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提起與放下(1)《禪修菁華集七、活用》
#1
出太陽了
提起與放下                                        聖嚴法師


一、提不起也放不下

能夠提得起、放得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許多人把這兩句話掛在
嘴邊,能否真正做到便大有疑問。一般人的態度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
,提不起責任和義務,放不下名利和地位,希望爭取更多權力、名望
,卻絕少考慮是否已盡自己該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提不起意志和毅力,放不下成功和失敗

在人生過程中,如欠缺堅定的意志和毅力,便難以成就大事業,也難
免在努力的過程中退縮。所以,成功或失敗,關鍵在於是否具備足夠
的意志與毅力。

有些人,瀕臨死亡邊緣,在彌留之際,為了渴望會見親人,能延續自
己的生命直至與親人相聚才逝世。也有些人,憑著願心和堅強的求生
意志,能在重病或災難中奇蹟地活下去。

無論爬高山、游長泳、走遠路,均需堅強的意志和不拔的毅力才能夠
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因為,當極度疲累和面臨困難時,往往容易萌
生退意而放棄目標。但是,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意志力又總提
不起來,這種人非常痛苦。

(二)提不起信心和願心,放不下貪心和瞋心

進行任何事業或計畫,首先必須具備信心和願心才能完成工作和目標
。很多人沒有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相信自己能夠有大成就
,也因而對自己的未來和事業的前景缺乏願心。

我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第一句是「信佛學法敬僧」,信佛是信
心,學法是願心。先相信學佛對我們有用,開始學習,也就會照著去
做。而修學佛法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佛,這便是發大願心
。能在信佛以後向僧學法,然後努力不懈地繼續修行的,則很不容易
。因此,便有這樣的四句話:「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
到西天。」

三年前,我與一位美籍弟子到美國中西部演講,我們駕車從一州出發
往另一州。沿路上,約三個小時仍未抵達,我問他:「我們現在的位
置是什麼地方啦?」「在公路上。」他答。我又問:「可以到達目的
地嗎?」他便答道:「沒有問題。」「那為什麼還未到達呢?」他馬
上反問我說:「師父,您對我沒有信心嗎?」稍後,在進入目的地附
近的時候,他卻冒出一句話:「師父,我們現在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終於,在查看地圖和請問沿途路人後,發現已經離目的地不遠了。
從這一點來看,在人生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有時候是自
己自信不足,又或者是雖然自己充滿自信,相關的旁人卻對你缺乏信
心。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大學二年級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願,
我提議她先完成學業再作決定。當她大學畢業後,我詢問她是否仍有
願望出家。「當然囉!」她應道。結果她卻希望繼續讀完碩士後才出
家。當我再度問及她完成學業後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樣堅定的語氣答
道:「當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讀完碩士學位,我再問她
,她卻對我說了一句實話:「師父,坦白說,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
多呀!」這便是願心不能堅持的一個例子。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
會做,今年的計畫,明年不一定會進行。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普遍
,他們會解釋說:「我的意願改變了(I have changed my
mind)。」

一般人是既提不起信心和願心,也放不下貪心和瞋心。「貪心」是追
求,渴望爭取,貪得無厭。「瞋心」是因求之不得,驅之不去,而起
怨恨。這兩種情況,時常擱在心上,丟不開也放不下。其實,只要是
分內的,應該拿的,接受了也不能算貪心;而不應該要的,非分的,
卻千方百計,挖空心思,希冀得到,越多越好,這便是貪心。若不能
稱心如意,反而有種種折磨,惡運連連,橫逆重重,便無法不起怨怒
。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很難察覺到自己是個由於貪念和瞋心的受
害者,因此,也無從放下。


