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轉錄]隨覺
#1
邱大剛
※ 本文轉錄自 ch 發文:

卷六(一三三)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
 愛繫其頭,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
 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
 是名正慧。…」

這一段的「隨覺」是何義?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隨覺
#2
邱大剛
> 卷六(一三三)
>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
>  愛繫其頭,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
>  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
>  是名正慧。…」

先說結論:

=============================================
見:眼識的作用
聞:耳識的作用
覺:鼻舌身三識的作用
識(知):意識的作用
求:所尋求的
得:所獲得的
隨憶、隨覺、隨觀:心中所思維的。其中「覺、觀」新譯為「尋、伺」。
    尋是粗的心相,伺是細的心相,都算是進入更深一層定境的障礙。
=============================================

簡言之,從粗到細的知覺,通通都無我。

以下列出相關的記載,可支持以上結論:


□『丁福保佛學辭典』:見聞覺知
 (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
,又云識。智度論四十曰:「問曰:何以故三識所和合為一,三識所知別為三?
答曰:是三識助道法多,是故別說。餘三識不爾,是故合說。是三識但知世間事
,是故合為一。餘三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是故別說。」


□『丁福保佛學辭典』:覺觀
 (術語)新譯去尋伺,舊譯云覺觀。麤思名覺,細思名觀。二者皆為妨定心者
。因此覺觀之有無而判定心之淺深。智度論二十三曰:「是覺觀撓亂三昧,以是
故說此二事。雖善而是三昧賊,難可捨離。(中略)麤心相名覺,細心相名觀。
」往生要集中本曰:「願除滅我麤動覺觀心。」[囗@又]覺與觀者為發言語之因,
離覺觀之心,則無言語。維摩經弟子品曰:「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
離覺觀故。」肇註曰:「覺觀麤心,言語之本。」


□『丁福保佛學辭典』:尋伺
一、尋Vitarka,尋求事理之麤性作用也。二、伺Vic?ra,伺察事理之細性作用也。


□南傳相應部24相應2經/這是我所經
「任何所見、所聞、所覺、所識、所得、所求、心之所思惟都是常的,還是無常
的呢?」「無常的,大德!」

菩提比丘英譯為「被見、聽、感覺、認識、獲得、尋求、以心徘徊(衡量)」(is
seen, heard, sensed, cognized,attained, sought after, and ranged over
by the mind),並解說「所得、所求、心之所思惟」是前四者的詳述
(elaboration)。

北傳經文的「六見處」,南傳經文作「在這些地方捨斷困惑」(imesu ca ?h?nesu
ka?kh? pah?n? hoti),但菩提比丘長老依錫蘭本(imesu chasu ?h?nesu ka?kh?
pah?n? hoti)英譯為「在這六種情況已捨棄困惑」(has abandoned perplexity
in these six cases),並解說六種情況似乎是指「五蘊」加上「所見、所聞、所
覺、所識」四者合起來。


□《雜阿含》第139經
「若復見、聞、覺、識,起、求、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
在,是名正慧。」


□《雜阿含經》卷33:「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
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
非見.聞.覺.識。
非得
非求。
非隨覺。
非隨觀
而修禪。」(CBETA, T02, no. 99, p. 236, a11-1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 增壹阿含經

「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念
)瞋恚、 睡眠、掉悔、疑纏,……不以疑纏而求正受」。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
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 想而修禪;不
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
非隨觀而修禪。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伊溼波羅、波闍波提,恭敬合
掌, 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若覺、若觀,悉伏彼想
。跋迦利 !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

經中先說明,要離貪欲等五蓋,不可以五蓋來求正受(三昧)。修禪要先離五蓋
,是佛法中修禪的一般定律。次說修禪者應不依一切而修禪;如不依一切而修,
那就印度的大神,天主Indra 是帝釋天,伊溼波羅I^s/vara是自在天(梵天異名
),波闍波提Praja^pati是生主,都 不能知道「依何而禪定」。原來一般的禪定
,必有所依緣的禪境,所以有他心通的諸天,能知禪 者的心境。現在一無所依,
這就不是諸天世俗心境所能知道了。接著,佛為跋迦利(Bhakali^『 增支部』作
詵陀)說明:不依一切而修,是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離
一切想,就是無所依的深禪。經中所說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禪法。地、水
、火、風,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風──四種遍處;如觀身四大的不淨
,如「持息念」的依風而修。空、 識,也是遍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是四無色定。此世、 他世、日、月:一般世俗禪定
,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輪,或依月輪而修。這都是 有依有想的世
俗定,與『楞伽經』所說的「愚夫所行禪」:「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險(蓮華
海 ),如虛空火燼,修行者觀察。如是種種相,外道道通禪」相合。見、聞、覺
、識(知),是 六根識。在禪法中,有依根識的直觀而修的。得與求,是有所求
、有所得,甚深禪是無求無得而 修的。隨覺、隨觀,覺觀即新譯的尋、伺。依世
俗定說,二禪以上,沒有尋、伺。約三界虛妄說 ,三界都是尋、伺所行。這所說
的一切,都不依止,離一切想的深禪,與大乘所說,般若現證時 能所雙忘,沒有
所緣緣影像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at Jun 20 06:29:37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