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 / FG0411.05
#1
Post Gateway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ccstudent.ee.ntu.edu.tw , 信區: BudaTech)
						三藏法師玄奘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三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大德世尊。若有真善剎帝利、真善宰官、
真善居士、真善長者、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如是等人能自善護。亦善護
他。善護後世。善護佛法出家之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無戒剃除鬚髮
被袈裟者。普善守護恭敬供養。又能善護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及大乘法。恭敬
聽聞。信受供養。於住大乘。具戒富德。精勤修行。乃至住果補特伽羅。能
善守護。助其勢力。諮問聽受。歡喜談論。遠離破戒惡行苾芻。於諸所施四
方僧物。終不令人非法費用。勤加守護。供四方僧。於窣堵波及僧祇物。終
不自奪不教他奪。亦不自用。不教他用。於能辯說三乘法人。恭敬供養。加
護與力。不令他人誹謗毀辱。尊重安慰諸出家人。信受護持佛所說法。終不
破壞。諸窣堵波。亦常護持僧伽藍舍。於剃鬚髮被服袈裟出家人所。終不毀
廢。於十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具學先王治國正法。紹三寶種。
常令熾盛。恒樂親近諸善知識。慈心撫育一切國人。隨其所宜方便化導。令
捨邪法。修行正法。如是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得幾所福。滅
幾所罪。

