^^^^^^^^^^^^^^^^^^^
何況多相。若能係心觀一毛孔。是人名為行念佛定。以念佛
故。十方諸佛常立其前。為說正法。此人即為能生三世諸如
來種。何況具足念佛色身。
如來亦有無量法身。十力無畏三昧解脫諸神通事。如此妙處
非汝凡夫所學境界。但當深心起隨喜想。起是想已當復係念
念佛功德。念佛功德者。所謂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金色
          ^^^^^^^^^^^^^^^^^^^^^^^^^^^^^^^^^^^^^^^^^^
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悲
^^^^^^^^^^^^^^^^^^^^^^^^^^^^^^^^^^^^^^^^^^^^^^^^^^^^
三念處是。若有眾生一聞佛身如上功德相好光明。億億千劫
^^^^^^^^
不墮惡道。不生邪見雜穢之處。常得正見勤修不息。但聞佛
名獲如是福。何況係念觀佛三昧。
<<<<<<<<<<<<<<<<<<<<<<<<<<<<<<<<<<<<<<<<<<<<<<<<<<<<<<<

修觀也不是一下子就要全觀出來,是一樣一樣來,從佛頂往下
觀,或再從下往佛頂觀。

>>>>>>>>>>>>>>>>>>>>>>>>>>>>>>>>>>>>>>>>>>>>>>>>>>>>>>
以心想力了了分明如佛在世。雖觀是相不得眾多。從一事起復
想一事。想一事已復想一事。逆順反覆經十六反。如是心相極
令明利。然後住心繫念一處。如是漸漸舉舌向齶令舌政住。經
二七日。然後身心可得安隱。復當繫心還觀佛頂。觀佛頂法先
隨毛孔入。
<<<<<<<<<<<<<<<<<<<<<<<<<<<<<<<<<<<<<<<<<<<<<<<<<<<<<<

以上是這部經的一些摘要,這部經中對觀佛種種相的細節有非
常詳盡的說明,如觀佛前該如何調心令軟,或觀佛觀成了黑白
郎君時該如何處理,其它相關的來龍去脈也解說得非常清楚。
而且也不只觀一佛,有過去七佛與十方諸佛皆可觀之。說不定
有人在讀此經時一不小心就給證入佛境界柳。有意修觀者可以
給他用力讀讀。
Wed Mar 14 00:59:18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