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止觀不二
#1
觀心自在自在無礙
 常聽說止觀不二,這麼止觀不二可以以觀為止嗎?
經中有說到嗎?或是有論書談過?>

--

      秋風無情,葉飄落;勸君莫採集,猶空華過。
                                               -arkii-
Thu Jan 30 19:41:02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止觀不二
#2
重生!
※ 引述《arkii (觀心自在自在無礙)》之銘言:
>  常聽說止觀不二,這麼止觀不二可以以觀為止嗎?
> 經中有說到嗎?或是有論書談過?>

    「止」和「觀」在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只止不觀」或是「只觀不止」無法完全發揮止觀
的真正作用。

    大部分的靜坐方式,多半注重「只止不觀」,
這是最近發覺的,沒想到昨天再看一次聖嚴法師的
《禪修菁華集》中的《默照》一書,發現聖嚴法師
竟然也有相同的看法。

    建議不妨到書店或網路上找一下有關「止觀」
的書籍看看。
Wed Feb 5 10:49:13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止觀不二
#3
不識我
※ 引述《ilanese (重生!)》之銘言:
> ※ 引述《arkii (觀心自在自在無礙)》之銘言:
> >  常聽說止觀不二,這麼止觀不二可以以觀為止嗎?
> > 經中有說到嗎?或是有論書談過?>
>     「止」和「觀」在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 「只止不觀」或是「只觀不止」無法完全發揮止觀
> 的真正作用。
>     大部分的靜坐方式,多半注重「只止不觀」,

靜坐和止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課題,靜坐和止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行止觀法也不需要一定非以靜坐的姿勢進行。

如天台宗以五停心觀為止,四念處法為觀,就可以發現:
止是一種探討、研究,而去認識一些問題(如欲、業習等等),並不是所謂的一念不生。
觀則牽涉到反照的問題,要能顯現菩提為宗旨。

如解深密經談奢摩他(止),毘婆舍那(觀),也沒有涉及到靜坐的問題。

靜坐作的好,表示在意念上已經可以做到比較不散亂。
接下來如果行止觀法,就牽涉到各家各派不同的作法,道理方法各異。

另外,談『止觀不二』,不是這麼說,可以用最簡單的說法,
止是誰在那裡止?觀是誰在那裡觀?止的時候,觀的那個我在什麼處?
觀的時候,止的那個我在什麼處?(其體、用、相、境如何?)

如果把靜坐當作是止,想問題當作是觀,那問題就大了。
這裡面就沒有辦法去談止觀雙運、止觀不二的問題了。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站址  http://www.chien-fo-shan.com.tw  歡迎參觀
◎◎◎◎◎◎◎◎◎◎◎◎◎◎◎◎◎◎◎◎◎◎◎◎◎◎◎◎◎◎◎◎◎◎◎◎
◎  學佛方程式 :  當分別心生起時 , 不要一味地計較或執著 ,             ◎
◎                應該深入的認識或暸解 ; 尤其要於其中有所發現 ,       ◎
◎                久而久之 , 必能自我突破 。                          ◎
◎                                         ∼節錄自 老禪師的話∼     ◎
◎◎◎◎◎◎◎◎◎◎◎◎◎◎◎◎◎◎◎◎◎◎◎◎◎◎◎◎◎◎◎◎◎◎◎◎
Thu Feb 13 11:54:24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