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休閒與修行《禪修菁華集七、活用》
#1
出太陽了
休閒與修行                                        聖嚴法師


休閒是無事可做,修行是必須有行可修,看來是相反的。但是,一般
人總以為,忙著事業的人,無暇修行,有了閒暇,才能修行,這是不
正確的。忙人正需要修行,修行並不由於無事可做。一個日理萬機的
人,若不做一點修養的工夫,定會掌握不住原則,甚至身敗名裂。所
以古今偉人,若無宗教信仰,必有哲學修養。


儒家的休閒觀

例如,中國的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也是一位仁道主義的大政治家
。他是一個主張「自強不息」的人,故有一次他在川上,目睹流水而
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謂天地之化物,寒往暑來,如川
流之不息,而且是夜以繼日,綿延不絕。人的努力,應當如此。可是
,在另一個場合,孔子對著他的四個弟子:子路、曾析日(字點)、
冉有(字求)、公西華(字赤),問他們各人的志願抱負,結果,其
中三人,皆言為政輔政,只是國有大小、事有巨細的不同,唯獨曾點
說:「我和他們三位不同。」孔子鼓勵他:「有何不可,本來就是要
你們各言其志的嘛!」曾點這才說:「在和煦的春天,穿了春衫,邀
同五六位知心好友,帶著六七個少年,到溫泉出處的沂水去沐浴,迎
著和風輕舞,玩夠了,就詠著詩歌回家。」孔子聽畢,輕歎了一聲說
:「真好,我也贊成曾點這樣的志抱。」這段對話,原文見於《論語
》卷一二〈先進篇〉。前面教人努力,當如川流而不息;後面主張人
應順乎天性,疏導人性,歸乎自然。粗看,川流不息的努力,是精勤
不懈,根本不該有休閒的觀念,曾點的抱負,則純出於一派閒然無事
的狀態,豈非孔子的矛盾?其實不然,川流不息,是恆常、平穩、持
久的,這是在精進中保持適度的緩和。至於後者是適乎自然而又生氣
盎然,是在休閒狀態中保持群體的活潑。

孔子又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所謂「藝」
,即是禮儀、音樂、射箭、御馬、書畫、術數等的文化生活。以仁為
體,以藝為用,便能陶養出泱泱大度、重視道德的中華民族。也就是
說,人類除了飲食男女及衣住交通的基本生活之外,尚須有藝術的生
活。此即在緊張的追求物欲滿足之外,當有輕鬆的娛樂活動,以作為
身心的調劑,現代人就稱之為休閒生活。


化世尊俗的佛教化休閒活動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主張息貪欲、戒瞋恚、離愚癡的,清淨、少欲、
無諍、無惱,便能安身用功,息心修道。在家修行者,也當不涉酒肆
歌榭等娛樂場所,也當不得以射殺動物來調劑身心。出家修行者,要
求更嚴,凡是歌舞技擊等的場合,以及各種飾物、化妝用品,均應迴
避,唯有專精於戒定慧三學的修習,以期達成離欲的目的。可是,自
有人類以來,人的習性難改,在未有文字之前,即有了藝術創作的活
動,特別是歌唱及舞踊,故在佛世即有關於演唱佛陀事跡的記載;大
乘佛經,也多用讚偈與散文並列的體裁。馬鳴大師所寫的《佛所行讚
》,便是詩歌體的佛陀傳記。出家眾不得歌舞,亦不得故往觀聽,卻
允許以梵唄讚頌三寶功德。西藏密教,固然以精苦的瑜伽行之禪修為
主,但也特別重視壇場的重彩布置,以及鈴杵鼓鈸號筒嗩吶等樂器的
使用。佛教自東漢傳來中國之後,除了經律論的傳譯研究和禪法的修
學,必定也有適合一般信仰者的活動,以唐代的京都地區而言,大寺
院皆有每年數次定期的大法會,接引廣大的民眾,接觸佛法。法會不
離儀式、讚頌、說法等的項目。迄元明時代,僧侶之中,有一流被稱
為瑜伽教的瑜伽僧,即專門以唱誦歌詠經懺焰口等,為世俗間做延生
、消災、度亡等的佛事。古時社會缺少普遍的民間娛樂設施,佛教的
法會及因應世俗間的要求而做的佛事,多係選擇農閒期間舉行。在這
種化世導俗的活動中,以歌唱表演等方式,用「俗講」、「寶卷」、
「變文」等的體裁,配以簡單的樂器伴奏,寓教化於娛樂之中;使得
廣大的民眾,在接受佛化的薰陶之際,也滿足了休閒活動的目的。高
層次的士人階級,則以遊覽名山大剎的佛教聖地,或訪問大德高僧,
作為休閒的最佳去處。此較一般人以欣賞娛樂場所的演唱節目、體育
競賽,或欣賞博物館及畫廊的藝術作品,有更高一層的休閒價值。這
已從官能的享受,進入了拓展精神領域的層面。


