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
@Facebook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是附佛外道作為嗎?
Thu May 03 11:38:45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
@Facebook
依我的理解,如果說這個人所證、所講的法,強調一切解脫知見都必須向「內」去觀
察,而不是向「外」去尋求外力的救贖,那麼不管用甚麼方式來宣說,這個人都不是
外道。

而如果這個人所證、所說向內追尋的法,又同時鼓勵人佈施、持戒、求生天之福,那
麼這個人說的是善法。

又如果這個人所證、所說向內追尋的善法,還能契合四聖諦、因緣法,且不違法印,
那麼這個人所說的即是佛法。
Thu May 03 13:24:0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3
@Facebook
所謂那個人就是我。在讀完《雜阿含經》第109經及第246經後,我相信那處六觸不能
入的「地方」(或稱“覺”)是可以通過練習成就的,只是我擔心非正統的解說方式及
引導會損人慧命,所以不敢分享他人。我想我需要有人幫助我印證,確定個人認知是
否正確。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82593.
220440724638912/2156573657692266/?type=3
Thu May 03 13:50:47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4
@Facebook
River W. Zeiss 我個人的看法,因為我們都不是阿羅漢、更不是佛陀,所以我們的
見解都有問題、也都有煩惱的雜染。

我想癥結在於,如果抱持著「我要度人」的動機,即是落於人、我、眾生、壽者相,
自然就會產生「是否損人慧命」的煩惱;如果抱持的只是單純的「互相討論」作為動
機,不僅不會落入這種煩惱,也能幫助自己精進修行,這兩者其中的差異,我想恐怕
是慢心作祟吧:)

另外我個人覺得,比如在家居士能於自己擅長的領域去印證佛法、恆常思維,甚至能
幫助人,這是很棒的修行方式,隨喜您。
Thu May 03 13:55:4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5
@Facebook
Russ Wang 我明白了,謝謝回饋。確實是我起了慢心被自己侷限思考,非常感謝你一
針見血的當頭棒喝。繼續回到討論,那樣的練習方式,是否有助於個人覺醒?符合佛
法的精神?
Thu May 03 14:04:24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6
@Facebook
River W. Zeiss 如果我們抱持的是互相討論的態度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就不用擔心練習方式是否錯誤,因為在討論之中自然就有人會提醒我們
:)
Thu May 03 14:06:5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7
@Facebook
經你提點後我修正想法,並自己實驗了一回,嘗試依分享文章中的方法記錄我慢心起
時的心理及身體反應,我發現原來自我誠實很重要,否則無法完成如實記錄,但這點
卻是文章及我這個分享人都未提及的盲點。我想我應該更加謹慎對待才是。謝謝你的
鼓勵,令我感到踏實,感謝善知識。
Thu May 03 15:25:1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8
@Facebook
River W. Zeiss 一切實驗都必須有正確的觀察角度,在佛法來說,即是觀察一切法
共同的特性:無常、苦、無我。也謝謝您的分享:)
Thu May 03 15:39:34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9
@Facebook
River W. Zeiss「你以前可能不自覺的會把想法當成自己,但當你可以察覺到你是你
,想法是想法,你擁有這些想法,但你不等於這些想法,你會發現自己和想法可以是
分開的,你可以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狀態:」以這句,個人認為有進入修
習正念 的味道,加油。
Thu May 03 17:03:13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0
@Facebook
River W. Zeiss說 :【在讀完《雜阿含經》第109經及第246經後,我相信那處六觸不
能入的「地方」(或稱“覺”)是可以通過練習成就的,....我需要有人幫助我印證,
確定個人認知是否正確。】

請法友試著把109經、246經的經文含義解說看看,跟學習阿含經的法友們研討,看看
自己是否能正確的理解經義?或是曲解經義?

例如您所說提到的:【第246經:六觸不能入的「地方」,這是什麼「地方」?這就是“
覺”嗎?】

請您跟學習阿含經的法友們研討看看,自己有正確的理解經義嗎?或是曲解經義? ^_^

*** *** ***

在您的貼文中提到:

【讀完《雜阿含經》第109經及第246經....

你以前可能不自覺的會把想法當成自己,但當你可以察覺到你是你,想法是想法,你
擁有這些想法,但你不等於這些想法,你會發現自己和想法可以是分開的,...】

試問:

「把想法當成自己」~這豈不是第109經所說的:「想是我」?

「察覺到你是你,想法是想法,你擁有這些想法,但你不等於這些想法」

~這豈不是第109經所說的:「想是我所,是名想異我」?

