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1247經的[..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或許可
以當作以下段落(關於修習四念處)的延伸補充
[雜阿含616經:[..[當取自心相]..若彼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
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愚癡比丘亦復如是,不辯、不善,[於身身觀(念)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
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
]
[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
成實論卷12:提到不[取自心相]可能會有什麼問題,印老 經論會編 雜阿含616經的後
面,收錄一段瑜伽論也提到,如果不先取自心相(貌)有何過患..
以前雖碰巧聽過一前輩講說過,但是自己常懈怠.放逸,沒有什麼心得,真慚愧啊!有心
學習四念處的朋友可以注意這兩經~淺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