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佛教來說,要怎麼才能解脫、涅槃?聖者和業的關係如何?
上面引用的二經中,佛陀都有作詳細的說明,以下是其中的重點經文: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5.html#九七七
《雜阿含經》卷35:「有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何等為五?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
生心法憂苦;因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緣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生彼心法憂
苦,尸婆!是名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尸婆!有五因五緣不生心法憂苦。何等為五?
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生彼心法憂苦者,離彼貪欲纏,不起心法憂苦,是名五因五
緣不起心法憂苦。現法得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尸婆!復有現法
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CBETA,
T02, no. 99, p. 253, a8-18)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
90%AB%E7%B6%93%E5%8D%B7%E7%AC%AC%E5%9B%9B#一九_中阿含業相應品尼乾經第九_初
一日誦
《中阿含經》卷4〈2 業相應品〉:「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
說者,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若有比丘
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於未來苦,便自知我無
未來苦,如法得樂而不棄捨。彼或欲斷苦因,行欲,或欲斷苦因,行捨欲,彼若欲斷
苦因,行欲者,即修其行欲,已斷者,苦便得盡。彼若欲斷苦因,行捨欲者,即修其
行捨欲,已斷者,苦便得盡。若彼比丘便作是念:『隨所為、隨所行,不善法生而善
法滅,若自斷苦,不善法滅而善法生,我今寧可自斷其苦。』便自斷苦。自斷苦已,
不善法滅而善法生,不復斷苦。所以者何?比丘!本所為者,其義已成,若復斷苦,
是處不然。」(CBETA, T01, no. 26, p. 444, a8-24)
這些經中佛陀回答的義理是相通的,平日用功讀經的同學應該已讀懂了。為減少對其
他同學文字上的障礙,我也簡單說明佛陀回覆的重點:
就佛法來看,若要解脫於苦,就要離貪、瞋、痴、慢、疑;若要未來沒有更多的惡報
,就要身、口、意修善,而不再造惡。
耆那教認為要消過去的惡業,要苦行,佛陀則表示要離貪瞋痴慢疑;
耆那教認為要不造未來的惡業,要苦行,佛陀則表示要修善而不造惡。
佛陀認為,愚痴的苦行無法消業、無法避免造未來的惡業,因為基於愚痴而苦行自殘
本身就是在造業。
在遇境生心的當下,在眼見色、耳聽聲……根境和合生識的當下,如果不起貪瞋痴慢
疑,就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當下就不受苦,當下就是解脫,也
就沒有煩惱(無漏)。
「十二因緣」是聖人真正可以斷的因緣、斷了就離苦的因緣。
因此,許多經中也解釋什麼是佛教說的「業滅盡」?
《中阿含經》卷27〈5 林品〉:「云何知業滅盡?謂更樂滅業便滅,是謂知業滅盡。
云何知業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業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業,
知業所因生,知業有報,知業勝如,知業滅盡,知業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
業。」(CBETA, T01, no. 26, p. 600, b3-8)
「更樂」是「觸」的另譯,就是指根境和合生識的觸,觸是十二因緣的一支,「觸滅
」即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而能盡一切業。
《本事經》卷1〈1 一法品〉:「云何應知諸業盡滅。業盡滅者。謂愛滅故。諸業盡
滅。」(CBETA, T17, no. 765, p. 663, b19-20)
「愛」也是十二因緣的一支,「愛滅」也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只要能斷十二因緣的
鎖鏈,就是佛教所謂的「業滅盡」。
要怎麼斷十二因緣的鎖鏈呢?在這些經中佛陀都說了答案:八正道。由戒生定、依定
發慧,證得四聖諦,自然斷十二因緣的鎖鏈。
佛教的「消業」並不是自討苦吃而能消耗什麼業,而是要能斷十二因緣的鎖鏈,才是
業盡滅。聖者眼睛能夠看見東西、耳朵能夠聽到東西,但聖者沒有「我見」,不執著
這些是「我的」,不會因此起貪著、起煩惱,自然也就沒有苦,而能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