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眾五戒的各種不同的戒本詳略有很大的差別。會有可悔不可悔的問題,應該是受
到「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的影響。
所謂的不可悔,並不是說不能懺悔過錯。而是類似僧人犯了根本重戒,要逐出僧團,
不可經發露懺悔,而保留僧人的身分。這樣叫做不可悔。所以,犯五戒的不可悔,意
思是說第一你有受戒,第二符合不可悔的條件(例如,殺戒的不可悔,通常就是符合
:你有動機,你有方法,對方是人,對方命斷)。如此的話,就算是不可悔。不可悔的
意思是這個戒"毀"了,也不能重新受。如果犯可悔戒,意思是說懺悔之後,五戒的戒
體還在,仍算是五戒弟子。
因此,可悔或不可悔,界定的都是戒本身的問題(就像戒的開遮持犯)。不過,「佛說
優婆塞五戒相經」這種可悔不可悔的分法,算是有爭議的。
而我們一般說的懺悔,是不管有沒有受戒,犯哪種罪,都是可以懺悔的。就像以阿闍
世王來說,他犯的是殺父的五逆重罪,果報是墮地獄。但是因為他至誠懺悔,佛陀記
說他墮拍球地獄。意思就是說像是把球拍到地上,馬上彈起來一樣。只有瞬間的地獄
果報。但是,經上也說,阿闍世王如果不是因為犯五逆罪,會在當時聽佛說法時就證
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