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stsai (白非白)
《四念簡介-2》
【觀受是苦】
觀身後便知"受"的來源,受也叫痛,也叫覺,是一切感
官知覺的通稱,前面提過的那一段:「或有菩薩未上菩薩
位,便自觀身惡露不淨,立根得力;或自觀身、觀他人身
,復以權慧現身臭穢膿血流溢,於中開寤無數眾生。」對
這段經文有些同學或許會奇怪"為何一個修行還沒有到達
一定程度(未上菩薩位)的菩薩,怎能「開寤(悟)無數
眾生」呢?"
原來世尊指出這類修行者因為觀身不淨而有心得,所以觀
他人身時也能知道他人身體哪裡有毛病,在那個當中(於
中)便能藉著這個能力引人正念。這種智慧由於不是真正
的般若,它只是"權宜的智慧"(權慧)而已。
這就是同學們也許聽說過的:"某人只要觀察你,就知道
你身體哪裡有病,對病灶下藥很快就好了"的事件。這類
的神通是各類宗教都有的情形,但是這種神通的開發也被
列為不傳之秘。
世尊沒有不傳之密,他直接指出這種神通就是常常練習觀
身不淨的"副作用",原本不足為奇,不過也有人認為是
可以用來自封神聖、大收利養的好機會,只是這類權慧總
是有凸槌的時候,也不是十分可靠。
要加以"補強"觀身的穩定度或準確度,那就必須要加上
第二項「觀受」的訓練,人的感官不外乎「眼耳鼻舌身」
五樣,由於它們是對外界情況的一種反應,就像樹木的樹
蔭一樣,所以又稱為陰、受或蘊。由於人類對外界的反應
都是如此運作的,因此所有的對外界情況的反應行為"色
受想行識"不管是隨意、不隨意,有知覺或無知覺,統稱
為五陰,或五蘊。
世尊就是要我們訓練把不隨意、無知覺的部份也加以"覺
知",當行者在觀身不淨有心得時,便會有一種覺悟,那
就是能了解:"身不淨(或病)為苦",也同時了解"苦
的來源"在哪裡,也明白"如何能使這個苦消滅",也清
楚的知道"是否苦已消滅了"。
世尊把這個過程給它一個名詞叫"苦、集、滅、道",合
稱四聖諦,或簡稱四諦,同時指出苦是因為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等。
世尊成道後,首先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講解這個道理,說明
苦行並不能悟道,要能幫助清淨心、脫離諸苦綑綁的修行
才是正確方向,如果苦行帶來更多苦,那只是惡性循環,
五比丘恍然大悟,終於了解原來他們苦行多年一無所獲的
真正原因。
五比丘吃苦多年,當下很快能的就開悟四諦的道理而得法
眼淨,並且不久後他們很快的就開始遊行人間成為首批的
弘法僧團,並同時招來許多弟子,因為法眼淨者已具有基
本神通,在弘法時的幫助很大。後來五比丘的僧團也被稱
為"五群比丘"以便和後來惡名昭彰的"六群比丘"加以
區別。六群比丘也是佛弟子,只因習得基本神通後就開始
組黨,脫離世尊的管教並且宣稱他們和世尊一樣"偉大"
了,這是題外話我們暫時不談。
法眼淨就是超越人的感官中"色聲香味觸"的境界,所以
原本就有修行底子或是慧根的人如:五比丘、舍利子、須
菩提、大迦葉、老迦葉..等人一下子就能理解世尊在說的
境界。
在《雜阿含經》裡記載著:(T02n0099_p0104)
┬┬┬┬┬┬┬┬┬┬┬┬┬┬┬┬┬┬┬┬┬┬┬┬┬
(世尊說)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
。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
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
┴┴┴┴┴┴┴┴┴┴┴┴┴┴┴┴┴┴┴┴┴┴┴┴┴
那時聽法者雖只有五比丘,但是諸天已經在場了,諸天是
一般人覺知不到的世界,但是當五比丘覺知後當下才知原
來諸天同在。於是一一的向世尊確認他們明白了。
同學們常作早晚課誦經的話,一定會有一種經驗,那就是
本來是一個人孤單的在自家佛堂誦經,誦著誦著好像聽見
有很多人一起在誦,那就是耳功能在專心誦經的當下超越
了平常的感知範圍。
觀受的方法世尊並沒有針對如何觀眼、耳、鼻、舌、身五
官分別說明,世尊是由組成五官的基本原理直接切入,那
就是地水火風四大要素,也稱作「四大(的)學(問)」。
由於早期的僧團弘法是以四聖諦作為入門的基本教學,我
們可從老老老師兄們的教學內容裡,了解到他們所轉述的
世尊教法。例如舍利子對學生說四聖諦就是由"四大學"
的角度來看人身。
四大學可以涵蓋「色、受、想、行、識」的層面,前面觀
身不淨的身體器官中的髮毛爪齒皮膚、肌肉、筋骨、心腎
肝肺、脾腸胃、排泄物等都是「地大」所構成,這些在體
內的叫作「內地界」,表現在外的叫作「外地界」。
外地界的外字除了相對於內,也同時另有定義,世尊說外
字為「大、淨、不憎惡」之義,大是有容,淨是無求,不
憎惡就是不生煩惱,引申為人身外的世界,大字包含了萬
物,淨包含了無染無求,不憎惡即是互不排斥,這本來是
一種平穩、安定的狀態,但是世尊告訴我們外地界表象雖
然如此安穩,但它們仍是無常、變異的,因為風災(同學
