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說阿彌陀經》分段表解 (fwd)
#1
Post Gateway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ccstudent.ee.ntu.edu.tw , 信區: BudaTech)
以下是吳寶原居士的來信: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Mon, 25 Nov 1996 09:54:32 +0800
From: Maha Wu <maha@tpts1.seed.net.tw>
Subject: 《佛說阿彌陀經》分段表解

各位關心電子佛典的朋友:

對於經文的分段、標點,在下曾跟徐言輝大德寫過底下這兩段話:

「對經文做分段標點,那種狀況就好比是鋼琴手看著樂譜在演奏,樂譜內容(
  經文文字)是固定的,但是不同鋼琴手演奏出來的音樂卻有天壤之別。」

「經文在未句讀時,好比是混沌未開的狀態,任你怎麼讀怎麼解好像都可以,
  但這種狀態讓多少有心接觸佛典者不得其門而入,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多少
  人單憑一時一己之意來曲解經意。但是真要來好好的來給它句讀,你這才發
  覺其實自己並沒有確實了解這個過去自以為了解的東西。」

我自己從事經文新式標點的步驟,開始是依對全經敘述的了解先做粗略分段,
然後再逐句標點,一面深入其義理,一面再做細部分段。下表即是我利用樹狀
結構的表示方式對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所做的分段表解。這個表解是很直接
的依我目前對這個經文的理解所做成,尚未與前人的經文科判比對,當中或有
錯謬之處,還望諸位大德不吝指正。

──────────────────────────────────
《佛說阿彌陀經》分段表解
──────────────────────────────────

A(以下為阿難述其所聞)
├1(本法會的時空舞台及各類聽眾)
├2(世尊對當機眾舍利弗開始說法)
│├1(道出極樂世界及阿彌陀佛的存在,並從兩方面來描述)
││├1┬(以下分述四個功德莊嚴)
│││  ├1┬1(彼土名為極樂有兩個解釋)
│││  │  │├1(其土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  │  │└2(其土眾物,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  │  └2(七寶池的種種勝景)
│││  ├2┬1(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  │  └2(其眾生常於清旦供花予他方諸佛)
│││  ├3┬1(種種奇妙鳥出和雅音演暢諸法)
│││  │  └2(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令眾生生念三寶之心)
│││  └4┬1(彼佛號為阿彌陀有兩個解釋)
│││      │├1(彼佛光明無量)
│││      │└2(彼佛及其人民壽命無量)
│││      └2(彼佛成佛已來久遠,其聲聞弟子及菩薩眾無數)
││└2┬1(彼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    └2(首度勸進眾生發願生彼國土,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2┬1(得生阿彌陀國的條件)
││  └2(再度勸進眾生發願生彼國土)
│├3┬(如世尊現在讚歎阿彌陀佛功德,以下六方世界諸佛亦同聲讚歎)
││  ├1(東方)
││  ├2(南方)
││  ├3(西方)
││  ├4(北方)
││  ├5(下方)
││  └6(上方)
│├4(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5(三度勸進眾生發願生彼國土,以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世尊於五濁惡世成道並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3(世尊說法結束,與會大眾歡喜信受)

──────────────────────────────────

我想,一部做好分段的經文,可以把原經文義的層次脈絡顯示得較為明白;而
若不做分段處理,或分段處理做得不好,則很容易使人在文句間搞得暈頭轉向
,甚至錯解經義更不在話下。

分段做得太粗或太細皆非所宜。針對本經,我看有的新式分段倒是做得很輕鬆
,只要一看到經文中出現「舍利弗」一語即予分段,這樣做來也未免太那個了
吧!如此一來,經文敘述內容應有的層次感全然喪失了。

中國古來的幾套大藏經,皆缺乏基本的分段、句讀處理,使得一般人閱起藏來
如讀天書。直至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出現,才有了基本的分段與圈點;但其分
段與圈點,就我的認識,僅具粗糙的參考價值,與其精審校勘在國際學術上的
地位,根本是差太遠了。或許近代在漢文藏經的整理上,我們落後日、韓多多
;但我相信,要把漢文藏經在不變動原文的情況下,處理成現代的中文閱讀格
式(新式分段、標點),這項工程的最佳工作者非我們莫屬。