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於日初分。積集七寶滿贍部
洲。奉施諸佛及弟子眾。於日中分。亦集七寶滿贍部洲。奉施諸佛及弟子眾。
於日後分。亦集七寶滿贍部洲。奉施諸佛及弟子眾。如是日日相續布施。滿
百千年。此人福聚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
人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算諸譬喻所不能及。惟佛能知餘無知者。佛言。
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
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所獲福聚過前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為四方僧營建寺宇。其量寬廣。
等四大洲。上妙房舍。床敷衣服。飲食醫藥資緣充備。令諸如來聲聞菩薩大
弟子眾。止住其中。精進修行。種種善品。若晝若夜。無有懈息。經百千俱
胝那庾多歲。供給供養。相續不絕。此人福聚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
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惟
佛能知餘無知者。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又善男子。假使有
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為四方僧營建寺宇。寬廣量等十四大洲。上妙房舍。
床敷衣服。飲食醫藥。資緣充備。令諸如來聲聞菩薩大弟子眾。止住其中。
精進修行。種種善品。若晝若夜。無有懈息。經百千俱胝那庾多歲。供給供
養。相續不絕。此人福聚。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
大德。此人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惟佛能知餘無知者。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
威力。為佛舍利起窣堵波。嚴麗高廣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所說。為四方
僧造寺福聚。類此所說。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所獲福聚。於百分中不及其一。
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亦不及一。於俱胝分亦不及一。那庾多分、數
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又善男子。假使有
得波羅蜜多。具八解脫靜慮等。至大阿羅漢。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稻麻竹
葦甘蔗叢林。一切皆被堅縛五處。經百千年。時有一人出現於世。具大威力。
樂福德故。悉解被縛諸阿羅漢。香湯澡浴。奉施衣缽。經百千年給上房舍、
床敷、衣服、飲食、醫藥種種所須。如法資具。諸阿羅漢般涅槃已。供養焚
燒收取舍利。以妙七寶起窣堵波。安置其中。復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伎樂。
而供養之。如前所說。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所獲福聚。類此所說。解阿羅漢
供養福聚。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亦不及一。於
俱胝分亦不及一。那庾多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
亦不及一。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自不
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所獲福德。過前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如生
福數滅罪亦爾。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及諸真善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
門等。於未來世後五百歲。法欲滅時。能善護持我之法眼。能自善護。亦善
護他。善護後世。善護我法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無戒剃除鬚
髮被袈裟者。普善守護恭敬供養。令無損惱。又能善護三乘正法。聽受供養
聲聞法時。於獨覺乘及大乘法。不生誹謗。於獨覺乘及大乘人亦不憎嫉。聽
受供養獨覺法時。於聲聞乘及大乘法不生誹謗。於聲聞乘及大乘人亦不憎嫉。
聽受供養大乘法時。於聲聞乘獨覺乘法不生誹謗。於聲聞乘獨覺乘人亦不憎
嫉。於聲聞乘獨覺乘法不求趣證。唯求趣證大乘正法。於住大乘。具戒富德。
精勤修行。乃至住果補特伽羅。多數親近。承事供養。深心敬重。請問聽受。
遠離破戒惡行苾芻。於諸所施四方僧物。終不令人非法費用。勤加守護。供
四方僧。於窣堵波及僧祇物。終不自奪。不教他奪。亦不自用。不教他用。
於能辯說三乘法人。恭敬供養。加護與力。不令他人誹謗毀辱。尊重安慰諸
出家人。信受護持如來聖教。終不破壞諸窣堵波。亦常護持四方僧寺。於我
出家諸弟子所。終不毀廢還俗。策使於十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
輪。具學先王治國正法十善業道。攝化世間。常當親近諸善知識。紹三寶種。
常令熾盛。善護法眼。令不滅沒。如是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由
具如是諸功德故。名不虛受國人俸祿。一切天龍藥叉鬼神乃至羯吒布怛那等。
皆生歡喜。慈悲擁護。一切法器真實福田。亦生歡喜。慈悲護念。由是因緣。
所居國土及諸有情。展轉熾盛。安隱豐樂。鄰國兵戈。不能侵害。皆敬慕德。
自來歸附。由此展轉。勸修善業。枯竭惡趣。增長天人。守護身命。令得長
遠。自滅煩惱。亦令他滅。住持菩提道六波羅蜜多。破壞一切眾邪惡道。於
生死海不久沈淪。常離惡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諸佛菩薩。恭敬承事。曾
無暫廢。不久皆當隨心所樂。各各安住於佛國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眾中一切天帝及諸眷屬。乃至一切畢舍遮帝及諸眷屬。從座而起。頂禮
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於未來世。後五百歲。於此佛土法
欲滅時。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自能遠離。亦能
勸他令其遠離。善護自他。善護後世。護持正法。紹三寶種。皆令熾盛。無
有斷絕。以要言之。如佛所說。如是等人。於三乘法。恭敬聽受終不隱藏。
於三乘人。護持供養不令擾惱。於三寶物。勤加守護不令侵損。我等眷屬於
此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勤加擁護。令其十法皆得增長。何等
為十。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無難。三者增長無病。四者增長眷屬。五者
增長財寶。六者增長資具。七者增長自在。八者增長名稱。九者增長善友。
十者增長智慧。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
自能遠離。亦能勸他令其遠離。具前所說諸功德者。我等擁護。定當得此十
法增長。復次世尊。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成就如前所說功
德。我等眷屬勤加擁護。令於十法皆得遠離。何等為十。一者遠離一切怨家
寇敵。二者遠離一切非愛色聲香味觸境。三者遠離一切障厲疾病。四者遠離
一切邪執惡見。五者遠離一切邪妄歸依。六者遠離一切邪惡[宿-佰+火]怪。
七者遠離一切邪惡事業。八者遠離一切邪惡知識。九者遠離一切居家淤泥。
十者遠離一切非時夭喪。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
成前所說諸功德者。我等擁護。定當得此十法遠離。復次世尊。若有真善剎
帝利王具修如前所說功德令圓滿者。我等眷屬勤加擁護。令此帝王并諸眷屬。
及其國土一切人民。令於十法皆得遠離。何等為十。一者遠離一切他國怨敵。
二者遠離一切自國怨敵。三者遠離一切凶惡鬼神。四者遠離一切[侃%言]陽亢
旱。五者遠離一切伏陰滯雨。六者遠離一切非時寒熱烈風暴雨霜雹災害。七
者遠離一切惡星變怪。八者遠離一切飢饉荒儉。九者遠離一切非時病死。十
者遠離一切邪執惡見。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剎帝利王。具修如前所說功德令
圓滿者。我等眷屬勤加擁護。令此帝王并諸眷屬。及其國土一切人民。定當
得此十法遠離。爾時世尊讚諸天帝及其眷屬乃至一切畢舍遮帝及眷屬言。善
哉善哉。汝等乃能發此誓願。此事皆是汝等應作。由是因緣。當令汝等長夜
安樂。

