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佛教徒追求的是脫離輪迴
#1
玉風令
引自教育部辭典
厭世觀
注音 	ㄧㄢˋ ㄕˋ ㄍㄨㄢ
漢語拼音 	yàn shì guān
視世界為盲目,人生為至苦。認為一切皆無意義,無價值,美、善、幸福皆自欺之幻影。相對於樂
天觀而言。也稱為「厭世主義」

佛教的觀點呢?略述,有誤請大德指正

一、視世界為盲目
不是,是往時眾生種因所得之果

二、人生為至苦
可以說對一半。佛教強調是世間是苦、六道是苦,但又說三惡道更苦,人身勘忍,正好發大勇猛大
精進可學佛

三、認為一切無意義,無價值
不是,是往時眾生種因所得之果,如實觀察有助解脫

四、美、善、幸福都是幻影
可以說對一半,佛教不信外道的常樂我淨,但有自己的一套常樂我淨,或者也可以說是苦空無我、
追求解脫和涅槃,事有兩面、話兩頭說,無論哪個角度來說,只是有病治病罷了

五、相對於樂天觀
佛教認為有果報就要受,鼓勵人們勇於坦然受報,但也提供許多方法助人追求輕受、緩受、免受,
要說這相對於樂天,我覺得其實這也是一種樂天
2017年12月28日 16:31:28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請問<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這句
#2
stars1214
請問"無一眾生非於過去曾害我者;" 讀到這句總是有點繞 頭腦打結,
請問是“沒有一個眾生”?”不是“過去曾...的意思嗎??
這樣會不會有一點被害者心理?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
[0960a08] 「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眾生之中,見一眾生於已有違,心緣於此,不生愛念,則應以
智
慧,深自觀察,我往世中,定於此人,作重業障;以是因故,還於今日,障我菩提;我若於此人,不生歡
喜,則於餘一切眾生之處,皆亦不應而作饒益。何以故?以無始時來在生死中,無一眾生非於過去曾害我
者;若於此眾生,不生憐愍,於餘一切,當亦復然。我今普於一切眾生,皆行饒益,是故於此,決當慈
念。
復應思惟,瞋恚因緣,能令眾生,墮於地獄,若懷怨結,後必生在毒蛇之中;若我來世,受斯報者,當令
彼
人,深快其意。故應捨離所有瞋恚怨結之心。我若多瞋,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
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結?此愚癡人,以瞋恨故,於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
眾
生?』多瞋眾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惡毒充滿;故應修習慈愍之心,永遠離於瞋恚怨結;平等平等,
利
益安樂一切眾生。

[0960a26] 「若如是思惟,離瞋結已;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_()_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_()_
2017年12月31日 8:43:10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