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與五力
====================================
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根;五、慧力。
根是在其範圍之內控制其相應法之法。
力是不會受到對立之法動搖,或因為它們增強其相應法。
====================================
在這一段,我們就有比較多的資料來比對之前所讀到的資料了。
先談「根」,雖然常聽到是五根,其實根不只有五種,阿毘達摩整理出二十二根。
二十二根: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女根;
七、男根;八、命根;九、意根;十、樂根;十一、苦根;十二、悅根;
十三、憂根;十四、捨根;十五、信根;十六、精進根;十七、念根;十八、定根;
十九、慧根;二十、未知當知根;二十一、最終知根;二十二、具最終知根。
這些在經教中也是略有提過:
《長阿含經》卷8:「復有三法,謂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CBETA, T01, no. 1, p. 50, b12-13)
《雜阿含經》卷17:
「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
(CBETA, T02, no. 99, p. 124, a11-13)
阿毘達摩對「根」有了如下定義:「根是在其範圍之內控制其相應法之法」。
例如我在打字,眼根看著畫面,身根在打字,耳根聽著喇叭的音效,每一個根都是
操控他們各自負責的部份,在它們自己的範圍內運作,這就是他們被稱為根的意思。
又如我正在受苦,心中覺得苦,就有某部份的運作都被苦影響,這就是苦根的運作
範圍。
再解釋為什麼提到五根?這部份是我自己猜測的,之前有提到「菩提分」的解釋如下:
====================================
菩提分:直譯巴利文bodhipakkhiyadhamma即是「覺悟一方之法」。
.......這些法被稱為菩提分是因為它們有助於覺悟,即證得出世間四道智。
====================================
所以我認為,因為在二十二根當中,信進念定慧這五根是有助於覺悟,可證得出世
間道,所以特別提出來談,放在三十七菩提分的範圍中。
再來比對增上法:增上法是支配它所屬的心實行及完成艱難或重要的任務的心所。
阿毘達摩有如下解釋:
====================================
增上法與根之間的差別是在於它們支配的程度與範圍。增上法全面地支配整個心,
而根則只在其範圍之內實行其支配能力。所以在一心裡可以有好幾個根存在,但在
同一個剎那則只有一個增上法存在。關於這點,增上法就有如國王,是唯一的統治
者,支配他所有的官員;而根則有如官員,在各自的區域裡有支配權,但不能干涉
其他人的範圍。
====================================
我的理解是這樣,以「信根」來舉例,信有其作用的範圍,信的程度再強,也只有
在其範圍作用,例如再怎麼信,可能也無法協助定力或慧力的發展,但若是「精進」
發展到某個程度,可以全面支配整個心(包含諸根)以共同達到某一個目的,這就
是「精進增上」,如果該目的是佛法的成就目標,就是「精進神足」。
接著談力,在阿毘達摩中,整理出九力:
九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六、慚力;
七、愧力;八、無慚力;九、無愧力。
經教也有提過:
《雜阿含經》卷26: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學力。何等為五?
謂信力是學力、精進力是學力、慚力是學力、愧力是學力、慧力是學力。」
(CBETA, T02, no. 99, p. 185, c21-23)
同樣地,為什麼只舉出五力,因為它們是菩提分吧。
力的定義是:力是不會受到對立之法動搖,或因為它們增強其相應法。
論教中指出五根與五力的作用範圍是:
勝解(adhimokkha)、致力(paggaha)、警覺(upatthana)、
不散亂(avikkhepa)及照見(dassana)
其對立之法則是:
猶豫不決、懈怠、失念、散亂及愚痴。
在這解釋中,根與力二者並不是程度上的差別,而是闡釋的角度不同。
例如負責心不散亂是定根的作用,而其對治散亂的能力高低就叫定力。
這部份我之前一直以為二者是程度差別.... 有空要再對照一下經中的說法。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