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銘言:
> > 請問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
> 因為不了解才這樣問。
> 有這個疑問已經有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了,反正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疑問。
> > 這個問題對你有什麼重要性呢?
> 一個疑問而已。
> 謝謝您 ^^;
我就佛教的觀點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是關於「視師如佛」這個說法的本身。我覺得師明顯的並不是佛,那又為什麼要視師如佛
呢?不是佛的怎麼能如佛?佛陀提出這個觀點或說方法的用意是什麼呢?於是我查閱了幾個有
提到類似說法的經典,發現一個規律:幾乎都和特定三昧的修行有關。
因此視師如佛的觀點或說方法,就非常容易理解了:這是一個修三昧的過程中的權宜之計。佛
陀在世的時候不許人為他塑像或畫像,但他預言自己入滅後一定會有許多佛像,可見凡人如我
們在修行的時候「需要」這個偶像,這是過程中的權宜,雖說渡後當捨,但暫時也是沒有辦法
中的辦法。
然而泥雕木塑的偶像畢竟不如活生生的人,因此與其視偶像,不如視善師如佛。這是為了修三
昧的時候意念能夠專一,才不會在念佛的時候,一下想到這邊那尊佛像,一下子又想到那座寺
的另一尊佛像,佛的形象也會比較飽滿清晰。這是我對於視師如佛的個人理解。
所謂俗人外求菩薩,其實家中的父母尊長就是活生生的菩薩的說法,大抵也是類似的意思。
既然如此,您的問題就有一個答案了:可不可以視師如古佛?那麼,哪一尊古佛?漢傳佛教中
主張觀世音菩薩或文殊菩薩等等都是古佛,甚至當年本師釋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薩師兄弟的師父
也是尊古佛,古佛這麼多,要視哪一尊?按理來說,古佛是佛,今佛也是佛,應該是沒有差別
的,但實際上有沒有差別是看觀的功夫到不到,功夫到了觀起來就知道實際上就無差別,功夫
不到在我心中自然存在千差萬別,想來您也一樣,不然根本不會有此一問。既然有差別,那就
絕對再無所謂「修三昧的權宜之計」可言,本來視師如佛,假設是為了要去除佛的形象在心中
不飽滿造成的雜念,但要不要視師如古佛?哪一尊古佛?這麼多佛,要視師如哪一尊?這些難
道不是雜念,這裡邊又哪裡有修行三昧的速成方法或是權宜?
因此,綜合上述,我認為是不可以的。
但是強調一次,以上是我基於個人對佛教的理解,所做出的回答;至於什麼信四皈依不是三皈
依的什麼不是佛教的密教,請自行查閱貴教相關經典或詢問貴教明師,恕我無從回答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