爾時天藏大梵。復白佛言。世尊。唯願聽我為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
利王。說能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由此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
咒章句威神力故。令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不為一切怨敵惡
友之所摧伏。能令一切怨敵惡友自然退散。能善護持身語意業。為諸智者常
所稱讚。離諸惡法常行善法。常離一切邪見邪歸。常於大乘。精進修行。勇
猛堅固。常能成就無量無數所化有情。智不依他。自然善巧。具能修行六到
彼岸。珍寶伏藏遠離一切忿慳嫉等煩惱纏垢。常為一切人非人等恭敬護念。
諸有所為心無忘失。不捨有情。樂四攝事。常不遠離法器福田。佛言。天藏。
吾今恣汝。為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說能護國不退輪心大
陀羅尼明咒章句。由此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威神力故。令末來世。
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不為一切怨敵惡友之所摧伏。廣說乃至常不
遠離一切諸佛及佛弟子。爾時天藏大梵即說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
句。

怛姪他(唐言謂)牟尼[冒-目+月][口∞隸]一
牟那揭[月∞葛]茷二
牟尼紇梨達曳三
牟尼嚧訶毘(常列反)隸四
牟耶曷栗制五
牟尼笈謎六
束訖羅博差七(初戒反)
[金∞本]邏奢博差八(初戒反)
蜜羅博差九(初戒反)
騷刺婆紇栗帝十
[女∞石]刺拏紇栗折(章列反)隸十一
[金∞本]怛邏叉紇栗帝十
具具拏蜜隸十三
唈(烏合反)茷叉薩隸十四
遏怒訶祇[口∞履]茷十五
牟尼[金∞本]塔茷十六
莎訶(唐言善說)

天藏大梵說是咒已。復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於我所說大陀羅尼。皆
生隨喜。世尊告曰。善哉善哉。一切大眾亦作是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復
告尊者大目乾連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曰。善男子。汝等皆應受持如是天藏大
梵所說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傳授未來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
王。令自受持及令流布。由是因緣。彼諸真善剎帝利王并諸眷屬及國人民。
一切皆得利益安樂。常轉法輪。名稱高遠。威德熾盛。摧滅邪見。建立正見
守護法眼。紹三寶種。皆令熾盛。無有斷絕。成熟無量無邊有情。於大乘中
堅固淨信。久住圓滿。能具修六波羅蜜多。斷一切障。速到究竟。爾時世尊
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時天藏大梵 請問兩足尊 利根等有情 樂修定誦福 
  聰慧王成法 為升進沈淪 所修三事中 唯除惑不退
  世尊告彼言 若犯無依行 雖覺慧猛利 而趣無間獄
  非真聰慧故 樂行十惡輪 斷滅諸善根 速趣於地獄
  定能斷煩惱 非聽誦福業 故欲求涅槃 常當修靜慮
  有慧勤精進 護持我正法 由敬信袈裟 能渡煩惱海
  樂處空閑林 遠造無同類 敬持戒修定 能渡諸有海
  普信敬三乘 興隆我正法 供養染衣者 當成功德海
  能伏難調心 不舉苾芻罪 修知足聖種 當成兩足尊
  遠離惡苾芻 親近聖行處 不食用僧物 速證大菩提
  三界中安樂 皆由三寶生 故求安樂人 常供養三寶
  旃荼羅王等 朋黨惡苾芻 於三寶起過 速墮無間獄
  十壓油輪罪 等彼一婬坊 置彼十婬坊 等一酒坊罪
  置十酒坊罪 等彼一屠坊 置彼十屠坊 罪等王等一
  真善國王等 興隆我正法 普供養三乘 當成功德海
  七寶滿贍部 奉施佛及僧 彼所獲福聚 不如護佛法
  為佛僧造寺 量等十四洲 彼所獲福聚 不如護佛法
  造佛窣堵波 量等三千界 彼所獲福聚 不如護佛法
  解阿羅漢縛 種種修供養 不障我正法 其福勝於彼
  千俱胝劫中 智者勤修定 所生勝覺慧 不如護我法
  真善國王等 遠離十惡輪 護持我正法 及著袈裟者
  不毀謗我說 三乘法及人 普聽聞供養 護持說法者
  不損三寶物 不障著袈裟 當敬器非器 福勝無倫匹
  如五日並現 大海皆枯竭 如是護我法 能枯竭煩惱
  如風災起時 諸山皆散滅 如是護我法 能除滅煩惱
  如水災起時 大地皆漂壞 如是護我法 能壞非愛果
  如如意寶珠 隨所願皆滿 如是三乘法 能滿眾生願
  如遇得賢瓶 除貧獲富樂 如是遇佛法 滅惑證菩提
  如十五夜月 明照滿虛空 如是護法人 智慧周法界
  如虛空平等 無物亦無相 如是護法人 知諸法一味
  如日放光明 恒除世間闇 如是護法者 常普照世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有依行品第四之一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於大眾中。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
著地。合掌恭敬。以頌問曰。

