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7月—8月《雜阿含經》講授
#1
發信站: DCI HiNet (msa.hinet.net>)
時間:2003年7月—8月(預計9週)
      每週日下午2:00—5:00
第一次上課:7月6日(週日),1:40在耕莘文教院集合
上課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269巷29之一號2樓(近耕莘文教院)
交通:捷運、公車「台電大樓」站
      開車:可停在汀州路「三總」民眾部之停車場,或其他停車格。
授課教師:黃俊威(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副教授)
費用:酌收講義影印費
學員人數:約20人
聯絡人:  曹郁美 (2942-8841、0916-271-393)
或e-mail     lisn.wang@msa.hinet.net

課程說明:
阿含,梵語Agama,或云阿笈摩,是「不斷地傳來(之法)」的意思。在漢譯四阿含中,
《雜阿含經》為最早成立,屬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所結集。關於四部阿含之特色,說
一切有部的《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中有一段說明,後為隋智顗所引用,云:「《增一阿
含》明人天因果,《長阿含》破邪見,《中阿含》明深義,《雜阿含》明禪定」(見
《法華文句》卷一),此說大致中肯。
公元二三世紀,佛教步入大乘時代,出現了兩位著名的學者----龍樹與無著,是空宗與
有宗的代表人物,他們倆受《雜阿含經》影響很深。立足於緣起性空的龍樹,深入《雜
阿含經》與阿毗達磨,撰寫了《中論》等著作,廣破外道邪見,獨尊釋尊的緣起深義。
而無著的《瑜伽師地論》,其第四攝異門分,就是解釋《雜阿含經》中各類法相的不同
意義;而第五攝事分(卷85至98),則更是《雜阿含經》的本母(matrka)之發揮。本經之
重要性,可見一斑。
四阿含是釋尊說法的樸實紀錄,《雜阿含經》是其中最為核心者;可惜本經傳入中土
後,一直未受重視,甚至中國學者判之為藏教、小教,以至於千餘年來湮沒不顯。直至
近代,才有呂澂承接日本學者姊崎正治的研究,發表《雜阿含經刊定記》,才使得本經
重現光芒。及後又有印順法師的深入探索,編纂《雜阿含經彙編》,依修多羅
(sutra)、祈夜(geya)與記說(vyakara)的次第,分全經為七誦、五十一相應,並校正衍
文與訛字,居功厥偉。
本課程的授課教師----黃俊威副教授,即根據印順長老的《雜阿含經彙編》為藍本,注
入自己的研究所得,期能重現佛陀說法的原貌,體味佛教基本教義的精髓,做為現代人
行住坐臥、言語思想的指導。
黃俊威,台大哲學博士,精通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擅梵文、巴利文。著有《無我與輪
迴》、《緣起思想史》、《早期部派佛教阿毗達磨思想起源的研究》等書,現任華梵大
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Thu Jul 3 12:49:22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