休閒的最高境界-修行

休閒的要求,是為了生活得到調劑。單調的生活,過久了會令人厭倦
;緊張的生活,過久了令人難耐。所以在西方的游牧社會,人們發現
了一星期的七天之中,有一天要休息;在四季分明的農業社會,人們
利用農閒季節,享受休閒生活;在現代的工商業社會,則利用週末、
國定假日、慰勞假期,享受休閒生活。休閒活動的方式,仍不出上山
下水的郊遊,以及各種娛樂、演藝、藝術品展示等場所的參與和欣賞
。最值得注目的,即是目前國內外定期的修持活動,也多利用學校的
假期及公共假日的長週末。我在國內舉辦的禪七是如此,在美國舉辦
的禪七,也是如此。這與古時的士人階級,利用休閒,去參訪名山高
僧的情節,是相同的。可見,佛門的修行活動,正是人間休閒生活的
最高境界。


修行生活-鬆緊適宜

不過,從世俗塵勞中,抽身出來,過幾天修行生活,固然是最高境界
的休閒活動,如果專注於修行生活的人,就未必覺得輕鬆自在了。故
在《四十二章經》中有一則修行當如調琴的例子:說有一位佛的出家
弟子,精勤修行,乃至深夜誦經,仍不得力,所以聲調悲緊,生起退
心,準備捨僧返家。佛便叫他去問話,知他在家時,經常彈琴,佛就
開示他:「絃緩不鳴,絃急則斷,緩急適中,諸音普調。修行亦然,
既不可懈怠,也不得緊張。」這說明雖可以休閒時間來修行,修行不
即是休閒,更非唯有休閒的時間才來修行。會修行的人,修行固然會
比休閒更自在,不會修行的人,修行卻比沈重的工作更苦。所以佛陀
 垂示修行當如調琴,必須鬆緊適宜。 修行生活-沒有壓力和負擔
不會修行的人,對於修行的生活,會感到單調而產生厭倦、無聊、悶
塞;對於修行的進度會感到乏力,而產生憂鬱、緊張、失望。其實這
是人之常情常態,任何過分及單調的活動,都會引發厭倦和不耐煩,
所以人性無常,有時以樂為樂,有時則以苦為享受;有時以苦為苦,
有時則以享受為苦。籠中的鳥,羨慕林間的鳥能夠自由翱翔,隨心所
欲;林間的鳥,則羨慕籠中的鳥,不愁風雨,無虞飢渴。成人以賺取
生活費用的工作為辛勞,兒童則每以新奇有趣的心態,摸觸並模仿成
人的工作。視每項工作為謀生的工具時,便需要以休息休閒來平衡身
心的負擔,若以業餘的興趣來從事同樣的工作,此項工作,便是他的
休閒活動。

我在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城,遇到一位退休了的工程師,他每天的工
作量,超過了他的在職時代,因為他的經驗和熱心,使得好多的朋友
都找他幫忙,既是幫忙,當然是義務的,而且樂此不疲,他以此為他
的休閒生活。我問他覺得勞累辛苦嗎?他說那是他的pleasure(喜歡
或消遣),雖也勞累,但不辛苦,差別在於沒有渴求的欲望和工作的
壓力,所以是休閒活動而不是辛勞工作。