  昔言破戒失淨德 非賢聖器非我子 諸沙門法棄如燼 不應居我清眾中
  三垢所汙失滅道 彼不堪消勝供養 於施四方僧眾物 少分我亦不聽受
  四根本罪隨犯一 清眾所棄如海尸 云何今說惡苾芻 應忍應悲遮謫罰
  復勸應勤供養彼 悲愍勿生微惡心 恭敬聽受所說法 當獲福慧大悲者
  六通救世餘經說 汝等皆當信大乘 正直微妙菩提道 應捨二乘解脫路
  云何今復說三乘 普勸聽持修供養 根力覺道沙門果 此經中有餘處無
  八支聖道無等倫 三乘皆同行此道 欲求解脫勤精進 各隨所願證菩提
  有情中尊當照察 會今昔教使無違 令諸天人菩薩眾 解悟心歡證真實
  聞說大乘誰有益 聞說大乘誰有損 十種解脫聲聞乘 聞說誰損誰有益
  何人聞法轉昇進 何人聞法翻退沒 云何厭患諸有為 能速枯竭於老死
  晝夜勤修諸善者 依何妙理御何乘 能渡深廣四瀑流 救世皆當為宣說

爾時佛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
有情。為諸天人阿素洛等。作大義利。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應諦聽。善思
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金剛藏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言。善
男子。有十種補特伽羅。輪迥生死。難得人身。何等為十補特伽羅。一者不
種善根。二者未修福業。三者雜染相續。四者隨惡友行。五者不見不畏後世
苦果。六者猛利貪欲。七者猛利瞋恚。八者猛利愚癡。九者其心迷亂。十者
守惡邪見。如是十種無依行因。令諸眾生犯根本罪。毀犯尸羅。墮諸惡趣。
何等名為十無依行。謂我法中而出家者。有加行壞意樂不壞。有意樂壞加行
不壞。有加行意樂俱壞。有戒壞見不壞。有見壞戒不壞。有戒見俱壞。有於
加行意樂戒見雖皆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作無依行。有雖依止善友力行。
而復愚鈍。猶如啞羊。於諸事業都不分別。聞善友說善不善法。不能領受。
不能記持。不能解了善不善義。由是因緣。作無依行。有於種種財寶眾具。
常無厭足。追求因緣。其心迷亂。作無依行。有為眾病之所逼惱。便求種種
祠祀咒術。由是因緣作無依行。如是十種無依行因。令諸眾生犯根本罪。於
現法中。非賢聖器。毀犯尸羅。墮諸惡趣。

善男子。若有補特伽羅。加行壞意樂不壞。隨遇一種無依行因。犯根本罪。
便深怖懼。慚愧棄捨。而不數數作諸惡行。如來為益彼故。說有汙道沙門。
所以者何。彼作如是重惡業已。即便發露。不敢覆藏。慚愧懺悔。彼由如是
慚愧懺悔。罪得除滅。永斷相續。不復更作。雖於一切沙門法事。皆應擯出。
一切沙門所有資具。不聽受用。而由彼人於三乘中成法器故。如來慈悲。或
為彼說聲聞乘法。或為彼說緣覺乘法。或為彼說無上乘法。彼有是處。轉於
第二第三生中。發正願力。遇善友力。一切所作諸惡業障。皆悉消滅。或有
證得聲聞乘果。或有證得緣覺乘果而般涅槃。或有悟入廣大甚深無上乘理。
如是戒壞見不壞者。應知亦爾。