回想一下「大三災」)來時,宇宙一切隨風而去。
外地界都會消失了何況人的身體,觀身如此,那身體的感
官也是一樣,因此各種"受"都是變異、苦惱的,為何會
有苦惱?因為人們對感官知覺的"受"是以主觀的"我"
的喜惡為判斷點的,喜愛的感官知覺就會不斷的想多取得
,也就是世尊說的「為愛所受」,產生了"我、我所(擁
有)、我是彼所(我是那種感知的主要對象)"的主觀。
凡是令我不悅、不樂、不愛的感知,就是一種煩惱,這些
都是由於喜愛那個受的感覺而產生的對立,世尊要弟子們
不要執著去愛感官的樂覺。
世尊要行者能"抽離""執著於某種愛受的感知"或"某
種惡受的感知",世尊用耳聞為例:
《中阿含》(T01n0026_p0464)〔括號簡釋〕
┬┬┬┬┬┬┬┬┬┬┬┬┬┬┬┬┬┬┬┬┬┬┬┬┬
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彼云何作是念〔那弟子該如何念受〕。〔應該如此:〕若
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彼作是念。我生此苦
〔我之所以會有這種被打罵的苦都是〕從因緣生〔的〕,
非無因緣〔不是沒有緣故〕。
云何為緣〔什麼緣故〕。緣苦更樂〔因為苦來取代了樂〕
。彼觀此"更樂"〔變苦為樂〕:無常。觀覺.想.行.
識無常。
〔這樣一來〕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
當我們的心不動時,苦就消失了。也許有同學會問"那萬
一有人來說好聽話或替我按摩很舒服時該如何?"世尊教
我們"要無常想,樂覺是會消失的":
┬┬┬┬┬┬┬┬┬┬┬┬┬┬┬┬┬┬┬┬┬┬┬┬┬
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
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樂上加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
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
樂消失了,最後自然也是只有苦惱留下來。那麼為何會有
苦取代樂、或者樂上又加樂呢?那就是十二因緣的迴路原
理,也就是世尊在雜阿含說的「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三轉」就是世尊的教學法之一:解說、勸進,證明
。這三種方法,叫作三轉,為何要叫"轉"而不叫"方法
步驟"或其它的名字呢?。「十二行」行是行為,也就是
現象,十二行就是解析苦樂所以發生的現象,它的邏輯思
路是一個像輪子的迴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
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衰弱到消失)→(回到
無明)",世尊的三轉即是運用這個過程去分析:
一轉、用十二行去了解苦樂的變化原理。
二轉、實際用十二行去分析苦樂的生滅。
三轉、印證了苦樂消長是十二行的助緣。
心的安定是求道的第一條件,所以當世尊在吃牛大便時他
領悟到了苦上加苦只會使心不定,所以「彼心緣界住。止
合一心。定不移動。」的"緣界"就是十二因緣行的範圍
,在緣界中"心"停止不動了,那助緣就沒了。
所以小和尚問的"見色即見心,見色像看見柱子,那心咧
?"老和尚的回答"還好我還沒看到柱子"。因為心不動
之故。就像《法海情仇》裡的"不行大師"一樣,他什麼
不行?是心不在十二因緣裡行走了,簡稱"不行"。
所以四念中的第二念:「觀受是苦」是現象也是工具,同
學們要是能作到心不動時,那我們就多了"不行大師1,
不行大師2..不行大師n"了。
色聲香味觸的觀法皆相同,十二因緣行法能一一解析出它
的苦樂所在,從而使心不動。觀自己的"受"能夠心不動
時,觀他人的受也一樣能分析出來,世尊說那時行者的心
不動,若有人來加惡行者時,行者反而會分析出對方的心
情正受大苦惱,因而替他可憐,這種將心比心的慈悲心是
會擴大的,當慈心遍於十方時,大約就是成就的時候了:
《中阿含經》(T01n0026_p0465)
┬┬┬┬┬┬┬┬┬┬┬┬┬┬┬┬┬┬┬┬┬┬┬┬┬
(行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
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
世間成就遊。
┴┴┴┴┴┴┴┴┴┴┴┴┴┴┴┴┴┴┴┴┴┴┴┴┴
所以世尊對"觀受"的成就判定就是修行者精勤不懈,專
念不忘的去觀受的十二因緣,實證觀受是苦之後,對眾生
是否能生起慈心,若能像大菩薩一樣等視眾生,那就是成
就圓滿了。
(2)
--
轉貼註:「更樂」即「觸」的另譯。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