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e Dee 提到能生在佛世又證得果位自然是極大的福報,我也有同感。
不過,在定義上,「六神通阿羅漢」是說這位優波?尊者已證阿羅漢果,又有六神通
。
證阿羅漢果的定義是什麼呢?貪、瞋、癡、慢、疑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因此阿羅漢
是沒有「我慢」的,有「我慢」的就不是阿羅漢了 :)
所以大智度論提到的這個傳說,不在於批評阿羅漢不如六群比丘,而是感性地以古非
今,推崇一心敬慎。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中,佛陀也再三表示證阿羅漢者遠遠優於六群比丘。
<<<<<<<<<<<<<<<<<<<<<<<<<<<<<<<<<<<<<<<<<<<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26〈精進波羅蜜多品9〉:「時毘婆尸如來、應、正等
覺有一聲聞苾芻,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阿羅漢果。既知是已,入彼五百聚落為諸男
子女人、童男童女而說是言:『彼所說法是?惡語、不真實語、無義利語。』時阿羅
漢於彼眾中說伽陀曰:
「『若於正法不了知,彼人即昧真聖道,
汝於邪法堅執著,決定當墮諸惡趣。』
「說是偈已,時彼六群苾芻眾等生大恚怒不樂信受。時阿羅漢生大?念,讚歎佛已,
復說伽陀曰」(CBETA, T11, no. 316, p. 847, c25-p. 848, a6)
>>>>>>>>>>>>>>>>>>>>>>>>>>>>>>>>>>>>>>>>>>>
該經後來佛陀即解說追隨六群比丘的人是「棄捨持戒清淨眾,是故墮此極苦中」,下
地獄了,而「彼六群苾芻眾以虛妄不實故,亦復當墮阿鼻大地獄中。」(CBETA, T11,
no. 316, p. 848, b5-6)
本經中佛陀以過去毗婆尸如來時代的例子告訴大家,阿羅漢才是值得眾生效法的對象
,六群比丘則敗壞佛法,不應效法,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是如此。
不過,不管對方是阿羅漢還是六群比丘,我們都應該一心敬慎,相信這才是大智度論
提到這則傳說的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