又如我國晉朝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所描寫的,早出晚歸
的農耕情景,在他而言,是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正因為這種生活方式,是他喜歡的,也是他自己選擇的,雖然是在辛
苦地日出而作,戴月方歸,但因無欲無累,所以通身自在。可是在另
一位唐朝的詩人李紳所寫的〈憫農詩〉中,表現的農夫生活,就完全
不一樣了:

    「 鋤禾當日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農人在烈日之下鋤田,渾身是汗地工作,所以要知道我們餐桌上的食
物,每一粒都是來自農人的辛苦。農夫以耕作為無可逃避的職責,既
是他們謀生的方式,便有了生活的壓力,所以不是休閒。另一位五代
的詩人顏仁郁寫的〈農家〉,也是看到了農家苦而未見田園樂:

    「 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

農夫的苦,不在於勞力,也不在於曬太陽,乃在於工作多而收成少,
在欠收的情況下,再遇到官吏的橫徵暴斂,那就苦不堪言了。上面兩
首詩是勞苦加上窮苦,物質的貧寒,造成心理的悲愴,才是最大的苦
因。


修行生活-節儉樸實,吃苦耐苦

再說修行生活,以一般人所見僧人的自在悠閒,是值得羨慕嚮往的。
坐禪時的寧靜,拜佛時的安逸,動作時的輕緩,說話時的安詳,好像
跟忙碌的塵世間,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上。因此在據說是清朝順治
皇帝所寫的〈悟道詩〉中,要說:「為君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
閒。」因此而有一些人,以為僧人是無事可做的閒人,當他們自己無
事可做的時候,便去山上找僧人聊天消遣,享受可口的山蔬。在山上
度過一兩天的閒日子之後,又覺得尚有許多事情要做,便又下山忙碌
去了。

其實,僧人絕對不是閒人,修行生活也絕不是無事可做,更不是常有
美味的素齋可吃。僧人的戒律生活,講求節儉樸實,身無長物,將衣
食住行的物質條件降至最低限度,不得有任何娛樂等所謂演藝、藝術
的欣賞,將眼耳鼻舌身等五種官能,從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外境,盡量
隔離,故從外表看,僧人的生活,不僅清苦,而且冷漠。但這確是能
使他們從物欲的牽累,獲得解脫自在的最好方法。這是從身清淨、口
清淨,而至意清淨的基本要求;意清淨已是禪定和智慧的範圍。

至於修行禪定,先從制心於一開始,制心的方法,是修行禪數或禪觀
,這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用持誦、禮拜及坐禪等方法,達成制
心的目的。如果業重障深的人,未修禪定時,身心尚不覺得痛苦,進
入修行禪定的生活時,身障、心障,層出不窮,使他認為不是修行的
根器而生退道之心。這種人,最好的辦法是以發心為大眾服勞役,為
常住做苦力,不求成就,但求消業,日久之後,得失是非、名利物欲
之心漸淡,即使未得深定,其心已漸清明。