「想是我」與「想異我」,兩者都是我見! ^_^

試問:

如果,在讀完《雜阿含經 第109經》之後,教導別人放下「想是我」的我見,然後引
導別人建立起「想異我」的我見,那麼.這是《雜阿含經 第109經》所教導的嗎? 這
樣引導別人好嗎? ^_^

以上的舉例,或許是片面的斷章取義,還請見諒! ^_^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

「聞、思、修」是學習次第,如果聞法錯誤,思維就會錯誤,實修也就跟著錯誤。

正確的理解經義,是修行的第一步,請多跟學習阿含經的法友們研討,看看自己是否
正確的理解經義?或是曲解經義?

*** *** ***

阿含經很實用,引導大家依據阿含經修行,這非常好! ^_^ 

貼文中提到 :

【練習寫「心情日記」,記下自己的身體感受、情緒與念頭。試著去拆解自己的念頭
、情緒與身體感受是什麼,解碼刺激至反應間的歷程。】

練習寫「心情日記」,覺察五蘊的運作,這非常好! ^_^
Fri May 04 12:39:1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1
@Facebook
確實!若相信『你擁有這些想法』時,已落入我所(異我)之我見。這是我沒有確實解
讀經義的疏忽,非常感謝您提出指正。

我是在家自修,身邊沒有同讀阿含經的共修,要找人討論較為困難,所以來此版請益
,希望先進能幫忙指出盲點。

謝謝昨日有貴人指點,我會拋棄去幫助別人的慢心,也感謝您願意分享您的洞見,這
對我幫助很大。
Fri May 04 14:12:36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2
@Facebook
River W. Zeiss 歡迎參加每週六獅子吼的線上阿含經讀經班 請搜尋社團 「佛經研
討與心得分享」
Fri May 04 17:31:2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3
@Facebook
啊!那個社團我加入,但都不知道週六有線上讀經班,感謝告知。
Fri May 04 17:48:1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4
@Facebook
雜阿含經真的不好懂!譬如討論的246經原文是:復問瞿曇:「欲何所之?」波旬原本
說他都用(眼觸入處是我所乘,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是我所乘。)到達任何地方
,反問佛陀您想去那兒呀?

佛告惡魔:

汝有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若彼無眼觸入處,無耳、鼻、舌、身、
意觸入處,汝所不到,我往到彼。」 ......白話是說-----假如你沒有眼耳鼻舌身意
觸入處;你(指波旬)什麼地方也別想到達,而佛陀呢卻可自在到達!(下面這段)意即有
我見偏執的人便受波旬控制了
Thu May 10 18:26:4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5
@Facebook
爾時,天魔波旬即說偈言:

「若常有我者,彼悉是我所,一切悉屬我,瞿曇何所之?」.......如果認為有一常
住而實體我存在的話,那麼那一切便都是我波旬所擁有,一切既然都屬我的,那麼佛陀
你要去哪裡呢?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言有我者,彼說我則非,是故知波旬,即自墮負處。」 .......如果這時說有一
個我見的話,那麼他用來說我就錯誤了也就知道他是波旬了......
Thu May 10 19:09:3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6
@Facebook
世尊復說偈答言:

「若有離魔者,問度彼岸道,為彼平等說,真實永無餘,時習不放逸,永離魔自在。
」 .......如果想要出離魔王束縛的話,那他就會請問安渡彼岸的方法.......這才是
講"覺"
Thu May 10 19:14:5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7
@Facebook
喬瑟夫您好,很高興您願意與我討論,在思考幾天後,以下是我的見解:

我認知的“佛”與“波旬”是一種狀態,只是經論採用擬人化的對話方式呈現什麼是
佛、什麼是波旬,所以您說『有我見偏執的人便受波旬控制』,我會說「我見即是波
旬」,不知我們意思是否一樣?

這也是我認為雜阿含246經與109經相呼應的緣故。生而為人,六根(以下稱:身)觸
入後自然蘊孕五受陰(以下稱:心),故常令人誤以為身是我、心是我等20種我見。

那摒除我見後,我是誰?我是什麼?這個抽象的問題,釋尊以「我往到彼」、「度彼
岸」形容之,象徵我從波旬到佛,是一種過程、一種“可到達”的狀態,而不是回答
“我”的本質,因為“我”本質上就不是一種具體的存在,只是一種連續性的狀態。

◎以具體事物形容抽象概念,稍有差池就會失之千里,我想我以「六觸不能入的地方
」形容覺,好像很不妥當啊??