若有補特伽羅。意樂壞加行不壞。如來為益彼故。說求四梵住法。彼是聲聞
乘器。或是緣覺乘器。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俱壞。彼於諸乘皆非法器。
如來為益彼讚故。說布施。若有補特伽羅。見壞戒不壞。如來為益彼故。說
緣起法。令捨惡見。於現身中。入聲聞法。或緣覺法。或於餘身方能悟入。
若有補特伽羅。戒見俱壞。彼於聖法亦不成器。如來為益彼故。讚說布施。
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戒見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如來為益彼故。讚
說十善業道。若有補特伽羅。雖復依止善友力行。而復愚鈍。猶如啞羊不能
領受善不善法。如來為益彼故。讚說習誦。若為種種貪病所逼。有為種種見
趣迷惑。如來為益如是等故。求解脫者。為其開示。能出生死。趣聲聞乘。
四聖諦法。斷見論者。為其讚說諸緣起法。常見論者為說三界諸有諸趣。死
此生彼。如陶家輪。往來無絕。無常等法。善男子。如來無有所說名字。言
說音聲空無果者。無不皆為成熟有情。是故一切毀謗如來所說正法。壞諸有
情正法眼罪。過諸無間、似無間、等無量重罪。若有於我。為欲利樂一切有
情所說正法。謂依聲聞乘所說正法。或依緣覺乘所說正法。或依大乘所說正
法。誹謗遮止障蔽隱沒。下至一頌。當知是名謗正法者。亦名毀滅八聖道者。
亦名破壞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習行大無利行。亦令一切有情習
行大無利行。此人依止無慚愧僧。如是毀謗如來正法。

復次善男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一者勝義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啞羊僧。
四者無慚愧僧。云何名勝義僧。謂佛性尊。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德尊高於
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獨勝覺。若阿羅漢。若不還。若一來。若預流。如是
七種補特伽羅。勝義僧攝。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
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
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云何名世俗僧。謂剃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
脫戒。是名世俗僧。云何名啞羊僧。謂不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不知輕
重。毀犯種種小隨小罪。不知發露懺悔所犯憃愚魯鈍。於微小罪不見不畏。
不依聰明善士而住。不時時間。往詣多聞聰明者所。親近承事。亦不數數恭
敬請問。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修何為妙。作何為惡。
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啞羊僧攝。是名啞羊僧。云何名無慚愧僧。謂若有情為
活命故。歸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別解脫戒。一切毀犯。無
慚無愧。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內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
一實。慳貪嫉妒。愚癡憍慢。離三勝業。貪著利養。恭敬名譽。耽湎六塵。
好樂婬泆。愛欲色聲香味觸境。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僧攝。毀謗正法。
是名無慚愧僧。

善男子。勝義僧者。於中或有亦是勝道沙門所攝。言勝道者。謂若能依八支
聖道。自度一切煩惱駛流。亦令他度。此復云何謂佛世尊及獨勝覺諸阿羅漢。
如是三種補特伽羅。已離一切有支眷屬。故名勝道。復有菩薩摩訶薩眾不假
他緣。於一切法智。見無障。攝受利樂一切有情。亦名勝道沙門所攝。其勝
義僧及世俗僧。於中或有亦是示道沙門所攝。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異生。
乃至具足世間正見。彼由記說變現力故。能廣為他宣說開示諸聖道法。當知
如是補特伽羅。名最下劣示道沙門。證預流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二證一來果
補特伽羅。是名第三證不還果補特伽羅。是名第四。復有菩薩摩訶薩眾是名
第五。謂住初地至第十地。乃至安住最後有身。此皆示道沙門所攝。若有成
就別解脫戒軌則所行清淨具足。此皆命道沙門所攝。以道活命。故名命道。