故在修行階段的修行生活,除非已經認定這是你想走和當走的路,否
則不是一條輕鬆愉快的坦途。所以每當有人向我請求准予出家,我都
會一再強調:修行很苦,出家很窮,必須以入地獄受苦報的心理準備
來求剃度。不要幻想,以為寺院生活清淨無惱,猶如天堂淨土,否則
還是在家修行好了。我們在教授初級禪訓的課堂上,也說明打坐有益
於身心的健康,有病治病,無病則健身益智。在我的一篇短文〈坐禪
的功能〉裡(此文收於《禪的體驗.禪的開示》一書中),列舉了坐
禪的十種心理的效果及十二種生理功效,治十二種疾病。其中包括安
定情緒及治療高血壓。可是,若想報名參加精進禪七時,情緒不穩及
高血壓患者,便無法被錄取了。因為禪坐養生,是業餘的健康休閒;
精進禪七,則是全生命的投入,若沒有健全的身心,便無法承受緊密
的修行課業。正軌的禪修生活,是一種嚴格而近乎嚴酷的鍛鍊,要把
一個滿是缺點的普通人鍛鍊成銅筋鋼骨、鐵膽冰心、佛面菩薩腸的大
禪師,必須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
其筋骨。」一般人非驕即餒,非貪即瞋,欠缺調柔慈忍厚重堅毅的氣
質,所以不是大器,不能有大擔當。剛強於內者必驕慢於外,怯懦於
內者必畏縮於外。多半的虛驕,是出於自信心的不足,虛張聲勢,色
厲內荏。這些毛病,都得用禪的鍛鍊來改善。禪的修行,能使懦者立
,頑者廉,狂者謙,剛者柔。清初的戒顯禪師,即把禪師們的鍊眾方
法,比照《孫子兵法》,編集成十三篇《禪門鍛鍊說》一卷。今日也
有些青年學生在我這裡打完禪七之後,表示如同受了一次禪門的入伍
訓練。其實禪七或禪修應該比軍訓更加嚴格,軍訓只管制身口的行為
,禪修的更重要則是管制心的活動。禪修的生活規則固然嚴格如同士
兵的入伍訓練,但在幾天下來,習慣之後便能不以為苦了。至於內心
的昏沈、散亂,貪、瞋、無明等的煩惱,像是夏天的蒼蠅、秋天的落
葉,揮不勝揮,掃不勝掃。幾天後,便有精疲力盡無可奈何的感受,
以致心浮氣躁,情緒低落。不論長期或短期的定期修行,初學者多半
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修行的過程便是結果

長期修行,是指終身出家的人,初修之時,可能尚有些新鮮感,把成
佛開悟、解脫生死,看得比較容易,用功也比較精進。一段時日下來
,舊習氣,老煩惱,一一重現,修行不能得力,往往自覺身不由己、
心不由己地被外境所轉而不能自主,距離修行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
悟境遙遙無期,煩惱則像鬼魅附身。此時,會回憶在家時的情況,發
覺出家越久煩惱越重,倒不如在家修行,既少煩惱,又增福慧。像這
種人,若不還俗,便希望換一個環境,或到寺外去緩和一下心境。此
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笑話了:東方人求生西方淨土,西方人求生
何處?大概反以東方的娑婆世界為淨土了。但亦正是凡夫的常情常理
,一般人以打球、下棋、歌舞等為消遣的休閒活動,如成了職業的球
員、棋士、演藝人員,則又需求另一方式的休閒活動了。

不過,修行不是職業,不得追求成就感的滿足,也不應有任何的心理
壓力。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中。修行的過
程,便是修行的結果。不求離苦得樂,但能踏實地注意方法,把握方
向就好。在一次又一次,乃至千百萬萬次的失敗和錯誤之後,水到自
然渠成。修行的過程中,常見山窮水盡的情景,苦不氣餒而繼續以平
常心走下去,必然會發現峰迴路轉的又一段前程。如果實在太累了,
何妨在修行途中略事休息,故於各種修行方法,多有期限,一七日乃
至七七日,九十日乃至半年,乃至三年為期,修畢一期,再修第二期
,依次漸進,不求急功。即在同一期中,也應以持誦、禮拜、經行、
坐禪、處理衣食便溺及清潔生活環境等並行兼顧。時時心隨身住,念
念心繫於法,不昏不散,不急不緩,輕鬆自在。長此以往,便可做到
修行與休閒無別的程度了。一個大修行者,雖然終日忙碌,卻是一個
無憂無慮的無事人,在他的心中,無風無浪,無雲亦無雨,萬里晴空
,亦無日月。他已念念不離修行,故無須刻意修行;他已念念處處安
閒,故也不用休閒了。


(選自《拈花微笑》)

====================================================================

     本系列電子文件由法鼓文化(http://www.ddc.com.tw/)授權於
     台大獅子吼站上刊登,以茲佛子精進禪修。為尊重智慧財產,
     並避免未授權之盜用,不論是書面、電子、或網路等任何型式
     的轉出版、部份引用、摘錄行為,皆必須經法鼓文化之書面同
     意授權方可,違法者將予以追究。

     關於本著作權聲明若有語意不明、或有其餘未竟事宜,請聯絡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260號6樓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或 E-mail: idpt315@tpts1.seed.net.tw

====================================================================
Tue Jan 7 19:25:5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