◎註:雜阿含246經的文體罕見的未以“歡喜奉行”結尾,代表該段經文並非公開對
諸比丘的教導,我認為更像是一個人獨白式的內心對話,所以才大膽假設佛&波旬只
是人的一種狀態。
Tue May 15 02:57:3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8
@Facebook
River W. Zeiss 「六根(以下稱:身)觸入後自然蘊孕五受陰(以下稱:心)」這句
話有很多錯誤,建議地毯式的對於五蘊、五取蘊(五受陰)、心色法,以及十二因緣去
了解。
Tue May 15 11:12:02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19
@Facebook
River W. Zeiss 雜阿含246經要與雜阿含卷十三第 312 經對讀才對。

佛陀在 312 經向問題寶寶鬘童子(摩羅迦舅)說明苦滅的可能性、以及何處為苦滅,
「若汝非於彼,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這就是「六觸不能入的地
方」的意思。用因緣法的語言來說,識與名色輾轉相生,依因緣法此有故彼有、此滅
故彼滅,沒有六觸入處,自然不會有後續的愛取有乃至老病死純大苦聚。

此外「我是誰?我是什麼?」從來就不是一個抽象的問題,是修行者在止觀修行中真
實能證見的,這也說明了為何佛法必須從止觀中去親證,因為如果只依靠大腦的邏輯
推演,永遠無法證悟,一如我們用眼睛看見全世界,卻無法用眼睛親見自己的眼睛一
樣。

您若想要好好了解雜阿含經,不如我寄第一二冊的《好讀 雜阿含經》跟您結緣。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4213
Tue May 15 11:21:36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0
@Facebook
Russ Wang 真的非常感謝,您的分享已讓我比自己盲目的摸索要來得好多了,我再私
訊地址給您。
Tue May 15 11:43:37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1
@Facebook
佛經說的如實觀察,是在禪定裡的境界。
Fri Jul 06 07:18:13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2
@Facebook
個人的心得建議:

【不要只讀雜阿含經】:

四部阿含經與五部尼柯耶是一套完整的修學系統。

如果只讀雜阿含經,而沒有適當的對讀其它的三部阿含經或五部尼柯耶,往往會因
[偏食]而發生[發育不良、畸形發展]的現象。

例如:

開口閉口都是:無常苦無我、斷欲、斷慢。

忽視了:培養喜樂心、培養善法欲:依欲斷欲、依愛斷愛、依慢斷慢。

*** *** ***

【在四部阿含經與五部尼柯耶的範圍內,以經解經】:

四部阿含經與五部尼柯耶屬於部派佛教,這是一套完整的修學系統,共有上萬篇的經
文。

如果想要正確的理解阿含經的原始經義,大可在這上萬篇的經文之中,交叉對讀,
[以經解經],尋求正確的原始經義。

不宜以般若經、龍樹中觀的思想來詮釋阿含經。

不宜以法華經、唯識、...的思想來解讀阿含經。

當已經能夠在這上萬篇的經文之中,[以經解經]的正確理解阿含經的原始經義之後,
如果想要"融合"般若經、龍樹中觀、唯識、法華經....的思想,這就是個人的思想自
由了。

*** *** ***

以上.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_^
Sun May 06 21:15:48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3
@Facebook
感謝提醒,我發現尼柯耶沒有文言古文,閱讀起來確實較沒有壓力且容易理解,但我
在市面上只找到《增支部(一)》一本,不知其餘部在台灣是否有發行成冊?我可能得
再找找。
Mon May 07 15:48:26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4
@Facebook
網路搜尋:【莊春江工作站】

電子版:

北傳四部阿含經

南傳四部巴利經典  

北傳阿含經與南傳四部巴利經典的對讀.
Mon May 07 19:35:07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5
@Facebook
尼柯耶沒有文言古文--不代表尼柯耶就好容易理解,北傳四阿含相對翻譯中文是比較
早於尼柯耶,且很容易轉成大乘,因為它們是互通的
Wed May 09 16:22:5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6
@Facebook
《雜阿含》在公元435~443年譯出。

《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是在公元384、398年譯出。

《長阿含經》在公元413年譯出。

《巴利三藏》首次輯錄成文,是在公元前一世紀末葉,南傳佛教的第四次結集,以僧
伽羅文字將經典寫在貝葉上。

所以,巴利三藏首次輯錄成文,比北傳翻譯四阿含,早約500年。

為何喬瑟夫法友說:「北傳四阿含相對翻譯中文是比較早於尼柯耶」?
Wed May 09 19:39:59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7
@Facebook
巴利語三藏》首次輯錄成文,是在公元前一世紀末葉,南傳佛教的第四次結集,以僧
伽羅文字將經典寫在貝葉上。-----就不是中文阿!
Wed May 09 20:09:5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8
@Facebook
沒錯!~  ^_^
Wed May 09 20:15:14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29
@Facebook
兩位嚴謹的考究讓人不容置喙??感謝分享
Thu May 10 09:30:41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以心理學知識證入佛法、向他人解說佛法
#30
@Facebook
不是外道。佛法就像醫病的藥,有什麼病就用那一個法門就醫,就像當年佛祖一樣,
你哪裡不對就告訴你用什麼方法改正。用心理學上也一樣,知道那人的心理哪裡不對
,他的心裡想要什麼就用適當的佛法幫助他。
Mon Aug 20 18:10:24 201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