復有菩薩摩訶薩眾為欲攝受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
道。如是勝道、示道、命道三種沙門。名為世間真實福田。所餘沙門名為汙
道。雖非真實。亦得墮在福田數中。若有依止無慚愧僧補特伽羅。於我正法
毗奈耶中。名為死屍。於清眾海應當擯棄。非法器故。我於彼人不稱大師。
彼人於我亦非弟子。有無慚僧不成法器。稱我為師。於我舍利及我形像深生
敬信。於我法僧聖所愛戒。亦深敬信。既不自執諸惡邪見。亦不令他執惡邪
見。能廣為他宣說我法。稱揚讚歎不生毀謗。常發正願。隨所犯罪。數數厭
捨。發露懺悔。眾多業障皆能除滅。當知如是補特伽羅。信敬三寶聖戒力故。
勝九十五諸外道眾。多百千倍。非速能入般涅槃城。轉輪聖王尚不能及。況
餘雜類一切有情。以是義故。如來觀察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差別相已。作如
是說。於我法中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我終不聽剎帝利等毀辱謫罰。若有毀辱
謫罰一切出家之人。所獲罪報。如前廣說。又依我法。捨俗出家剃除鬚髮被
赤袈裟。即為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慈悲護念。威儀形相所服袈裟。亦為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慈悲守護。是故輕毀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
是輕毀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由是因緣。諸有智慧厭怖眾苦欣求人天
涅槃樂者。不應輕毀捨俗出家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有無慚僧毀破禁戒。不成
三乘賢聖法器。既自堅執諸惡邪見。亦能令他執惡邪見。謂為真善剎帝利。
真善婆羅門。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沙門。真善長者。真善筏舍。真善
戌達羅。若男若女。說諸世間無父無母。乃至無有善業惡業所得果報。無有
能得聖道果者。一切諸法不從因生。或有執言。色界是常。非變壞法。或有
執言。無色界常。非變壞法。或有執言。外道所計諸苦行法。得究竟淨。或
有執言。唯聲聞乘得究竟淨。非獨覺乘亦非大乘。於聲聞乘。信敬稱讚。宣
說開示。於獨覺乘及於大乘。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有執言。
唯獨覺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亦非大乘。於獨覺乘。信敬稱讚。宣說開示。
於聲聞乘及於大乘。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有執言。唯有大乘
得究竟淨。非聲聞乘非獨覺乘。於大乘法既自生信。教他生信。既自恭敬。
教他恭敬。既自稱讚。教他稱讚。既自書寫。教他書寫。既自讀誦。教他讀
誦。既自聽受。教他聽受。既自思惟。教他思惟。於他有情。若是法器。若
非法器。皆為廣說開示解釋微細甚深大乘法義。於聲聞乘及獨覺乘。誹謗輕
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自不生信。障他生信。自不恭敬。障他恭敬。自
不稱讚。障他稱讚。自不書寫。障他書寫。自不讀誦聽受思惟。障他讀誦聽
受思惟。不樂廣說開示解釋三乘法義。或有執言。唯修布施得究竟淨。非戒。
非忍。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禁戒得究竟淨。非施、非忍、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安忍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精
進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靜慮得究竟淨。非施、
非戒、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般若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定。
或有執言。唯修種種世間所習諸伎藝智得究竟淨。或有執言。唯修種種技巖
赴火自餓等行得究竟淨。善男子。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非法器者。種種誑惑
真善法器諸有情等。令執惡見。彼由顛倒諸惡見故。破壞真善剎帝利王乃至
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所有淨信戒聞捨慧。轉剎帝利成旃荼羅。乃至筏舍
戌達羅等成旃荼羅。此非法器破戒苾芻并剎帝利旃荼羅等師及弟子。俱斷善
根。乃至當墮無間地獄。善男子。如人死尸。[月∞丰]脹爛臭。諸來見者。皆
為臭熏。隨所觸近爛臭死尸。或與交翫。隨被臭穢之所熏染。如是真善剎帝
利王。乃至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隨所親近破戒惡行非法器僧。或與交
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隨被惡見臭穢熏染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剎帝利王。
乃至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退失淨信戒聞捨慧。成旃荼羅師及弟子。俱
斷善根。乃至當墮無間地獄。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
Fri Apr 4 07:01:05 199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