二、應當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一)要把去惡行善的心提起,要把爭名奪利的心放下

作為一個正常人,最基本的是要認識到行善是自己分內的家事,止惡
是自己該盡的責任,何況是一個佛教徒,一個修行的人!「止惡」是
不做對己對人有害無益的事;「行善」是須做對己對人有益有利的事
。若以菩薩的立場,不會考慮自身的利害,心中只有眾生的利益。在
佛經中的止惡行善有四句話,稱為「四正勤」:「已作之惡令斷除,
未作之惡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這可用作判
定一個人的善惡標準的依據。通常的人,也可說絕對多數的人,都會
認為他們是沒有問題的好人。但是,如果連善與惡的標準是什麼都無
法分辨,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所謂「好人」的定義是什麼了。起碼要
知道止惡行善的定義,並不是那麼簡單。知道不該做的事不會做,應
該做的事一定做。那又根據什麼而認為該做與不該做呢?不以個人的
判斷來取捨,當以公益作衡量,以佛法因果為準則。

很多人批評他人爭名奪利,卻不知道自己也是一個爭名奪利的人。所
謂名是什麼?名有大名、小名,還有出鋒頭的事。當別人獲得益處或
光榮的時候,自己的反應究竟是讚歎、歡喜、欣賞?或者是嘲笑、妒
嫉、破壞呢?夫婦、父子之間也常會有爭風吃醋、看不慣、放不下的
時刻。假若太太比丈夫更有名氣,有些做先生的往往會感到難受。至
於兄弟之間,是否能夠做到會為了手足獲得殊榮而備覺高興呢?多半
是會的,有時則不然。

我認識一對夫婦,太太榮獲獎狀,新聞被報章報導,太太滿懷高興地
拿著報紙展示給她的先生閱讀。先生接到手上一看,竟然非常不屑地
把報紙擲於地上說:「什麼玩意?妳也得獎,那裡還有天理!」身為
丈夫的,不但不因妻子得獎而感到光榮,反而認為太太獲獎顯得比他
傑出是件豈有此理的事。

(二)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要把成敗得失的心放下

成就自己目的是為成就他人;若要幫助廣大的人群,必須先要充實自
己。在充實自己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做著成就他人的工作。正在做著
利益他人的工作之時,必然已在促進了自己的成長。然在成己成人的
過程之中,難免會遇到障礙,所謂道高魔更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因此要能經常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成敗得失的心放下,才能堅定
信心,鞏固毅力。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敗乃是過程之一,失敗的本
身,也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人只能享受成功的歡樂,卻
經不起失敗的歷練,那樣的成功是福報,遇到了失敗便動搖。這也正
好解釋了為什麼一般的凡夫好不容易成為偉人的最大原因。其實偉大
的人格,是從成功與失敗的交替過程中培養出來的。

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剛選好博士論文的主題,請到了論文的指導教
授,進行不久,指導教授突然過世,同學們知道後,便說我完蛋了!
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位指導教授,我把論文送去,指示要我重寫,又
有同學以為我糟糕了!當時的我,雖感到麻煩,但卻認為正好可給自
己歷練的機會,沒有成功,也並未失敗。由於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
經驗,才會使我珍惜留學因緣,鼓起勇氣,重寫第三遍,最後我的論
文終獲順利通過。由於我相信好事多磨的道理,既已有了心理準備,
遇到困難,便不覺得是失敗,也不考慮能否成功,只是繼續努力,做
我能做而當做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過一天日子吃一天飯,凡
事盡心盡力,放下成敗得失。

(三)要把眾人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信佛必須學佛,學佛必須效法菩薩精神。菩薩心中沒有自我成就的企
圖,只有成全眾生的悲願。凡是能讓眾生得益的事,便不考慮個人的
成功與失敗。凡是眾生需要救助,菩薩便會適時適地出現於眾生面前
,菩薩不為他們自己做任何事,並非為了他們自己要成佛而度眾生。
普通人若要學習菩薩的精神,首先得把自己放下來,不論個人的成功
與否,必須先把其他的人照顧好。對於家庭,首先要把家人的事辦好
;對於團體,則以共同的利益為前題;對於社會,乃以大眾的福祉為
著眼。你如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必可獲得他人的歡迎,看在眾人眼中
,你便是菩薩的化身。

(續下篇…)
Wed Dec 4 21:01:52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