唉!不多說了,話說多了,若沒這個命,恐怕會下不了台。依上表,我對這部
經暫且處理成下文。(右邊是經分段處理後的正式經文,左邊的分段代號乃供
參考之用。目前特只針對分段來看,標點方面或段落格式容後再談。)

══════════════════════════════════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
A         │    如是我聞:
          │
A\1       │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
          │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
          │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
          │阿難陀、羅[目∞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
          │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
          │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
          │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
          │
A\2       │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
A\2\1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
          │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
A\2\1\1\1 │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
          │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
          │、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
          │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
          │、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
          │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
          │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
A\2\1\1\2 │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
          │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袱-伏+戒]盛眾
          │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
          │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
A\2\1\1\3 │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
          │、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
          │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
          │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
          │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
          │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
          │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
          │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
          │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
A\2\1\1\4 │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
          │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
          │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
A\2\1\2   │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
          │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
A\2\2     │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
          │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
          │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
          │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
          │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
A\2\3\1   │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
          │方亦有阿[門◎(人%(人∞人))]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
          │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
          │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A\2\3\2   │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
          │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
          │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
          │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A\2\3\3   │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
          │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
          │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
          │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A\2\3\4   │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
          │、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
          │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
          │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A\2\3\5   │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
          │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
          │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A\2\3\6   │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
          │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
          │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
          │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A\2\4     │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
          │說。
          │
A\2\5     │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
          │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
          │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
          │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
A\2\6     │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
          │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
          │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
          │、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
          │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
A\3       │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
═════╧════════════════════════════

<組字法>(1996/11/19 更新)

本經文檔內容,若原為電腦缺字,則以通用字表示;若查無通用字者,即以本
組字法表示。

本組字法含 ∞ % ◎ - + ? 六個全形基本符號,及 () [] 兩組半形分隔
符號。今舉例說明如下:

∞  表橫向連接     如:明=日∞月(∞的內碼為A1DB)
%  表縱向連接     如:音=立%日
◎  表包含         如:因=口◎大  或  閒=門◎月(◎的內碼為A1B7)
-  表去掉某部份   如:青=請-言
-+若前後配合,表示去掉某部份而改以另一部份代替  如:閒=間-日+月
?  表字根特別,尚未找到足以表示者  如:背=(?∞匕)%月
()  為運算分隔符號 如:繞=組-且+((土%(土∞土))%兀)
[]  為文字分隔符號 如:羅[目∞侯]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

為求方便,不排除採用全形注音符號、標點符號及英文符號做為組字用字根。

──────────────────────────────────

<作業記錄>

原始檔案輸入者:kftseng@ccnews.nchu.edu.tw (曾國豐)、三重市魏世杰
原始檔案校對者:gamblers.bbs@bbs.ntu.edu.tw

重新校對、分段、標點者:maha@tpts1.seed.net.tw(摩訶工作室)
電腦比對版本:fg0366.txt、fg0366b.txt
人工校對版本:1.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新文豐出版社)
              2.大正新修大藏經(新文豐出版社)
              3.佛教大藏經(佛教出版社)
              4.淨土五經(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85年 3月)
經義參考資料:1.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上海圓
                明講堂沙門韜光圓瑛講/摘自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85年 6月
                出版之《淨土五經合刊》)。
              2.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玄奘譯/大正新修大正藏/新文豐出版
                社)
              3.阿彌陀經疏通勘(徐梵澄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8)/大乘
                文化出版社/民國68年 4月)
              4.淨土三部經(今岡達音著/印海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7)
                /華宇出版社/民國77年 2月)
              5.白話佛教經典(一)(北京社會科學研究院宗教研究所編譯/
                博遠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2年 2月)
最近修改日期:1996.11.26

──────────────────────────────────

----------
摩訶工作室
吳寶原
Tel:(02)6741715
E-mail:maha@tpts1.seed.net.tw
Mon Nov 25 10:34:54 1996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